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明朝第一六边形战士-朱瞻基

历史故事:明朝第一六边形战士-朱瞻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4/1/24 1:24:44

朱瞻基朱高炽的嫡长子 ,朱棣嫡长孙,这家人把隔代亲演绎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朱棣看朱高炽有多嫌弃,看朱瞻基就有多喜爱。(主要是朱棣是马上皇帝,朱高炽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一身肥肉,所以很不得朱棣的喜欢)

朱瞻基从小就聪慧过人,朱棣更是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带在身边,培养他做未来的继承人。长大后更是治国认真,在各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成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之一。

朱棣不止教他文化课,还带朱瞻基远征漠北,拿瓦剌、蒙古人当练手对象,简直就是屁股后面马拉链——开后门啊。在朱棣的眼里,朱瞻基一直是个好孙子,据史书记载,朱棣出生那天做了个梦,梦到开国皇帝朱元璋赐自己一个大宝,朱元璋让朱棣把这一历史代传下来,可以保佑后代永太平。在他出生的时候,看到朱瞻基这个孩子的气概,朱棣更是喜出望外,越看这个孩子越喜欢。

后来的朱棣越来越重视朱瞻基,便开始重点培养,而朱瞻基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很高的天分,他勤奋刻苦,聪明伶俐,在朱棣的培养下,才华横溢,最终成功地坐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朱瞻基有个"气运"加身,朱棣非常重视他。由于他喜欢读书,最后也做出了不小的成就。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朱瞻基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瞻基的学问和文采都很好,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众。尽管他对这些很感兴趣,但他并没有因此荒废帝业,治理国家的层面仍然很用心。

也正是因为朱瞻基,朱高炽的太子地位也越发的稳固,这就让点击皇位的二叔朱高煦和二叔的跟屁虫朱高燧很是不爽,内心很不平衡。

朱棣去世后,当了20年的朱高炽继位登记,只能说幸福来得太突然,胖乎乎的老朱没顶住,干了十个月就下班了,无了。

这时在南京的朱瞻基收到父亲病重的噩耗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北京赶,果然这时候汉王朱高煦一看机会来了,在半路设置关卡拦截朱瞻基,从南京到北京布下了天罗地网,十万精兵。

结果小半个月时间没有看到朱瞻基的踪影,20天后朱瞻基突然出现在北京良乡,逃过一劫的朱瞻基立马火速上位登基,汉王不服气在乐安造反,谁知道朱瞻基直接一套组合拳,乌鸦坐飞机——摧毁停车厂,直接大军包围了乐安,朱高煦吓得躲到城里不敢出来,朱瞻基就下令往城里射箭,并散布消息悬赏,结果不到半个月,成立全是二五仔,汉王人都麻了,直接宣布投降,在回北京的路上顺道吧三叔朱高燧也给收拾了,结束了明朝藩王割据的局面。

收拾完家里的事,朱瞻基正准备去收一下边境的小土著,正好赶上蒙古不老实屡屡的骚扰边境的百姓,蒙古觉得朱棣挂了,那明朝有啥可怕的,我要回复元朝的大一统,就屁颠屁颠的想去明朝打个劫,蒙古人也是想不到年轻的皇帝居然敢亲自出马,明军由于是皇帝亲自出征士气高昂。朱瞻基直接带着三千铁骑打的蒙古哭爹喊娘的,当场就给朱瞻基跪了,就差喊爸爸了。面对这样的明军早已衰弱的蒙古人哪里是对手很快便死伤掺重,逃回蒙古草原。朱瞻基也是一战成名,使得蒙古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再也不敢轻易地南下了。

打完架朱瞻基立马回家开始发展经济,明朝开国后几代人都先后对外用兵,连年的征战极大地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对此,朱瞻基下令休养生息,明朝不再对外用兵。并且裁撤开平卫,收缩明朝边军的防卫,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除此之外他还专门设立都察院来对国内的贪官污吏进行打击。重用“三杨”,杨荣、杨士齐、杨傅组成内阁,在他的新政下,明朝官员变得清廉起来,百姓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国内一片蒸蒸日上。明朝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仁宣之治。将明朝治理的国泰民安,史称——仁宣之治。

最后在二叔没死之前他说过三句话。他告诉于谦,自己大侄子已经活不了多久,原因有三点:心机太重;运气太好;杀气太大。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句话,但却一针见血,二叔表示,无论是虚伪残忍,还是狡诈伪善,他都超过了他的父亲和爷爷。所以这样的人活不长久,这估计也是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吧,要是朱瞻基能多活20年,观众老爷们觉得明朝的疆土能扩大多少呢?欢迎在下面留言!

