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能一统天下,有三个人功不可没,最后一个人连姓名都没留下

秦始皇能一统天下,有三个人功不可没,最后一个人连姓名都没留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91 更新时间:2024/2/5 11:43:23

可能,我们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是,秦朝的军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下,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无论是周边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强大的军队由强大的朝铸造,秦国的强大绝不是偶然,卓越的政治制度、坚强的民族意识、领导者的英明领导缺一不可。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这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三个人了。

首先,商鞅:历史书上大家都学过的“商鞅变法”,具体措施比如:“废井田,开阡陌”。成功地让奴隶变成自由人的身份,甚至,变成地主。他们不再是一个工具,可以租地主的田来种,甚至,凭借战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奴隶翻身把歌唱!

面对这样的诱惑,怎么能不奋勇上阵杀敌?商鞅的政策经由君主的不断完善,激励着秦朝的每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忘生死,做热血男儿,自此,一只“虎狼之军”诞生了!他们并不畏惧战争,甚至,渴望战争,有战争就意味着有上升的阶梯。

有记载:“他们善骑射,打着赤膊,急不可待地冲战场,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着敌人··· ···”

其次、秦始皇:要讲起秦国的灵魂核心,非秦始皇莫属。作为平天下建秦国的政治领袖,他的才能和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尤其是他对国家军事建设所做出的的指挥和努力。他是真的将远见卓识与付诸实践相结合了。

灭六国、吞八荒,恰是少年意气风发时。或许,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他有些暴癖和不近人情,但是,他让秦国的士兵有仗可打,真正靠自己的努力领到奖励来改变自己的生活,阶级之间的差距不再如天堑,从这点上来看,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卓越的军事领帅和政治家。

秦始皇让秦国变成了一个全员习武的国家,造出了一个为战争服务的国家机器。出此言?举个数据例子吧,秦国总人口约500万,却可以支持60万军人年在外征战。从一个济济无名的小国打了500年的战争,最终,一统万千疆土。

最后,秦国一名不知名的工匠:有传言说,弩是由秦朝某个工匠发明的,这种改良后的弓箭拥有更远的射程、更大的攻击力,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弓片的强度被加大,从而,保证了瞬间有着更大的爆发力。

弩要求士兵要踮起双脚,双手发力才能挂上弦,用结实的绳子做弦,才能承受住巨大的攻击力,并且,秦国将箭改成三棱箭头更有穿透力。这么一个看起来充满着巧思的兵器,必然是某位杰出工匠的成果。人靠衣装,士兵靠兵器,这种新式的武器大大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那么,秦军武器——弩,究竟有多厉害呢?

秦军的强大固然有很多因素,比如:君王意志、将领果决、士兵精神、战术得当、军法严苟等,但是,战场上产生巨大战斗力的根本,归根结底还是武器,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这个弩吧。

首先为什么说弩厉害呢?它和箭相比有什么不同么?

有记载说:公元342年,齐魏交战之际,齐国军师在魏军必经之道边埋伏了数万名弩手,魏军一过,浮尸盈野。

其实,弩的核心是重装弩机。我们将最接近弩弓的轴,称之为前轴,将另一个称之为后轴。因为,扳机是悬垂于机匣下面的,放箭时,有个向后扳的动作,这时的旋转轴自然是后轴;扳机上有一个凸缘,它是由两个尖头的摇杆相合形成的,在弩张开时,恰当放置;第三个部件类似于弦枕,位于前两个部件之上,但是,与摇杆相合的。

从弩处将发时,弦枕的中心平片就会将弓弦的张力重压于摇杆的尖头上,一旦获得向后的力便会作用于扳机,然后,摇杆下尖头释放并落下,致使弦枕整体下落,齿牙下缩,弩便成功发射了。据说,有效射程高达300米,150米内有更高的有效杀伤力。有如此强力的武器,也难怪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军了”。

“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弩源于弓,威力又远远大于弓。并且,在秦代,秦弩制造实行了机械化生产。

秦军的重装弩机手便可看作是帝国的一个缩影,他们身挂复合甲手持强弩,组成了一个独立的方阵,进则摧枯拉朽,退则坚若磐石。弩机赋予他们超强的远程打击能力,类似于当今美国提出的不接触战争,把自己置于敌人打击范围之外单向打击对手。

参考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重装秦弩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这四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寿亭侯谁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关羽死前封的吗,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什么时候封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代的侯爵,汉代侯爵爵位的范围比较宽泛,甚至有人把诸侯王也算侯爵,称为国侯,在这之下还有列侯和关内侯,关内侯没有食邑,只是一个荣誉象征,而列侯则是有食邑的,列侯的等级大致有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县侯、乡侯、亭侯(东汉又有都乡侯、都亭侯),与之对应的食邑也越来越小,比如县侯可以享受一

  • 司马懿风评不佳,实际上就是后代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风评差原因,司马懿个人性格,司马懿一生分析

