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渡江?并非他蠢,而是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渡江?并非他蠢,而是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4/1/30 1:35:22

——杜牧

秦末乱世,作为当时最耀眼的一颗新星,项羽的光芒是各路诸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刘邦聚集了各路诸侯,带领着56万大军,也被项羽用3万人马半天之内击溃,这就是彭城之战。但是项羽毕竟出生贵族,有着诸多局限,最后中了十面埋伏,听闻四面楚歌,独自乌江自刎。长留下“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慨。

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叹,不由得让使人随之一起遗憾,若是当时霸王过了江东,或许可以卷土重来。那么如果当时项羽率军渡江是否能够东山再起?他又为什么不愿意渡江重来呢?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他的祖父是楚国大将项燕,作为楚国贵族,项羽对秦王朝有着与生俱来的痛恨。公元前210年,秦王东巡路过会稽,项羽看到后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感慨,从此他也坚定了一颗,推翻秦朝的决心,和争霸天下的野心。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的叔父项梁就带着项羽会稽起兵。在随后的征战中,项羽未尝一败。公元207年,项羽带兵前往巨鹿救援赵军,破釜沉舟,以五万杂兵打败了章邯的二十万秦军。九战九胜,在项羽的带领下,楚军士气高涨,击退章邯,生擒王离,从此项羽的威势到达了顶峰,诸侯莫敢与之争锋。

作为项羽老对手的刘邦也屡次败在项羽的手下,一直到公元前202年,随着韩信北伐的成功,加上张良运筹得当,萧何不断的运输后勤资源,刘邦的实力慢慢超过了项羽。最后双方划分楚河汉界,却没想到刘邦突然袭击,带着各路诸侯围剿项羽。垓下一战后,项羽仅剩二十八骑,面对乌江亭长渡江的建议,项羽果断拒绝,随后自刎身亡。

其实项羽不愿意渡江的原因,早在很久之前就透露了。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峙,双发僵持了很久,这期间项羽曾经向刘邦喊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项羽话中的意思就是,天下之所以战乱不休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不如我们一决雌雄,不要让百姓陷入苦难。这其中虽然透露出了项羽的天真,妄想和刘邦单挑来决定胜败,但是也可从中得知,项羽对于天下百姓苦于战乱有着深刻的反思。

而项羽在乌江自刎前也说过:“天之亡我......江东子弟八千,今无一人还,......籍独不愧於心乎?”他不止羞愧于八千江东子弟的战死,更害怕将战火重新引回江东故土。重要的是“天亡之我”,在项羽看来他失败“非战之罪”,不是战败的原因,而是上天注定。

结合这几点原因,项羽之所以不愿意渡江,一是他认为天不在楚而在汉,其次就是他已经厌倦了战争和战乱,也害怕给自己的故乡带去战火。第三就是对当初跟随他渡江的八千子弟有着愧疚之情。而且他也清楚,江东和平太久,即使他渡江也不一定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如自刎乌江,结束这几十年来的战乱。

正如王安石在《乌江亭》中的看法,“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他与杜牧美好的看法不同,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对于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在当时项羽早已没有争霸的心气,而江东子弟也未必肯再跟着霸王征战天下。

更多文章

  • 颇具争议的司马懿,连李世民对他都是满满的鄙视,后世更不用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与司马懿谁厉害,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论,司马懿李世民视频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而且,还是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有时就不单单是自己的喜好那么简单了。唐王朝组织人员编撰了《晋书》,李世民给其中的四个人做了“总结”,包括:司马懿。这段文字并不算多,不过600字左右,却是一点都没隐藏他对司马懿的看法。开篇就是褒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司马懿可

  • 秦始皇能一统天下,有三个人功不可没,最后一个人连姓名都没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我们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是,秦朝的军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下,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无论是周边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强大的军队由强大的王朝铸造,秦国的强大绝不是偶然,卓越的政治制度、坚强的民族意识、领导者的英明领导缺一不可。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这之中发挥关键作

