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奉若明珠的太平公主,身份尊贵,为何少年时曾被迫做起了道士?

被奉若明珠的太平公主,身份尊贵,为何少年时曾被迫做起了道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07 更新时间:2023/12/6 8:58:54

太平公主的童年创伤

说道太平公主的童年创伤,先要介绍一个叫贺兰敏之的人,这个人是武则天的外甥,也就是韩国夫人的儿子,但此人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好色之徒,内心极其龌龊肮脏,做了许多无耻下流的事情。

当年太子李弘到了该纳妃子的年龄,原本已经相中了一位大臣的女儿,这个女子美的像仙女下凡,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而贺兰敏之听闻这个女子的美貌后,居然私自将这个女子骗出,然后霸王硬上弓,一个原本应该过着幸福生活的女子就这样被贺兰敏之给毁了。太子李弘知道此事之后自然是十分的愤怒,但却又由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对她的外甥如何,最终只得重新选妃,纳了另一个女子为妃。

贺兰敏之与自己的外祖母,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关系暧昧,贺兰敏之也借着外祖母的宠爱无法无天,平日里目中无人,鱼肉百姓,最令人不齿的是好色,连自己与外祖母的侍女都不放过,武则天自然是知道此事的,其实她也生气,但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一个是自己的外甥,另一个还是自己的母亲。

再来说说太平公主在5岁时受到的心理创伤,有一天,太平公主在外婆家的后花园玩耍,这个时节后花园里有许多好看的蝴蝶,太平公主也就沉迷于追赶蝴蝶,她身边的几个小宫女负责照顾太平公主,担心太平公主因为追蝴蝶而不小心摔倒,便在后面追着她,并且还一边呼喊着太平公主,让她小心,注意脚下。也正是由于这些呼喊声,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呼喊声惊动了一个人,也就是贺兰敏之。贺兰敏之听着这些宫女们的呼喊声,觉得非常的悦耳动听,便顺着呼喊声来到了后花园,一来便发现这些宫女们个个都长得如花似玉,不由自主的起了歹心,他全然不顾5岁的太平公主还在场,直接向宫女们猛扑过去,这一扑可把宫女们吓坏了,她们连声尖叫,四处逃窜,奈何跑不过贺兰敏之这个五尺男儿,贺兰敏之抓到了一个跑得最慢的宫女,竟然当着太平公主的面,在大白天的玷污了那个被抓住的宫女,太平公主在一旁被这个情景吓得大哭,而这件事从此让太平公主记忆深刻,无法忘记,成为了她一生的阴影。

武则天知道此事后,对贺兰敏之忍无可忍,贺兰敏之平日的所作所为本就让武则天气愤不已,现在居然还伤害了自己的女儿,便找了个理由将贺兰敏之流放了,并且在途中派人将贺兰敏之暗中给杀死了,也算是除去了一个祸害。

可太平公主童年时代的噩梦远没有就此结束,八岁就出家修行,成亲之前的很多年都住在道观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太平公主的道观岁月

原来在太平公主八岁那年,外祖母杨氏去世,太平公主便替母亲出家修行,替外祖母积福,不过当时只是简单地举行了仪式,太平公主并没有去道观修行,依旧养在皇宫,只不过是走了个过场罢了。

唐高宗时期,吐蕃王子前来求婚,指名道姓想要求娶只有十二三岁的太平公主。去吐蕃的路途艰难遥远,况且吐蕃并不似大唐这般繁荣,太平公主从小被宠着,唐高宗与武则天不忍心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受这种辛苦,也不愿女儿远嫁到离大唐这么远的吐蕃,因为这一嫁,以后见面的机会也就微乎其微了。

不过吐蕃派来使者求亲,自然也要给吐蕃一个交代,唐高宗和武则天便想到太平公主少年时代曾出家,虽是走了过场,但也不失为搪塞婚事的好理由,索性了便让太平公主去做真道士,立即下令建了一座道观,取名为平安观,太平公主按照规定的礼制出家正式成为了道士。如此一来,吐蕃也不好再开口求婚,太平公主和亲只是最后不了了之。

武则天夫妇自然不会真的让太平公主一辈子当道士,永不嫁人,只不过是用这招应对眼见的困境,不过太平公主到了婚配年纪时候,唐高宗身体孱弱,武则天一心揽权,夫妻二人都没心思管太平公主的婚事。

在道观修行的太平公主眼看自己的婚事要被耽搁,便想到了一个妙计,她趁着父亲在宫中设宴、宴请皇亲贵戚的时机,着一身武将长袍为父母跳舞助兴,唐高宗看着飒爽英姿的女儿,眼前一亮,饶有兴致地问她,你这女儿身为何这番打扮?太平公主随即回答道 “既然我不适合,就请父亲将这份行头赏给我未来的驸马吧”,听了女儿的说辞,唐高宗夫妇心中明了,女儿这是恨嫁了,遂将太平公主的婚事提上了议程。

最后选定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为驸马,薛绍出身尊贵,又是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二人算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婚礼极其豪华,轰动京城,只是最后薛绍遭到兄长谋反的牵连,被武则天处死,夫妻就此天人永隔了。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旧唐书》等

更多文章

  • 都说唐朝以胖为美,人家最有名的胖子也就120斤,放今天也是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真的以肥胖为美吗,唐朝以胖为美照片,唐朝胖子越胖越美吗

