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前的政治危机和博弈过程,第二次李治废后事件

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前的政治危机和博弈过程,第二次李治废后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38 更新时间:2024/2/10 16:23:25

这时武则天32岁,如果就此收手,安心辅佐丈夫,再用心培养儿子,武则天就是中国古代最标准的贤后之一了。

但权力就是一剂最猛烈的毒药,曾经掌握权力的人,很难能够心甘情愿的放弃,这也逼迫武则天一步一步走到了权力的顶峰。

不久之后,武则天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政治危机,这次是她的丈夫李治发起的。

(二圣临朝,武则天应该在帘子后面)

【龙朔二年,李治和武则天夫妻关系的七年之痒】

龙朔二年(662年),是武则天当上皇后后的第7年,也是痛打长孙无忌等落水狗取得全胜后的第三年,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

仿佛夫妻之间感情方面的七年之痒一样,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因为“爱情”而走到一起的政治伴侣,在正式确定关系后,也出现了七年之痒,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武则天为李治生下了二人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

其次,许敬宗请求退休,获得批准,实职变成虚职;

第三,11岁的皇太子李弘第二次被赋予监国任务。这几年李治安排了一大批人辅佐太子,具体政务由戴至德张文瓘等人辅助,还有许敬宗、上官仪等一批人帮他编书,一年前博采古今文集编撰的五百卷《瑶山玉彩》刚刚面世,李弘这个小孩子算是总编。

第四,原本是中书省副职(西台侍郎)的上官仪加了宰相衔,加上前一年进入宰相班子的张文瓘,曾经担任过太子李弘东宫署官的人当中,已经有两位进入宰相班子了。

这些事件貌似没有联系,如果加上第二年发生的宰相李义府被免官发配到外地,整个事件可能就清楚了。

(许敬宗)

许敬宗是倾向于武则天的投机分子,李义府是武则天的坚定支持者,上官仪和张文瓘是李治从太子属官当中提拔起来的宰相,是太子李弘的天然支持者。

龙朔三年,武则天虽然仍为皇后,李治虽然一直病重头晕目眩不理朝政,但李治已经完成了一个布局,剪除了武则天的羽翼,并准备限制武则天的参政权力。

是什么使李治有了这种想法史书并未记载,仅有几百年后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当中有过一些分析性的文字,考虑到司马光在对武则天评价方面的存在一定偏见,这些文字只能算是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实际证据。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资治通鉴》)

但实事求是讲,我个人认为这次司马光的分析还是比较合理的。李治和武则天夫妻二人,在共同完成了清除长孙无忌一系之后,就进入了共掌权力的阶段。李治既然觉得当年长孙无忌是贯彻自己意志的阻碍,武则天也同样会成为阻碍。

尤其当时的武则天已经是天下权力第二大的人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李治也是她的阻碍。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的武则天失去了之前对李治的曲意逢迎,开始准备与李治平起平坐了,从主从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这是李治难以接受的。

(唐高宗李治)

【史书上如是说】

整个事件在《旧唐书》只有个莫名其妙的结局,前太子李忠与宦官王伏胜勾结,因上官仪也曾担任过李忠的东宫属官,许敬宗就把上官仪牵了进来,上官仪因此全家被杀。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上记载了事件的原因,说武则天召集方士入宫“为厌胜之术”,也就是诅咒某人,被宦官王伏胜发现并向李治告发。李治于是大怒,召见上官仪准备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位置。

而武则天在宫中党羽众多,得知此事后找到李治辩解,“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于是上官仪被杀。

这段历史明显存在很多问题,按《旧唐书》记载,李忠当时被贬到黔州(现重庆彭水),被关押在当年李承乾的宅子里,基本上不可能与长安还有什么联系。

如果按《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逻辑上有不合理之处。武则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地位全部来自她的丈夫李治,她搞“厌胜之术”目标是李治是不符合逻辑的,李治如果当时死掉,对武则天毫无益处。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史料来源不详,但在唐宪宗时期笔记小说《大唐新语》中有同样的记载,文字上几乎一模一样,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关于这段历史的原始资料是来自《大唐新语》。

【一步一个台阶,是李治逼迫武则天又进了一步】

所以,结合三方资料,放弃细节描写,只根据结论分析动机,这次事件的逻辑链条应该是这样的:

李治和武则天在共同处理了长孙无忌一派之后,二人之间因为权力分配问题产生了矛盾。李治开始培植太子李弘的班底,并为李弘树立在士人当中的地位。同时,李治开始对武则天的支持者许敬宗和李义府下手,以图剪除武则天羽翼。

武则天不甘心放弃权力,奋起反击,并取得了全胜,而上官仪成了武则天这一次政治危机的祭品。

至于李治为什么会向武则天屈服,无非是几种可能,李治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李治的软弱性格被迫屈从,李治与武则天感情基础仍然存在,或者三者兼而有之。甚至,极小概率情况下,武则天可能已经软禁了李治。

总之,武则天第二次渡过了她通往女皇之路上的政治危机。

之后的武则天才真正开始与李治平起平坐,也是在此之后,武则天可能才开始有了成为大唐第一人的想法。“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旧唐书》)

《资治通鉴》上说的更严重,“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李治已经成了武则天的傀儡。

武则天为了庆祝胜利,与李治共同去了泰山封禅,二人还在济南灵岩寺会见了各藩属势力首领。并且,武则天修改了封禅仪式,由皇后主持亚献。

泰山封禅是武则天真正掌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武则天是辅助李治行使皇权,之后,就变成了武则天代替李治行使皇权了。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大唐新语》