  • 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这四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寿亭侯谁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关羽死前封的吗,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什么时候封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代的侯爵,汉代侯爵爵位的范围比较宽泛,甚至有人把诸侯王也算侯爵,称为国侯,在这之下还有列侯和关内侯,关内侯没有食邑,只是一个荣誉象征,而列侯则是有食邑的,列侯的等级大致有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县侯、乡侯、亭侯(东汉又有都乡侯、都亭侯),与之对应的食邑也越来越小,比如县侯可以享受一

  • 司马懿风评不佳,实际上就是后代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风评差原因,司马懿个人性格,司马懿一生分析

    封建时代的谋朝篡位的不少,即便是曹魏也是篡位登基,在这一点上后世并没有过于苛责司马懿,后世乃至当时对于司马家最大诟病在于,司马懿违背诺言,将封建政治的底裤彻底给扒了下来,导致后世篡位者有样学样,前朝帝王再无善终者。同时代的朝堂政治博弈,曹爽让司马懿,明升暗降。回家养老。对于司马师与司马昭。依旧是高官

  • 倘若三国时期东吴也选“五虎将”,孙权手下大将哪些有资格评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东吴孙权简历,三国孙权最顶级的五个谋士,东吴的谁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如今早已深入人心。因为罗贯中尊汉室为正统,在小说当中对蜀汉自然是更加青睐,因此,大多数人对于蜀汉武将都比较了解,譬如蜀汉五虎上将关张马赵黄,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大将,不仅个人勇武非常,而且还能带兵打仗,关羽水淹七军、张飞据水断桥都是一段佳话。可正因为《三国演义》为人熟

  • 司马炎听信谗言,放掉一个比司马懿还能忍的人,导致西晋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炎为什么毒死司马昭,司马昭司马炎司马懿的关系,西晋为啥司马炎一死就乱了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出分分合合的大剧。为何分分合合?在人治时代帝王都是起决定性因素的。这不,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那个决定了国家分和的关键人物。切实地说,公元266年称帝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上任之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那时的他,面对的时局是蜀汉已然灭亡,唯有东吴一个大敌在阻挡自己统一天下。外敌的存

  • 古代盛世的真实面目,文景之治国库钱财无数,百姓却卖儿卖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中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之后是什么盛世,文景之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盛世

    古代有哪些盛世?最出名的无非就是文景之治、贞观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我们一个个解说,看看盛世是不是盛世。文景盛世文景二帝在位时期休养生息,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国库里面堆满了钱财。《汉书·食货志》记载:“京师的钱多的数不清,用来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仓库里面的粮食吃不完,以至于腐烂。(注释1)”多么

  • 为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私养3000死士,如何确保他们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就死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真的手握大权吗,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什么杀7000人

    作为三国时期中后期才逐渐崭露头角的天下谋臣司马懿,在其光辉的一生中,曾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并且在乱世的最后,虽然司马懿没能看到晋朝建立,但是他的儿孙们却完成了他的夙愿。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为后人吞并曹魏和中国北方一统天下创造了基础和动力。然而,我们都知道司马懿在发动“变局”

  • 杨玉环睡觉有个坏习惯,正常人都避而不谈,李隆基却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玉环是怎么被李隆基夺走的,杨玉环为什么被李隆基宠爱,杨玉环为何吸引李隆基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经过了很多朝代的更迭,更是出了很多的盛世明君,当然也还有一些暴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为了纪念自己打下的江山,都会广纳天下美女,来为自己的皇族开枝散叶。而古代以四大美女流传至今,其中,与其他三大美女不一样的就是唐朝以肥为美的微胖美女,杨玉环。据野史记载,杨

  • 唐朝到底开放到啥程度?敦煌发现一座遗址,揭开其真面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时敦煌是哪里,唐朝前期的敦煌,敦煌唐朝历史简介

    其实在宋朝以前,古代女子都是三从四德,十分保守。直至唐朝,女性逐渐变得开放,自由。从唐朝女子的服饰就可以看出对女子的包容,唐朝女子的衣服足可以用“薄、透、露”来形容。有诗句“粉胸半掩疑晴雪”、“慢束罗裙半露胸”形容唐朝女子的穿着,可想而知唐朝足够开放,对女性也十分包容。关于唐朝民间的开放程度,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