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同期的高启、刘基齐名,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又是包括章溢、刘基和叶琛在内的“浙东四先生”之一,为朱元璋的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宋濂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足见其在明初的地位之重。
宋濂的文章天下闻名,仰慕他的人自然非常多,一些粉丝从各地跑来请他写文章便是常有的事。不过,在宋濂的心中名声和操守的分量显然要大大地重于金钱,做人行事力求清正廉洁。他曾经在家里的大门上写着:“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就像他给人写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先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请他写文章的人品行不好,或者来历不明,无论对方有多大的权势、给再多的钱,他也不会为他们写一个字的。
元明史料笔记《玉堂丛语》中记载:曾经有一个日本的使臣,想请宋濂写一篇文章。听说宋濂很难请动,特意准备了一百两金子送给他,结果被宋濂很坚决地拒绝了。这件事后来传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便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做。宋濂说:“日本的使臣我并不了解,怎么能随便答应他的要求。再说了,作为天朝上国的一个侍臣如果贪图了蛮夷小国的钱财,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吗?实在有损于国家的体面啊!”
宋濂的文学成就最高,史学方面,他曾主持编纂了《元史》二百一十卷而被当时的学者尊称为“太史公”。除了这些,宋濂还精于佛学并向朱元璋推荐了《楞严经》等,使朱元璋对儒释在治心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颇以为然。
20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