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出身于水贼的三国猛将,曾率百余名骑兵夜袭曹营,被孙权比作张辽

出身于水贼的三国猛将,曾率百余名骑兵夜袭曹营,被孙权比作张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43 更新时间:2024/1/27 21:28:16

东吴虽然在三国当中最“低调”,但国中人才济济,天下闻名的谋士猛将并不在少数,常让人有种“锦绣文章之乡,亦有如斯虎将”的感慨。在这些威名赫赫的猛将当中,甘宁算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那么,甘宁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甘宁出身于水贼,经常以抢劫商船为生

甘宁字兴霸,汉末巴郡临江(今重庆市忠县)人,年轻时是一位作恶多端、为害地方的小霸王,专在江面上做抢劫商船的“无本买卖”。据正史记载,甘宁经常聚集一帮无赖少年,整日价携弓带箭,在江面上四处游荡,抢劫来往的商船。由于甘宁这帮人衣饰华丽、身佩铃铛,行事张扬跋扈,所以被当地人厌恶地称呼为“锦帆贼”。

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见《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甘宁一度投奔刘表,但并不受其重用

甘宁为患地方多年,直到二十出头才改邪归正、折节读书,开始钻研诸子百家学说,立志成为一代王佐之才。学有小成之后,甘宁投奔益州牧刘璋,但因刘璋不懂识才用人,于是又率党羽八百余人投靠荆州牧刘表,想在这位大名士兼军阀的阵营中获取重用。然而令甘宁失望的是,刘表只是个“绣花枕头”,根本没有匡扶天下、拯焚救溺的能力和志向,所以甘宁为他效力没多久,便心生悔意。

此时孙权在江东迅速崛起,且求贤如渴、锐意进取,令甘宁产生投效之心。然而甘宁在率众东进途中却遭遇江夏太守黄祖的阻拦,无奈之下只好屈居于他的帐下,但依旧难以获得重用。甘宁在愁苦无计之余,幸得同事苏飞的帮助,才得以脱离黄祖的控制,最终率众投奔江东,时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之后。

甘宁投靠孙权,极受其重用

甘宁在投靠孙权后,以江夏控遏中游、形势重要为由,劝说孙权攻伐黄祖,最终获得胜利,甘宁也由此获得孙权的赏识。赤壁之战中,甘宁跟随周瑜在乌林大破曹操,在战后又与周瑜一起攻取南郡,迫使曹军大将曹仁北撤,使得孙权占据大半个荆州。周瑜去世后,甘宁又跟随鲁肃对抗关羽,因防守有功,被孙权任命为西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太守。

作为有勇有谋的名将,甘宁最出彩的一幕,还是出现在濡须口(今安徽省巢县南)防卫战中。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四十万攻打濡须口,而孙权只能以七万人迎敌。孙权为挫败曹操的锐气,便密令甘宁夜袭曹营,准备给对方一个“下马威”。甘宁不辱使命,竟然率百余名骑兵,在酒足饭饱之后,趁夜半时分偷袭曹营,在拔掉阵前的鹿角后,斩杀数十人而还,着实令曹军慌乱好长一段时间。

甘宁率百余人夜袭曹营,令曹军慌乱不已

甘宁偷袭曹营获得胜利,让孙权异常兴奋,笑着对他讲:“这也够把老头子(指曹操)吓一跳了吧?”此次夜袭曹营事件令江东的士气更盛,在僵持月余之后,曹操自知无法战胜孙权,于是在发表一番“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后撤军北返。从此,孙权对甘宁更为器重,曾屡次对部下们讲:“曹孟德有名将张辽,孤有甘兴霸,算是打个平手了。”

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疋,刀百口。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见《三国志》注引《江表传》。

甘宁墓地与雕像

此后,甘宁便一直活跃在西北战场(江东的西北战场在今安徽省境内,即合肥一带),曾率军强攻皖城并俘获曹操的庐江太守朱光,又曾在逍遥津之战中舍命护卫孙权,屡立奇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宁病逝,享年不详(演义中是被蛮王沙摩柯射死)。甘宁死后,孙权极为痛惜,哀叹自己丧失股肱心腹(“宁卒,权痛惜之。”见《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更多文章

  • 史上无名无姓的太监,他犯下一个小失误,却改变了整个汉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最有名的太监,汉朝末年十大太监,历史上最牛的三个太监

    刘邦去世之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他的母亲吕雉太过强制,直接架空了他的皇位,吕后为了笼络其他刘姓的皇子,就从宫中释放一批宫女,把她们赏赐到各地,其中有个叫窦漪房的宫女,听说能够离开皇宫,她就向管理分配名额的太监贿赂,希望自己能被分配到赵国,这样离自己的家乡比较近。史料记载:"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

