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出生在范阳的一个农民小子,变成明朝这个大一统皇朝的开国皇帝,其间只用了20年,这绝对是一个逆袭的典型案例。个中缘由,也是非常复杂。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应该还是与朱元璋胆大心细,杀伐决断、善于筹谋的性格特点分不开的。
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后,对于曾经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诸如刘伯温、徐达等人,都是信任中带着戒备,常常出言试探。有人会说,皇帝多疑在所难免,确实如此。但朱元璋也绝对是众多皇帝中,疑心最多的那个。可能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通过推翻别人,来获取皇帝的宝座有关系。
朱元璋的疑心,在太子朱标意外去世有关系。朱元璋是一个喜欢将事情提前做好安排的人,他为了避免几个儿子争夺皇位,而早早立了太子,把其他的几个兄弟都分封出去。太子朱标也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兄弟信服,朝臣敬仰,如果朱标可以登基,那么明朝历史的走向,与现在也许也会不同。
但这么合格的继承人,却在朱元璋之前就生病死了,可见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真是再正确没有了。可惜,朱标已经死了,谁来当皇帝呢。朱元璋也是一个很死心眼一条路走到黑的人,他决定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继承人。
按说,朱允炆也没有大毛病,但是为人过于宽厚。宽厚对于做人来说确实是优点,但对于当皇帝来说就是短板,不容易建立威信,压服众臣。这个时期的好多臣子和亲王,都是在马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都不是善与之辈。朱元璋就很担心,担心朱允炆没有办法坐稳皇位,老朱家的皇位没办法千秋万代。
一次,朱元璋请大家吃饭。皇帝请吃饭,谁也不敢不给面子,饭菜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代表了一种荣誉。宴席最后,朱元璋让人上了几道菜,有燕窝、兔肉、狗肉。众臣也都很给面子,大快朵颐起来。
其中有一个人,没有动筷子,这个人就是刘伯温。提起刘伯温此人,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色的人物,与诸葛亮齐名。传言此人谋略出众,且善天文地理,懂八卦易经,简单点说还会算命。朱元璋攻打张友谅等人,刘伯温出了不少的锦囊妙计。
刘伯温不吃这几道菜,并不是因为不饿,而是因为他看懂了朱元璋的暗示。这几道菜,暗示众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他又哪儿有心思能吃得下。这时,还有一个人,发现了刘伯温的反常之处。
徐达与刘伯温关系也是相当亲近,他很善于观察,发现刘伯温表现异样,便偷偷询问。刘伯温犹豫一下,悄声告诉了徐达这几道菜的含义。徐达大吃一惊,从此之后,小心谨慎,保持低调。果然,后来朱元璋大开杀戒,当时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几乎都被杀光了,只有徐达,一直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