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我能打赢曹操吗?相士:能,应验后相士却大惊:我得逃了

刘备:我能打赢曹操吗?相士:能,应验后相士却大惊:我得逃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40 更新时间:2024/2/19 3:30:42

第一次是带兵取益州,结果被兵困雒城,军师庞统还战死了,最终靠着张飞诸葛亮的紧急援助才算拿下了益州;第二次是与东吴争夺荆州南三郡,未能取胜,被迫平分荆州;第三次则是东征东吴,结果被陆逊打的全军覆没。

唯独北伐汉中,在与曹操硬碰硬的战斗中,刘备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也正是凭借着这场硬仗的胜利,自信心膨胀的刘备干脆扔掉朝廷封的左将军头衔,自立为汉中王。

不过,在发起汉中之战前夕,面对强大的曹军,刘备心里也没底,但他没有去征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意见,而是特意跑去问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周群。

值得一提的是,周群既不是关羽、张飞那样能征善战的将军,也不是诸葛亮、法正这样的谋士,甚至连官职都没有,刘备入蜀前,周群只是刘璋身边的师友从事,也就是一个荣誉头衔。

刘备为什么要单单去问周群的意见呢?

因为周群擅长一件事:占卜,而且是祖传本领。早在汉武帝时期,民间就有神秘谶语说“代汉者当涂高”,这一预言一直传到了东汉也没人明白什么意思。当时周群的父亲周舒笑着解释说:“当涂高者,魏也”。到刘备征汉中时,曹操已经进位魏王,取代汉朝已经不言自明(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的确是魏代汉,足见其预言之精准)。

所以,刘备对周家占卜之术深信不疑,在战前特意向相士周群占卜:汉中之战结果如何?周群的回答是:能打赢!不过只能得到城池土地,却无法得到汉中百姓。

果然,刘备以益州百姓“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巨大代价,耗时两年,打赢了战争,但正如周群所料,汉中是一座空城,百姓都已被曹操提前撤走。

经此一事,刘备对周群更加深信不疑,特意举荐他做了茂才。预言应验,又被加官进爵,按说应该高兴才对。但周群却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弃官逃亡东吴。

原来,就在刘备击败曹操之后,周群考校年历之运,发现卦象显示:蜀应灭。当时刘备已经跨有荆、益二州,现又取得了重镇汉中,一切都朝着诸葛亮隆中对预设的那样发展,没有人会想到如日中天的蜀汉阵营会突然败落。

但事实却真如周群所料,就在刘备称王不久,荆州丢失,关羽阵亡。刘备借复仇之名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被陆逊打的大败而归,如果不是诸葛亮呕心沥血勉力维持,新生的蜀汉政权恐怕就会提前数十年终结了。

当然,除了占卜到蜀汉国运会终结之外,周群之所以选择提前逃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的好友因为“泄露天机”被杀了。这个人就是张裕。

张裕与周群并称为益州占卜名士,汉中之战结束后,张裕也预言“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结果被人告发,怒不可遏的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将张裕斩首弃市。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周群自然再不敢多言,急忙逃往东吴,保住了性命。值得一提的是,蜀汉灭亡后,蜀中官员大多被迁往洛阳,结果八王之乱时多数被杀,刘禅子孙更是全族覆灭,反倒是当时东吴一带没有受到波及,不得不佩服周群的先见之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曹操最强谋士,智力不在诸葛亮之下?刘备吕布遭他设局玩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十大谋士排行,诸葛亮吕布,三国曹操最强谋士排名

    关于“二虎竞食”之计与“驱虎吞狼”之计,《三国演义》的原文如下:“荀彧曰:‘…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但是在刘备的

  • 汉武帝独尊的“儒术”是被董仲舒神化之后各家杂糅的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汉武帝是怎样独尊儒术的

    要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说法,是后人的总结。谏议者董仲舒和汉武帝都没讲过这个原话。司马迁说,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当时儒学遇到了极大危机。“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儒生叔孙通还做了太常官。不过,当时天下战乱未息,高祖忙于平定四海,还顾不上兴学和倡儒

