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48 更新时间:2024/5/7 2:01:02

汉合起来尚不及曹魏,两家再起兵端闹不和,自然有鱼蚌之害,得不偿失。蜀汉不少朝臣谏阻刘备,也许诸葛亮也会谏阻吧,但都没有谏阻得住,刘备悉起精锐伐东吴,最终招致夷陵之败。事后诸葛亮在为什么没及时阻止刘备伐东吴一事上,只说了一句,如果法孝直在,必不令东行。为什么诸葛亮会如此说呢?诸葛亮为何就阻止不了刘备伐吴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荆州是战略要地,是实现隆中对策的重要一环。诸葛亮可能也谏阻刘备了,但刘备以诸葛亮当年提出的隆中对策以对,诸葛亮自然无语,或提出的谏阻伐吴理由无力。其二,诸葛亮有避亲之嫌。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在东吴做事,诸葛亮如果极力谏阻,就有废公为私的嫌疑。其三,诸葛亮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少。自诸葛亮跟随刘备后,一般都是刘备领兵在前线打仗,留诸葛亮在后方做后勤留守备战工作。赤壁之战、益州之战、汉中之战,诸葛亮直接参与军事行动的不多,也许这时刘备还没有充分了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感到诸葛亮做事太过谨慎,更适合留守备战练兵做后勤保障,至于对前线征战撕杀,战争机遇把握,也许他刘备更胜一筹。

正是基于这三点原因,刘备坚拒了诸葛亮及一些朝臣的谏阻,出兵伐吴,才招致了夷陵惨败。那么法正为什么能劝阻刘备东征呢?法正自跟随了刘备,一直帮刘备参赞军事作战,在取益州夺汉中的实战中,法正一直在前线与刘备并肩作战,刘备也许对法正的分析研判军情很佩服,史料上也说法正算无遗策,类似郭嘉一类的人物;也许法正很了解刘备的弱点,他深通怎样劝止刘备的方法。好像是在汉中之战时吧,一次刘备率军强攻曹军阵地,曹军迎面箭射如雨,刘备却坚执不退,冒着中箭的危险,指挥士卒强攻。很多人劝刘备撤退,都劝不动,甚至刘备被劝急了,说谁再劝动摇军心定立斩不饶。在此危急时刻,法正赶来了,他了解情况后,马上站在刘备前面,指挥军士作战。敌人箭雨纷纷而至,刘备很焦急地要法正退下,法正不退,说主公尚且不畏生死,自己又算什么?刘备没法,只好同意和法正一起退下来。

由此可见,法正深解刘备为人,别人劝不住的事,法正却是很有一套摆平的办法的,可惜啊,法孝直英年早逝,不然,刘大耳岂能有夷陵惨败?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萧何和韩信哪个厉害,萧何和韩信与项羽是什么关系,韩信与萧何谁对刘邦更重要

    在项羽一方的时候,韩信没背景,也没有漂亮的履历,更不是项羽的嫡系,所以根本不信任韩信的项羽对他的建议种种是丝毫不在意的,他一个打一群,不需要建议,对他有意见的,他一群打一个,也就不再有那么多意见了。项羽表面上对自己人非常仁慈,但是涉及到加官进爵、真金白银的赏赐方面是非常吝啬的,这一点不止韩信,所有人

  • 为何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为什么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忍受过胯下之辱吗,如何看待韩信的胯下之辱

    从这些成语典故中就能够看到韩信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有多重要。可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不好,他以谋反的罪名,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让人们对他的印象有些不好。就连说“胯下之辱”这个成语时,就会想到韩信是一个连尊严都可以放弃的人,这就是说放弃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他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个胆小鬼,这也是他这个人做事没有底线的

  • 为啥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比一比才知道汉寿亭侯到底有多金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和汉寿亭侯哪个好,关羽为何看重汉寿亭侯,汉寿亭侯关羽怎么样了

    受封时间: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受封这汉寿亭侯爵位是大致是在建安五年,200年。这一年,曹操东征刘备,俘虏了关羽。在三国演义上表现为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虽然说关羽降汉不降曹,但关羽身在曹营,为受封创造了条件。受封原因:诛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建安五年,在袁绍和曹操之间发生了

  • 五子良将之首张辽,曹操和曹丕对他的态度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辽的个人资料,张辽曹操,张辽和曹操有哪些故事

    曹洪曾经是曹操的心腹爱将,曾经救过曹操一命,是曹家的大恩人。而曹丕仅仅是因为私人恩怨,就差点杀死了这个自己家的恩人;夏侯尚是曹丕的铁哥们儿,本身也是相当有实力的人,曹丕为了宗室女子出气,杀死了夏侯尚的爱妾,最终导致夏侯尚郁郁而终;张绣在曹操麾下下时立下很多功劳,却被曹丕吓到自尽而亡,更有于禁辛辛苦苦

  • 为何蜀国在诸葛亮历史之后又存活了29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小编觉得任何成功的现象都是有着一定的因素的,总体来讲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六个字去形容,那么蜀国在本来大家认为失去了这么多顶梁柱绝对会垮去的时候,却毅然决然的又挺立了起来,且存活了这么久,真的让人无限佩服。那么这么多让人心系的故去英雄们都是谁呢?小编在这里可以帮助大家回味一下,无疑就是刘备,关

  • 为蜀汉奉献了一生的姜维算不算忠心赤胆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姜维地位有多高,蜀汉后期姜维近况,蜀汉最强大将姜维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太守马遵疑之可以分析出姜维衷心的是汉室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兵出祁山的时候,作为官拜中郎,天水郡参军的姜维和当时的天水太守马遵一起在各地巡查途中,得到蜀军前来攻打的消息,太守马遵不是赶紧阻止力量防御,反而是先怀疑上了和自已一起巡查的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有疑心,扔下

  • 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堪比周瑜,终被权利引火烧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逊与周瑜,吴国重臣陆逊有多厉害,陆逊对东吴的贡献

    但是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得到他们称赞的就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诸葛亮。最后这一位想必大家心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人选。这个人绝对是你们所想不到的,他就是陆逊。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够在其中的就只有他们两个了。就孔明来说,他在蜀国

  • 为何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刘禅不听话,便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原话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当然有权术成分,主要是打感情牌,指望用道德约束诸葛亮走到篡逆这一步。从另一方面看,人死如灯灭,刘备其实也管不了身后事,于是他退而求其次,说这话留一个因果:假如事态真发展到那一步,诸葛亮可以摆明说先帝有言在先,这样大家对夺位的反弹会小一些,诸葛

  • 他是刘备手下谋士,劝降马超,计平南中,儿媳更是为关羽最爱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是刘备手下的谋士,马超能打过关羽吗,刘备与马超故事

    李恢公元214年(夏),因为马超的勇武镇守,刘备与张飞久攻不下雒城,诸葛亮来了之后,便巧施反间计,顺利的让城主与马超互相产生了矛盾,马超见大势已去,便悄悄写信向刘备投降。收到信封的刘备并不是太相信马超的投降,但又十分渴望得到马超这一员猛将,于是便派遣李恢前往马超处劝降。刘备大军劝降的过程中,李恢只用

  • 他是三国中第一谋士,诸葛亮也自配不如,被莽夫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谋士,三国第一谋士 诸葛亮,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四大谋士

    张郃是魏国人,后来做了降兵,归顺于曹操。曹操也是个大气的人,喜欢能人,即使是敌军的,只要能为他效力,他都热烈欢迎。张郃这个人也是个有才华的人,在战场上也很有自己的策略,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打过很多胜仗,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这样一个有谋略的人,但是却在一次跟张飞的对战中失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