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当年朱棣没有造反,还是朱允炆称帝,那么大明会怎样?

如果当年朱棣没有造反,还是朱允炆称帝,那么大明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26 1:55:38

朱允自幼生活在深宫大院内,性格上属于比较保守和文弱的人。肯定是不会继续讨伐蒙古残余势力的,也不会派使者去海外宣扬国威。他会延续古往今来第二代君主常做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给国家和人民慢慢积蓄能量的时间。

因为朱元璋非常讨厌太监,同时对锦衣卫定了调子,即司法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刑部、大理寺们去处理,这种没证据,先抓捕定罪的机构,以后不许有。朱允文会非常好的延续朱元璋的政策,所以假如朱允文一系能够把持大明朝的话,相信应该没有“厂卫”作妖的空间。东厂完全不会出生,锦衣卫的职责将只是皇帝的安保部队。

由于朱元璋在位期间把宰相给废除了,所以国家一切事务都由皇帝说了算。这种感觉很爽,但也很痛苦,因为工作量非常大,以至于后来的皇帝,包括朱棣都没法适应。所以朱棣创造了“内阁”,找了一群秘书帮他处理国家大事,并且给这群秘书一个称谓,即“大学士”。后来内阁制逐步成熟,并成为处理国家政务的主体,大学士们也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宰相”。内阁制与君主立宪制很相似,如果参照后世欧洲很多国家,比如英国,这种制度其实还是比较先进的。虽然造成了皇权和大臣之间的内耗,但也很好的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决策上比较民主,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这样总比把一切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帝一人是否英明神武上,要靠谱很多。从明朝整个历史上也可以看出,越是后期,皇帝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越困难;同样越是后期,皇帝乾刚独断的机会,也是越少的。因为朱允文不是朱棣,当他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章和问题时,会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这确实没有答案,从概率上看,他和朱棣想法一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内阁制也许就不会诞生。可能会恢复宰相,也可能会咬牙自己处理,也可能会有其他制度产生。

再说说寿命问题。朱棣后世子孙都比较短命,多数都在30岁上下便驾崩了。有很多明君在位时间太短,给大明朝带来的收益不够多,明朝也始终没能积蓄出汉武帝这样的中兴霸主。造成皇帝短命的原因,除了御医世袭制这种坑爹套路外,主要还是朱棣一系可能有某种致命的隐性基因。朱允文身体状态未知,如果是继承了朱元璋的好基因,那后来的皇帝们应该比较长寿,政策的持续性也会更好一些。

最后再说说定都的问题。朱棣因为封地是北京,加上他是造反夺的天下,他在南京确实有危险,同时“天子守国门”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他迁都北京了。假如朱允文顺利当一辈子皇帝,那他是不会迁都的,南京将会成为朱明王朝唯一的首都。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南京虽然地理位置极佳,但凡是以南京为都城的朝代都非常弱小,而且命途多舛。南京虽然人文经济优越,气势宏伟无比,但这座城市却并不适合做首都,不信邪的朝代都被虐的怀疑人生。假如明朝始终以南京为首都,我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还有276年的国祚。至于南京为什么不适合做首都,其实无论是神乎其神的传说也好,还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分析也好,网上都有很多,我就不再阐述了。

总体来讲,朱允文当皇帝,明朝将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明朝,我们看到的一切关于明朝的历史会被全部颠覆。假如朱允文能够执政始终的话,我相信他会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是大明王朝走巅峰的一个助力点。历史对他的评价会比较一致且中规中矩。

更多文章

  • 如果朱元璋处于崇祯的地位,能平灭女真,扫荡李自成,中兴大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为什么拒绝李自成招安,崇祯与朱元璋啥关系,李自成遇到朱元璋能赢吗

    如此,我们可以比对下朱元璋与朱由检二人的性格,才识,政治情商,军事才能,御下手段多方面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朱元璋肯定完胜朱由检的。首先,朱元璋出身农民贫苦经历,后来又投靠郭子兴,很快获得郭子兴自己老板的赏识,这说明朱元璋打仗厉害,军事才能一流。而又有情商可以获得老板欣赏。同时会公关交际,结识很多当

  • 如果没有秦桧,岳飞能如愿北征迎回“二圣”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岳飞想要迎回二圣吗,迎回二圣,南宋能迎回二圣吗

    其一,抗金形势大好时,朝廷终止了岳飞的军事行。如果南宋举国上下倾力北征,胜算应该是很大的。可是需要不需要北征金军,“还我河山”,岳飞说了不算,秦桧说了恐怕也算不了。只有当时的一国之君宋高宗赵构才能决定此事。那时的年富力强、身康体健的赵构,如果下了决心,绝不会有被朝臣左右、干扰的可能。再者,抗击入侵者

