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倘若关羽败走麦城侥幸不死回到蜀国,最终结果将会如何?

三国中,倘若关羽败走麦城侥幸不死回到蜀国,最终结果将会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4/1/17 7:57:07

历史的发展,没有假如,但人们的遐想倒可以有“假设”。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吕蒙所杀,这件事无论是对于关羽本人还是对于刘备的蜀国来讲都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也是一个悲剧。

假如关羽败走麦城之后侥幸脱身,逃回益州,毫无疑问,刘备绝对不会杀了关羽,这一点没有什么悬念,因为在蜀国无论是关羽还是张飞,所谓的“军纪”对他们不起作用。诸葛亮敢杀了失街亭的马谡,但绝对不敢杀了丢荆州的关羽。问题是关羽如何面对这种失败?丢荆州和华容道放走曹操绝对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情。

华容道放走曹操,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打算杀他,而关羽自己也并不觉得做错了什么,毕竟曹操对关羽是既有不杀之恩,还有敬重爱才之意,关羽放曹操一马应该算是“义举”,诸葛亮和刘备对此也有成全之意。

但是丢了荆州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对于关羽丢荆州,历史上早有定论,并且总结了一句成语叫“大意失荆州”。关羽的自负,高傲和因此而形成的“大意”是荆州丢失的最根本的原因,东吴的吕蒙和陆逊正是看透了关羽得性格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白衣渡江”的偷袭计划。

这让关羽感到的不仅仅是失败,还是一种“羞辱”。实际上关羽之所以会败走麦城而被杀,与他自己没脸回蜀国有很大关系——以他的个人能力,就是一路狂奔,胯下赤兔马也能把他带回蜀国的。所以,关羽回蜀国是有相当大的“心理障碍”的。刘备和诸葛亮对关羽丢了荆州肯定不会像他放走曹操那么淡定和从容。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杀关羽的心肯定是有的!但是肯定不会杀。

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下不去手。刘备是以“重情义”的人设活着的,无论什么原因杀了关羽,“桃园三结义”的动人故事就无法再继续。第二个原因是“舍不得”,丢了荆州的关羽,还是一员虎将,还有他的威望和震慑力。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备和诸葛亮还指望关羽养好伤去把荆州抢回来呢!尽管从后来的发展看,就是关羽不死,抢回荆州的概率也不算高。

所以,关羽侥幸不死回到蜀国的话,日子肯定不会比死了更好过。关羽这么爱面子的人,拼死夺回荆州就是他唯一的出路。这必将导致刘备和孙权全面开战,以关羽的性格,仅仅是夺回荆州是不足以挽回面子的。我们设想,蜀国和吴国全面开战是个什么情景?百分百的两败俱伤。估计那个时候曹操的头疼病就会不治而愈,曹操会在梦中被笑醒的。

所以,关羽如果没死而回到蜀国的话,接下来要死的人会很多,关羽说不定仍然会死,只不过为他殉葬的人就要多许多了。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推演。

对此各位读友们觉得呢?有什么不同的建议与看法,欢迎分享关注交流哦。

更多文章

  • 曹操为军费,发明“摸金校尉”,而刘备也发明一物,百姓叫苦连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真的设立过摸金校尉吗,曹操刘备的军事能力,刘备与曹操打仗谁厉害

    文|草莓很暖西汉末年,汉室势微,西汉亡,所幸出了一个刘秀,再立东汉,延续了汉朝江山。东汉末年,同样是汉室势微,但这时汉室却没有出现第二个“刘秀”,因为“刘秀”已经生到别人家了。一群军阀,你打我我打你,没有人将汉室看在眼里,几伙势力对碰了几个回合,曹操打败袁绍,顺道掳走了汉献帝,将北方吃了下来。此时,

  • 李信自称20万军队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怎么处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信与秦始皇的关系,李信灭楚之战,李信是攻破赵国邯郸吗

    指挥此战的小将李信认定自己死罪难逃,这是为何?秦王在出征前,曾问诸将领,若想伐楚,需要多少人?老将王翦表示至少要六十万,刚刚在攻打燕国中崭露头角的小将李信却极其自信地说,二十万足矣!秦王大喜,指责王翦已老,作战胆怯。直接派李信和蒙恬去伐楚了。伐楚之战一开始,秦军确实大败楚军,但在乘胜追击时,李信继续

