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烟雨战国》之三十,秦灭东周

《烟雨战国》之三十,秦灭东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86 更新时间:2024/1/9 5:36:40

[var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朝已经失去了富庶的关中地区,实力锐减。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200公里,即洛阳附近的地盘,不要说实力不如晋楚齐秦“四大诸侯”,即使是郑国这样的小诸侯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708,周桓王带了军队去讨伐骜不驯的郑国,郑庄公姬寤生不仅敢于领兵抗命,还打败了王师,甚至周桓王还被郑军将领祝聃射中肩膀,周天子威风扫地。

公元前645年,周襄王的庶弟王子叔带发动叛乱,王子叔带召集成周附近地区的诸戎族攻伐成周,焚毁王城东门。公元前636年,王子子带联合金狄人军队攻周襄王,大败周军。周襄王逃居于郑国的汜(今河南襄城南),并告难于鲁、晋、秦等国。前635年,周襄王在晋军帮助下返回成周,杀子带于隰城(今河南武陟县境)。为了酬谢晋文公平定子带之乱和功勋,周襄王将河内地阳樊、温、原、攒茅四邑赐晋。失去了河内地,周天子的势力更加弱小。

“屋破偏遭连夜雨”,周天子不断内耗,甚至出现手足相残局面。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姬介驾崩,周贞定王长子姬去疾继位为周哀王,三个月后被弟弟姬叔袭杀。姬叔继位为周思王,五个月后被弟弟姬嵬杀死。公元前440年姬嵬自立为王是为周考王,周考王担心弟弟姬揭谋弑,划王畿河南之地,封其弟揭于王城,建周国,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建立西周公国。王畿地盘越来越小,周天子势力更加衰微。

公元前367年,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与韩懿侯把周王畿分为东周与西周两个小国。东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洛邑王城,东周都巩(今河南巩县西南)。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自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东周公国。

公元前344年,魏侯魏罃称王,史称魏惠王。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史称齐威王。公元前325年,秦君嬴驷称王,史称秦惠文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周天子不仅地位受到挑战,王号也受到挑战。如果说此前只有“蛮夷”楚国国君熊通在公元前704年称王,那么此时已经遍地诸侯称王。战国开篇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还需要“报备”给周天子取得诸侯地位,此时随着主要诸侯国陆续称王,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公元前315年,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登上了王位。此时周天子的属地只剩下洛邑及其周围三四十座城邑,人口仅有3万多,尚不如一个小诸侯国。公元前307年,甘茂率领秦军夺取韩国的宜阳直通周天子属地。秦武王欲入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探听东周反应。

周赧王还是有尊严的,严词拒绝了樗里疾的无理要求,樗里疾盛怒之下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周赧王只好徙居西周王城,依附西周公。秦武王则公然进入太庙窥看九鼎,却在举鼎失败时砸断胫骨而亡,这才有秦武王的庶弟嬴稷在赵武灵王支持下继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王。

公元前288年,“超级大国”秦国与齐国不满足“王号”,竟然自立为“帝”,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已经凌驾在周天子之上。虽然秦昭王与齐湣王不久都取消了帝号,但这一行为已经表明在“超级大国”眼中,周天子最后的尊严已经不复存在,只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

邯郸之战后,周赧王姬延担心秦军进攻天子王畿,楚考烈王也希望借周天子的名望组织诸侯合纵抗秦,就派使者请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周赧王大喜,命令西周公姬咎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周赧王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准备就绪,任命西周文公姬咎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秦国。不料,六国只有楚、燕两国派了一些部队,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在伊阙的联军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结果,等了3个月仍不见其他四国的兵马到来,联军士气涣散,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

[var1]

由于商人阶层在周朝的势力很强大,加之周天子并没有后世帝王那样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因此债主们并没有选择隐忍,而是从早到晚都聚集在宫门外,手中挥舞着债券向天子讨债,场面甚是滑稽、热闹。对此,周赧王羞愧万分,为了免受债主们无休止的骚扰,干脆跑到宫中的一个高台上躲清闲。

在高台之上,周赧王愁绪万千,既懊悔自己当初的决策轻率,又担心秦国不会放过他,因此羞愤、恐惧交加,身旁无人之际难免会暗自垂泪,堂堂周天子竟然落魄如此,堪称千古奇闻。至于堵在宫门口的债主们,同样又气又恨,便将这个高台称为“逃债台”,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典故来源。

秦昭王看到周赧王竟敢反抗自己,立即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文公姬咎兵微将寡只好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36邑、3万人口都献给秦昭王。秦国将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贬为平民,便放其回到西周。

