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第一留名刺客,挟持齐桓公却令鲁国失了人心,结局喜剧性逆转

史上第一留名刺客,挟持齐桓公却令鲁国失了人心,结局喜剧性逆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53

这还要从齐桓公即位讲起,当时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还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公子姜小白,一个是公子姜纠。鲍叔牙保护姜小白逃到苣国,管仲保护姜纠逃到鲁国。姜小白避难的苣国可没啥亲戚,苣国能收留他,他也很感激。但是姜纠就不同了,鲁国国君是他亲舅舅,自己家的亲戚还能见外不是!

[var1]

齐国重新立国君

齐襄公被叛军打死以后,大臣商量重新立国君,两位兄弟当然是候选人了。大臣先暗地里通知了姜小白,鲁国听说了这事能开心?舅舅当然希望自己的外甥当国君,于是派管仲去堵姜小白,这管仲是一箭射中了姜小白的腰带挂钩。姜小白这次倒是聪明了一回,顺势躺下装死蒙混过关。管仲美滋滋的回鲁国报信去了,鲁国就慢腾腾的把姜纠送回去,却不料姜小白早就快马加鞭赶回去当上国君了。

干时之战

鲁国自以为是,磨磨唧唧,让姜小白抢了先机。这下姜纠和他母亲轮番指责鲁庄公,面对自己亲妹妹和亲外甥的轮番指责,鲁庄公面子没处放,只好出兵与齐国较量一番了。我们都知道史上的《曹刿论战》很出名,可是这会曹刿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呢!虽然姜纠带去了管仲,可是鲁庄公目光短浅啊,并没有用管仲,这也跟管仲射箭一失有关系。

[var1]

于是鲁国吃了败仗,鲍叔牙写信给鲁庄公,让他杀了姜纠,将管仲以齐国仇人身份送回来。要说那会的人是真实在很谦虚啊,鲍叔牙强烈推荐管仲,跟齐桓公说要称霸天下非管仲不可。所以鲍叔牙才给鲁国写信以仇人身份将管仲骗回来了,后来的史料大家都知道,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天下。鲁庄公真的杀了姜纠,把管仲送了回来,所以说他目光短浅啊!此战被称为干时之战。不过鲁国还是有识相之人,鲍叔牙只要活管仲,不要死公子姜纠,其目的路人皆知啊。

长勺之战

之后齐国又要进攻鲁国,曹刿亲自送上门,为鲁庄公出谋划策。此战的临时军师就是那篇大名鼎鼎的《曹刿论战》的主人公。此时齐国打了之前的胜仗,鲍叔牙以下的将士都有些轻敌,这让鲁国大获全胜,此战被称为长勺之战。鲁国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还是个送上门的曹刿指挥的,这下鲁庄公就有些自傲了。此后鲁国打仗再没有曹刿的消息,大概曹刿只是一时的聪明吧,又或者是他已经看透了鲁庄公的本质,当时站出来只是为了黎明百姓少遭罪吧。

与鲁会盟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以周朝天子的名义召开八国会议,目的是“尊王攘夷”。鲁庄公刚刚打赢了长勺之战,骄傲的不得了,压根没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齐国就以此名义又去攻打鲁国了。齐国将士在管仲鲍叔牙的指挥下,早已训练有素。再看鲁国,好不容易出个人才曹刿,鲁庄公还不留住他。毫无疑问,鲁国败了,割地求和,并服从齐国领导。这就有了接下来的刺杀前提。

齐桓公在三个月以后组织了和平会议,鲁国作为战败国当然要参加了,但是鲁庄公这才知道怕了。被齐国打败多次的曹沫这时候跳出来主动陪同鲁庄公,鲁庄公一看没人愿意去也只能带着曹沫了。

[var1]

曹沫刺杀齐桓公

盟坛上,只有齐桓公、管仲、鲁庄公、曹沫四人。待两位国君拈香对拜伸手沾血时,曹沫一个箭步冲到齐桓公面前,拔出藏在衣服里的匕首抵到了他的咽喉上。此时时间停住,谁都傻了眼,毕竟那时候的人们淳朴,史上还没有这种事发生过呢!俗话说,“不成仁便成义”,后来才发现这句话对鲁国的未来是多大讽刺啊!就是聪明如管仲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让曹沫不要乱来,有意见只管提。曹沫说齐国和鲁国像邻居一样,围墙一撤那就是一家人,你齐国抢占鲁国的土地,有你这么欺负鲁国的吗?

[var1]

鲁庄公此时可不这么想,好你个曹沫跟我来这出也不事先打个招呼,齐国的军队就在下面,屁大点的地方真动起手来还有我的活路吗?管仲直接与曹沫对话却没有问鲁庄公管管他的手下,大概是因为鲁庄公确实吓傻了。鲁庄公若是知情他敢来吗,一不小心他的命都丢了,他可是关键时刻杀掉外甥求和的啊。

曹沫并不是想要齐桓公的命,他只要齐国归还鲁国的土地,他知道杀了齐桓公,齐国再立一位肯定会反扑攻打鲁国。齐桓公这时也从害怕中醒悟过来,用眼色问管仲的意见。管仲一看还有啥法,劝齐桓公同意。齐桓公只好同意如此,并对天发誓赦免曹沫无罪。曹沫于是扔下匕首若无其事地走下去,盟会继续,还继续吃饭喝酒。

[var1]

