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与刘彻在对匈战争的目的上的区别决定二者结果的不同

刘邦与刘彻在对匈战争的目的上的区别决定二者结果的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89 更新时间:2024/1/10 1:59:06

刘邦对匈奴的战争

如果不是韩王信投降匈奴,刘邦也不会对匈奴动武,原因很简单,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刘邦称帝后,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边患,而是内忧。因为他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画出了许多张大饼,后为兑现承诺,封韩信为楚王(原齐王)、张敖为赵王(承袭父国)、彭越为梁王、臧荼为燕王、英布为淮南王、吴芮为长沙王、韩信(为区别另一韩信,多以韩王信相称)为韩王。

但现实的问题是这些诸侯王一边嚼着“大饼”,一边还在琢磨着这饼能吃到什么时候?也就是说,他们在担心刘邦能否允许他们一直存在下去。而刘邦的想法是,这么香的“大饼”为何不给自家人吃,而是白送给外人,再说,他们会不会“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呢?”也就是说,其实刘邦既不信任、也不想留存异姓诸侯。因此,正是由于刘邦同异姓诸侯王之间信任矛盾的激化,所以燕王臧荼最先起兵。

韩王信

灭掉臧荼之后,刘邦开始琢磨韩信。因为韩信是军事大才,他的存在始终让刘邦寝食难安。不久,刘邦便亲自去云梦泽诱捕韩信。接下来,刘邦会夺哪个诸侯王的“大饼”,虽暂时还没有分晓,但过往的一切,让韩王信看在眼里,惧在心里。

韩王信最初建都于颖川,后被刘邦迁往晋阳。因为颖川在洛阳附近,让刘邦睡不踏实,而晋阳正好是阻挡匈奴的屏障。

晋阳与匈奴边境尚有距离,韩王信觉得自己的才能施展不开,于是奏请刘邦将都城迁往马邑。没想到,韩王信到达马邑不久,匈奴冒顿单于便率军来攻。

显然冒顿单于是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不然他不会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因为如果韩王信扎根于马邑,必然会使汉朝在战略范围上得到拓展。

事实上,冒顿单于打韩王信十分轻松。所以,韩王信只能一边向冒顿求饶,一面向刘邦求救。刘邦接到求救信后,马上回信将韩王信臭骂一顿。韩王信被骂得胆战心惊,唯恐步了臧荼、韩信后尘,所以干脆投降匈奴。

刘邦

韩王信投降匈奴,让刘邦意识到了匈奴的现实威胁,但是他又承受不起全面战争的负担。最重要的是,目前诸侯王的问题还悬而未决,他不能在这个问题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再去对匈开战。那么该如何应对呢?刘邦想到了“一锤定音”。

何为一锤定音,就是卯足了劲给匈奴痛击,让匈奴元气大伤,暂时消停,好腾出手来清除异姓诸侯。要知道,当时刘邦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时不我待呀。所以,最终刘邦集结32万大军,冒着严寒,浩浩荡荡,去战匈奴。

因此,我们会发现,刘邦出征匈奴其实是一时兴起,规划不足,仓促有余。因为他的目的就是集中力量,如当年秦始皇那样,一拳将匈奴击于国门之外。因此也赋予了当时汉匈战争的“时效性”,即无论胜败,刘邦都不会持续。

所以结果是,当刘邦在白登山吃了败仗之后,并不是厉兵秣马、卷土重来,而是用“和亲”来稳住匈奴,然后去从容应对异姓诸侯的威胁。这就是轻重缓急,区别对待的结果。所以,也不是刘邦打不过匈奴,而是形势所迫,不允许他同匈奴纠缠下去。事实上,汉武帝之所以能打败匈奴,正是一个长时间纠缠出来的结果。

汉武帝的对匈奴战争

汉朝自同匈奴和亲起,再到汉武帝开战,间隔了六十年余年。在这六十多年里,匈奴既得到了美女,也得到了粮食,还得到了金银珠宝,但是他们从没有停止对汉朝边境的滋扰。

刘彻

所以,在这六十余里,汉朝受了无数窝囊气,也憋了一肚子怒火。如此一来,便决定了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不可能是“浅尝辄止”,而是以奔流入海之势将对方降服,否则汉朝还会遭受更大的报复性侵扰。

因此,也正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所需人力、物力、时间的付出以及重视程度都要胜于刘邦。所以我们发现,汉武帝的对匈战争并不是如当年刘邦那样提兵就走,而是制定了一个全面、详实的计划。

首先,汉武帝精心培育了大量优良战马,打造了先进于匈奴的各式武器,加强了对兵卒攻防本领及长途奔袭所需体质的训练。其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联络了月氏、乌孙,缔结一个对抗匈奴的联盟,从而在战略上形成对匈奴的围堵之势。再则主动派兵出击,从元光二年(前133年)的马邑之谋,到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汉武帝在这十余年间连续出击,直到将匈奴困于漠北深处,苟延残喘。

漠北之战结束,标志着汉武帝对匈奴战争阶段性的胜利。此后,匈奴处于战略守势,再也没有了肆无忌惮进攻汉朝的实力。从天汉二年(前99年)起,汉武帝又发动了三次对匈战争,结果使匈奴伤痕累累,汉朝损兵折将。

如果从时间上算起,汉武帝对匈奴开战始于元光二年(前133年),结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历时42年,所以战争的强度与频率都是刘邦无法比拟的。而刘邦在白登之战的过程中并没有吃亏,只是本人被冻了七个昼夜,但是他却立刻叫停了对匈奴的战争,这就充分说明了他的发力点并不在匈奴身上。因此,也正是对匈奴战争的主观态度,决定了战争结果的走向。

