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少年家境优越,其忧国忧民是丰富的经历对社会的平静思考

杜甫少年家境优越,其忧国忧民是丰富的经历对社会的平静思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50 更新时间:2024/2/15 12:47:43

其实杜甫早年也是家境十分优越,杜甫毕竟是宰相杜审言孙子,他家能没钱吗?所以说杜甫少年时期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这才有了比较优越的教育条件。

由于很有钱,还有才华,所以立刻得到了李白的青睐。两个人和高适一起四处游玩,互相写诗。

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考能力,杜甫曾经经历过上层人士的那种生活,他再看到底层人的苦楚时,才会有更加深沉的思考。所以杜甫的忧国忧民绝对没有以偏概全的现象,反倒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对社会的一种冷静思考。杜甫历经人生百态,对生活更有发言权。

少年时期,杜甫是个意气风发的高富帅

杜甫年少时期家里很有钱,曾经多次游山玩水。任何时候兜里有钱,大多数事情都好办。所以杜甫这时期也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类似李白、高适这类人,跟杜甫这样的高富帅,其实还是很投缘的。因为李白不喜欢攒钱,吃穿用度都靠朋友捧场,李白最喜欢的就是杜甫这种有钱有才且识货的朋友。

杜甫曾经写诗给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白感念杜甫慷慨邀请他旅游,所以也给杜甫写了一首诗:“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甫

从诗词里就看得出,这个时候的杜甫没有生活上的负担,对人生充满了憧憬。

青年时期,杜甫开始为生活奔波

可是人到中年以后,杜甫家里的钱似乎也花得差不多了,因此杜甫开始需要为生活而烦恼了。他跑到长安考科举、找工作,一连10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很显然这个时候杜甫的老本都被他吃光了,那小日子别提多辛苦了。但是杜甫这个时候还是很好面子的,一直不肯做小官,他的理想似乎跟李白一样,都想做大官,最好是宰相。

可惜现实不允许,杜甫在穷困潦倒之际,为了养活家里的老婆孩子,至少跑去做了个河西尉,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此后朝廷似乎看到了杜甫不太高兴,于是就将他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小官,这份工作主要就是管理兵器库的钥匙。

好歹有了一份工作,杜甫松了口气,打算回家看看,结果一到家就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居然被活活饿死了!杜甫陷入了沉思,脸面值几个钱?能有小儿子的命重要吗?自己辛苦努力了这么多年,最后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再看看那些土豪官绅们,他们不需要怎么努力,只需要学会害人,就能够整天大鱼大肉。

杜甫

因此杜甫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种感受是以偏概全吗?这是杜甫所见所悟后的感受。不光是他们家如此,像他这样的人在那个时期比比皆是。

中年时期,杜甫成了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人到中年,杜甫依旧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长安被攻克,很多大官都被叛军给抓了。杜甫运气好,这种仓库管理员,即使有编制也没人会找你麻烦。因此杜甫躲过一劫。

这个时期的经历,让杜甫认识到了人生的真相。百姓受难,皆因为叛乱四起。因此杜甫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平叛做点事情!所以杜甫写下了这么一段诗,表达内心的激动:“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此后杜甫便跑到了唐肃宗这里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左拾遗。可惜事业上刚刚有点起色,杜甫便因为营救房琯的事情,遭到了唐肃宗的贬谪。

老年时期,杜甫忧国忧民

这回杜甫对仕途算是比较失望了,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杜甫看到了饿殍遍地的现象,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

到了华州以后,杜甫发现华州和关中都遭遇了大旱,这对百姓来说无疑又是一场巨大的打击,因此杜甫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若不是亲眼所见,又怎能如此形象呢?此后的杜甫长期漂泊,期间担任了华州司功、严武的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可惜终不如意,杜甫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

没了工作,杜甫就跑草堂里过着贫穷的生活,那日子相当苦的。年纪大了,又不事生产,家里的孩子年纪还小,所以家里日子别提多难了。村里的小孩儿还经常来欺负他这个老头子。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比较经典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自己过着艰苦的生活,所想的却不仅仅是自己的苦,而是天下寒士们的苦。他希望大家都能够住得上好房子,能够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杜甫

杜甫是用一生的体会在写诗,他的每一首诗其实都是那个时期的历史。

漂泊一生,杜甫用生命在写诗

甭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真实写照,杜甫写的诗里绝大多数都是唐朝在那个战乱年代的真实情况。

正是因为杜甫以写实的方式来写诗,才会让他的诗更加值得后人尊敬。而且也能起到警醒后人的作用。只有了解了前人的苦楚,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

更多文章

  • 大唐开国第一冤案,刘文静为何惨遭枉杀?李渊背信弃义却情有可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帝国建立了,按照惯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分红”,他一口气封了四位宰相: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侍中),窦威为内史令(中书令)。又册封李世民为秦王,裴寂为魏国公,刘文静为鲁国公。八月初,李渊又甩出大红包,他赋予了晋阳元谋十七功臣“再生能力”——赐“免死金牌”,其中

