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对刘备好得过分,一封信见证了他们的交情:他们在灵帝末年就是好朋友?

曹操对刘备好得过分,一封信见证了他们的交情:他们在灵帝末年就是好朋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1/29 14:25:19

曹操看了刘备的书信勃然大怒:“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且中间有讥讽之意!”

气急败坏的曹操当即下令毁书斩使攻城,郭嘉赶紧拦住曹操并出了个馊主意:“您别着急,先态度和蔼地写一封回信,等刘备放松警惕,咱们再突然攻城,肯定能拿下徐州!”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郭嘉这计谋实在不高,刘备进了徐州城,时间拖得越久,城防就越坚固,而曹操当时的兵力并不足以把徐州围得水泄不通。

陶谦和刘备耗得起,劳师远征顿兵坚城之下的曹操耗不起,陈宫张邈背叛曹操投靠吕布,在曹操的大本营放了一把火:吕布攻破兖州占据濮阳,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夏侯惇等人死守保全,曹仁屡战屡败飞书告急,曹操的老巢即将丢失,手中的王牌(刘协)也可能被人抢去。

曹操拿不下徐州,后院又起了大火,只好借坡下驴卖了刘备一个面子:“答书与刘备,拔寨退兵。”

《三国演义》这段记载,跟《三国志》中的“武帝纪”和“先主传”记载基本一致,但是这里面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刘备与曹操初次见面的地点,为啥是在关外?他们初次见面,不是十八路联军讨董卓的时候吗?

曹操和刘备出自见面,似乎是在汜水关下,公孙瓒把自己的老同学介绍给各路诸侯的时候,曹操还挺惊讶:“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

这样看来,在汜水关会师之前,曹操对刘备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反倒不如董卓,在征讨黄巾军的时候就打过交道。

汜水关是洛阳八关之一(有史料说汜水关就是虎牢关),西东两汉的得名,就是因为都城分别在长安和洛阳,董卓霸朝纲的时候,都城还是洛阳,讨董联军攻克汜水关,就是打开了洛阳大门。

如果刘备与曹操在汜水关或虎牢关见了一面后就天各一方,这个关外显然就是汜水关或虎牢关了,刘备旧事重提,显然是让曹操念在曾经并肩战斗的情分上,给自己一个面子,放陶谦一马。

但是这样解释也有问题:当年曹操已经对刘备十分欣赏,甚至已经有了惺惺相惜之意,又怎会很轻蔑地怒斥“刘备何人”?

曹操这轻蔑的四个字,跟袁术那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活了这半辈子,从来就没听说过天下还有刘备这么一号人物!”

曹操当时是气急了口不择言,其实他跟刘备的交情,在联军讨董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灵帝末年的京师,就是东都洛阳,当时的曹操应该是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而刘备应该是安喜县尉或高唐县尉、县令,最大也不过是平原国相。

刘备与曹操在京城的这段交情,可见于建安七子之王粲所写的《汉末英雄记》——王粲与曹操、刘备是同时代的人,他的记载应该比较靠谱,这就足以证明,刘备和曹操也算半个发小兄弟,刘备参加讨董联军之前,跟曹操就已经比较熟悉,曹操离开洛阳的时候,身边跟随的,就是刘备刘玄德。

这样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曹操对刘备那么好,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样的事情,曹操和刘备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刘备为何提起他和曹操在“关外”的交情了:秦汉时期的关外跟明清时期的关外是两个概念,当时狭义的关外指的是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广义的关外泛指京城以外的所有地区,刘备说的关外一别,指的是他俩一起离开洛阳回沛国发展的那段难忘经历。

年轻人的感情都比较真挚,有了这段同甘共苦的经历,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曹操和刘备的关系,都好得令人嫉妒,刘备在曹营的地位,超过了荀彧,也超过了夏侯惇曹仁:“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报了一长串官衔,把诸葛亮的门童说得一头雾水,其实那“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的十二字官爵,都是曹操以大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加封给刘备的。

要不是曹操帮忙,刘备连老婆孩子保不住,就更别说高官显爵割据一方了。曹操为了帮助刘备,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夏侯惇那只眼睛,就是在帮刘备抢地盘的时候,被吕布或高顺的将士给射坏的。

曹操一世精明,但是跟刘备交朋友,却是吃了大亏——先是“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然后又被刘备于建安五年拐走了五万军队。

曹操和刘备彻底翻脸,是从衣带诏东窗事发开始的,那时候曹操才对刘备动了杀机,宁肯放下袁绍不打,也要先灭了刘备:“当年吕布获你‘妻息(老婆儿子)’,是我帮你抢了回来,结果你却跟一帮外戚合谋要做掉我!”

刘备跟曹操公然对抗,曹操可能还不会那么伤心愤怒,背后捅刀子这种事情,曹操绝对不能容忍,这对惺惺相惜的好兄弟,再也没有凑在一起喝酒,直到曹操薨逝,刘备才想起来派使者带着厚礼前去祭拜,结果却被曹丕拒之门外:“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

曹操和刘备这对相惜之友、毕生之敌,随着二人的先后辞世而恩怨全消,但是他们留给后人的感动和震撼,却永远铭刻在了史料和小说之中。

没有对手的英雄是寂寞的,纵观三国史料演义,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下三分,只因曹操与刘备二雄并立,如果他们并肩携手同心协力兴复汉室,又哪会有司马家族的崛起和两晋的混乱?当年天下仅有的两个英雄相亲相杀,是曹操成就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就了曹操?是曹操束缚了刘备,还是刘备对不起曹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君父兄弟的纠缠,两边选择的困难,张辽在关羽和曹操之间的盘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辽告诉关羽的三件事,关羽张辽投降原因,关羽和张辽关系好不好