    《长恨歌传》说了,杨贵妃胖瘦适中,丰而不满,艳而不妖,且微有肌。不胖不瘦有肉感,体型适中曲线分明,而且有些许肌肉,整个人显得很健美,一点都不虚肿懒散。可以想象到,即使放到现代社会,人家刚好就是那种男人眼中肉肉的,但曲线很好,气质绝佳的魅力女人。放倒一个李隆基那是绰绰有余。当年杨玉环是李隆基从儿子手里

  • 详说两晋史:比悲伤更悲伤的事,西晋最后的挽歌——宁平城之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老狼·《青春无悔》孤城洛阳。时间到了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晋怀帝战战兢兢的度过了他在这里的最后一个春节。还没有出正月,平原王司马干死了,享年80岁。他是幸运的,至少他没有看到最后的审判日。二月,石勒攻克新蔡,在本文中刚刚露了一个面的新蔡王司马确被石勒杀死。随后,石勒进

  • 唐朝最厚颜无耻的官员,为了巴结皇后,不惜娶皇后的乳母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最会巴结的大臣,唐代皇帝50岁乳母下嫁宰相,唐朝十大顶级大臣

    其实窦怀贞也是进士出身,正儿八经寒窗苦读考出来的。窦怀贞年轻的时候很有声誉,从不穿张扬的衣服,也从不做张扬的事儿,很低调。他为官之初在清河县做县令,工作出色很有政绩。后历任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在官场以清廉著称。但善始者众,善终者盖寡。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得以复位,但这位柔弱的皇帝复位没多

  • 他以霸王自名,曾大破唐军败李世民,险些灭亡唐朝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一位名叫薛举的校尉便效仿楚霸王项羽,将县令等人通通抓捕,从而获得了城池的控制权。随后,他以西秦霸王自名,将城中所屯粮食纷纷分给穷苦百姓。也正因此,他深受百姓的爱戴。而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他还时常招揽强盗为己所用,并劫掠官马,攻城略地,很快便打下了大片领地,无人敢惹。当时

  • 杜甫屡试不第官低职微,又碰上连年战乱,晚年颠沛流离仍忧国忧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杜甫穷困潦倒的一生,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100字

    为此少年杜甫过了很长一段吃喝玩乐的日子,甚至曾经资助自己的偶像李白一起旅游。后来又到山东、河北、江浙沪一带旅游,花了不少钱。到青年时期,杜甫的日子开始不太好过了。他在洛阳考试没考中,又跑到长安去考试,还是没考中。在这两地兜兜转转了长达10年之久,期间纯粹靠老本过日子,不事生产,专心读书考功名,把那点

  • 杜甫少年家境优越,其忧国忧民是丰富的经历对社会的平静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100字

    其实杜甫早年也是家境十分优越,杜甫毕竟是宰相杜审言的孙子,他家能没钱吗?所以说杜甫少年时期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这才有了比较优越的教育条件。由于很有钱,还有才华,所以立刻得到了李白的青睐。两个人和高适一起四处游玩,互相写诗。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考能力,杜甫曾经经历过上层人士的那种生活,他再看到底层人的

  • 大唐开国第一冤案,刘文静为何惨遭枉杀?李渊背信弃义却情有可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帝国建立了,按照惯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分红”,他一口气封了四位宰相: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侍中),窦威为内史令(中书令)。又册封李世民为秦王,裴寂为魏国公,刘文静为鲁国公。八月初,李渊又甩出大红包,他赋予了晋阳元谋十七功臣“再生能力”——赐“免死金牌”,其中

  •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右相”,还有“左相”?浅谈唐朝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官职中右相和左相哪个职位大,长安十二时辰左相和右相,大唐各个时期名相

    宰相制度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从奴隶社会就有“相”。《通典》记载:《晋书》记载:从古籍中可以看出,“相”在五帝时期已经形成,在夏商时代,已经出现如伊尹(下图)这样的名相。另外,周武王时期,姜尚为丞相,秦王嬴政时期,吕不韦为相国,“丞相”和“相国”等同于和后来的“宰相”。汉朝初期,不设“宰相”,而以丞相

  • 唐玄宗连续杀三个儿子,他们到底犯了什么大事,让他这么抓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一日杀三个儿子,唐玄宗杀了几个兄弟,李隆基一天杀三个儿子

    唐玄宗有个歌曲这么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确是这样,没娘的孩子必然要比一般人经历更多的生活坎坷。老百姓家是这种情况,就是包括皇家,也都概莫能外。唐玄宗的长子李琮,年少时在苑中打猎,被豹子伤到面部。这可是一个致命的伤痕,对于喜欢追求完美事物的唐玄宗来说,长子李琮破相了,经常抛头露面

  • 五代十国时期皇位传外姓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代十国的皇帝,五代十国皇帝顺序一览表,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皇帝

    郭威翻开中国的历史来看,皇位的传承基本是子承父业,要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也是传给自己的侄子兄弟之类,没有传给外姓人的,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皇位,就把自己努力一生打下来的江山,传给了外姓人,也就是自己的娘家侄子,这个人就是后周太祖郭威,他的皇位继续人,是他娘家侄子柴荣。郭威咱们都知道,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