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代一种老古董兵器,成了明朝看家宝,差点把李自成逼上绝路

三国时代一种老古董兵器,成了明朝看家宝,差点把李自成逼上绝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4/2/4 23:11:30

李自成出身于陕北贫苦农家,年轻时当过驿卒,还在明朝甘州总兵杨肇基手下当过几天大头兵。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所在的部队发生哗变,饥寒交迫的士兵们长期得不到军饷,忍无可忍,杀死参将王国用,投奔到农民起义军队伍中,李自成由此开始他的造反生涯。

李自成虽是普通农民出身,但胆识过人,义气豪爽,打起仗来悍不畏死,还有着出众的军事头脑,很快在农民军中脱颖而出。他先在第一任闯王高迎祥部下担任第八队“闯将”,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被众人拥立为第二任闯王。他的队伍也迅速壮大,成为明末众多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

明朝崇祯帝视李自成为洪水猛兽和头号强敌,先后派出杨嗣昌、洪承畴、曹文诏、傅宗龙、汪乔年等一批名帅名将,围剿李自成。但李自成精于用兵之道,他采用极度灵活的运动战和游击战,善于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神鬼莫测。且李自成手下还有一支彪悍的骑兵,被称为“老营兵”,大都是身经百战、从刀山箭雨中摸爬滚打过来的百战精兵,战斗力极强,一般的明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自成的队伍也越打越强,越打越精,让崇祯头痛不已,视之为危及明朝生存的心腹大患。崇祯十五年,崇祯帝任命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全权负责征剿李自成。孙传庭是明朝末年名将,纵横沙场数十年,韬略娴熟,善于用兵,是明朝当时数一数二的将帅之才。

孙传庭上任后,并未贸然出击,而是审时度势,研究李自成的作战特点,想研发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破敌之策。他考虑到常规的战术和兵器,都难以克制李自成,于是埋头研究古代兵书,想从中找到办法。没想到还真被他找到了。

早在三国时代末期,曾经出现过一种独特的兵器:偏厢车。当时有一个武将马隆,为了对付骁勇无敌的鲜卑骑兵,曾经“作偏厢车”,研制出一种木质战车。这种偏厢车侧面装有厚厚的木质甲板,上面开有箭窗。以人力推动,平时可以作为后勤车辆运输辎重,进攻时可以充当“装甲车”冲锋陷阵,撤退时可以充当防守屏障,扎营时可以首尾连接作为寨墙,有效增加了士兵的防护能力和对抗骑兵能力,使得军队的作战效能大大提升。

孙传庭灵机一动,就以史书上的图纸为设计图,大批量制作偏厢车,前后一共制造了两万多辆。为了让这种三国时代的老古董兵器更有威慑力,孙传庭还购置一批火铳和佛朗机炮,安装在偏厢车上。由于火器结合偏厢车,故此这种改进型战车又被当时称为“火车”,孙传庭专门成立了一个车营,用于征剿义军,视之为明朝的看家宝。

崇祯十五年,孙传庭带领大军东出潼关,杀奔河南汝州,寻找李自成主力部队决战。明军的车营在实战中显现出巨大威力。战场之上,明朝千百两战车铺天盖地卷地而来,明军依托战车向外开枪射箭,李自成的义军面对这种战车极不适应,冲锋冲不动,射箭射不着,连连败退,一路溃退,《明季北略》记载,“民军死者三分之一”,让李自成遭受到前所未见的重挫。

孙传庭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李自成据守的汝州、宝丰、郏县,势不可挡。眼看就要把李自成逼上绝路,关键时刻明朝又掉了链子。时值夏秋之交,接连下了几天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明朝军队主力又孤军深入,后勤粮草供应不上,明军断粮了。

兵无粮自乱,孙传庭只得被迫撤兵,想退回陕西就粮。明军将士饿着肚子,狼狈不堪地往回跑。李自成敏锐地抓住战机,向孙传庭发起全线猛攻。此时的明军饥寒交迫,兵无斗志,在李自成的冲击下全线崩溃,孙传庭的车营也就此毁于一旦,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史料:《明季北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曾告诫子孙不能攻打此国,朱棣不听直接将其打成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vs朱棣,1335年朱元璋率兵去攻打哪,朱棣出生时候朱元璋在干什么

    在朱元璋留给后世子孙的训诫中,除了确定后代子孙的取名规则,制定明王朝强硬对外的基本国策等以外,还告诫后人不要攻打周边的一些小国家,要与之建立友好的、以明王朝为中心的藩属关系,可以说这是此后明清中国朝贡体系最初的形成,也深刻影响了此后几百年间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走向。在朱元璋告诫子孙不能攻打的一些小

