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乡试,湖北巡抚顾璘故意让张居正落榜,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第一次乡试,湖北巡抚顾璘故意让张居正落榜,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00 更新时间:2024/1/5 10:05:11

古代衡量人才,第一要看相貌。所谓相由心生,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地角方圆的,是上等的相貌,面相不端的人上不了台面。

张居正眉目清秀,面相俊朗,在湖北巡抚顾璘面前顺利过关,巡抚可是主管一省军政的封疆大吏。接下来,就是面试,测试张居正才干。顾璘先考问了张居正读书的情况,出了些对子,然后询问些章和时局的看法。张居正年纪虽小,但面对着地方军政要员侃侃而谈,毫不怯场。顾璘从他的言谈举止间,判断张居正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顾璘比张居正大整整五十岁,但丝毫不影响两人深谈。天文地理,治国方略,无所不谈。说到高兴处,顾璘猛地站起身来,将自己的装饰有犀牛角的腰带系在张居正身上,认为张居正前程无量,自己的犀带是配不上张居正的,将来张居正要入朝庭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系玉带。玉带,在当时是内阁首辅所配的腰带。顾璘预测张居正日后能位列首辅,操持国政。

从此以后,顾璘带张居正出入各种官场活动,直呼他为“小友”。十三岁的张居正,虽然自视清高,但顾璘如此高看他,他还是有些惶恐。顾璘经常叫张居正到家里吃饭,让自己的小儿子顾峻跟着张居正学习。

要知道,那时候顾璘年过花甲,他的小儿子和张居正年纪相仿。顾璘未必真想靠张居正照顾自己的幼子。但可以看出,顾璘是真心喜欢和栽培张居正。顾璘的赏识,增强了张居正的社会地位,也为他在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上加快了进程。

一转眼,乡试季节到了,按照张居正的学识,考中举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意外地名落孙山。这是为

原来顾璘找到了乡试主考官冯御史,对他说,这次考试,江陵有位名叫张居正的秀才,无论他的文章写得多么好,不能让他中举。冯御史大吃一惊,巡抚顾璘赏识张居正,带着他出席各种社会活动,是众所周知的事。今天却不让张居正中举,实在匪夷所思。可是巡抚亲口交代的事,又不能不执行。不管顾巡抚出于什么目的,冯御史是有最终的决定权。

这次乡试,张居正的文章很精彩,湖广佥事陈束看后拍案叫绝,陈束是嘉靖朝八大才子之一,一定要录取他,冯御史坚决反对。陈束认为冯御史没有主持公平正义,张居正如此优秀,不录取就是埋没贤才。原以为可以轻松中举,没有想到落榜,张居正绝对没有料到是这样的结局。

纵有万般的无奈和不满,十三岁的他,也只得收拾行回家,准备三年后的乡试。

顾璘难道是故意妒忌贤能,压制人才吗?当然不是,他有深远的考虑。他认为,张居正本是国之栋梁,日后必然能够为大明朝担负起复兴的使命。

如果张居正年轻时过于顺利,不经受挫折,就会养成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病。步入朝堂,面临残酷的斗争时,就会一败涂地,给国家带来的不是福,而是灾难。

试想,张居正十二岁考取秀才第一名,是江陵府赫赫有名的才俊。在各种光环笼罩下,如果再让他以十三岁的年龄中举,只会助长他的骄傲与轻狂,目空一切,不思进取。有可能让张居正背负着风流才子的虚名,最终虚度一生。

三年后,张居正再度乡试,毫无悬念地考中举人。顾璘告诉他,张居正第一次落榜,是自己刻意安排的。古人说大器晚成指的是常人,张居正不是常人,将来要做辅佐帝治理天下的宰辅,顾璘不希望他只做一个年纪轻轻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

得知顾大人的良苦用心后,张居正十分感动。如果过去三年还有怨恨之意的话,现在是内心充满了感激,他完全领会了这位忘年之交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和殷切希望。

通过第二次乡试,张居正把匡扶社稷作为仕途的远大志

本文由隐真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更多文章

  • 穿越到古代,如果回不来,宋朝老百姓可以比较容易地生活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小伙穿越宋朝第一集,穿越到宋朝能和宋朝人正常交流吗,穿越古代宋朝可以看到什么

    编辑京城开封有上百万人口,为老百姓提供廉租房,就是''楼店务''管理的官屋,租金低于私人出租屋,南宋临安官屋租住者的房租还经常被政府减免,甚至一整年也无需交一文钱,确是廉租到极致。司马光说,十口之家,岁收百石,足供口食;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为提高耕种效率,宋朝注重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改良品种,

