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一战之后赵国损伤严重,为什么还能支持40年?

长平一战之后赵国损伤严重,为什么还能支持4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39 更新时间:2023/12/23 17:49:45

赵国的灭亡,在六国中相对特殊。因为这笔账怎么算,司马迁也不会算。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赵世家》的结尾,是这样记载的:

迁八年,邯郸为秦。

意思是,在赵王迁的第八年(西历公元前228年),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占了。

[var1]

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含糊记载赵国历史,是因为秦军攻入邯郸后,赵王迁的兄弟公子嘉逃到了代郡,建立代国,自称代王嘉。代王嘉在邯郸被秦占领后的第六年,也被秦军俘虏。

代王嘉的这六年国王岁月,给历史学家留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这六年时间,算不算赵国历史?如果算,那么,从长平之战结束,到代王嘉“抗秦”失败,这期间,赵国继续存在了三十八年,约等于四十年。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赵国军队主力被秦消灭,并且,在长平之战后,燕王喜还曾趁火打劫攻打过赵国,但即便这样,赵国还等在近四十年后才被秦彻底覆灭?

个人认为:

秦国方面

秦虽然在长平之战歼灭赵军主力。但是,战争的损耗是双向的。秦在重创赵国主力的同时,秦军乃至秦的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并且由于魏国信陵君及时整合其他诸侯的力量,导致秦受到压制。因为实力受损和信陵君方面的压制,秦东征赵国受到影响。

[var1]

此外,长平之战后不久,秦国的局势陷入动荡状态:秦昭襄王死后,秦的惠文王和庄襄王在位年头浅,秦王政又是孩童继位,这一系列局面限制了秦出去搞扩张的能力,因此,秦消停了很多年,赵国得以喘息。

此外,比赵国还担心秦国东征的韩,为了延缓秦的东征,派人去秦国哄骗秦修建郑国渠。秦大量的人力、财力花费在修郑国渠上,能腾出来打仗的力量也就少了。韩的这个办法,为自己多活几日赢得时间的同时,也让赵国多存在若干年(按:郑国渠修建后,其水利工程带来的效益,为秦横扫六国增加无数资本,因此有说法认为郑国渠对韩来说是饮鸩止渴之计)。

赵国方面

秦在攻占邯郸后,几乎占领除代地之外整个赵国全境,而后秦军的攻击目标转向了其余的诸侯国,暂时放弃对代国的追杀,这一暂时,就是六年光景。

秦之所以暂时不动代地,是因为长期以来,代地处于偏远、贫瘠的状态,并且代王嘉依仗代地,是很难翻盘的,因此当有其他诸侯可以追杀的时候,代不在秦优先考虑范围内。

[var1]

当秦军准备灭亡代国的时候,诸侯国中除了齐国以外,其余的五国非死即残(按燕王喜的燕国情况和赵国类似,秦攻占燕本土后,燕王喜逃到辽东躲避多年),因此,秦开始考虑收拾代和“辽东燕”这类政权。

最终,在秦军铁蹄下,代国很快亡了。

更多文章

  • 《烟雨战国》之三十,秦灭东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通史东周战国,秦灭周历史事件,战国之秦灭周王室详解

    [var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朝已经失去了富庶的关中地区,实力锐减。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200公里,即洛阳附近的地盘,不要说实力不如晋楚齐秦“四大诸侯”,即使是郑国这样的小诸侯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公元前708,周桓王带了军队

  • 田氏来自陈国,为何能取代姜太公的后裔,成为齐国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齐国国君田氏后代,齐国田氏怎么代代都出能人

    [var1]一、陈氏奔齐田氏的先祖是陈完,由于其父陈厉公死于政变,所以他未能继承国君之位。公元前672年,陈国再度爆发内乱,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于是杀死了原来的太子御寇,这引起了陈完的恐惧,因为他与太子御寇的关系很好。为了躲避这场灾难,陈完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正是齐桓公,他任命陈完为工正