  • 原来赵祯同意李玮和徽柔的婚事,是因看到他手中的这两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李玮对赵徽柔好吗,赵祯和李玮差多少岁,赵祯为什么强迫徽柔嫁给李玮

    在最新预告中,赵祯在聚会上看见了李玮,他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但胜在憨厚老实。李玮虽然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但一个举动却赢得了赵祯的心。赵祯十分喜欢李玮,从第一次看见他,就发现他眉宇间和自己母亲长得很像。饭桌上,赵祯十分开心,还许给他一个心愿,李玮告诉赵祯,自己想给徽柔送糕点和干果。听到这个心愿后,赵祯

  • 朱祁钰对待朱祁镇十分苛刻吗?事实真相证明,这只是欲加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祁镇和朱祁钰关系好吗,明朝皇帝朱祁镇和朱祁钰,朱祁镇以前对朱祁钰多么信任

    而俘获了朱祁镇的瓦剌人,自然也不会就此罢手。他们意图利用朱祁镇的皇帝身份,来进行讹诈,最终在王直、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之下,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钰成为新君,是为景泰帝,同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上任伊始,朱祁钰便将宦官王振的党羽一一清除,于谦也被任命为兵书尚书,署理京畿防务。最终在众人一心,背水一战之下,

  • 元朝时期,山东进士担任地方长官,主要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的进士是现在的什么官,元朝进士一览表,元朝四川王姓进士

    凡为官地方者,在地方上治理上积极作为,劝民耕种、大兴教化、整治治安,造福一方。桂栖鹏先生认为“元代进士在元代地方官队伍中是出类拔萃的,他们治理地方的政绩是突出的,他们的政治素质要远远高于元代地方官队伍的水平”,也就是说“治理地方的政治实践是元代进士政治实践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元代进士政治活动最主要的

  • 元朝和缅甸多次战役,“三年一贡”朝拜,宗藩关系得以确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缅甸行省,元朝对缅甸的态度,宗藩制度

    公元12世纪,蒙古开始在漠北高原崛起。12世纪末,蒙古部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用武力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公元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开始对外进行征服战争,先后消灭了金、西夏、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国汗位,

  • 从农业到手工业,细数西夏对北宋技术的吸收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西夏与北宋对照表,西夏与北宋的简介,西夏与北宋的历史事件

    学习北宋的农业技术西夏疆域“东据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党项族本为游牧民族,早期的社会经济中,农业并不占重要地位。自李继迁以后,西夏的疆域扩展到洪、宥、甘、凉、肃州,一些自汉唐以来就有农业传统的地区列入西夏治内,在掠夺战争中,西夏又收罗立不少北宋人,令其从事农业生产,西夏的农业逐渐发展起

  • 与北宋的贸易活动中,对于西夏的经济发展来说有何益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变化,西夏与宋的贸易,西夏和北宋的历史

    在当时西夏的经济还是以传统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的发展非常有限,一些学者认为,西夏商业的发展,对推动西夏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实客观上来看,西夏王朝的经济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他们也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发展,通过与北宋互通有无的贸易方式,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 《清明上河图》中的一家店铺,揭示了宋朝的弊端,难怪会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图对宋朝的影响,清明上河图与宋朝商业

    书画算得上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印记。在一些书画中,我们可以就此了解到某个朝代的生活场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详细地绘制了当时宋朝首都的场景,全长大约五百多厘米。因为其细致的描写,甚至我们还能够看到图片上人物的形态。也因此,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 唐武宗时候,李德裕曾研制出一道“神”羹,因一个原因绝传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武宗李德裕,唐武宗在位后有多信任李德裕呢,唐武宗在李德裕的帮助下

    在唐武宗时,有位著名的宰相叫李德裕,他是宰相李吉甫之子,靠着父亲的权势,他也慢慢的在朝中爬上了高位。在唐穆宗时,著名的“牛李党争”中的“李”,指的就是李德裕,属于派系中的灵魂人物。在唐武宗继位后,李德裕得到了提拔,官拜太尉,又被封为公爵,号称李国公。在执政的6年中,李德裕内驭宦官,外铲奸党,不但平定

  • 刘裕举兵北伐势如破竹,为何偏偏长安得而复失,还损兵折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裕北伐时间,刘裕北伐为啥失败,刘裕北伐能否成功

    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宣告灭亡,长安城落入胡人手中。东晋成为偏安政权,再也无力称霸中原,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刘裕。图1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刘裕,小名寄奴,追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