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宁和凌统有杀父之仇却能共保孙吴,和吕蒙有矛盾最终一笑泯恩仇

甘宁和凌统有杀父之仇却能共保孙吴,和吕蒙有矛盾最终一笑泯恩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85 更新时间:2024/1/21 13:02:35

甘宁字兴霸,从小为人仗义,好“游侠”。所以,年纪轻轻就有一批人追随。甘宁最开始跟着刘表,但是刘表是个文人,不识军事,甘宁觉得刘表此人干不成大事。于是,甘宁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数百人准备投奔东吴。但是在途中,被黄祖截住,也就留下来跟着黄祖干。黄祖虽占据地利,但是不会用人,放着甘宁这么好的一员猛将不重用,寒了甘宁的心,结果甘宁投奔东吴去了。

在东吴,有周瑜吕蒙的举荐,孙权更是善待有加,待遇不比那些江东旧臣差,这也让甘宁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甘宁和凌统的恩怨

甘宁和凌统的恩怨,素来已久。早在甘宁替黄祖干活的时候,孙权曾率军攻打黄祖,凌统的父亲凌操冲锋在前,眼看要追上黄祖,却被甘宁一箭射中,命丧黄泉。至此,甘宁就成了凌统的杀父仇人。

自从甘宁投奔东吴后,凌统怨其杀父之仇,不愿与之相见。孙权闻知,劝说凌统不要在记仇,不要因小失大。“凌统怨宁杀其父操,宁常备统,不与相见。权亦命统不得雠之。”有一次,吕蒙组了个酒宴,邀请凌统、甘宁参加。酒过三巡后,凌统起身献舞,看似舞刀助兴,实则有“项庄舞剑”之意。

甘宁不是傻子,也起身附和,两人见面是分外眼红,吕蒙为保二人不发生冲突,于是也起身附和,笑说:“宁虽能,未若蒙之巧也。”于是拿着刀和盾牌边舞边分开俩人,才避免了一场“鸿门宴”的发生。

甘宁

后来,孙权围攻合肥大败而归,在逃亡途中,甘宁和凌统二人终于站在一起合作,为保孙权能全身而退,甘宁引弓射敌,与凌统死战,为孙权逃脱赢得了时间。“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

可见,私下是仇人,但是在面对外敌时,两人还是摒弃前嫌,共保主公。

甘宁和吕蒙的恩怨

甘宁和吕蒙本是一堆好搭档,二者也是英雄相惜,至于恩怨,也实属意外。

甘宁有个厨子,犯了过错,怕甘宁怪罪就逃到吕蒙家“避难”。甘宁知晓后,上门拜访吕蒙母亲,向其要回厨子,并“许蒙不杀。”

但是,一把厨子带回自己的船上,甘宁就将其射杀。甘宁自知闯了大祸,索性解开衣裳,躺在船上等吕蒙来责罚。吕蒙闻知,大怒,乃召集士兵准备登船攻打。这时,吕蒙的母亲出来劝说:“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

“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吕蒙听完后,知道自己过分了,于是亲自登船,招呼甘宁:“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甘宁听后,感动流泪向吕蒙主动认错,“宁涕泣歔欷曰:‘负卿。’”二人又重归于好,一起回家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更多文章

  • 法正帮助刘备取得益州、赢得汉中之战,曹操也感叹未能将其招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正让刘备做汉中王,法正的临终遗言,魏延黄忠法正能配吗

    法正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亚于诸葛亮。奠定蜀汉政权生存基础的两大行动:入据益州、进取汉中,都离不开法正。法正,是一位曾经被性格缺陷束缚的失意者诸葛亮当初在襄阳的《隆中对》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里的智能之士,指的就是法正这种人。法正并不是益

  • 法正奇谋不断,为刘备立下大功,与诸葛亮可谓互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与法正,诸葛亮和刘备取胜策略,刘备与诸葛亮的共同点

    刘备长期缺少算无遗策、谋略制敌的一流谋士。法正的出现,一度弥补了这一缺陷。对于法正,诸葛亮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在他看来,法正的出现,如同给刘

  • 干支纪年与观象授时有关,自东汉初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干支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干支纪年始于何时,从哪一年开始使用干支纪年

