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与哥伦布相比差在哪里,为什么七次下海没有发现新大陆?

郑和与哥伦布相比差在哪里,为什么七次下海没有发现新大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20 更新时间:2024/2/3 20:53:19

航海条件,二人天差地别

首先哥伦布航海的时候,根据地球是圆的这个理论,最初的目的是开辟一条新的航线来到达东方,获取当时非稀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甚至十几年来曾经四处游说欧洲各国的室,却遭到了屡屡碰壁,更多的是被人们当成了一个骗子,最终好不容易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但是航海之时装备非常简单,船上的船员也不多,甚至第一次航海的时候仅有三只船,就总体的航海条件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差的了。

据《宝船厂》记载:“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

但是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本身就是明成祖朱棣所大力支持的,郑和的船队规模非常大,各种船只的种类齐全,装备精良,船员人数也多,数次跟随航行人数都达到了近两万八千人,除了基本的船员外还有行政要员,军事要员,这样的航海在那个时代都是空前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无人能及的。

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各方面条件好的郑和发现新大陆才对,但是事实总是与人们开了个玩笑,发现新大陆的人并不是郑和,而是哥伦布。当然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并不是哥伦布,而是因为哥伦布发现这块大陆以后,对美洲以及欧亚大陆产生的大规模影响,才被人这样命名的。

航海目的不同,关注的事物也就不同

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郑和之所以没有发现新大陆,因为两个人的目的是根本不相同的,郑和的航海更多的目的是宣扬大明朝的国威,天朝上国的思想在当时的每个国人心中,其他地方不过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能有什么利益可言,这或许就是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

而哥伦布则是则是为了寻找利益,甚至在哥伦布四处游说欧洲各国王室的时候,提出了战利品回报、发现的新国家的总督权过继给自己后人等等一系列利己的利益,航海目的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在航海过程中关注的事物也有所不同,这也是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的主要原因。

就像是鲁迅曾经在《电的利弊》中说过,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人用它做成子弹抵御敌人,而我们却是用来制造烟花,外国人使用罗盘在航海中指引方,而我们却是用来看风水。

科学认知差异大,世界观不同

另外,郑和与哥伦布在科学认识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自明朝开始开始实行海禁政策,随着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了西方的国家,甚至在清朝时期还形成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让外界先进的科学信息思想难以传入中国,人民的思想也形成了固有的僵化。在郑和的眼里,世界一直都是“天圆地方”的,从这个世界观上来看,郑和只会认为航海之时越走越远,不可能回到原点。

与郑和相反的是,在哥伦布的眼中,地球是个圆的,从一个点出发,沿着一个方向走下去,最后肯定能回到起点。总体客观的来说,郑和所处的年代,当时人类的科学技术肯定没有哥伦布所处的时代发达,科学知识上的差异,也是郑和发现不了新大陆的原因。

感谢读者阅读,欢迎评论、关注、留言。

参考献《明史》《宝船厂》《电的利弊》《大航海时代》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后的宋徽宗与宋钦宗,过着什么样的悲惨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饥饿、寒冷,长伴徽宗、钦宗二帝首先宋朝皇室众人长期以来生活在南方,身体自然难以适应北方的苦寒之地,而且被俘虏带走时身上还穿着那当时的绫罗绸缎,根本不耐寒。另外被金人带走北上之时,正值年初,虽然不如大寒时那么冷,但这时候的严寒,也不是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皇帝们能够承受的,随着不断地往北方走,气温自然越来越

  • 贫寒女子在墙上题诗,陆游见过后啧啧称奇,连人带诗收为己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陆游在梅园题诗,陆游为武侯祠题诗,陆游写诗60首

    唐宋之时是文人辈出的时代,无数顶尖的人才站在金字塔尖,留下了辉煌的唐诗宋词。其实,之所以那个时代如此璀璨,是因为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贩夫走卒尚能吟诗作对,当然能孕育出文以载道的千古风流人物。今天,小珏想说的就是陆游小妾的故事,它出自于宋末的《随隐漫录》,清朝《词苑丛谈》也将其记录下来。我们知道,陆游

  • 郑成功38岁拿下台湾,为何没有继续攻占琉球群岛?39岁便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成功在台湾的真实情况,郑成功在台湾的地位怎么样,郑成功当年带了多少人去台湾