这一年81岁的周赧王郁愤而终,并且没有留下继承人继位。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终于随着周赧王的驾崩走向终结。

公元前255年,秦国将西周文公姬咎流放到悉狐聚(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西北),西周公国亡国。西周公国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宝,从而宣告西周公国的灭亡。

秦国将周王室九鼎从洛阳运往咸阳的途中,“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秦中”。司马迁的记载过于“灵异”,毕竟泗水在今苏北、鲁南,位于洛阳东部数百公里。秦军从河南洛阳将九鼎运到陕西咸阳,一路向西就是,不可能向东落入泗水。

此时周天子的王畿之地,只剩下东周公国,还在苟延残喘。东周公国末代君主周惠文公姬杰,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驾崩后代为天子。但周惠文公此举并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承认,更不被秦昭王承认。因此周王朝的国祚,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驾崩后结束。

秦昭王灭东周王朝与西周公国,不再是此前楚魏等诸侯对周天子的僭越,而是直接取而代之。秦昭王灭亡东周王朝,表明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和意志,显示了秦国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秦昭王此举竟然没有引起任何诸侯的异议,表明天下诸侯已经接受秦国取代东周开创新王朝的客观现实,一个属于秦王朝的新纪元已经开始了。

秦昭王此时完全有实力称帝建立起秦王朝,甚至强迫天下诸侯接受自己的帝号。只是秦昭王有了公元前288年被迫取消帝号的教训,公元前257年在邯郸城下兵败,而且进入生命的最后岁月,也就“不折腾”,把这个称帝的任务留给了后人。秦昭王虽然没有称帝,但周天子的纪年已经结束,从公元前256年开始,史家开始以秦王纪年为正统,秦国此时虽然没有王朝之名却有王朝之实。

公元前254年,秦国攻打魏国,攻占了吴城(山西运城平陆)。秦军此举,也是报复邯郸之战时魏国出兵救援赵国。意外的是面对秦军进攻魏国,无论是赵国还是楚国都没有出兵救援,甚至邯郸之战的功臣魏公子无忌也没有组织救援母国。赵国忙着攻取卫国的戚城与封丘,却不愿意救援对自己有恩的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对赵国有救命之恩,对东方六国也有延长寿命的贡献,但对母国魏国而言却是代替赵国承受秦国的进攻,这也导致魏安僖王的恼怒。

魏国孤立无援只好屈服投降,降为秦国的属国。韩国一看魏国都屈从秦国了,自己国力更弱当然不敢忤逆秦国,韩桓惠王干脆到秦朝觐见,把自己看成秦国的臣属。

秦国还趁着赵国、魏国的衰落,帮助沦为魏国附庸并被赵国侵蚀的卫国复国。赵国与魏国当年从同盟走向反目,就是因为赵国总是惦记魏国的附庸卫国,没想到赵国刚刚从邯郸之战中幸存下来,又念念不忘蚕食魏国,而不是积极备战与魏国共同抗击秦军。

看到魏国与韩国都向秦国屈服,在邯郸之战中因为救援赵国而得罪秦国的楚国陷入孤立无援中。为躲避秦军兵锋,春申君黄歇与楚考烈王将国都从陈(今河南省淮阳)再次东迁,以钜阳(今安徽太和)为新的首都。

公元前251年,一代雄主秦昭王病逝,这位在位65年享年75岁的“糟老头子坏得很”,创造了秦灭六国的机会又浪费了这次机会,熬死了长子悼太子嬴失载又把第二位太子安国君公子柱熬得半死,秦国在秦昭王死后进入多事之秋,直到公元前247年秦昭王的曾孙嬴政即位。

那么此时的东方六国有没有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秦国呢?曾经在“五国攻齐”时期昙花一现的燕国又在忙活什么呢?请看下集,燕赵之战。

[var1]

更多文章

  • 田氏来自陈国,为何能取代姜太公的后裔,成为齐国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齐国国君田氏后代,齐国田氏怎么代代都出能人

    [var1]一、陈氏奔齐田氏的先祖是陈完,由于其父陈厉公死于政变,所以他未能继承国君之位。公元前672年,陈国再度爆发内乱,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于是杀死了原来的太子御寇,这引起了陈完的恐惧,因为他与太子御寇的关系很好。为了躲避这场灾难,陈完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正是齐桓公,他任命陈完为工正

  • 楚国的致命死敌,不是秦国,也不是齐国,是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国与楚国的资料,楚国和齐国,楚国与秦国关系怎么样

