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信自称20万军队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怎么处理他?

李信自称20万军队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怎么处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4/1/24 14:14:31

指挥此战的小将李信认定自己死罪难逃,这是为何?秦王在出征前,曾问诸将领,若想伐楚,需要多少人?老将王翦表示至少要六十万,刚刚在攻打燕国中崭露头角的小将李信却极其自信地说,二十万足矣!秦王大喜,指责王翦已老,作战胆怯。直接派李信和蒙恬去伐楚了。

伐楚之战一开始,秦军确实大败楚军,但在乘胜追击时,李信继续向西进攻,试图与蒙恬在城父地区会师,却不料被楚国大将项燕从后尾随追击,双方大战三天,秦军战败而逃。李信信誓旦旦伐楚,但狼狈而归,这可谓是秦国为数不多的败仗。

李信率败军回来后。秦王做了两件事。第一,去频阳找老将王翦亲自致歉。王翦发现自己意见不被采纳后,就认为秦王使后来者居上而不重用老臣,以此为辱,他推托有疾,自请回频阳告老还乡。此战一败,秦王即刻意识到错怪老将,于是重新请老将出山。第二,秦王并未杀死李信,反而认为自己没有正确采纳雅言,以致失败。后来李信在攻取辽东以及齐国的战役中还在被重用。

秦王此举非常奏效。王翦在秦军大败后的第二年再次伐楚,一雪前耻,直接俘虏楚王,灭楚。而李信在之后的战役中大放异彩,为秦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有传言说,刘邦进攻关中时,已老迈的李信选择挂帅出征,以报秦王不杀之恩,奈何最终兵败,无法力挽狂澜。刘邦试图让他投降,但李信宁死不降以身殉秦。

秦王能不耻于向老将致歉,也能不滥杀小将。此举让众将知道秦王有胸襟,能容人,日后即使自己功高盖主,也不至于身首异处,就算战争失败,也不会胜败名列,从而减轻了武将的压力,这也是秦朝能一统天下的原因。另外,秦王不杀李信,还成就了一个望族。因为李信,陇西的李氏家族得以发展为名门望族,其后又出过李广等名将,还出过李渊这个唐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其实秦始皇当政时,虽然律法严苛,还曾焚书坑儒,但对那些大将们,尤其是开国功臣着实不薄。自古凡是开国皇帝,必要有大将追随南征北战打江山,但江山到手后,手握兵权的大将们多半被清算,比如朱元璋几乎杀尽功臣。但是秦始皇手下大将却安然无事,还举家享受荣华富贵。

王翦王贲,父子同在秦朝为将,伐楚一战后,王翦手中的兵力一度达到秦国兵力的八成,秦王并未暗中打压。有人说当时还未一统,秦王才善待将领,其实秦王朝建立后,王氏父子皆被封侯,连王家的子孙辈王离也大权在握。蒙氏祖孙三代也为秦始皇看重,外出时甚至能和秦始皇同乘一车,蒙恬官至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也位列上卿。

秦始皇能被诟病处不少,尤其是被称残暴,但对待手下将领这一点,可以说做到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几乎无可指摘。不仅比刘邦、朱元璋之流强多了,比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也好处了一大截。

更多文章

  • 刘备:我能打赢曹操吗?相士:能,应验后相士却大惊:我得逃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是带兵取益州,结果被兵困雒城,军师庞统还战死了,最终靠着张飞、诸葛亮的紧急援助才算拿下了益州;第二次是与东吴争夺荆州南三郡,未能取胜,被迫平分荆州;第三次则是东征东吴,结果被陆逊打的全军覆没。唯独北伐汉中,在与曹操硬碰硬的战斗中,刘备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也正是凭借着这场硬仗的胜利,自信心膨胀的刘

  • 此人是曹操最强谋士,智力不在诸葛亮之下?刘备吕布遭他设局玩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十大谋士排行,诸葛亮吕布,三国曹操最强谋士排名

    关于“二虎竞食”之计与“驱虎吞狼”之计,《三国演义》的原文如下:“荀彧曰:‘…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但是在刘备的