  •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崩溃之后,皇太极为何看重归降大清的洪承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洪承畴,皇太极与洪承畴,辽东皇太极

    01、洪承畴有真才实学,是个文武双全的帅才,有他的辅佐,皇太极取天下如虎添翼洪承畴在松锦大战时是以蓟辽总督的身份被俘的,蓟辽总督算是封疆大吏了,官位能做到这个程度,说明洪承畴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事实上,洪承畴不但有两把刷子,而且是文武双全的帅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进士及第,进入官场后先

  •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42天里,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麾下二十万大顺军将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自三月初一李自成攻克宁武关后,大同总兵、宣府总兵投降后,京师一带的明军彻底放弃了抵抗,李自成一路招收降军,从出征时的六万,扩充到现在的二十万。北京城墙上驻防的明军,看着城下几日前还是自己人的“大顺军”,失去了守城的决心。

  • 如果崇祯没有诛杀魏忠贤,并用魏忠贤制衡东林党,能否挽救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与东林六君子,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魏忠贤东林

    明朝亡于崇祯皇帝手里,而崇祯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铲掉魏忠贤党羽,魏忠贤死后十七年明朝才灭亡,随说亡于流寇,实乃亡于东林党。天启朝时民变零星且未形成规模民变,而崇祯后期,可不是民变了,直接是造反而且规模浩大遍及大半个明王朝。有名的就有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为什么天启帝在世时魏忠贤乱政那么厉害人民却不造

  • 如果当年宋江没有带领梁山一百单八将招安宋朝,历史会改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接受招安的原因,水浒传宋江被招安,经典传奇宋江招安

    历史上是有“宋江”起义的,也是发生在宋朝。和水浒传里面介绍的时间地点都类似。根据史书和最近出土的当时参与人员的墓志铭,可以为我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宋江。徽宗时期,国家颁布诏令,把梁山泊收归国有,不允许私自打渔、采藕。宋江勇悍狂侠,认识很多江湖好汉,于是便带领渔民、农民奋起反抗,占领梁山,正式占山为王

  • 如果有吴三桂的军队的帮助,李自成能抵挡清朝的军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三桂李自成决战,李自成为什么攻打吴三桂,吴三桂袁崇焕李自成关系

    没有吴三桂,还有王三桂、李三桂,大明派重兵防守辽东的满清,这股势力不容小觑。仗着地势险要,满清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既然一定要有个像吴三桂这样的势力存在,总兵是不是吴三桂就不重要了。下面看看李自成如何对待吴三桂的,这关系着李自成能否抵挡清朝大军。李自成本来已经说服吴三桂归顺,只因疏忽大意,在向明朝三品

  • 如果朱祁钰狠下心来,将他哥哥杀了,他的下场是不是不会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祁钰真实下场,朱祁钰最后下场怎么样,大明风华朱祁钰下场

    所谓的阴差阳错,就是他哥哥朱祁镇御驾亲征被人活捉了。为了大明的社稷江山,为了防卫瓦刺大军一次次地袭击大明京城,在于谦等大臣的簇拥和支持下,朱祁钰披上了那黄袍,从此,成为了大明的主宰。但是,在朱祁钰晚年病重之时,哥哥朱祁镇在一帮臣子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实现了复辟。朱祁钰还没到油尽灯枯之时,却

  • 如果靖难之役爆发在明太祖时期,那么朱棣会不会取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起兵靖难,朱棣靖难朱元璋能赢吗,朱棣靖难初期的实力

    如果想要提前发动靖难之役,需要注意几点:时间的选择,在朱元璋病入膏肓之际,乘着朝廷对边藩的注意力下降,悄悄的起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出其不意。1398年,朱元璋的最后一年,他封在外围的十来个皇子,都没有继承大统的权利,只有太子朱标的儿子,也就是一直留在自己身边的嫡系长孙朱允炆,是储君的唯一人选。在朝

  •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前,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曾疯狂地迫害他,二人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高煦和朱高炽,朱高燧是朱高炽的亲弟弟吗,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情

    朱棣一生育有四子,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和幼子朱高爔(早夭)。永乐朝的夺嫡事件主要是围绕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三人展开,三人各为一党,都想坐上九五之尊之位,但最有希望继位的无疑是当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且宽厚仁爱,能力更是不俗,朱棣靖难起兵,他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