    楚国这个国家有八百年历史,除却春秋以前的近三百年,后面五百年都可谓是波澜壮阔。楚国从来不是个弱小的国家,即便是在西周时代,周天子率王师远征,也不能彻底征服楚国,反在归途之中意外身亡。楚国虽地处于蛮荒之地,但其国力向来不逊色于中原诸侯。更重要的是,楚国处于南方,很少受到中原诸侯国的纷争之影响,遂能在南

  • 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期之战国至秦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申君个人简介,春申君故事,春申君为何葬在淮南

    也就是说,春申君传说是根据春申君其人及其政绩被创造出来的。从春申君其人到被传说化的春申君,这个过程也是春申君传说的产生过程之一。因此,本节首先探讨了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时,依靠史料,从战国时期春申君其人开始论述。其次,对秦汉以后的春申君传说的历史演变过程展开了讨论。[var1]战国时期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

  • 古人最早认识“春”和“秋”,二者也是农业关键季节,故以春秋代称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标志,春夏秋冬古人是怎么过的呢,春秋时期农业出现了什么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这段话讲得很清楚,史官如同秘书,记载君王的言行,“左史”专门记“行”,就是“事”,形成的是“春秋”;“右史”专门记“言”,形成的是“书”。“春秋”也有个

  • 白起被封“武安君”,王翦被封“武成候”,在秦国谁的爵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何时被封武安君,秦国武安君白起比武,武成侯和武安君

    [var1]秦法鼓励耕战,因此秦国盛产名将,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显赫的两位都出在秦国,即武安君白起和武成侯王翦。在秦国的历史上,白起可以说是名声最大的将军了,这位征战三十多年无一败绩的天纵之才,是战国时期斩首总数的纪录保持者,从伊阙之战开始,到长平之战结束,死在他兵锋之下的六国将士不下百万,这

  • 晋国人相信巫术,秦国人相信医术,孰是孰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国和秦国借粮的故事,秦国的医术如何,春秋时期秦国医术

    整个春秋史,大半时间都是晋国人与楚国人之间的战争,两国有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什么最重要,当然就是士兵。士兵要多,才能组成军队。有资格从军入伍的人,大多都应该是身体健康之人,至于体魄强健、能征善战者,那毕竟是少数。只是晋国既能如此强大,晋国除了士兵要多,而这些士兵的身体也该要相当的好。然而,事实上呢?晋

  • 曹操抢了三个女人,铸成大错:害死子侄,妻子离婚,魏国被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一共抢了多少个夫人,曹操多大的时候建立魏国,曹操魏国的历史

    曹操,既不是四世三公的士族大家,也不是号令天下的刘氏宗亲,以一个官二代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建立魏国的基业,本事着实不凡。曹操很快就解决了生活问题,然而在另一件事上,曹操没管住自己的裤裆,强掳了三个夫人,最终铸成了大错。[var1]掳张济妻害死子侄,妻子离散,死不瞑目宛城一战,张绣投降曹操,曹操却掳走

  • 百年强国魏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兴衰历程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百年霸业的兴衰,魏国是怎么成为第一强国的,一口气看完魏国历史

    从史料上来看,魏国兴起于魏文侯时期,历三世至魏惠王后期霸业衰败了。魏国的兴衰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君主的政策运对有着莫大的关系。[var1]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昔日晋国的主体部分,占有中原大部,拥有河东、河内以及河西、河南部分土地,中原腹地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据关临塞、控津扼渡,扼守天下之要枢。因此《战

  •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路是孔子最小的弟子吗,子路为什么是孔子最喜欢的徒弟,孔子让子路低头弯腰的故事

    实际上,子路的存在影响了一个大人物的上位,他必须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先从子路的经历和性格聊起。 1、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性格是要死于非命的! [var1] 中国有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此话大有道理。 常年参加战争的战士,死亡率一定高于平头老百姓;性格勇猛,喜欢打架的人,受伤的

  • 《芈月传》:在燕国的狂风劲雪中,我看懂了芈月笑到最后的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芈月在燕国冰天雪地之中的视频,芈月传的所有人物分析之芈月,芈月传中芈月最霸气的话

    我曾以为芈月最后之所以能坐上太后的宝座主要是因为她聪明过人,广结善缘,可是看到芈月在燕国受尽芈茵凌辱和折磨还能意志坚定时,我突然懂了:真正的强者就是,不管被践踏到何种境地,都能在泥泞中开出一朵花来。芈茵与芈月的素日仇怨在楚国时就已结下,因为黄歇逃婚,芈茵对芈月恨之入骨,在她看来,自己的美好人生都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