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的都城设在什么地方,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战国七雄的都城设在什么地方,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45 更新时间:2024/2/24 7:35:02

[var1]

于是诸侯国开始自力更生,寻求自身的发展,在礼崩乐坏之下展开夺霸之战,而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让东周也分了两部分,即前面的春秋时期和后来的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就是变法图强后的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

而在这漫长的时间内,诸侯国们大部分都经过了数次迁都,真正探究起来比较复杂,这里只简单说一下战国七雄的都城。战国时期的这七个诸侯国,唯一没有迁都的就是老牌诸侯国齐国。当然,虽然说齐国从西周初期就建国,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知道田氏代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件大事,姜太公建立的吕齐已经被陈完的后代妫姓田氏所代替。但齐国这个国名倒是没有改变,而都城也没有改变,还是临淄,临淄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

[var1]

与齐国一样属于老牌诸侯国的还有燕国和楚国。燕国在战国时期的都城是蓟城,位于现在的北京市,这是燕国最重要的都城。为了在中原之争中占据有利局势,所以燕国的都城并不止蓟城,或者说蓟城之外,还有别的陪都,甚至有五都之说。

比齐国和燕国建国稍晚些的楚国在战国时期也经历了迁都。楚国最著名的都城就是郢都,几乎整个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都在郢都,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不过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却迁了好几次都,楚惠王曾将都城设在鄢都,位于现在的湖北省宜城,但几年之后又迁回了郢都。

或许鄢都这个地方甚至还没有正式建都,只能算是陪都。《史记·楚世家》中关于真正从郢都迁出是在楚顷襄王时期:

“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

这就是著名的鄢郢之战,白起率大军攻进了鄢都和郢都,楚顷襄王被迫东迁,然后以陈城为都城,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淮阳。

[var1]

楚顷襄王去世后,其子楚考烈王继位,又在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将都城从陈城迁到了寿春,位于现在的安微省寿县,寿春是楚国最后的都城。

与齐国、燕国和楚国这三个老牌诸侯国比,秦国的立国时间比较晚,它是历史进入东周时期才被封为诸侯国的。秦国最著名的都城就是咸阳,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大致范围时咸阳市的东部和西安市的西北。

《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商鞅带人在咸阳筑宫城,作为秦国最新的都城。而在定都咸阳之前,秦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是雍城,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

[var1]

雍城是秦德公时期设立的都城,一直用到秦献公初年,大约有近三百年的历史。秦献公继位之后,将都城又迁到了栎阳,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北部。栎阳作为都城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十余年,然后就是咸阳。

比秦国立国时间更短的就是韩、赵、魏三国,它们是由老牌霸主国晋国分化而来的,确切说应该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的诸侯国身份,韩赵魏三家变成了韩赵魏三国。

韩国立国之后的都城是阳翟,位于现在的河南省禹州,阳翟作为都城的时间并不长,《史记·韩世家》记载:“哀侯二年,灭郑,因徙都郑。”即公元前375年,韩国在灭了郑国之后,将都城迁到了新郑,位于现在的河南新郑。

[var1]

赵国立国之后的都城在中牟,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汤阴。《史记·赵世家》记载: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即公元前386年,赵敬侯继位,在他继位后不久就发生了武公子朝之乱。后来公子朝逃到了魏国,连同魏国攻打赵国,虽然赵国打了胜仗,但是赵敬侯还是决定迁都,将都城迁到了邯郸,位于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魏国立国之后的都城设在安邑,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夏县,而迁都大梁(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发生在魏惠王时期,至于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则有异议。

《史记·魏世家》中记载魏惠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339年迁都,“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说魏国是为了避秦才迁的都。不过《竹书纪年》中则记载迁都大梁发生在魏惠王六年,而迁都的目的是为了图霸。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竹书纪年》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却先打巴蜀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先打韩国还是巴蜀,秦国攻占巴蜀,秦国打巴蜀的原因

    [var1]首先,巴蜀在传统意义上并不属于周室分封制度下“天下”的概念,因此进攻巴蜀不存在激怒和挑衅中原六国,从而使秦国陷入各国包围的风险。要知道尽管韩国的实力非常弱小,但它毕竟属于传统意义上晋国的一个重要分支,贸然进攻韩国,一定会让中原的其他诸侯国看到秦国想要对外扩张的野心,从而使合纵战略重新达成