  • 汉末三国头号阴谋家,用一条狠毒计策害死主公,并开启超级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末三国人物汇总,一张图看懂汉末三国,汉末三国是一个怎样的乱世

    作为互不相容的两大势力,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贯穿东汉帝国的始终,并在汉少帝时期达到巅峰,其最终的结果是宦官、外戚两败俱伤,朝廷则被军阀董卓控制,汉末三国大乱世就此开启。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罪魁”,明着是大将军何进,而实际“策划者”却是头号阴谋家袁绍。那么,袁绍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

  • 曹操手下一支最特殊的生力军,只效忠他一个人,曹操死后立即哗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手下最忠诚的将领,曹操手下的全部武将,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军

    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诸侯、一统中原,靠得就是“足食足兵”的原则,而“足兵”的要义,便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属于曹操的军队来路有很多种,其中有一支生力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自组建之日起便独立成军,终身只效忠曹操一人而已,在他死后立刻哗变逃散。这支“奇葩”的部队,便是名声赫赫的青州军(又称青州兵)。

  • 纺织女工因貌美成为皇后,欲做“吕后第二”,结果在睡梦中被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汉时期谋杀吕后,历史上吕后的真实故事,吕后的悲剧故事

    吴大帝孙权好内宠,一生妻妾甚多,并且都是姿色绝美的女子,但她们最终的结局却并不太好,甚至可以说相当凄惨、凄凉。作为唯一在生前被册立为皇后的潘氏(大皇后),便是其中的典型。潘氏是会稽郡句章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父亲是本县小吏,因犯法被处决,而潘氏则与姐姐一起,被没入宫中的织布坊做奴婢。据史书记载,潘

  • 浅析蜀汉灭亡:人心向背的结果,也正是“天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傅子》)。的确,纵观三国,蜀汉曾经地跨荆益,人才荟萃,三国九条好汉有其七,卧龙雏凤兼而有之(水境先生言:“卧龙雏凤,得之其一,天下可安”)。按

  • 李夫人临终之时,为何不肯见汉武帝最后一面,其中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夫人死前不见汉武帝,汉武帝与李夫人对话,李夫人晚年不让汉武帝看

    盛世美颜,绝代佳人《汉书》:“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有人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女人要想征服男人,除了才华出众外,就要有

  • 曹丕称帝后,残酷迫害曹植?看福利待遇,就知道曹丕是在保护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到底有没有杀曹植,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曹丕曹植七步成诗

    曹丕从前代兴亡中吸取教训,实施的苛禁宗室政策不断受到儒家政治哲学观的批评。苛禁宗室政策,不仅成为后人指责曹丕无容人之量的口实,而且将其作为曹魏迅速衰亡的主要原因。其实,曹丕苛禁宗室政策的产生和实施乃当时政治现实使然,是经长期酝酿和政治考量而推行的稳定统治的措施,绝非仅仅出于个人恩怨而为。苛禁宗室的政

  • 此人是汉朝宗室,准确预测出黄巾起义,为何却闭气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宗室贤才此人名叫刘陶,字子奇,是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刘陶出身汉朝宗室,他的先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淮南王刘长。刘长的儿子之中,有个名叫刘勃的,被封为济北王,刘陶就是刘勃的后裔。刘陶“为人居简,不修小节”,他所交往的朋友,必须是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刘

  • 汉景帝的妃子因来例假,让身边宫女去侍寝,由此诞生一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景帝临死前的宫女,汉景帝宫女上龙床,汉景帝把宫女当成爱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代人说什么,基本上都是直接说,不用隐晦表示,或者安排一些潜台词。当然,这跟我们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较快,人们不愿意花太多世界在理解上面,更多是想要通过语言获得信息,然后展开行动。但是白话文也才兴起了几十年,古代的人们说话没有直接,很多时候都是委婉的表示,或者用具有类似意义的东西进行

  • 蜀国灭亡之后,张飞一家为啥无人敢动,关羽后人却被满门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之死张飞痛哭,张飞关羽刘备搞笑结拜,赵云张飞关羽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拼谋略和算计的时代。作为上位者,需要处处小心,谨防一不小心就落入敌人的圈套,最后出现覆水难收的局面。因此,在这个时代,臣子对主公的忠义是可以经常看到,但是叛变也是常见的。但即便是忠义与背叛混杂的时代,有一个故事却是人们现在都还经常谈论的,那就是桃园三结义,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