    封建时代的谋朝篡位的不少,即便是曹魏也是篡位登基,在这一点上后世并没有过于苛责司马懿,后世乃至当时对于司马家最大诟病在于,司马懿违背诺言,将封建政治的底裤彻底给扒了下来,导致后世篡位者有样学样,前朝帝王再无善终者。同时代的朝堂政治博弈,曹爽让司马懿,明升暗降。回家养老。对于司马师与司马昭。依旧是高官

  • 倘若三国时期东吴也选“五虎将”,孙权手下大将哪些有资格评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东吴孙权简历,三国孙权最顶级的五个谋士,东吴的谁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如今早已深入人心。因为罗贯中尊汉室为正统,在小说当中对蜀汉自然是更加青睐,因此,大多数人对于蜀汉武将都比较了解,譬如蜀汉五虎上将关张马赵黄,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大将,不仅个人勇武非常,而且还能带兵打仗,关羽水淹七军、张飞据水断桥都是一段佳话。可正因为《三国演义》为人熟

  • 司马炎听信谗言,放掉一个比司马懿还能忍的人,导致西晋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炎为什么毒死司马昭,司马昭司马炎司马懿的关系,西晋为啥司马炎一死就乱了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出分分合合的大剧。为何分分合合?在人治时代帝王都是起决定性因素的。这不,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那个决定了国家分和的关键人物。切实地说,公元266年称帝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上任之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那时的他,面对的时局是蜀汉已然灭亡,唯有东吴一个大敌在阻挡自己统一天下。外敌的存

  • 古代盛世的真实面目,文景之治国库钱财无数,百姓却卖儿卖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中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之后是什么盛世,文景之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盛世

    古代有哪些盛世?最出名的无非就是文景之治、贞观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我们一个个解说,看看盛世是不是盛世。文景盛世文景二帝在位时期休养生息,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国库里面堆满了钱财。《汉书·食货志》记载:“京师的钱多的数不清,用来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仓库里面的粮食吃不完,以至于腐烂。(注释1)”多么

  • 为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私养3000死士,如何确保他们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就死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真的手握大权吗,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什么杀7000人

    作为三国时期中后期才逐渐崭露头角的天下谋臣司马懿,在其光辉的一生中,曾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并且在乱世的最后,虽然司马懿没能看到晋朝建立,但是他的儿孙们却完成了他的夙愿。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为后人吞并曹魏和中国北方一统天下创造了基础和动力。然而,我们都知道司马懿在发动“变局”

  • 杨玉环睡觉有个坏习惯,正常人都避而不谈,李隆基却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玉环是怎么被李隆基夺走的,杨玉环为什么被李隆基宠爱,杨玉环为何吸引李隆基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经过了很多朝代的更迭,更是出了很多的盛世明君,当然也还有一些暴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为了纪念自己打下的江山,都会广纳天下美女,来为自己的皇族开枝散叶。而古代以四大美女流传至今,其中,与其他三大美女不一样的就是唐朝以肥为美的微胖美女,杨玉环。据野史记载,杨

  • 唐朝到底开放到啥程度?敦煌发现一座遗址,揭开其真面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时敦煌是哪里,唐朝前期的敦煌,敦煌唐朝历史简介

    其实在宋朝以前,古代女子都是三从四德,十分保守。直至唐朝,女性逐渐变得开放,自由。从唐朝女子的服饰就可以看出对女子的包容,唐朝女子的衣服足可以用“薄、透、露”来形容。有诗句“粉胸半掩疑晴雪”、“慢束罗裙半露胸”形容唐朝女子的穿着,可想而知唐朝足够开放,对女性也十分包容。关于唐朝民间的开放程度,我们可

  • 据史书记载,狄仁杰明明被赐陪葬陕西乾陵,为何洛阳白马寺会有个狄仁杰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洛阳白马寺里的狄仁杰墓是真的吗,洛阳白马寺是狄仁杰的墓么,白马寺狄仁杰的墓叫什么名字

    第一种说法是。宋代于此建有“狄梁公祠”,明代有碑“有唐忠臣狄梁公墓”,狄仁杰曾被追封为梁国公,所以这个地方是狄仁公的墓无疑。至于为什么建在这,或说这里是狄仁杰生前的香火院。碑上有说明:“唐忠臣狄梁公墓,其神道碑尚存,意者唐时,即寺为公香火院,公附寺而定,寺因公而著。”。但另一种说法更有道理。认为这个

  • 宰相写“青鹅”二字被杀,众人不解,武则天拆开念群臣才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宰相因写青娥2字被武则天处死,群臣对武则天的尊称,武则天临死前三件事件

    这个故事中所用的其实就是古代最常见的“拆字法”,在批命、测字、传递密信中经常会用到,女帝武则天在登上皇位后就曾经用这种拆字法诛杀过一位名臣,这个人就是唐朝的著名宰相裴炎。 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这一名门望族,在朝中很有声望,而且他忠于李唐王朝,是一位尽忠职守的贤臣。在公元680年时,裴炎升为宰相,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