观众老爷们觉得朱瞻基是否是因为气运太好而被反噬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记得给涂狐点个加号吧。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文章

  • 明朝的三宣六慰,基本上囊括了整个中南半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三宣六慰,明朝有多少个宣慰使,明朝时期的三宣六慰

    这些地区基本上算是汉族的传统统治范围,不过今天说得不是这些,而是明朝位于中南半岛的三宣六慰。三宣六慰中的三宣指的是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的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三宣六慰除了一部分位于云南外,大部分都位于缅甸、泰国、老挝等地。

  • 被崇祯砍断一臂的长平公主,侥幸未死,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皇帝砍下长平公主的左臂,崇祯要杀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全集

    长平公主是崇祯的次女,据说全名叫朱媺娖,出生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其实她原本的封号是坤兴公主,后来才改封长平公主(也有说法是到清朝时,朱媺娖才被改封为长平公主的)。只是后世传说中,她大多以长平公主出现,所以后来这个封号更为大众所知。根据《明史》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义军攻入

  • 陆游:85岁穷困而死的豪门才子,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陆游晚年真实生活,陆游一生的事迹,陆游的传奇经历

    公元1163年,宋孝宗任命元老张浚做枢密使。张浚决定出兵北伐。起草法令时,他想到在枢密院做编修的陆游。陆游无疑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一万余首,是中国历史上写得最多、流传下来最多的诗人。同时,陆游也是主张抗金的积极倡导者。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他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时代。江南的金兵烧

  • 大明王朝胡宗宪:我不想辜负师恩与君恩,更不想被百姓骂,难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可谭纶居然跑来跟我分析改稻为桑的要害。唉!他是裕王爷的人,有他来此,严世蕃肯定又会在恩师跟前说我首鼠两端了。但看着自己辖区的子民秧田水被断,秧苗被踩,我还是让戚继光带兵护下稻田。当地秧苗已经半大,再过几月就会有收成。而那向邻省调的,借的粮食都没有到位,如果毁了秧苗,让丝绸大户兼并了稻田,那老百姓来年

  • 龙袍是皇帝的专利品,包拯为何能天天穿龙袍?真相让人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穿龙袍的原因,包拯穿龙袍图片大全,包拯为什么只穿龙袍

    民间传说中包拯被塑造成了一个铁面无私 无所不知的大清官,凭着他的智慧与才能,破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比如狸猫换太子、血手印等等,所以从上到下任何人都对包拯闻风丧胆。而历史中的包拯虽没有传说中那么神通广大,但的确是个清正廉洁 不可多得的好官。28岁考中进士 ,却因孝心放弃当官。宋仁宗天圣五年,包拯中进

  • 明代藩王从旁支进封还能祭祀亲爹吗?并不能,要另找他人奉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封在山西的藩王,明代藩王死后会入太庙吗,明代藩王埋葬制度

    关于明代皇室能否过继的问题,简直就是口水话题了,以前没少人给猴格留言,言之凿凿地说——明代皇室是不许过继的!自从猴格专门写文辟谣明代允许过继后,也或许他们自己也查了资料,才又改口说——明代虽然允许过继、但禁止袭爵继统,因为明代是继统不继嗣,和前代是不同的云云。就无语!“继统不继嗣”明明是嘉靖朝张璁的

  • 郑和带回两只神兽“麒麟”,众人稀罕不已,现公开画像令人捧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经济上,最让人熟知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了。有趣的是,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海外收获两只“麒麟”,郑和将麒麟带回来后送给了朱棣,这让朱棣大喜过望。然而在今天博物馆展示了当年麒麟的画像,今天的人们看到当年麒麟的样子,都不禁捧腹大笑。为什么郑和带回来的麒麟会那么有趣?这只麒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一,南

  • 朱元璋外出巡查,路上被一老太太辱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侄子犯法朱元璋大怒,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对老百姓有什么惩罚

    天下正值战乱,各方势力并存博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人,郭子兴的手下内心确实有些胆怯,万一是敌军派来的卧底呢?宁可错杀一万,不留一线生机,守城士兵抄起家伙就要斩了他。朱元璋的内心充满了畏惧,本以为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谁曾想连自己的命运跟着都走向了终点,这买卖有点太亏。正在这时,郭子兴恰好路过城门,看到

  • 朱元璋与亳州的那些事、亳州像根橛⼦嵌进河南,却为啥属于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安徽亳州,朱元璋是亳州的人吗,朱元璋老家在毫州还是亳州

    亳州地处于安徽省西北部,东面是淮北、蚌埠,南面是阜阳,西面是河南周口,北面是河南商丘。亳州是个平原上的城市,四面皆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亳州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在夏朝时,亳州就成了豫州的一部分。西周武王定天下,这里成为神农氏后裔的封地,设置焦国。春秋时,楚灭陈后占领了焦,后改为谯。东汉定都洛阳,从关

  • 出土的宋代象棋为何独缺棋子两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时期象棋,出土最早的象棋,中国有没有出土过象棋

    武士俑为什么说奇特呢?其实,之前全国也发掘了不少古墓,出土了象棋,比如1962年在河南开封出土的,系北宋末年徽宗崇宁年间遗的文物,也是黄铜制作的,拿手里棋子沉甸甸质感十足,啪一声,敲在棋盘上,一棋定乾坤!棋子是正反两面,一面写汉字,一面画有图形。也是按照有将无帅、有象无相、有炮无炮、有卒无兵来铸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