    所以甭说攻占琉球群岛了,郑成功连治理台湾的时间,其实都没有。由于英年早逝,本来有无限可能的郑成功,也失去了继续攻城略地的机会。对琉球群岛,郑成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攻占计划。反倒是对攻占菲律宾,郑成功当初是有计划的。那么为啥郑成功从来没想过攻占琉球群岛呢?第一,琉球王国是明朝和日本共同的藩属国。自古以来

  • 辛弃疾64年只执着一件事,一生爱国的他,结局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梦是会醒的,1127年,正月里的鞭炮声还萦绕在人们的耳畔,但是金人的人马却已然兵临城下,一声声痛苦的哀嚎、一场场惨绝人寰的杀戮,让人触目惊心。北宋先后登基的宋徽宗、宋钦宗皆被金人掳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后来继任的南宋皇帝宋高宗已经考虑不了太多,他只能匆

  • 元朝之后,鞑靼、瓦剌和大明的三国演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元为啥分裂瓦剌和鞑靼,瓦剌和鞑靼跟明朝的关系,瓦剌和鞑靼是元朝后裔吗

    公元1368年,当徐达攻入北京之时,元朝作为一个政权其实并没有结束,元顺帝只是北逃了,而元朝也只是北移了,史称“北元”。明朝,称北元为“鞑靼”,而与此同时,鞑靼的东部又出现了一个叫“瓦剌”的政权,与鞑靼、大明三足鼎立。那么瓦剌又是谁?1,瓦剌瓦剌属于广义上的蒙古,但与蒙古又不完全相同。元朝之时,瓦剌

  • 身为艺术家的宋徽宗却没有看出《清明上河图》背后的隐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徽宗能欣赏到清明上河图吗,宋徽宗与清明上河图,宋徽宗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

    由张择端所绘制《清明上河图》,虽然显现出一副盛世景象,但在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暗含着北宋朝在烈火烹油和鲜花着锦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危机和隐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清明上河图》,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秘密。《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画作,甚至没有之一。目前,该画保存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内,是国宝级

  • 郑和手下亲手将侄子沉入海底,三年后竟收到侄儿来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撰文:碧海扬帆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过去航海由于设备简陋,不具备现代化的科技和医疗水平,船员们因为天灾人祸死亡率很高,在航行途中病死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得不被抛进大海里,俗称为海葬。可是海葬后的魂魄又去了哪呢?#01:海底来信真与假郑和下西洋时,手下有一得力的船长名叫郑大年,船员们都叫他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时有什么表现?皮肉已尽,叫声不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是怎样被处死的,袁崇焕被谁处死,袁崇焕为何被处死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崇祯帝根本无力回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的党争仍然是不断出现,即使是在明末的关键时刻,党争仍然是朝中不缺少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在明末时期的危急时刻下,党争仍然存在,这就让人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会走向灭亡了。可问题是,明末时期出现的厉害人物不在少数,袁崇焕肯定是其中之一。说到袁

  • 金人的“牵羊礼”到底是什么?让宋钦宗的朱皇后羞愤地直接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钦宗的皇后被金人霸占了吗,宋钦宗什么时候被金人释放,南宋牵羊献俘礼的视频

    标志着北宋灭亡,这是一个耻辱呀,这还没有完,国家忘了,那些被掳走的人,过着亡国奴的生活,简直是猪狗不如,特别是女子,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宋朝的皇后嫔妃和公主们,受尽凌辱,甚至还有沦为娼妓的,而且金人还让她们行“牵羊礼”“牵羊礼”,但听名字,还没有什么,应该就是牵着羊行礼吧,但是却有着天壤之别!牵羊礼是

  • 雍正靠篡位继位?专家放大康熙遗诏研究后称:都是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听过“九子夺嫡”的这段历史,很多人对雍正继位的正统性议论纷纷。究竟雍正是不是康熙的合法继承人?为何民间会出现雍正篡位的传闻?人们都在暗地里揣测。而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数百年,一直到考古学家发现康熙当年的遗诏,并将遗诏进行仔细的研究后,这个问题才终于有了答案。这份遗诏现在存放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