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而真正让白起一战成名的还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急于求成,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了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凭借自身的智慧,抓住了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var1]
在这场战役中,白起坑杀了赵国士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举国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秦军也伤亡大半,国内空虚。当年九月,秦又发兵,攻打赵邯郸,正好白起生病,不能走动,无法领兵。次年,白起病愈,前线传来的消息也不太乐观,于是秦昭王提出让白起去前线替代总指挥王陵的职务,白起却推辞掉了秦昭王,后来又让范雎去请,白起依旧推辞。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秦昭王更是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var1]
就这样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很多人都认为白起死的很冤,纷纷为白起鸣不平。那么白起究竟死得冤不冤?其实白起早已对此有过解释,在他自杀时曾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便自杀了,足以可见白起其实死的并不冤。
[var1]
白起深知自己杀害了那么多赵国人,倘若再次率兵攻打赵国,那么将换来赵国全国的抵抗,所以才一再推辞秦王的要求,可谓是战也长平,败也长平。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