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谁又曾经能够想到,如此一位强硬作风的皇帝,在临终前也展现了自己柔软的一面,哭着喊着一个死囚的名字,还嚷嚷着如果没有他,恐怕就没有明朝两大盛世。
朱棣这儿说的,无非就是父亲朱元璋在位之间的洪武,以及自己在位期间的永乐,撇开朱棣身上那些一言难尽的东西不说,朱棣在位的永乐年间,中国这片土地确实出现了历史上都难得一见的繁荣。
而这个人,就是先后辅佐了明朝三个皇帝的夏元吉,能够亲身经历3个皇帝,想来也是一份别开生面的人生经历了吧。
能够让朱棣这种“好战分子”都能记住,不用怀疑夏文吉身上定然是有着一些难得一见的特质,这一切都得从夏元吉不同寻常的人生说起。
值得一说的是,夏元吉还是一个出了名的性情耿直的人,能够在明朝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时代辅佐三个皇帝,实属难得。
夏元吉还有一个难得的特质就是,他可能是明朝最为清廉的一个官员,可能没有之一。
夏元吉幼年时期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从小没有父亲的他,是由母亲独自一人将其含辛茹苦带大的,而且夏元吉对母亲非常孝顺,在十里八乡之内都是出了名的孝子。
都说孝顺父母的人,为人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夏元吉兢兢业业的精神,也让朱元璋大为赏识,直到朱元璋称帝之后,便是将夏元吉提拔成为了户部主事。
朱元璋都知道,这户部主事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但在夏元吉的亲力亲为下,从来都没有出过岔子。
人品好,清廉,做事又认真,哪个皇帝不喜欢这种大臣?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夏元吉在他看来也是一位相当让人钦佩的大臣,能够在群臣眼中留下这种印象,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难得。
之后朱允炆跟朱棣相继上位之后,夏元吉也依旧是户部主事,平日里两袖清风的他,还将自己微薄的收入拿出来帮助养济院,而夏元吉将自己帮助养济院的事,也从来没有向皇帝禀报过,这等赤子之心,恐怕在整个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存在。
因此,朱棣看中了夏元吉这方面的才能,还将其设为了财政大臣,期间朱棣五次北伐,夏元吉都充当了财会的角色,不难想象,这所谓的“永乐盛世”,必然是有夏元吉一份功劳的。
千万不要小看了“财政大臣”这份职位,他们的存在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个朝廷开支上的命脉,收入以及支出,全都要经过他们之手,一旦朝廷发生了经济上的问题,财政大臣大概率是第一个背锅的。
可以说,财政大臣还是皇帝身边的投资顾问,对于哪些开销是值得的,哪些开销是不值得的,这些都会经过夏元吉的思虑,因此朱棣在夏元吉的辅佐下,几乎没有让朱棣花过太冤枉的钱。
虽然夏元吉个性耿直,但也不影响他是一个非常佛系的人,当时明朝有着各种组织,无论是站在皇帝那一边的,还是跟皇帝搞对立的一方,但夏元吉统统没有参与,他的内心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也因为夏元吉耿直这一点,有时候会直接指出朱棣的不对,久而久之便是让朱棣有了很深的不悦,最终便是将夏元吉打入了大牢。
就在朱棣回过神来的时候,才知道了没有夏元吉的明朝损失有多么大,因此也不难理解朱棣在驾崩前还会喊着夏元吉的名字了。
可见,能够尽心尽力做好一位大臣,就足有可能在中国历史上流芳千古,这都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