齐国得大于失

之后齐桓公回去越想越没面子,但是管仲的劝说让他冷静下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其他诸侯听说后都佩服齐桓公讲信用、守盟约,都来归顺齐国,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鲁国虽然收回了土地,但是却失了人心,然后鲁庄公自己却不自知,仍然重用曹沫。或许在他看来,不管什么方法保住鲁国就是功臣吧。

这么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历史上,却对曹沫刺杀齐桓公一事,大为嘉奖。但是这一推崇并不是什么好事,个人的力量去换取鲁国的安宁完整,对于鲁国自身的问题有何用处呢!鲁庄公只看见土地的收回,却看不见齐国强大的背后有多少贤能人士在为国君出谋划策,对齐国上下力行改革,增强国力。“狼来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失信于他人的代价,鲁国要许多年才能真正明白。

小伙伴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与转发。

更多文章

  • 在位者若有自毁长城之举,那肯定没读这个春秋典故“国有三不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史的深度解析,安州牧自毁万里长城,历史上独断专行不听谏言的典故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 身为春秋“五霸”的他会甘心做活雷锋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很明显并不是,秦穆公不断扶植晋国公子,所为的就是“河外列城”。这个河外列城到底是什么地方呢?黄河从龙门山到华阴,是南北流向的,然后便折而向东。对晋国来说,河西和河南,都是河外。所谓河外列城,“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我们不作详细的地理考辨了,反正大略说,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晋献公假途伐虢,所

  • 人死后为何要停尸三天?扁鹊告诉你:这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什么死后要停尸三天,现代人还有死后停尸三天的说法吗,扁鹊停尸三天的由来

    杜甫要表达的意思是: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到如今,人们常用的一句话叫:“逝者安息,生者如斯”,其实也源于此。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活着的人应该要好好地坚强活下去,只有这样做,死者在天堂才能够安息。[var1]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丧葬习俗方面,一直都做得很

  • 西晋国灭成笑柄,前人复被后人笑,东晋立国奇葩,与王家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东晋初年流行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时间延续了大概二十多年。现代人读这六个字,可能不知道里面包含的意义。这里特别展开来说一说。话说,西晋开国,若以灭东吴算起,国土面积是很大的,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

  • 齐桓公尊周礼爱和平,为何却落了个悲惨结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齐宣公关系,齐桓公是好人吗,齐桓公怎么逆袭的

    [var1]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幼弟。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之后,齐桓公与哥哥公子纠争夺王位,在抢先到达国都临淄后顺利继位。说到齐桓公就不得不说到管仲和鲍叔牙。齐僖公死后,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逃亡他国,齐国内乱发生后,两位王子都想抢先回国,继承王

  • 韩信年轻时没钱没人脉,也没打过仗,为什么横空出世就纵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的一生,淮阴侯韩信视频全集,韩信为啥没有自立为王

    当然,这也要命好,如果命不好在哪一次战斗中牺牲了,那在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能捞到!韩信虽然没钱没人脉,但是他的才能被萧何所看重。通过了萧何的推荐,韩信跳过了积累军功的这一步,被刘邦拜为大将。虽然没有掌过一军一旅,也没有积累过相关经验的韩信,带兵却有如神助,一生纵横于沙场之上无所败绩。为什么? 唯一的理

  • 赤壁之战中曹操侥幸逃脱,真的是周瑜和诸葛亮故意放走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和周瑜赤壁之败,赤壁之战给曹操带来的影响,赤壁之战曹操与诸葛亮

    那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真的是周瑜和诸葛亮故意放走的吗?我想绝对不是的。当时,曹操北征乌桓,连连获胜,消灭了袁绍集团的残余势力,声势大振,是三方势力中实力最强的,是刘备和孙权最强劲的对手。孙刘两方,特别是孙权,赤壁之战最强烈的愿望,一定是彻底打败曹操,最好是让曹操葬身战场,以绝后患。因为,如果没有曹

  • 赤壁大战,为什么孙权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没有刘备,他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赤壁孙权一统天下,孙权刘备赤壁大战有地理优势吗,孙权赤壁

    敌人的敌人就可以是自己的盟友曹操自得了荆州以后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刘备在江夏与刘琦汇合后,曹操才暂缓攻击的姿态。根据正史中的记载,关羽手中有一万余兵马,刘琦在江夏城中也有一万余兵马防守,两军合到一处,曹操想要快速攻陷江夏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江东的孙权也虎视眈眈的盯着曹操大军的动向。而孙权一方在

  • 阴谋论可以休矣!为何说刘琦之死和刘备无关?没必要也得不偿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啥不派刘琦收复荆南四郡,刘琦为什么救刘备,刘备和刘琦谁厉害

    《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琦之死一笔带过:“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不过后世对刘琦之死有不少疑问,相当多的人认为刘琦之死和刘备脱不了关系,甚至认为刘琦是被刘备毒杀的,这种阴谋论可以休矣!刘琦之死真的和刘备无关,为何这么说?没必要也得不偿失,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孙刘双方面临

  • 青龙偃月刀到唐朝才出现,那么关羽的兵器究竟是啥?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的兵器到底是不是青龙,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真的出土了吗,历史上的关羽真的有青龙偃月刀吗

    不过这种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尽管在所有关公庙,作为武圣的关羽关二爷基本都是这个造型。因为根据历史学家的考究发现,关羽手中那纵横沙场的青龙偃月刀,要直到唐朝才出现,在当时的东汉末期,根本就不存在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最初名为“掩月刀”,这个称呼在历史上最早出现,是在北宋初期成书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