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中记载道:建成集合东宫与齐王府精兵共两千人,前往玄武门。在到达玄武门以后,守门将士却拒绝让建成等人入门,随即大怒的建成便让麾下兵卒结阵攻城。双方激战了很久,建成及其部下也没有攻入城中,这时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兵卒赶到,随即与建成部发生激战。最终建成被秦军射出的流矢射中身亡,倒在了门殿内。这段记载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建成率众来到玄武门时,皇宫已经被李世民的人接管,随之李渊的人身自由也被李世民的部下所限制。
其二、守门将士(很可能已经投靠李世民)拒绝了建成率众入内的要求,随即双方发生激战。双方打了很久,建成与元吉的联军精锐都没能攻入城门。正在这时李世民率众杀到,与建成发生激战。在建成部与秦王府部众,激战的同时,守门士兵从内杀出,与秦王府士兵两面夹击建成联军,最终建成身中流矢而死。
如果没有两面夹击,建成也不会倒在玄武门殿内,要知道当时守门士兵可是据城而守,与联军发生激战过的。这便说明,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伏击建成和元吉。有心算无心,建成败的一点也不冤。随后身上沾着兄弟血迹的李世民,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了被控制了人身自由的李渊面前。随后就出现了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的一幕。这些都说明,当时的李渊真的怕了,面对连兄弟都敢杀的李世民且自己已经被对方控制了人身自由,一旦李渊不同意李世民提出的要求,等待李渊的只有一个结果。
李世民如愿以偿以后,更是诛杀了一众子侄,并强占了元吉的妻子杨氏。在现如今的人看来,李世民如此做有些违背人伦。其实不然,李家是鲜卑人的后裔,鲜卑人推崇强者为尊。诛杀一众子侄是为了斩草除根,而强占杨氏是为了接受杨氏背后势力强大的母家。杨氏出身弘农杨家,叔父是大隋官员杨恭仁,杨氏的祖父名叫杨雄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子。李家和杨广家同为鲜卑人后裔。随之杨氏也算是鲜卑人的后裔。
在鲜卑人的观念中,根本没有伦理纲常之说,他们信奉的是强者为尊。在鲜卑族中,兄死弟弟娶嫂子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李世民强娶弟媳杨氏,在杨氏家族看来不过是寻常之事。既然李世民可以强纳杨氏为妃,那他为何不强占嫂子郑氏呢?作为前太子妃,郑氏母族的势力也不会逊色于杨氏呀?郑氏和杨氏的母族有所不同,杨氏算是鲜卑人的后裔。郑氏出身荣阳郑氏,要知道这个姓氏可是五姓七望,贵族世家之一,是正经八百的汉人世家。郑家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重视伦理纲常。一旦李世民强占嫂子郑氏,汉人五姓七望世家必然会联手反对李世民。
此时李世民已经诛绝了后患,郑氏又是一个极重礼教之人,目的达成的李世民犯不上自讨没趣。杨氏和李世民的结合是弘农杨家喜闻乐见的。纳杨氏为妃是为了接收,杨氏背后的母族势力。不继续纠缠郑氏,表明了李世民放过建成、元吉党羽的态度。作为新皇登基的李世民,当时最需要的便是大局稳定。史料记载,李建成妃子郑氏(郑观音),在丈夫死后带着年仅五岁的女儿,过起了隐居的清贫生活。这说明了重视儒家礼仪的郑氏最终结局是为建成守节,这样的女子一旦被李世民逼迫结果可想而知,她必然会选择自尽。
李世民为了登上皇位,不但诛杀了兄弟、一众之侄,他逼迫父亲,有过弑父的念头。另外他还利用强占杨氏,接收了曾敌对自己的势力。李世民真的冷漠无情吗?皇位面前何来亲情可言?正是狠辣、包容的李世民,才有能力为大唐开创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