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刚断气嘉庆立马就赐死和珅,根本不是为了钱,原因是这八个字

乾隆刚断气嘉庆立马就赐死和珅,根本不是为了钱,原因是这八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3 更新时间:2024/1/17 9:45:01

在我国封建皇朝期间,一直都会出现所谓的“贪官”,在看古装剧时,人们往往很痛恨这一类人物。因为他们在其位不谋其职,还贪得无厌,导致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在清朝时期,珅就是其中一位贪官,他凭借着精明能干和投其所好的能力,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

也就给他作威作福、中饱私囊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为他积累下了巨大的财富。不过他的所作所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乾隆刚断气嘉庆立马就赐死和珅,根本不是为了钱,原因是这八个字。

嘉庆元年,乾隆将皇位传给了嘉庆,不过朝中大小事务还是由乾隆皇帝决定,嘉庆也就成了有名无实的皇帝。而和珅又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虽然嘉庆对于和珅的耀武扬威已经忍无可忍,但还是无法撼动和珅的地位,只能暂时按压自己内心的怒火。而和珅自然也知道乾隆已经年事已高,嘉庆也早就对自己怀恨在心,必须为日后谋划。

所以,和珅仰仗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喜爱,四处打压嘉庆的势力,以免嘉庆势力强大之后,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在嘉庆登基之后,嘉庆的所作所为都被和珅被无限放大,就连嘉庆老师朱珪进册普通的一件事,就被和珅大做章。在乾隆面前添油加醋地指责朱珪,更是污蔑嘉庆此举就是想要暗中夺权、此言一出,乾隆皇帝也心生疑虑,便开始询问朝中大臣,幸亏董诰一眼识破和珅的计谋,为嘉庆说情,乾隆皇帝才不追究嘉庆的责任。

和珅并未因此作罢,甚至擅作主给朱珪降职,这无疑就是在藐视嘉庆的存在,嘉庆自然也心生不满,但也只能默默忍耐。嘉庆深知不能正面与和珅作对,特别是和珅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更不能轻举妄动,要是被和珅找到把柄大做文章,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会不保。所以,为了让和珅放松警惕,嘉庆对于和珅唯唯诺诺,甚至还处处维护和珅。

如此一来,和珅自然觉得嘉庆不足为虑,也就没有再把这个懦弱的皇帝放在眼里,更加嚣张跋扈,殊不知嘉庆皇帝已经在寻找时机除掉他这个大患。随着时间的流逝,乾隆皇帝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更没有精神去处理朝中事物,和珅借此独揽大权。他所说的话下面的人都当中圣旨去执行,这让嘉庆忍无可忍,在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和珅的势力瞬间被瓦解。

那些费尽心思讨好他的官员,都开始隔岸观火,不敢再靠近和珅,怕嘉庆对和珅的怒火波及到自己,这些人甚至还纷纷上奏折弹劾和珅,要求嘉庆处死和珅,以泄众怒。乾隆皇帝驾崩之后,朝中大臣也开始弹劾和珅,这是处死和珅的最佳时机。

如果在乾隆皇帝大丧期间就处死和珅,嘉庆深知这样会引起朝野动荡,但是依然选择这样做。根本就不是因为和珅富可敌国,最重要的原因离不开这八个字:只知和珅,不知嘉庆。和珅一直以来都是乾隆皇帝最受宠的大臣,乾隆皇帝在无法打理朝中事物时,都是和珅在帮忙打理,而嘉庆有名无实,威望还不如和珅,而和珅还借此处处打压嘉庆。

和珅的嚣张跋扈,嘉庆早已心生不满,再加上乾隆晚年时期,在白莲教起义的战争当中,嘉庆耗费千万兵马都无法剿灭敌军。这让嘉庆心生疑虑,认定是和珅从中作梗所导致,但是碍于乾隆皇帝的庇护,一直找不到机会处罚和珅。在乾隆皇帝驾崩之日,嘉庆就赐和珅“白绫”,让和珅自杀。

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嘉庆自然要想方设法稳固自己的定位,而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和珅就是最好的棋子。而且嘉庆想要处死和珅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只是碍于乾隆皇帝对和珅的庇护,但是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和珅自然也是留不得了。可能很多人还很好奇,嘉庆也不至于这么着急,那是因为嘉庆深知和珅的阴谋诡计,如果让他缓过神来,那么遭殃的就可能是自己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更多文章

  • 乾隆出一上联,考生听后扭头就走,乾隆:回来,今科状元就是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给考生出了个上联,乾隆绝世上联,乾隆出上联一考生扭头就走

    由于乾隆多次出宫“微服私访”,所以在民间也是留下了众多与乾隆相关的传说,今天我们去南方的城市吃饭,随意走进一家小餐馆,墙上贴着的菜肴说明就会有“这是当年乾隆下江南时候品尝后赞不绝口,并亲自命名……”之类的字样,而且乾隆的传说中也不仅仅与美食相关,与文化的相关度也很高。 传说乾隆有一次下江南的时候