    张辽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追随过丁原、董卓和吕布等人,基本都是属于有始无终的降将。看当下情况不利于自己了,就选择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的策略。那么问题来了,吕布跟随这些人被戏称为“三姓家奴”,为什么张辽却留下了一个相对正义的形象呢?今天的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作为同样是追随过三个主子的张辽,跟吕布有着完全不

  • 出生名门望族公子哥,兵败宦官后嗣非议多,袁绍的辉煌到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真实的袁绍,袁绍建议谁诛灭宦官,历史上袁绍有多厉害

    就是这么一个出生优秀的家伙,最后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最后也是郁郁而终。那么袁绍是怎么从出生即巅峰的状态,走到如此落魄的田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袁绍,字本初汝南郡人,汉末军阀之一,在当时的各路军阀中,袁绍的出生应该算是他们的天花板了。三国志里用“势倾天下”来形容袁绍的家

  • 洪秀全选妃有多挑剔?不仅要天生丽质,这一要求也让女子无法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秀全选妃一个要求女性难以接受,洪秀全选妃有什么条件,洪秀全选妃最新视频

    每当这个朝代即将走到尽头时,百姓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苦不堪言,因此便有了种种的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的出现,无一不是标志着王朝即将覆灭。比如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就曾自立为帝,皇帝自古都是要选妃的,农民起义领袖也不例外。洪秀全选妃除了女子要长相貌美之外,他还曾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规定,

  •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权力并不小,他为何不争一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努尔哈赤的真正死因,代善简历,代善孙子硕果结局

    再者说努尔哈赤在临死前也并没有指定谁一定是接班人,所以理论上诸皇子都是有机会的。从战功上看,代善的功劳不亚于任何皇子,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这可是非常高的荣誉了。代善手里掌握着正红旗、镶红旗二旗,这也是他最大的依仗了,况且在褚英被废后,代善在诸子中年岁居长,影响力还是有的。那么为何代善不

  • 乾隆王朝:和珅再次“亮剑”——这一次,他决定单挑“十大督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王朝和珅查十大督府是哪集,乾隆王朝十大督抚,乾隆王朝对和珅的评价是真实的吗

    因为,按照乾隆皇帝的工程规划,和珅募捐来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用。只是,当初是和珅信誓旦旦给出承诺,现在再说钱不够用确实有点晚了!好在,此时的和珅不再是孤军奋战,他现在有了一位军师——吴卿怜。吴卿怜曾是王亶望的妾室,对这类封疆大吏的真实财力最为熟悉,经吴卿怜指点,和珅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来钱门路。京中百官能有

  • 乾隆王朝:乾隆南巡,山东巡抚为何受到处罚?你看看他干的这点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王朝南巡山东,清朝山东巡抚,历史上对乾隆六次南巡的评价分析

    要让皇上开开心心地来,高高兴兴地走!按照彰大人的说法,这就是最大的政绩,就是最好的考语!带着这份心情,彰大人仿照清逸园“山高水长阁”的样子修了行宫大门、行宫里的太湖石都是从苏杭专门运来,再加上乾隆皇帝刚一上岸便遇到了“自发”前往接驾的万千百姓,彰宝得到了乾隆皇帝“难得用心”的夸赞。总之,山东巡抚彰宝

  • 大清朝的秘密特工,如此隐秘,只有皇帝一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朝的皇帝选择了“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来为自己服务,但是随着锦衣卫制度的发展,皇帝们发现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锦衣卫等特务组织会对朝政造成混乱,而且这种制度由于特务机构的权力过大,还容易引火烧身,危机自身的安全。所以在清朝时,像明朝的这种特务机构不再延用,而且对宦官干政的事情进行了严格的制度

  • 红楼梦:贾环有意烫伤宝玉,袭人为何还送给他一个大风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红楼梦贾宝玉烫伤贾环,贾环烫伤贾宝玉后贾宝玉的态度,红楼梦贾环和贾宝玉的关系

    赵姨娘私下请马道婆做法陷害宝玉,贾环则故意推倒灯油烫伤宝玉,金钏儿死后更是污蔑宝玉强迫丫环,为此贾政对宝玉狠命暴打。贾环与宝玉之间势同水火,袭人作为宝玉的身边人,对此自然一清二楚,为何竟然偷偷的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她对贾环主动示好的背后有何企图?1.袭人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是她对待人维护人的一贯做法

  • 乾隆王朝:领导问你想不想升职,你该如何回答?你该跟和珅学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是怎么升职的,和珅嘉庆乾隆,纪晓岚和珅乾隆坐囚车

    1、命时任“闽浙总督”陈辉祖查抄王亶望浙江祖籍家产,运送进京;2、命和珅将王亶望等一干人犯押送回京,严加审讯;那道晋升王亶望署理陕甘总督、赏戴三眼花翎的谕旨墨迹未干,“冒赈欺君案”就被实锤了,这等于直接打了乾隆皇帝的老脸。不用想也知道,乾隆皇帝需要召开一次朝会,撇清责任、重塑形象。王亶望守着甘肃那么

  • 雍正为何非要杀掉年羹尧?你看雍正在私人印章上,都刻了些什么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印章大集合,雍正为何必杀年羹尧,雍正为什么在杀不杀年羹尧上纠结

    皆知清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的,自然就存在着一套,有别于汉、唐、明等朝代的运作规则。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传承制度——这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女真族就是一种部落联盟的集团制。到了皇太极时期,虽他成了皇上大哥,可不论正规还是私人场合,皇太极还是要跟三位哥哥平起平坐的,没有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