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有“宋江”起义的,也是发生在宋朝。和水浒传里面介绍的时间地点都类似。根据史书和最近出土的当时参与人员的墓志铭,可以为我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宋江。
徽宗时期,国家颁布诏令,把梁山泊收归国有,不允许私自打渔、采藕。
宋江勇悍狂侠,认识很多江湖好汉,于是便带领渔民、农民奋起反抗,占领梁山,正式占山为王。
而他手下的干将也不是108人,而是36个人。这36个人是关胜、董平、呼延绰、柴进、武松、张清、李进等人,主要和《水浒传》里的36天罡比较贴合。
这36个人个个勇武无敌,在山东地面确实搅起了很大的风浪。但是他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山东,最多蔓延到河北省。
而历史上,山东多响马,梁山泊地区更是经常有盗匪出没,朝廷其实并没有多在意。虽然先后攻打了青州、济州、濮州、郓州,但都是抢掠,虽然“开仓放粮”,但并没有进一步的政治意图动作。
而相比南方的方腊起义,政府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南方是宋朝的经济重镇,而方腊起义之后声势非常浩大,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政权,起义人数达百万。
相比方腊,宋江不过是有一定规模的流寇而已。
宋江在山东斗争了一段时间,向南往江苏进发。先是袭扰了邳州,然后又去袭扰海州(今连云港)。海州知州张叔夜接到朝廷密旨,想要招降宋江及36人。
于是,张叔夜设计埋伏,又招募勇士千余人,在宋江等人从海上杀上来后,张叔夜下令烧船,断其后路,并把宋江等人团团包围。
《张叔夜传》上说:“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宋江并不是真的想投降,而是被包围,没有了反抗能力,为保存实力,无奈投降。
当然,朝廷也没有亏待他们,宋江和36人,都给予加官进爵。《宣和遗事》载:“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诸路巡检使去也。”
而后,宋江又重新起义反抗,最终被被宋将折可存镇压下去,宋江等人未能生还。
而真实的宋江也并非是个书生,也是个能冲锋陷阵的人,而且打仗很勇猛,身先士卒。
在宋朝,农民起义发生的数量非常多。
所以,并不存在宋江不接受招安就会改变历史的问题。
但在《水浒传》里,宋江要是不接受招安,有一定的政治抱负,打下一个江山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书中,还有梁山好汉征西的故事,对外能战,对内也能战,不被招安,也许能推翻宋朝,建立新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