  • 看到杨继盛惨遭严嵩陷害,张居正愤怒而失望,离开了徐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严嵩发现在仇鸾事件中,徐阶已抢先了一步,自己处于下风,显然徐阶已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了。对于徐阶已不能简单地采用棒打的策略,只能限制他的权力,处处掣肘,让他有劲使不上,知难而退。徐阶知道,自己还没有到与严嵩摊牌决战的地步,严嵩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足以辗压他,目前只能继续隐忍。仍然像以前那样,采取守势,对

  • 朱元璋小时曾给叫刘德的地主放过牛,他成为皇帝后是怎么对待刘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对刘德德的评价,朱元璋和地主的故事,刘皇叔和朱元璋谁牛逼

    朱元璋出身寒微,原名朱重八,他的老爸叫朱五四,家里人的名字都是数字命名,他的高祖叫朱百六,曾祖叫朱四九,这是因为没有读过书身份低微,取名一般都是父母年龄相加或出生日期来命名。朱元璋小时候帮地主刘德家放牛,从小就有胆有识,聪明伶俐,是个孩子王,当时徐达、汤和就都很听他的。有一天,大家在山上放牛,几个人

  • 宋朝为什么禅位成风?是皇帝不香还是太上皇太好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为什么要禅位,宋朝禅位,宋朝有多少皇帝是禅位的

    徽宗像宋徽宗禅位宋钦宗宋徽宗赵佶统治下的宋朝说是最为黑暗也不为过,赵佶几乎是集宋朝所有前辈的”优点“之大成者。他即有太宗对艺术的热爱又兼具真宗对于迷信和大兴土木的兴趣,同时又身兼仁宗对于美色和享乐的爱好。更加可怕的是,他没有最为基本明辨是非的能力。看看他身边都有哪一些”人才“就知道,蔡京、童贯、杨戬

  • 领清兵入关的多尔衮:没有儿子,活了39岁,死后被顺治帝掘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是亡国之势,大清是信心满满,很快,明朝就灭亡了。10月,顺治帝离开了老家,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正式成为中原之主。于是,来自东北女真部落的爱新觉罗家族就成了江山的主人,成了天下的主人,坐上了人人都向往的皇位。清朝能那么快入关,入主中原,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643年,大清

  • 乾隆最惨的皇贵妃,去世没多久全家被皇帝杀光,侄子尸体被喂了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女子姓高,在清朝的历史上,对皇帝们的后妃大多都没有具体名字的记载,对高氏的生年也并未有记载,她是在雍正时期的第一次选秀中,被雍正看重,然后赐给了乾隆,高氏算是潜邸就跟着乾隆的,所以后来身份也不低。早在雍正元年的时候,他就已经秘密册立弘历为皇储,所以为他挑选女人的时候,自然也很看重家庭情况,高氏的

  • 《雍正王朝》康熙和雍正为何都说过:死了张屠户就吃连毛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而是雍正的确讲过:“你说没人替代他,朕就不信,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这里的“张屠夫”和张廷玉无关,而是指的西北边将“阿尔泰”。“阿尔泰”实际上是《雍正王朝》虚构的一个人物,和诺敏这一类的角色是一样的。历史上的确有同名之人,但是“阿尔泰”是乾隆朝的“四川总督”,曾经参与平定过大小金川。但是在《雍正

  • 从咸丰朝权力高层的满汉之争,解读权臣肃顺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恭亲王奕?自从“矫诏”为母请封后,被咸丰帝去职赶往上书房读书。此后,咸丰帝开始重用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不过这两个铁帽子王能力并不出众,遇事少有主见,汉文不通达。这个时候,能力出众的肃顺被推上了历史前台。肃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咸丰帝对他也是格外青睐。且肃顺性格果断,勇于任事,与咸丰讨论天下大事时

  • 曹雪芹舅爷欠一千两银子,雍正皇帝将他抄没家产,全家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下令抄家曹雪芹,雍正查抄曹雪芹的作用,曹雪芹与清皇室关系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的皇帝位置来之不易。他继位后,马上就收拾了与八阿哥胤祀有紧密关系的一批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当了30多年苏州织造的李煦。一李煦,字旭东,号竹村,生于1655年。李煦是广东巡抚李士桢的儿子,出身大富大贵之家。此外,李煦还有两个特殊身份。一方面,他母亲文氏做过康熙皇帝的奶

  • 康熙将皇位传给最平庸的儿子,为何他不传位给最能打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临死把皇位真正传位给了谁,康熙皇位传位给了谁,康熙为什么不传位给最优秀的儿子

    因为此事没多久太子就被废掉了,后来康熙也没有想着再立太子的事情,在康熙69岁这一年,康熙的身体一直抱恙,虽然太医总是说些好话宽慰康熙,其实康熙也知道他的大限马上就要到了,此时康熙最为操心的就是传位给哪个儿子这件事。要说执政最有天赋的要数老八,最能赚钱的要数老九,最会打仗的要数老十四,最会吟诗作赋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