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驾崩前,为何哭喊一个死囚的名字?若没他,就没明朝两大盛世

朱棣驾崩前,为何哭喊一个死囚的名字?若没他,就没明朝两大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4/1/22 16:43:34

但谁又曾经能够想到,如此一位强硬作风的皇帝,在临终前也展现了自己柔软的一面,哭着喊着一个死囚的名字,还嚷嚷着如果没有他,恐怕就没有明朝两大盛世。

朱棣这儿说的,无非就是父亲朱元璋在位之间的洪武,以及自己在位期间的永乐,撇开朱棣身上那些一言难尽的东西不说,朱棣在位的永乐年间,中国这片土地确实出现了历史上都难得一见的繁荣。

而这个人,就是先后辅佐了明朝三个皇帝的夏元吉,能够亲身经历3个皇帝,想来也是一份别开生面的人生经历了吧。

能够让朱棣这种“好战分子”都能记住,不用怀疑夏吉身上定然是有着一些难得一见的特质,这一切都得从夏元吉不同寻常的人生说起。

值得一说的是,夏元吉还是一个出了名的性情耿直的人,能够在明朝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时代辅佐三个皇帝,实属难得。

夏元吉还有一个难得的特质就是,他可能是明朝最为清廉的一个官员,可能没有之一。

夏元吉幼年时期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从小没有父亲的他,是由母亲独自一人将其含辛茹苦带大的,而且夏元吉对母亲非常孝顺,在十里八乡之内都是出了名的孝子。

都说孝顺父母的人,为人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夏元吉兢兢业业的精神,也让朱元璋大为赏识,直到朱元璋称帝之后,便是将夏元吉提拔成为了户部主事。

朱元璋都知道,这户部主事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但在夏元吉的亲力亲为下,从来都没有出过岔子。

人品好,清廉,做事又认真,哪个皇帝不喜欢这种大臣?

当时还是燕的朱棣,夏元吉在他看来也是一位相当让人钦佩的大臣,能够在群臣眼中留下这种印象,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难得。

之后朱允炆跟朱棣相继上位之后,夏元吉也依旧是户部主事,平日里两袖清风的他,还将自己微薄的收入拿出来帮助养济院,而夏元吉将自己帮助养济院的事,也从来没有向皇帝禀报过,这等赤子之心,恐怕在整个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存在。

因此,朱棣看中了夏元吉这方面的才能,还将其设为了财政大臣,期间朱棣五次北伐,夏元吉都充当了财会的角色,不难想象,这所谓的“永乐盛世”,必然是有夏元吉一份功劳的。

千万不要小看了“财政大臣”这份职位,他们的存在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个朝廷开支上的命脉,收入以及支出,全都要经过他们之手,一旦朝廷发生了经济上的问题,财政大臣大概率是第一个背锅的。

可以说,财政大臣还是皇帝身边的投资顾问,对于哪些开销是值得的,哪些开销是不值得的,这些都会经过夏元吉的思虑,因此朱棣在夏元吉的辅佐下,几乎没有让朱棣花过太冤枉的钱。

虽然夏元吉个性耿直,但也不影响他是一个非常佛系的人,当时明朝有着各种组织,无论是站在皇帝那一边的,还是跟皇帝搞对立的一方,但夏元吉统统没有参与,他的内心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也因为夏元吉耿直这一点,有时候会直接指出朱棣的不对,久而久之便是让朱棣有了很深的不悦,最终便是将夏元吉打入了大牢。

就在朱棣回过神来的时候,才知道了没有夏元吉的明朝损失有多么大,因此也不难理解朱棣在驾崩前还会喊着夏元吉的名字了。

可见,能够尽心尽力做好一位大臣,就足有可能在中国历史上流芳千古,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崇祯皇帝为何不选择出逃,他为何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崇祯与李自成的关系,李自成为什么杀害崇祯

    有人说,崇祯上吊是风骨刚烈,也有人说,是崇祯软弱无能,因而以上吊来逃避现实。纵观时局,与其说崇祯此举是逃避现实,不如说是逃不出现实。自崇祯登基以来,一直勤勉奋进,为收拾残败的江山,可谓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书有载“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他除魏忠贤、平冤狱、颁《罪己诏

  • 有人说朱瞻基给大明留下隐患,才使明朝走向末路,事实真的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瞻基多活十年明朝会怎么样,明朝朱瞻基的一生遭遇,明朝朱瞻基活多少年