  • 汉武帝独尊的“儒术”是被董仲舒神化之后各家杂糅的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汉武帝是怎样独尊儒术的

    要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说法,是后人的总结。谏议者董仲舒和汉武帝都没讲过这个原话。司马迁说,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当时儒学遇到了极大危机。“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儒生叔孙通还做了太常官。不过,当时天下战乱未息,高祖忙于平定四海,还顾不上兴学和倡儒

  • 汉武帝独尊儒术曾遇到很大阻力,其尊儒最受青睐者为公羊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有哪些,汉武帝是尊崇儒术还是独尊儒术

    汉初儒家学者注意面对现实,把握时代的脉搏,勇于吸取众家之长,不断修正自己的学说,使儒家学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活力,最后完成由在野到在官的历史性转变。黄老“无为政治”适应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发展了生产,但其“因循为用”,漠视礼制的态度,既严重破坏了等级制度,又大大助长了人民目无法纪的心理,导致经济繁荣而

  • 汉武帝时中原应已有马镫,汉朝骑兵多以突袭、冲击和断粮等方式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时期的马镫,汉武帝打匈奴的骑兵有马镫吗,汉武帝时有骑兵吗

    和我们固有的印象中的秦汉骑兵有所区别,秦汉时期的骑兵,是没有马鞍和马镫的,这两件骑兵装备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当时的骑兵作用有限,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史料记载表明汉武帝时期,马鞍和马镫就已经大量出现,不过一直没有考古实物佐证。秦汉骑兵的起源与发展1、关于骑兵起源的争论骑兵这一古代,乃至近代的重要兵种,

  • 汉武帝之前汉朝军功集团势力强大甚至威胁皇权故无力北伐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要将汉朝的军事力量投送到外线去,让战火在匈奴而不是西汉的国土上燃烧,谈何容易!自汉高帝七年(前200年)的白登之围算起,直到元朔二年(前127年)将军卫青统军收复河南地,为了扭转汉匈双方的攻守态势,西汉经历了整整6代执政,耗费了将近80载的光阴。为什么让汉军走出国门、远征漠北就这么难?晁错在给孝文帝

  • 汉朝之后“官”和“吏”地位天差地别,互相利用也互相提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政治制度一览表,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制度,汉朝郡县制带来的问题

    “官”与“吏”的区别,汉朝以后天差地别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随着世卿世禄制的逐渐崩溃,古代便开始逐步进入精英统治时代,大量士子通过自己的学识打动诸侯王,从而谋取一官半职,而其他同样拥有一技之长,却无法入朝为官者,便依附于这些官员,从事具体工作,在那个时代他们被称为“门客”,而“门客”其实就是早期“吏”

  • 汉唐始终重视对西域的管控,即使三国时曹魏仍设官管理当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简述汉唐对西域的治理,各个朝代对西域的管理,曹魏有没有占领西域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臣服后,汉宣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天山南北从此成为汉朝江山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官职与中原的“郡”是同一等级,“都护”相当于内地的郡督尉,执掌西域地区的军政。然而与内地的郡有所不同的是,西域都护还要负责保护丝绸之路上的来往商队,调解西域三十六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更要抵御外来势

  • 函谷关与潼关在汉朝之后均曾多次转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关,函谷关跟潼关有没有部队驻扎,函谷关与潼关有多远

    关中东出的通道由关中东出,面临一个西高东低的地势,就我国大地势来说是从第二级台阶(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西)下降到第一级台阶。这个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是中华民族发源的摇篮之一,曾经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也是早涝盐碱风沙危胁的地区,是大面积的隆起、侵蚀(山地、高原)和沉降、堆积(

  • “金屋藏娇”的由来,阿娇下嫁,成就了刘彻成为汉武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屋藏娇刘彻与陈阿娇,汉朝金屋藏娇刘彻,汉武帝说阿娇金屋藏娇

    故事的主人公阿娇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陈皇后。他是窦皇后唯一的外孙女。身为汉文帝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着重说一下,在汉朝长公主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在汉朝可谓是位高权重。当时的太后也有意让这个外孙女成为自己的孙媳妇,可谓亲上加亲。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考虑的近亲结婚这回事。都是一些表亲舅亲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