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恩荫”制度有多可怕?穿开裆裤就可当官,让大宋加速走向灭亡

“恩荫”制度有多可怕?穿开裆裤就可当官,让大宋加速走向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3/12/15 10:38:38

前面介绍了北宋公务员的幸福生活,待遇高、福利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丰收,这样的公务员,当然令人神往。

基层公务员福利好,顶层公务员自然是水涨船高,北宋为顶层公务员特地制定了“恩荫”制度。

何为“恩荫”?

就是国家的高官,凭父辈的余荫经皇帝恩准,可以让儿孙辈不经科举就可获得相当级别的官阶。

恩荫名目繁多,分:致仕恩荫、奖功恩荫、盛典恩荫等等。

北宋的奸臣蔡京就有四个儿子、四个孙子通过徽宗的恩荫取得了官职,那些皇亲国戚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恩荫制度最早出自汉代,到了唐代逐渐完备,到了北宋,开始制度化。

一个国家,最怕的就是制度化的腐败,前苏联就是同样的例子,高级官员可以合法化腐败,最后导致了亡国。

恩荫制度的对立面就是择优选拔制度,让大批缺乏基本工作技能和官宦子弟涌进了公务员队伍,几乎是没有年龄限制、文化限制和身体条件限制。

很多宋代高官的儿子,还在玩竹马游戏,穿着开裆裤,就已经当上官了。

高官子孙后代多,自然受到的恩荫就多,但是有些高官子孙后代少,或者是通过别的渠道获得了官位,这可就吃亏了,心里不平衡啊。

于是,就有了卖恩荫指标获利找回平衡的。

这时候官商勾结开始愈演愈烈,那些有线没官的,为了攀结权贵,更好用权生钱,花大价钱冒充高官子弟谋取空缺。

更有甚者,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把在家的门客、家奴都拉进了官员队伍。

当时的大太监童贯,因为自己是个宦官,没有生育能力,自然,也没有子孙后代,但是有权必须用,否则过期作废啊。童先生直接把自家门客、童仆100多人拉进了公务员队伍。

素质低下,背后有大树撑腰,这些人混进公务员队伍后,不但不好好工作,还经常摩擦生事,大大拖低了行政工作效率。

就这样,宋代的恩荫制度,不但拖累了国家财政,而且堵塞了社会精英的升迁之路。恩荫入仕的官员凭着父辈的关系网,完全超过了科举入仕的官员,精英选拔机制被完全割裂。

难怪北宋著名史家司马光气愤地说:“国家俸禄,本待那些贤才及有功效之人,今使无故为官,诚为太滥。”

在这制度的拖累下,北宋王朝正在加速走向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天王想让宋江非正常死亡 结果却是晁盖种箭而亡(18)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晁盖是郓城县赫赫有名的黑老大,他是个多面人表面上为人豪爽满嘴义气背地里杀人越货无所不为,他虽心狠手辣但却和睦乡邻在当地群众中威望很高。晁盖官商勾结借助政府官员的腐败获取非法利益,他为人仗义将一些江湖豪杰团聚在自已周围,大家都是他的马仔过着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美好生活。晁盖是个性情中人心直口快,经常感情

  • 南宋荒唐案:秀才翻墙偷窥邻家姑娘,县官竟罚他娶了这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古代人也不傻,他们也知道孟子的许多话中有漏洞,而那些读圣贤书的人,如果心存歹念的话,就会这种专漏洞,比如南宋时期有一件案子,一位秀才就专了这个漏洞,翻墙去偷窥邻家女孩,不仅无罪还捡得一个老婆。南宋理宗宝祐年间,马光祖担任临安府府尹,根据《诚斋杂记》中的记载,马光祖是南宋名臣,跟包拯一样从不怕得罪

  • 如果当年朱棣没有造反,还是朱允炆称帝,那么大明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称帝时间,明朝朱允炆与朱棣,朱棣真的比朱允炆强吗