    当然也有人说朱瞻基为大明朝留下了几个隐患,致使明朝后来走向了陌路,其实这样的说法有失公允,真的要说留下隐患,任何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初,大封开国功臣让他们世代罔替就是为王朝的灭亡留下了不小的隐患。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位有为之君所立下的政策,开始之初都是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为了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只能说他们的出

  • 改革到底有何好处?王安石为之奋斗一生而无悔,雍正吸取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安石的改革措施,王安石做了什么改革,雍正与王安石

    就算是王莽作为失败的君主,他也立志搞新政,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政策。唐朝时期二王八司马的改革,虽然也失败了,可也轰动一时。此后的历代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新政和改革,新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什么这么多有才能的人,前赴后继地为它付出实践?我们从以下两次改革来谈谈这个问题。其实历代改革当中,影响最大,我们

  • 朱元璋明明喜爱朱棣,为何不立为太子?一份当年密档揭开他的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太子,朱棣出生时候朱元璋在干什么,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儿子吗

    要说明朝讨论度最高的两位皇帝,那定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这一对父子都经历着非常跌宕而又传奇的一生,朱元璋乞丐出身最后当上皇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因此两位皇帝,既有着不少争议,但也有着无人可否认的功绩。但这问题就来了,朱棣日后的成就,足以证明朱棣天生有着帝王命,更何况

  • 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仆人,看司马光和他仆人吕直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直与司马光,司马光小时候的四个故事,司马光聪明在哪

    而且,若是运气好的话,他们的生活也是可以有很大保障的。一般奴仆的地位都是跟随主人来的,他们只是主人的附庸。这个道理很简单,你不妨想一下皇帝身边的太监和一个臣子的杂役比起来,不说皇帝身边的人,就连替皇帝传话的人,其身份在低级官员,甚至,是老百姓面前,都是金贵无比的。这些奴才在外面都是代表着自己的主人行

  • 朱棣次子朱高煦究竟犯了什么错,被侄子朱瞻基放在缸里活活烹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瞻基杀了朱高煦吗,历史上的朱瞻基和朱高煦,朱高煦如何评价朱瞻基

    明朝时期,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二子朱高煦便是这样一位因“有勇无谋”而落得个凄凉下场的主儿!在奉行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王朝,朱高煦是很冤屈的,因为他上头有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朱高炽。朱高炽的存在对于朱高煦而言如同一道天堑:除非哥哥早死,要不然他想继位几乎是痴人说梦。影视剧朱高煦原本,做了老二的朱高煦也并未觊

  • 李自成是如何处置崇祯遗体的?这一做法可以看出大顺政权很难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如何对待崇祯遗体,大顺是李自成吗,大顺王李自成的一生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对明朝两位皇帝的优秀品行作出的评价。明朝初期朱棣皇帝把国都从南京到了北京,北京离北部边境较近,意在皇帝镇守国门,只是到了崇祯皇帝这里,明朝已经积重难返,他也回天乏术,感觉自己愧对列祖列宗,最后吊死在煤山的老槐树下,这就是“君王死社稷”的由来。可以说,崇祯是被李自成逼死

  •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位?朱棣:我都得忍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太子,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标,朱元璋为什么让朱标做太子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选择“接班人”时就很“痛快”,刚称帝时就立朱标为太子,没有丝毫犹豫,其他皇子也心服口服,不敢露出丝毫争夺之意,权力的传承竟然一派祥和之意,没有任何波澜,要知道朱元璋足足生下26位皇子,这其中雄才大略者不在少数,比如后来成为“永乐大帝”的朱棣。那么这么多皇子为何就没人敢与

  • 流动作战和根据地,张献忠、李自成应如何选择才能最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献忠与李自成谁的破坏力大,张献忠李自成实力,张献忠怎么投奔李自成

    张献忠 我们可以从张献忠的作战案例以及当时官方对其作战特点的评价可以看出这种流动作战的优点。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率军联合闯王高迎祥等人袭击凤阳时,便是长途奔袭,趁明军不备而攻击得手。当然,这也是得益于张献忠有着装备精良的骑兵部队,张献忠的骑兵部队每人配备两到三匹马,保证了马匹长途奔袭的能

  • 年过古稀的李善长,每天勤劳务农,为何朱元璋仍然不放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明朝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可否认的是,明朝在后期重视了火器的发展,可是明朝末期出现了党争,结果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党争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隐患。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的出身是非常低微的,历史上记录在册的皇帝中,比朱元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