  •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右相”,还有“左相”?浅谈唐朝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官职中右相和左相哪个职位大,长安十二时辰左相和右相,大唐各个时期名相

    宰相制度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从奴隶社会就有“相”。《通典》记载:《晋书》记载:从古籍中可以看出,“相”在五帝时期已经形成,在夏商时代,已经出现如伊尹(下图)这样的名相。另外,周武王时期,姜尚为丞相,秦王嬴政时期,吕不韦为相国,“丞相”和“相国”等同于和后来的“宰相”。汉朝初期,不设“宰相”,而以丞相

  • 唐玄宗连续杀三个儿子,他们到底犯了什么大事,让他这么抓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一日杀三个儿子,唐玄宗杀了几个兄弟,李隆基一天杀三个儿子

    唐玄宗有个歌曲这么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确是这样,没娘的孩子必然要比一般人经历更多的生活坎坷。老百姓家是这种情况,就是包括皇家,也都概莫能外。唐玄宗的长子李琮,年少时在苑中打猎,被豹子伤到面部。这可是一个致命的伤痕,对于喜欢追求完美事物的唐玄宗来说,长子李琮破相了,经常抛头露面

  • 五代十国时期皇位传外姓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代十国的皇帝,五代十国皇帝顺序一览表,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皇帝

    郭威翻开中国的历史来看,皇位的传承基本是子承父业,要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也是传给自己的侄子兄弟之类,没有传给外姓人的,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皇位,就把自己努力一生打下来的江山,传给了外姓人,也就是自己的娘家侄子,这个人就是后周太祖郭威,他的皇位继续人,是他娘家侄子柴荣。郭威咱们都知道,在五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为什么要霸占他的妃子杨氏?背后真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元吉杀李世民,李世民杀李元吉后杨氏为何不反对,李元吉的妻子杨氏结局

    古代中国被封建势力统治了几千年,而这个几千年之中有一个封建王朝叫做唐朝,您一定不陌生。您对唐朝的了解可能是读过《唐史》,也可能是去过饱含唐朝历史的旅游名城西安,又或者是看过电视剧《贞观之治》。但不管是史书还是电视剧,有一些历史它都不会提及,而今天小编要给您讲述的这段历史就是在史书或者电视剧中见不到的

  • 武则天亲手提拔的大臣为何恩将仇报将她赶下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最忠诚的大臣,武则天重用哪些人,武则天登基时重用的名臣

    不过,令人颇感不解的是,“神龙政变”的参与者多数都是武则天亲手提拔的大臣,其中还不乏武则天的心腹。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曾得到武则天大力栽培的大臣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呢?按照大臣们自己的解释是“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天皇(唐高宗李治)之德。”这个理由冠

  • 《武则天秘史》李治是庸懦皇帝?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秘史李世民对李治说的话,武则天秘史李治遗诏,武则天秘史中的武则天与李治吵架

    《武则天秘史》等这一类有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影视剧到如今也已经拍摄了许多部,或许是为了突出女帝武则天的手段,基本上每一部有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影视作品都会将唐高宗李治刻画的十分庸碌无为。在很多的电视剧当中,李治的很多政治决策都是要通过武则天进行拍板的,这就让李治的形象变得非常庸懦,可能这更加有利于渲染整部影

  • 李世民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又是如何处置他们妻子儿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是同胞兄弟吗,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杀了,李元吉威胁李建成杀李世民

    李世民继位后,他搬到了李建成原来住的太子东宫,并把弟弟李元吉的家给抄了,家财全部赠给了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的尉迟恭。9月3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2个月后,李世民继位。又过了一个多月,到了10月26日,他给自己死去的兄弟一个说法。他追封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所以又叫息隐王。这个称号不用多解

  • 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前的政治危机和博弈过程,第二次李治废后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治吻戏,武则天与李治,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这时武则天32岁,如果就此收手,安心辅佐丈夫,再用心培养儿子,武则天就是中国古代最标准的贤后之一了。但权力就是一剂最猛烈的毒药,曾经掌握权力的人,很难能够心甘情愿的放弃,这也逼迫武则天一步一步走到了权力的顶峰。不久之后,武则天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政治危机,这次是她的丈夫李治发起的。(二圣临朝,武则天应

  • 唐朝中晚期战斗力强悍的神策军,为何会在唐宪宗之后走向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支一直被唐朝皇帝所器重的力量,最终却先唐朝一步走向了覆灭。公元903年,朱温进入长安胁迫唐昭宗的同时,也将神策军彻底废除。如果以天宝年间神策军建立为起点的话,到唐昭宗时期被废,神策军总共存在了一百四十九年的时间。纵观这段历史,我们能够发现神策军的战斗力虽然强悍,但最终也没能挽救唐王朝的衰亡。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