  • 刘备:我能打赢曹操吗?相士:能,应验后相士却大惊:我得逃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是带兵取益州,结果被兵困雒城,军师庞统还战死了,最终靠着张飞、诸葛亮的紧急援助才算拿下了益州;第二次是与东吴争夺荆州南三郡,未能取胜,被迫平分荆州;第三次则是东征东吴,结果被陆逊打的全军覆没。唯独北伐汉中,在与曹操硬碰硬的战斗中,刘备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也正是凭借着这场硬仗的胜利,自信心膨胀的刘

  • 此人是曹操最强谋士,智力不在诸葛亮之下?刘备吕布遭他设局玩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十大谋士排行,诸葛亮吕布,三国曹操最强谋士排名

    关于“二虎竞食”之计与“驱虎吞狼”之计,《三国演义》的原文如下:“荀彧曰:‘…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但是在刘备的

  • 汉武帝独尊的“儒术”是被董仲舒神化之后各家杂糅的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汉武帝是怎样独尊儒术的

    要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说法,是后人的总结。谏议者董仲舒和汉武帝都没讲过这个原话。司马迁说,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当时儒学遇到了极大危机。“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儒生叔孙通还做了太常官。不过,当时天下战乱未息,高祖忙于平定四海,还顾不上兴学和倡儒

  • 汉武帝独尊儒术曾遇到很大阻力,其尊儒最受青睐者为公羊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有哪些,汉武帝是尊崇儒术还是独尊儒术

    汉初儒家学者注意面对现实,把握时代的脉搏,勇于吸取众家之长,不断修正自己的学说,使儒家学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活力,最后完成由在野到在官的历史性转变。黄老“无为政治”适应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发展了生产,但其“因循为用”,漠视礼制的态度,既严重破坏了等级制度,又大大助长了人民目无法纪的心理,导致经济繁荣而

  • 汉武帝时中原应已有马镫,汉朝骑兵多以突袭、冲击和断粮等方式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时期的马镫,汉武帝打匈奴的骑兵有马镫吗,汉武帝时有骑兵吗

    和我们固有的印象中的秦汉骑兵有所区别,秦汉时期的骑兵,是没有马鞍和马镫的,这两件骑兵装备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当时的骑兵作用有限,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史料记载表明汉武帝时期,马鞍和马镫就已经大量出现,不过一直没有考古实物佐证。秦汉骑兵的起源与发展1、关于骑兵起源的争论骑兵这一古代,乃至近代的重要兵种,

  • 汉武帝之前汉朝军功集团势力强大甚至威胁皇权故无力北伐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要将汉朝的军事力量投送到外线去,让战火在匈奴而不是西汉的国土上燃烧,谈何容易!自汉高帝七年(前200年)的白登之围算起,直到元朔二年(前127年)将军卫青统军收复河南地,为了扭转汉匈双方的攻守态势,西汉经历了整整6代执政,耗费了将近80载的光阴。为什么让汉军走出国门、远征漠北就这么难?晁错在给孝文帝

  • 汉朝之后“官”和“吏”地位天差地别,互相利用也互相提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政治制度一览表,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制度,汉朝郡县制带来的问题

    “官”与“吏”的区别,汉朝以后天差地别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随着世卿世禄制的逐渐崩溃,古代便开始逐步进入精英统治时代,大量士子通过自己的学识打动诸侯王,从而谋取一官半职,而其他同样拥有一技之长,却无法入朝为官者,便依附于这些官员,从事具体工作,在那个时代他们被称为“门客”,而“门客”其实就是早期“吏”

  • 汉唐始终重视对西域的管控,即使三国时曹魏仍设官管理当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简述汉唐对西域的治理,各个朝代对西域的管理,曹魏有没有占领西域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臣服后,汉宣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天山南北从此成为汉朝江山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官职与中原的“郡”是同一等级,“都护”相当于内地的郡督尉,执掌西域地区的军政。然而与内地的郡有所不同的是,西域都护还要负责保护丝绸之路上的来往商队,调解西域三十六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更要抵御外来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