    “六十甲子”,来自“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兴自东汉,元和二年(85年)正式实施。据说,西汉初就有使用这种纪年法的了。东汉以降一直到民国前,基本是照此纪年。“十二生肖纪年”,由此生发演化而成。一些书中对汉代以前也用这种纪年法标注。但这仅仅是后人的“标注”,当不得真,因为汉以前不用这种纪年法。中国

  • 关羽当年真的是立刻被杀的吗?三国之后的一部古书,可能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本人看关羽被杀,正史中的关羽被谁杀,三国演义老版关羽被杀

    徐晃到樊城以北的阳陵陂后,整军备战,等待曹操随后为他派去的各路援军。关羽亲自从樊城之围中抽身,北上。徐晃和关羽在樊城以北的偃城附近,相遇。关羽亲提五千军战徐晃,徐晃上屋抽梯,骗关羽失了偃城,又调虎离山,把关羽在樊城之围中打败,关羽狼狈而退。关羽退军时,晴天霹雳发生了。路上,关羽得知东吴已偷袭了荆州,

  • 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担心成都难守故投降,但外部援军却正在赶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邓艾奇袭成都刘禅用谁抵御,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投降,邓艾兵临城下时何人劝说刘禅投降

    姜维定下了汉中防御之策,要利用汉中与关中的物资转运困难,拖垮魏军,然后在其被迫退军的路上尾击,可以收全功。刘禅是同意姜维的作战计划的,因此姜维在部署汉中的防御之后,就回到了蜀汉西北边境线的沓中屯田,以此来迷惑魏军。在这里,魏军的邓艾部3万人也在此屯田,与姜维军对峙。转过年来,不出意外的,钟会带兵10

  • 费祎对曹魏采取绝对守势,执政期间蜀汉并无大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人。随刘备入川,为广都长。众事不治,时或沉醉。刘备欲加之罪,诸葛亮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尊重诸葛亮,未予治罪,但免官而已。顷之,又为什邡令。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223年),丞

  • 西汉王朝末代皇帝,年仅三岁被王莽囚禁,长大后不知女人为何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末代皇帝与王莽的关系,西汉末代皇帝有多悲惨,王莽如何夺取西汉政权

    在中国所有朝代的末代皇帝当中,西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存在感较低,比起其它朝代的末代皇帝存在感都要低,他是史称“孺子婴”的刘婴。刘婴的遭遇可谓相当凄惨,年仅三岁就被西汉末年外戚兼权臣王莽囚禁,不允许任何人跟他交流,导致刘婴长大后连女人为何物都不知道。刘婴生于公元5年,是汉宣帝的玄孙,祖上三代都是西汉地方藩

  • 诸吕之乱中,汉文帝没有任何功劳,为何却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与诸侯王的关系,汉文帝之死的历史真相,汉文帝治国的历史影响

    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是薄姬。无论是刘恒,还是薄姬,都不得汉高祖的青睐,甚至很少有机会见到刘邦。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吕后才放过薄姬、刘恒母子。吕后执政期间,刘邦的几个儿子都遭到迫害,刘如意被毒死,刘友被饿死,刘恢被迫自杀,因此刘恒在代国期间战战兢兢,时刻小心翼翼。代国国小力弱,刘恒谨慎小

  • 诸葛亮临死之时,为何要用七星灯续命?背后其实大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诸葛亮死前点七星灯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在死前要点49盏灯

    原文文笔慨然,把诸葛祈禳之法进行了详尽描述,然这祈禳之法虽是玄学传说,可是否确有其事?为何要用七盏大灯祈禳?为何要脚踏七星呢?也许此事皆不得而知,祈禳之法虽无迹可寻,然今人通学玄说,也有种种理论可证。何为“七”?罗经有语:七乃七政也。那么,何为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也,即日月+金木水火土也。日为阳上浮

  • 刘备为啥没能一统三国?有3点原因,刘备为啥执意发起夷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有统一三国的机会吗,三国时期刘备有可能一统天下吗,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能统一吗

    刘备为啥没能一统三国?刘家汉室终不能兴,我总结3点原因。 一,对手太强像曹操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千年难遇,好巧不巧,刘备就遇到了他,而且两个人是对立的关系,刘备夷陵败给东吴,东吴向曹魏俯首称臣,我这么一说你能感受到,以刘备的实力统一天下得有多难了吗?假如穿越回汉末三国时期,你是一个谋士,你会选择追随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