    朱允文自幼生活在深宫大院内,性格上属于比较保守和文弱的人。肯定是不会继续讨伐蒙古残余势力的,也不会派使者去海外宣扬国威。他会延续古往今来第二代君主常做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给国家和人民慢慢积蓄能量的时间。因为朱元璋非常讨厌太监,同时对锦衣卫定了调子,即司法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刑部、大理寺们去处理,

  • 如果朱元璋处于崇祯的地位,能平灭女真,扫荡李自成,中兴大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为什么拒绝李自成招安,崇祯与朱元璋啥关系,李自成遇到朱元璋能赢吗

    如此,我们可以比对下朱元璋与朱由检二人的性格,才识,政治情商,军事才能,御下手段多方面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朱元璋肯定完胜朱由检的。首先,朱元璋出身农民贫苦经历,后来又投靠郭子兴,很快获得郭子兴自己老板的赏识,这说明朱元璋打仗厉害,军事才能一流。而又有情商可以获得老板欣赏。同时会公关交际,结识很多当

  • 如果没有秦桧,岳飞能如愿北征迎回“二圣”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岳飞想要迎回二圣吗,迎回二圣,南宋能迎回二圣吗

    其一,抗金形势大好时,朝廷终止了岳飞的军事行。如果南宋举国上下倾力北征,胜算应该是很大的。可是需要不需要北征金军,“还我河山”,岳飞说了不算,秦桧说了恐怕也算不了。只有当时的一国之君宋高宗赵构才能决定此事。那时的年富力强、身康体健的赵构,如果下了决心,绝不会有被朝臣左右、干扰的可能。再者,抗击入侵者

  •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崩溃之后,皇太极为何看重归降大清的洪承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洪承畴,皇太极与洪承畴,辽东皇太极

    01、洪承畴有真才实学,是个文武双全的帅才,有他的辅佐,皇太极取天下如虎添翼洪承畴在松锦大战时是以蓟辽总督的身份被俘的,蓟辽总督算是封疆大吏了,官位能做到这个程度,说明洪承畴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事实上,洪承畴不但有两把刷子,而且是文武双全的帅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进士及第,进入官场后先

  •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42天里,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麾下二十万大顺军将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自三月初一李自成攻克宁武关后,大同总兵、宣府总兵投降后,京师一带的明军彻底放弃了抵抗,李自成一路招收降军,从出征时的六万,扩充到现在的二十万。北京城墙上驻防的明军,看着城下几日前还是自己人的“大顺军”,失去了守城的决心。

  • 如果崇祯没有诛杀魏忠贤,并用魏忠贤制衡东林党,能否挽救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与东林六君子,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魏忠贤东林

    明朝亡于崇祯皇帝手里,而崇祯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铲掉魏忠贤党羽,魏忠贤死后十七年明朝才灭亡,随说亡于流寇,实乃亡于东林党。天启朝时民变零星且未形成规模民变,而崇祯后期,可不是民变了,直接是造反而且规模浩大遍及大半个明王朝。有名的就有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为什么天启帝在世时魏忠贤乱政那么厉害人民却不造

  • 如果当年宋江没有带领梁山一百单八将招安宋朝,历史会改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接受招安的原因,水浒传宋江被招安,经典传奇宋江招安

    历史上是有“宋江”起义的,也是发生在宋朝。和水浒传里面介绍的时间地点都类似。根据史书和最近出土的当时参与人员的墓志铭,可以为我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宋江。徽宗时期,国家颁布诏令,把梁山泊收归国有,不允许私自打渔、采藕。宋江勇悍狂侠,认识很多江湖好汉,于是便带领渔民、农民奋起反抗,占领梁山,正式占山为王

  • 如果有吴三桂的军队的帮助,李自成能抵挡清朝的军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三桂李自成决战,李自成为什么攻打吴三桂,吴三桂袁崇焕李自成关系

    没有吴三桂,还有王三桂、李三桂,大明派重兵防守辽东的满清,这股势力不容小觑。仗着地势险要,满清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既然一定要有个像吴三桂这样的势力存在,总兵是不是吴三桂就不重要了。下面看看李自成如何对待吴三桂的,这关系着李自成能否抵挡清朝大军。李自成本来已经说服吴三桂归顺,只因疏忽大意,在向明朝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