更多文章

  • 刘备数次投奔他人却未被视作反叛小人表明其威望已得到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正史上刘备投奔过谁,刘备先后投奔了谁,刘备曾经两次投奔谁

    刘备是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他祖父刘雄曾任东郡范县(今河南范县)县令。其父也做过州郡小官。到刘备父亲时,因相隔年代太久远,支族疏离,一代不如一代,家道早已中落, 已经穷困潦倒了。由于刘父死的早,幼年的刘备只好与寡母相依为命,靠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刘备15岁时

  • 刘备力劝孙权迁都建业是使其放弃长江中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为什么打不过孙权,孙权建业,孙权迁都南京的原因

    纵观三国历史,魏吴蜀三国各具特色,各有长短,从理论上说,曹魏、孙吴、刘蜀(汉)都具有问鼎中原的可能。综合实力最强大的曹魏自不必说。假设关羽没有失荆州,再假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能够采纳魏延兵出子午谷、直捣长安的作战计划,那么历史的天枰或许会倾向于相对弱小的蜀汉。那么,雄踞江东的孙吴是否也具有统一天

  • 刘备出身并非最差,而孙坚祖上只是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投靠过孙坚吗,刘备孙坚哪个当主将,刘备孙坚许褚搭配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管这个是真是假,至少当时刘备作为汉朝宗室的身份是得到天下人认同的)中山靖王刘胜生育能力强大,有一百多个儿子,其中刘贞就是刘备的先祖。虽然这一支后来逐渐没落,但那是相对于其他显赫宗室和世家大族而言的,“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

  • 刘备入川后虽铸造大钱却并没有导致经济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入川时间表,刘备入川为什么要严刑峻法,刘备入川多久称王

    曹操发展事业靠盗墓,孙策发展事业靠抢掠。刘备既要发展事业,又不敢盗掘汉朝祖先们的墓,更不可能为了发财,破坏他收买人心的策略。这可为难了!好在这个时候,刘备遇到了三国著名的财会专家刘巴。刘巴的招数很简单,那就是铸钱,而且是铸大钱!啥是大钱?也就是面值比较大的钱,比如说过去只有10块20块面值的钱,现在

  • 刘备以帮刘璋对抗张鲁名义入川,广树恩义,最终与刘璋开战夺取川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帮刘璋抗张鲁,刘璋张鲁结局,刘备打败刘璋全过程

    早在张松邀请刘备入川前,孙权就派人找过刘备,谈瓜分益州事宜。结果刘备采纳主簿殷观建议,拒绝了孙权。《三国志》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

  • 淮南王刘安出身不如汉武帝,其虽未放弃谋反但始终未真正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灭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谋反了吗,淮南王刘安谋反怎么失败的

    从祖上说,刘安的出身不能望汉武帝项背汉武帝的父是汉景帝,汉景帝的父亲是汉文帝,汉文帝的父亲是刘邦,所以汉武帝走的是“帝王路线”,可谓一脉相承。反观刘安,父亲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七子,只是个诸侯王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刘长于汉文帝六年(前174年)谋反,死于流放途中。汉文帝出于怜悯,将刘长的四个幼子封侯,

  • 此人让曹操怕的要死,关羽承认打不过,张飞差点死于他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关羽打得过张飞吗,曹操关羽张飞,曹操与关羽关于张飞的一段对话

    历史上有一个极其动乱的时期,英雄辈出,政权更替。那就是三分天下的三国时期。这其中最响当当的名称自然是刘备、曹操、孙权。但在他们之下也有一众文武百官,可谓各有各的本事,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理说,曹操在三权鼎立中占据了更强大的地位,他的综合实力很强,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刘备、孙权也是结为同

  • 李陵投降匈奴后全家被杀,汉昭帝时虽欲请其归汉但其仍未归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陵投降匈奴后的下场,汉武大帝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投降匈奴犯法么

    司马迁替李陵说话,是因为司马迁认可李陵的人品。但需要强调的是,司马迁和李陵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听说李陵的人品好,所以才替李陵说话。其实,司马迁在李陵问题上是偏心的。他因为认可李广,所以在主观上便认可李陵。或者可以这么说,司马迁对整个李广一族都抱有很深的同情心。在这种同情心的驱使下,他为李陵说情,根本

  • 刘备一生错过5位上将,2位顶级谋士,注定难以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错过的十大猛将,刘备错过的顶级谋士,刘备的十二位谋士

    自公元184年到公元219年,刘备是结识了天下众多英雄,大将,谋士,最终才能占据三分天下。遗憾的是,在刘备一生之中错过了5位上将,2位顶级谋士,注定无法一统天下。否则,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实现起来就非常容易。那么,刘备到底错过了哪些人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刘备错过了哪5位上将?第一位:张任张任乃是刘

  • 此人是三国第一猛将,被曹操视为韩信,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曹操,诸葛亮评价韩信,三国十大猛将排名第一名是赵云

    三国时有这么一位大将,连诸葛亮都深深忌惮,曹操将他比作韩信,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河张郃到底有多强,竟然评价如此之高?他后来被乱箭射死,又是否是司马懿的阴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诸葛亮的克星——张郃,张郃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县城,相传他出生时,天有异象,只见一颗奎木狼星急速下坠,闯进了张母临盆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