  • 汉武帝独尊儒术曾遇到很大阻力,其尊儒最受青睐者为公羊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有哪些,汉武帝是尊崇儒术还是独尊儒术

    汉初儒家学者注意面对现实,把握时代的脉搏,勇于吸取众家之长,不断修正自己的学说,使儒家学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活力,最后完成由在野到在官的历史性转变。黄老“无为政治”适应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发展了生产,但其“因循为用”,漠视礼制的态度,既严重破坏了等级制度,又大大助长了人民目无法纪的心理,导致经济繁荣而

  • 汉武帝时中原应已有马镫,汉朝骑兵多以突袭、冲击和断粮等方式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时期的马镫,汉武帝打匈奴的骑兵有马镫吗,汉武帝时有骑兵吗

    和我们固有的印象中的秦汉骑兵有所区别,秦汉时期的骑兵,是没有马鞍和马镫的,这两件骑兵装备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当时的骑兵作用有限,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史料记载表明汉武帝时期,马鞍和马镫就已经大量出现,不过一直没有考古实物佐证。秦汉骑兵的起源与发展1、关于骑兵起源的争论骑兵这一古代,乃至近代的重要兵种,

  • 汉武帝之前汉朝军功集团势力强大甚至威胁皇权故无力北伐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要将汉朝的军事力量投送到外线去,让战火在匈奴而不是西汉的国土上燃烧,谈何容易!自汉高帝七年(前200年)的白登之围算起,直到元朔二年(前127年)将军卫青统军收复河南地,为了扭转汉匈双方的攻守态势,西汉经历了整整6代执政,耗费了将近80载的光阴。为什么让汉军走出国门、远征漠北就这么难?晁错在给孝文帝

  • 汉朝之后“官”和“吏”地位天差地别,互相利用也互相提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政治制度一览表,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制度,汉朝郡县制带来的问题

    “官”与“吏”的区别,汉朝以后天差地别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随着世卿世禄制的逐渐崩溃,古代便开始逐步进入精英统治时代,大量士子通过自己的学识打动诸侯王,从而谋取一官半职,而其他同样拥有一技之长,却无法入朝为官者,便依附于这些官员,从事具体工作,在那个时代他们被称为“门客”,而“门客”其实就是早期“吏”

  • 汉唐始终重视对西域的管控,即使三国时曹魏仍设官管理当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简述汉唐对西域的治理,各个朝代对西域的管理,曹魏有没有占领西域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臣服后,汉宣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天山南北从此成为汉朝江山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官职与中原的“郡”是同一等级,“都护”相当于内地的郡督尉,执掌西域地区的军政。然而与内地的郡有所不同的是,西域都护还要负责保护丝绸之路上的来往商队,调解西域三十六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更要抵御外来势

  • 函谷关与潼关在汉朝之后均曾多次转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关,函谷关跟潼关有没有部队驻扎,函谷关与潼关有多远

    关中东出的通道由关中东出,面临一个西高东低的地势,就我国大地势来说是从第二级台阶(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西)下降到第一级台阶。这个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是中华民族发源的摇篮之一,曾经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也是早涝盐碱风沙危胁的地区,是大面积的隆起、侵蚀(山地、高原)和沉降、堆积(

  • “金屋藏娇”的由来,阿娇下嫁,成就了刘彻成为汉武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屋藏娇刘彻与陈阿娇,汉朝金屋藏娇刘彻,汉武帝说阿娇金屋藏娇

    故事的主人公阿娇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陈皇后。他是窦皇后唯一的外孙女。身为汉文帝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着重说一下,在汉朝长公主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在汉朝可谓是位高权重。当时的太后也有意让这个外孙女成为自己的孙媳妇,可谓亲上加亲。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考虑的近亲结婚这回事。都是一些表亲舅亲结为

  • “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非要亲自挂帅?原因有点儿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没参加夷陵之战,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

    “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非要亲自挂帅?原因有点儿让人心酸一说到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自然少不了发生于章武元年即公元二二一年七月的“夷陵之战”,这场战役不仅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关键战役,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经典战例。关于这场战役的起因,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