  • 楚国的致命死敌,不是秦国,也不是齐国,是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国与楚国的资料,楚国和齐国,楚国与秦国关系怎么样

    楚国这个国家有八百年历史,除却春秋以前的近三百年,后面五百年都可谓是波澜壮阔。楚国从来不是个弱小的国家,即便是在西周时代,周天子率王师远征,也不能彻底征服楚国,反在归途之中意外身亡。楚国虽地处于蛮荒之地,但其国力向来不逊色于中原诸侯。更重要的是,楚国处于南方,很少受到中原诸侯国的纷争之影响,遂能在南

  • 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期之战国至秦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申君个人简介,春申君故事,春申君为何葬在淮南

    也就是说,春申君传说是根据春申君其人及其政绩被创造出来的。从春申君其人到被传说化的春申君,这个过程也是春申君传说的产生过程之一。因此,本节首先探讨了春申君传说的产生时,依靠史料,从战国时期春申君其人开始论述。其次,对秦汉以后的春申君传说的历史演变过程展开了讨论。[var1]战国时期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

  • 古人最早认识“春”和“秋”,二者也是农业关键季节,故以春秋代称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标志,春夏秋冬古人是怎么过的呢,春秋时期农业出现了什么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这段话讲得很清楚,史官如同秘书,记载君王的言行,“左史”专门记“行”,就是“事”,形成的是“春秋”;“右史”专门记“言”,形成的是“书”。“春秋”也有个

  • 白起被封“武安君”,王翦被封“武成候”,在秦国谁的爵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何时被封武安君,秦国武安君白起比武,武成侯和武安君

    [var1]秦法鼓励耕战,因此秦国盛产名将,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显赫的两位都出在秦国,即武安君白起和武成侯王翦。在秦国的历史上,白起可以说是名声最大的将军了,这位征战三十多年无一败绩的天纵之才,是战国时期斩首总数的纪录保持者,从伊阙之战开始,到长平之战结束,死在他兵锋之下的六国将士不下百万,这

  • 晋国人相信巫术,秦国人相信医术,孰是孰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国和秦国借粮的故事,秦国的医术如何,春秋时期秦国医术

    整个春秋史,大半时间都是晋国人与楚国人之间的战争,两国有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什么最重要,当然就是士兵。士兵要多,才能组成军队。有资格从军入伍的人,大多都应该是身体健康之人,至于体魄强健、能征善战者,那毕竟是少数。只是晋国既能如此强大,晋国除了士兵要多,而这些士兵的身体也该要相当的好。然而,事实上呢?晋

  • 曹操抢了三个女人,铸成大错:害死子侄,妻子离婚,魏国被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一共抢了多少个夫人,曹操多大的时候建立魏国,曹操魏国的历史

    曹操,既不是四世三公的士族大家,也不是号令天下的刘氏宗亲,以一个官二代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建立魏国的基业,本事着实不凡。曹操很快就解决了生活问题,然而在另一件事上,曹操没管住自己的裤裆,强掳了三个夫人,最终铸成了大错。[var1]掳张济妻害死子侄,妻子离散,死不瞑目宛城一战,张绣投降曹操,曹操却掳走

  • 百年强国魏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兴衰历程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百年霸业的兴衰,魏国是怎么成为第一强国的,一口气看完魏国历史

    从史料上来看,魏国兴起于魏文侯时期,历三世至魏惠王后期霸业衰败了。魏国的兴衰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君主的政策运对有着莫大的关系。[var1]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昔日晋国的主体部分,占有中原大部,拥有河东、河内以及河西、河南部分土地,中原腹地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据关临塞、控津扼渡,扼守天下之要枢。因此《战

  •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路是孔子最小的弟子吗,子路为什么是孔子最喜欢的徒弟,孔子让子路低头弯腰的故事

    实际上,子路的存在影响了一个大人物的上位,他必须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先从子路的经历和性格聊起。 1、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性格是要死于非命的! [var1] 中国有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此话大有道理。 常年参加战争的战士,死亡率一定高于平头老百姓;性格勇猛,喜欢打架的人,受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