  • 教授韩侍桁发文称:女人说谎比男人多,鲁迅看不惯写文反驳,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也有非说谎便不能越过某种难关的场合,而这场合也是弱者遇到的时候较多,大概也就是因此为什么女人说谎话要比男人来得多。[var1]很显然,韩教授认为说谎是弱者特别是女人自保的法宝,这摆明了是在嘲讽女性爱说谎,说女人说谎比男人多,而且是弱者。此文一出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可以想象,当时不满的女性肯定是

  • 揭秘范蠡给文种的密信:勾践此人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蠡跟谁辅助勾践,范蠡的财富对勾践有什么帮助,勾践范蠡慧眼识人

    所谓的“可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说的大抵就是勾践与他们的关系。[var1]叹范蠡明智,惜文种自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关于“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范蠡决定离开越国,临走前留了封信给宰相文种。上头写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暗示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我走了你也尽早离去吧!可

  • 扁鹊被从教科书中删除,专家解释:争议太大,不能确定是否有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扁鹊为何被移出教科书,扁鹊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扁鹊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由于张衡地动仪没有实物保存下来,如今大家看到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1951年专家根据想象复制的。由于争议很大,结果2017年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照片以及介绍,被移出了教科书。大家注意,这并不是否定张衡,而是人们实在难以了解张衡地动仪的真实情况如何,选择折中的办法,将其删除。无独有偶,

  •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时期诸葛亮缺粮,诸葛亮在战国的水平,诸葛亮战国七雄争霸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在蜀汉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北伐战事里,“缺粮”一直是桩让人痛心的憾事。多少次战事的关键时刻,都因粮食接济不上含恨退兵。如此遗憾,也叫后世许多质疑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票友,找到了“诸葛亮不行”的由头:人家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都不缺粮,就你诸葛亮缺粮?但这事儿,真不能这么比。首先一个事实是,谁说

  • 战国七雄中的五雄打了一个群架,回头一看远处的小弟被人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七雄的真实资料,战国七雄中的五雄,战国七雄实力变化

    中山国本是狄人建立的国家,从春秋后期开始活跃在今天的河北中西部临近太行山的区域。中山人有着狄人的凶悍作风,一度令中原小国头疼,但后来被晋国压制,晋国时而打击这个邻近的异族小国,时而利用又利用它。晋国进入六卿时代以后,在六卿看来,中山国不过是晋国一个打手而已,时不时利用中山的战力参与晋国与诸侯国的争霸

  • 刘备在临终之前,叮嘱诸葛亮马谡不能重用,为何他偏要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临死前为何说马谡,刘备历史说过马谡不堪重用吗,刘备叮嘱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

    当时刘备一是因为,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而且关羽兵败麦城被杀之后,也失去了一个结拜兄弟,虽然关羽有些自大了一些,有些谁都看不起,但是对于这个哥哥,他还是言听计从的,为了报仇刘备举全国之力,和吴对战。结果就是刘备兵败,到了白帝城之后就一病不起了,于是这就有了,白帝城托孤这件事情,诸葛亮也是为了报答,

  • 关羽死后,诸葛亮到底发现了啥?他竟连忙劝刘备赐死长子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封被刘备赐死冤不冤,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关羽的死和诸葛亮有关吗

    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诸葛亮厉害归厉害,但是肯定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毕竟他耍的那些计谋都是杀敌人的。只是让人奇怪的是,关羽死后,为啥他连忙劝刘备杀死长子刘封呢?诸葛亮到底发现了什么?刘封并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只因刘备41岁的时候,都没有得到一个孩子,于是就在机缘巧合之下,收了无父无母的刘封

  • 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还丢掉性命,竟是中了曹操的套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的真实经过,关羽有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完整版

    当时关羽统兵三万进攻樊城,曹仁坚守不出,而后于禁、庞德赶来支援,曹魏的兵力达到五万。樊城易守难攻,曹魏援军又到,想必关羽只能败退。此时天下大雨,于禁被“水淹七军”,于禁投降于关羽,庞德也被关羽干掉了。这次天助关羽的意外获胜并能帮他夺得襄樊,反而为老关的失利埋下了伏笔。东吴孙权此时仍然按兵不动,孙权此

  • 刘备义弟关羽斩杀袁绍大将后,刘备却能在袁绍手中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二弟关羽投降了曹操之后,便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名将领,而刘备也投奔了袁绍,恰巧曹军和袁军开战,袁绍派刘备起兵讨打曹操,而在战场上,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为关羽所杀,这一消息传到袁绍耳中后,袁绍便要杀了刘备,说关羽杀了他的大将,不能留你在我的军营中,而遭此劫难的刘备却一点也不惊慌,而是从容的和袁绍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