本人图文:

废王立武,武则天第一次应对政治危机的战役,长孙无忌成了祭品

更多文章

  • 唐朝中晚期战斗力强悍的神策军,为何会在唐宪宗之后走向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支一直被唐朝皇帝所器重的力量,最终却先唐朝一步走向了覆灭。公元903年,朱温进入长安胁迫唐昭宗的同时,也将神策军彻底废除。如果以天宝年间神策军建立为起点的话,到唐昭宗时期被废,神策军总共存在了一百四十九年的时间。纵观这段历史,我们能够发现神策军的战斗力虽然强悍,但最终也没能挽救唐王朝的衰亡。后世

  • 面对中晚唐骄兵悍将层出不穷的情况,唐王朝为何始终无力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王朝鼎盛,唐王朝巅峰兵力,唐代后期的骄兵

    细读“安史之乱”后的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军队对于唐王朝来说,始终都是一个难以驾驭的对象。如中晚唐历史上的“泾原兵变”、“奉天之难”等等,可以说全部都是唐朝内部骄兵悍将层出不穷的一个结果。而正是这些骄兵悍将,最终成为了唐王朝的掘墓人。实际上,自中晚唐历史开始的时候,唐王朝便致力于

  • 隋朝第一猛将宇文成都能够秒杀罗成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罗成与宇文成都谁厉害,罗成能打过宇文成都么,秦琼罗成联手打得过宇文成都吗

    宇文成都在《隋唐演义》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罗成排名第七位。1.李元霸 2. 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6.秦琼 17.程咬金 18.单雄信。从名次来看,宇文成都秒杀罗成没有问题。但是宇文成都功夫和力气未必能

  • 古蜀道探秘:让李白发出哀叹的古蜀道,到底有多难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蜀道有几条,古蜀道是现在的哪里,古蜀道的特点是什么

    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将进入蜀地形容比登天还难。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可以乘坐汽车、火车、高铁、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去四川。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极大程度的缩减了在两地之间跨越的时间。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古人面对这些山川河流,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开辟出众多出入蜀地的道路。这些

  • 西晋为什么亡的那么快,你看看司马家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家族与西晋,司马家族和西晋的矛盾,西晋哪个皇帝说司马家会遭报应

    西晋一、司马懿血腥屠辽埋下祸根司马懿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魏明帝曹睿后期,魏国人才凋零,能征善战的武将越来越少,不得不器重司马懿,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自称燕王,建立年号,设置百官,曹睿派司马懿平叛,经过近一年的战争,司马懿擒杀公孙渊,按道理来说,惩办祸首即可,可司马懿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他

  • 李世民的亲妹妹,经历了生不如死的酷刑,最后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李世民杀哥与弟,李世民的妹妹名字

    常乐公主贵为唐高祖的幼女,是李世民最小的妹妹,小时候就深得皇兄宠爱。常乐公主虽然是李治的姑姑,但是岁数比李治还小。大侄子李治对小姑姑非常好。《新唐书》记载了李治和常乐公主的感情,原文是:“高宗於公主恩尤隆”。常乐公主的丈夫,名叫赵瑰,乃是开国功臣赵绰的儿子。武皇后见到唐高宗对常乐公主那么好,感觉受到

  • 唐太宗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标准是什么,为何秦琼排在最后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琼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秦琼为何排凌烟阁最后一位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功臣榜是什么,李世民又为何要大张旗鼓准备弄功臣榜? 由于史料缺失及年代久远的缘故,凌烟阁的具体位置和始建时间已经很难考证了,只能依据零星的史料记载得知 “凌烟阁 ” 至少在贞观初年就已经存在了。“凌烟”阁之所以能成为李世民钦定承载功臣画像的地方,其实和它本身的含义也很有关系,据南

  • 安史之乱:盛唐大厦轰然崩塌究竟是谁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在盛唐,盛唐大厦

    后人常言:国恒以弱灭,唯汉唐以强亡。可唐若强,为何在一场叛乱后就迅速陨落,盛唐大厦的轰然崩塌,真的只是因一场叛乱吗? 兵锋1、经济与士兵古人无法像现代人一样理解经济,但每逢乱世兵荒马乱时,都会发现打着打着,不是没有兵了,就是没有粮了,或者干脆是农民手中的粮食不足,闹出了农民起义。一般面对这样的情况

  • 安史之乱的弑父篡位如出一辙,两个发小的相同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的权谋分析,关于安史之乱的历史小故事,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

    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的格局。使得曾经辉煌鼎盛的大唐,走向了不可控制的衰落。盛极一时的唐朝,以安史之乱为一条分水岭。之前是国人向往的盛世美景,之后是混乱不堪的中晚唐。如我们所知,安史之乱,是两个带头人,分别为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人,都是胡人,确切地说,是胡人、汉人的“杂种”。 而且,他俩起初就是发

  • 清朝最厉害的家族,出了5个皇后,她是康熙的表妹,50年封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最有名的三个皇后,清朝最牛的皇后是谁,清朝哪个家族出过的皇后最多

    就像康熙的后宫当中就有一位妃子来自于蒙古,她就是宜妃。在蒙古族,宜妃的家族非常的显赫,来自于博尔济吉特氏,其实按照辈分来算,她和当时的太后还有亲戚关系,她和顺治的皇后一样都是孝庄的侄孙女,所以说康熙按照辈分,其实应该叫宜妃一声姨妈,这种关系有点尴尬。这样的关系就已经很复杂了,但是其实宜妃和皇帝还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