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与春秋诸侯郑国的都城为什么都是新郑?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与春秋诸侯郑国的都城为什么都是新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4/1/30 5:21:55

[var1]

春秋初年,郑国郑庄公的统治下一度“小霸”天下,郑国也因此成为春秋初期的主要强国。郑国在郑庄公去世后衰落,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先后崛起,导致郑国降为二流诸侯。但因为郑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达的黄河流域和交通上的区位优势,所以郑国还是继续发展的。

[var1]

到了春秋后期,郑国的都城新郑已经发展成为黄河流域的一线城市,冶铁锻造技术更是天下一流。周威烈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晋,郑国北方最强大的诸侯晋国正式分裂赵、魏、韩三国。郑国的北方压力好像骤然减轻,但郑国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亡国之日不远了。

[var1]

三家分晋的时候,赵国分到了晋国北部,魏国分到了晋国的核心地区和东部,而韩国分到的领地最少。“三晋”中实力最弱的韩国建立之初急需对外扩张领地,而韩国周边最适合的扩张目标就是郑国。因此韩国建立后就经进攻郑国,连郑国国君郑幽公都死在了韩国的手里。

[var1]

周烈王元年(前375年),韩哀侯吞并了郑国的全部领地,郑国灭亡。有意思的是,韩国的国力虽然强于郑国,但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省州市)没有郑国都城新郑的条件好。于是在灭亡郑国之后,韩国将都城迁至新郑。新政此后就成为韩国的都城,直到秦始皇灭韩国。

更多文章

  • “杀神”白起:长平之战杀40万赵卒,一战成名,他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杀神白起杀了多少人屠了多少城池,杀神白起曾在秦国时期杀死多少人

    [var1]而真正让白起一战成名的还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急于求成,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了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凭借自身的智慧,抓住了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

  • 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5万精锐,可为何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最后下场,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赵国真实情况

    但我们也知道,赵军此时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可赵国真正走向灭亡的时候,却已经是三十年以后。这是为何呢?[var1]长平之战地图秦军在长平之战取得胜利之后,赵国的力量大为减弱,但这却为秦国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白起为扩大战果,将秦军兵分三路,命王龁率领一路大军攻占赵国的“皮牢”

  • 孔子作为殷商后裔,为什么尊崇周礼?因为周代礼乐开创了这种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和周礼什么关系,孔子有没有创立周礼,孔子真的尊崇周礼吗

    尽管出土物显示,周人在发展与崛起的阶段,就已经对殷商的文化有着吸纳与学习;可却并不如后世产生的思想辩论性更强的文本所展示的那样,周人发展出了优越于殷商的文化,通过文王“受命”和武王“革命”推翻了落后的殷商。历史记载显示,殷人即使在失去了政权以后,它的文化仍发展到一个远远高于周人的水准,殷人甚至在被周

  • 秦国没有杀功臣的惯例,为什么商鞅却最先遭到残忍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商鞅死的原因,秦国灭亡跟商鞅有没有关系,商鞅对秦国的影响大吗

    商鞅变法成功地重塑了秦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还是军事领域,都受到变法的深刻影响和控制。打着变法的旗号,足以控制秦国的一切。商鞅割鼻公子虔、刺字公孙贾,一方面体现了变法的铁面无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鞅的独特地位和滔天权势。臣权大则国君危,作为商鞅的最佳搭档和“伯乐”,秦孝公可以不顾

  • 他是与孔子齐名的南方圣人,几次推让君位,料事近乎于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和孔子齐名的圣人,历史上谁能和孔子平起平坐,历史上推崇孔子的皇帝

    [var1]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余昧和季札。季札的封地在延陵,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后人也称季札为延陵季子。季札从小就非常的聪慧,比那三个哥哥都要高出一大截,寿梦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王位。可季札对做吴王这个事情并没什么兴趣,他没有接受父亲的好意,寿梦只好立

  • 《战国策》的顶级智慧 推功让利套路背后的权谋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当你荣耀无比的时候,那是你最舒服与开心的时刻,可也是别人最不痛快的时候。假如这时候你得意忘形,那么随之而来的嫉妒和陷害将会让你跌入万丈深,因此有智慧的成功者在这个时候总是非常的小心翼翼。权谋家为了防止跌入万丈深渊的情况出现,他们总结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套路模版,让你安稳度过这些危险的时候,赢得尊重、鲜花

  • 秦赵长平之战,是赵国粮食压力大还是秦国大?赵国真的缺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中的赵国,长平大战赵国的实力,赵国长平战争图片

    [var1]而且长平之战结束不到一年时间,秦国便再次出兵直接围攻赵都邯郸城,如果秦国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又如何敢长途跋涉去攻打赵国的老窝王城呢!反观赵国,在秦军不断增兵围攻之下,邯郸城内的粮食已经耗尽,为此不得不向魏、楚两国求救。不过因为古代交通条件有限,魏、楚两国的援军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到赵国邯

  • 曾助吴起横扫天下的魏武卒,为何在庞涓手里仅两战就被打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庞涓和吴起的差距,吴起与庞涓谁厉害,吴起和庞涓哪个战绩更好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吴起《吴子·治兵》战国初期,中原大地上有一无可争议的最强诸侯国,魏国。魏国的强大,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魏文侯的知人善任,李悝的强国变法

  • 大意了!商鞅的变法给所有人织了一张法网,他自己也在法网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变法的法律措施,商鞅变法的治国方略,商鞅变法在法制上的具体措施

    秦孝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已经衰落不堪,被关东各国视为蛮夷、禽兽,所以秦孝公下决心要进行改革,重新振兴秦国。所以,他才启用了主张变法图强的商鞅,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加强王权,打击公族势力,实际上也就是反封建,加强中央集权。这也是当时各国都在做的事,但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之后,搞得比较彻底。这个变法既

  • 大秦一统六国之前,各国文字差异有多大?秦始皇又为何要统一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怎么一统六国的,秦始皇为何可以一统六国,秦始皇最早统一六国用的什么文字

    [var1] 其中,齐国使用的是齐系文字,燕国使用的是燕系文字,楚国使用的是楚系文字,韩、赵、魏三家同源,使用的都是晋系文字,秦国使用的是金文,也就是后来小篆的前身。 [var1] 显然,七国之间流传着五种文字,这是非常不利于文化、经济交流的,阻塞了中原的整体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是,除了秦国使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