  • 乾隆83岁时写下一个字,文武百官捧腹大笑,唯有和珅面如土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珅给乾隆写了三个字,乾隆王朝对和珅的评价是真实的吗,乾隆真给和珅留下了三个字吗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满洲正红旗人,出生才三岁,母亲就因为难产去世,到九岁的时候,父亲也因病去世,留下和珅与弟弟和琳相依为命,不过这个时候的和珅尚且只是一个稚童,并不是后来权倾天下的“和大人”,甚至于连正常成年人的能力不具备。 倘若不是因为一位老仆的保护,那么九岁的和珅就会与弟弟

  • 扒一扒单雄信家族,及其后代子孙,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单雄信的后代推翻唐朝,隋唐时期的单雄信,单雄信生平简介

    历史上单雄信一出世,就和徐世勣一同上了瓦岗寨,那么单雄信以前有什么事迹呢?武艺又是怎么炼成的?这事要说起来,还和李渊有重要的关系,李渊的史料中有一段时间消失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刚刚建国,李渊是杨坚的外甥,以千牛备身入职隋朝,年仅十六岁就被杨坚任命为带兵将军,他干什么去了,李渊率领军队去

  • 被称为南朝第一帝的刘裕,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让人感到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朝宋武帝刘裕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南朝第一代刘裕,南朝刘裕萧县的墓

    刘裕被称为南朝第一帝,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在南朝的时候能够坐上皇帝,而且是一个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人坐上皇帝,说明这个人一定是靠着实力,靠着军队崛起的。南朝的时候,世家大族往往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也就是说,想要靠着自己的实力,从寒门登基称帝到底有多难,但是刘裕做到了,这就是能力。一、身份成为了刘裕

  • 李治55岁病重,武则天为何还去洛阳,沿途护卫的竟然是盗贼头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李治死因,李治活着时武则天为啥不敢篡权,李治葬在武则天哪里

    原来武则天意识到李治一旦去世,继位者必然是太子李显,而这个儿子到时会不会老实听话,她是没有把握的,毕竟太子已经成年了,如果在那些支持李唐宗族的大臣怂恿之下,也有可能会不听话,那么自己到时还有什么理由垂帘听政呢?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朝廷上安排自己的人手,最好是安排到宰相集团,毕竟宰相才是国家行政权力的

  • 唐朝有一位“警惕”将军,皇帝刚赐给他免死金牌,他就立马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社会历史当中,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一言堂。下至黎民百姓,上到王公贵胄,但凡只要皇帝对其产生了杀意,那么那个人也就命不久矣了。当然,皇帝为了照顾自己的声名,也不能乱杀无辜,还要做到奖惩分明。对于有罪大臣要处死,而有功的大臣则要有所奖赏。若要论起对于大臣们最大的奖赏,那就莫过于一块免死金牌了,毕竟还

  • 略论亡隋经济基础对唐朝快速兴盛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最兴盛的时期,唐朝经济的繁荣期,唐朝的兴盛与衰落观后感

    隋朝和唐朝,在现代史学研究领域一直是被一起提到,包括在历史书籍中也都是隋唐时期,就连影视作品都说隋唐演义!因此隋朝和唐朝被并在一起谈论,肯定是有原因,而不是凭空臆造的说法。所以唐朝灭掉隋朝之后,唐朝究竟获得了什么,可以让唐朝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到了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的罕见高度!那

  • 隋灭后,杨广的两个女儿去哪了?一个遁入空门,另一个却嫁给仇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广女儿的下场,杨广死后他的妾妃们都跟了谁,隋帝杨广个人资料

    后世对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广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其在位期间有功也有过,不过目前主流看法仍旧以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荒淫无度的负面形象来定义隋炀帝杨广。而我们今天讲述的则是杨广两个女儿的故事,他的两个女儿绝色倾城,在隋朝灭亡后,一个遁入空门,余生与青灯古佛相伴,另一个则嫁给“仇人”李世民,并且还为其生了

  • 李渊退位后还不闲着,生下一群孩子,最小的一个使中学生很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退位生了两个儿子,李渊退位后生的孩子,李渊退位后活了多少年

    说到滕王阁,又不得不提它的修建者。作为李唐王室的皇子,他的身份颇具值得探寻的地方。唐朝作为隋朝之后又一个统一中原的王朝,总共经历二十一代帝王。开国君主是被史称为唐高祖的李渊,公元618年到公元626年在位时长共8年,公元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从此退居大安宫。李渊作为李唐王室的开

  • 比李治还小一岁的皇叔,为何屡屡被贬,一个王爷吃喝玩乐也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最怕的皇叔,历史上的李治有多可怕,唐明王与李治关系

    滕王李元婴比李治还小一岁的皇叔,是李世民的弟弟,也就是李渊的儿子,而且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李元婴出生时,李渊已经70岁了,而此时李世民已经是皇帝了,看着这么小的弟弟,李世民还是很照顾的,特别是在李渊驾崩之后,李元婴就归李世民抚养了。李元婴好像和别的王爷都不一样,在宫廷教育的影响下,学了一身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