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清朝的皇室有着很大的好奇。从康熙皇帝传奇的一生,到雍正皇帝参与的夺嫡之争,这祖孙三人的故事无一不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而这三人之中,雍正皇帝无疑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但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雍正皇帝在争夺激烈的九龙夺嫡时期能够脱颖而出,最后登基为帝,这就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但与之相对的,就是雍正帝的性格问题,在大多有关他性格的描述中都提及了他性格暴躁冷酷且生性多疑。甚至于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雍正皇帝得位不正,甚至登基之后连夜将父亲60年的心腹秘密处死。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年少登基,但实际权力却不掌握在他手里。而在他亲政之前,国家大事基本都由四大辅政大臣处理,这四位辅政大臣也相互有矛盾,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讦。
首辅索尼年迈,无力掌控局势,遏必隆与鳌拜勾结在一起,而苏克萨哈与鳌拜不和,但又无力与鳌拜抗衡,最终权力就全部落在鳌拜手中。而鳌拜性情张狂,极其骄横狂悖,甚至在康熙帝正式亲政仅10日,就敢于杀死与他同等地位的苏克萨哈。
而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正是首辅索尼的孙女,这位皇后的人选正是孝庄太后特意敲定的,孝庄太后希望借助联姻,使索尼全力辅助康熙皇帝,并在皇帝亲政之前节制鳌拜。
但天不遂人愿,索尼年老体衰,在康熙亲政前一月就不幸去世,失去节制的鳌拜更加猖狂,接着就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苏克萨哈之死。
而经历了这种局面的康熙皇帝也并不惊慌,他不动声色,暗自积蓄力量,最后智擒鳌拜,这次康熙皇帝正式开始了他漫长的执政生涯。他在位期间,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文化方面,他都有着不菲的成绩。
在军事方面,康熙皇帝平定三潘,又重新将台湾归入版图,北征漠北,将噶尔丹彻底击溃,在面对沙俄入侵时也应对及时,将沙俄驱逐出中国的领土。在政治上他又能维护社会安定,体察民情。在文化上,他既精通汉学,又对西学有很大的兴趣,他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下一代的皇帝。
雍正皇帝
清圣祖康熙虽然成就斐然,但他在执政晚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国家钱粮亏空巨大,吏治腐败等。在雍正皇帝继位后,他就大力整治这些贪腐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虽然雍正皇帝的执政生涯没有他的父亲和儿子长,但是却不乏传奇色彩,现代的很多影视剧中也总是出现雍正皇帝的形象。雍正皇帝出身较低,他的母亲并非旗人,而是包衣出身,最早通过小选以宫女的身份入宫。
虽然雍正皇帝的生母身份较低,但按照清朝规定,皇子的生母是不能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因此雍正帝就拥有了一个养母贵妃佟佳氏。后来等到雍正入尚书房学习,又得到很多良师的培养,他自身也极为勤奋。
在这一时期,他不仅增长了学识,还使自己的性情得到了磨练。等到勾心斗角的夺嫡时期,他一方面展现出务实,善于理政的才能,另一方面也能揣摩康熙的态度,耐下心来展现自己无心权势,至诚至孝的样子。
而当时的康熙皇帝已经年迈,最畏惧的无疑是他的子嗣们,夺走他的权利,雍正皇帝表现出来的这一面,就成功赢得了他的欢心,于是最后在康熙皇帝临死前就传位于雍正了。
而雍正皇帝继位后,朝廷内外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使政权稳固,紧接着雍正皇帝就开始了他的改革主张,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去整顿吏治和大量的贪腐问题。然而好景不长,雍正皇帝仅在位十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处死赵昌
民间总有很多传言认为雍正皇帝得位不正,而雍正皇帝在登基后就立即处死了陪伴了康熙60年的太监赵昌,这更使人们对雍正皇帝产生怀疑。赵昌被处死,也并不是毫无缘由的。
雍正皇帝为赵昌定下的三桩罪名:一是有帮助废太子的儿子谋反的意思,二是作为大太监期间经常监视皇子,最后一点是赵昌贪腐严重甚至卖官鬻爵。
但是在民间看法中都认为,以这几项罪名为赵昌定罪并连夜处死有些牵强,反而有了更多的传言,而传播广泛的有几种说法。
其中一种就是说,康熙皇帝本身要传位的人,并不是四阿哥雍正皇帝,而是十四阿哥,赵昌正是发现了雍正帝篡改遗诏才被灭口的。事实上这种说法确是无稽之谈。
在清朝时期,人们所使用的文字是繁体字,根本没有将十改为于的空间,并且由于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因此在他们的诏书上都是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根本不可能篡改。
另一种流传极广的说法是说康熙皇帝在驾崩前一段时间还身体康健,但后来却急转而下,可能是因为雍正皇帝所做手脚,才使得康熙皇帝驾崩,而赵昌正是发现了端倪,才被紧急灭口。
这种说法虽然还存疑,但是大概率是杜撰出来的,当时的康熙皇帝已经69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龄,并且康熙登基时间极早,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这种长期操劳的状况下,身体自然不会十分健康,而且通过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康熙在驾崩前几年已经多次身体不适,因此驾崩也不算是突然。
虽然赵昌的死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在记载中,他的事迹也非常的少,但是我们确实可以推测。他可能确实知道了一些秘密,又或者是雍正皇帝为了整顿贪腐情况,率先拿这位大太监开刀立威,而这些也只是我们的推测而已,事实的真相还有待专家们的探究。
但无论赵昌为何被杀,只要皇帝想让他永远消失,也就不需要什么真正的罪名了,雍正皇帝能将他的罪名列出来,就已经是看在他作为康熙皇帝心腹的身份上了。“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这才是封建皇权的残酷。
结语
我们应该庆幸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法治平等的时代,一个不用为自己生命提心吊胆的时代,所以我们应该为这个美好的时代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