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顶级谋士,张良和范增究竟差距在哪?为何范增失败那么彻底

同样是顶级谋士,张良和范增究竟差距在哪?为何范增失败那么彻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3/12/9 8:56:09

范增跟错了刚愎自用的项羽张良跟对了知人善用的刘邦!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其实他的许多建议都是没有被项羽采纳的。最著名的就要说鸿门宴了,范增多次暗示项羽,让其杀掉刘邦,以绝后患,均被项羽视而不见。更可气的是项伯,当范增让项庄借着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的时候,项伯竟然暗中相助刘邦,后来让刘邦侥幸逃脱。

作为首席谋士,范增的建议竟然被无视。这一切都源于项羽的刚愎自用,他很轻视刘邦,认为刘邦难成大事。反观刘邦,他深刻知道张良对自己的重要性,什么事情都是跟张良商量,基本对张良那是百依百顺,二者之间亲密无间,毫无间隙。如果领导和下属之间各怀鬼胎,不能一条心的话,怎么成就大事!

后来,因为陈平的一条离间之计,项羽就赶走了忠心耿耿的范增。这更加表明范增跟错了主子。范增虽然忠诚,但是脾气火爆,经常让项羽下不来台再拿鸿门宴来说,当项羽多次无视范增眼色,最终导致刘邦逃走的时候,范增就当着众人的面,没有给项羽好脸色。要知道,当时张良也在场,范增就把刘邦送给项羽的玉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并且大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还说他们最终都会死在刘邦的手里。

这种行为对当时意气风发的项羽来说,绝对是一种很难堪的羞辱了。虽然范增是项羽的亚父,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项羽下不来台,实在是犯了职场大忌啊。

范增处处以长辈自居,每当项羽不听他的建议的时候,他就容易大发雷霆,这令项羽非与他之间的隔阂在慢慢的扩大。项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傲气的人物,他表明上不说,但是内心已经对范增产生了反感。这也是后来一条离间计,项羽就赶走范增的深刻原因。范增辅佐项羽的时间也不算短,应该对项羽的脾气性情有很深的了解。但是范增却不懂收敛自己火爆的性格,喜欢把话说得非常的直接,与张良对刘邦的循循善诱,温文尔雅形成强烈对比。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跟刘备去伐吴,刘备伐吴诸葛亮怎么劝不了呢,假如刘备伐吴成功

    汉合起来尚不及曹魏,两家再起兵端闹不和,自然有鱼蚌之害,得不偿失。蜀汉不少朝臣谏阻刘备,也许诸葛亮也会谏阻吧,但都没有谏阻得住,刘备悉起精锐伐东吴,最终招致夷陵之败。事后诸葛亮在为什么没及时阻止刘备伐东吴一事上,只说了一句,如果法孝直在,必不令东行。为什么诸葛亮会如此说呢?诸葛亮为何就阻止不了刘备伐

  •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萧何和韩信哪个厉害,萧何和韩信与项羽是什么关系,韩信与萧何谁对刘邦更重要

    在项羽一方的时候,韩信没背景,也没有漂亮的履历,更不是项羽的嫡系,所以根本不信任韩信的项羽对他的建议种种是丝毫不在意的,他一个打一群,不需要建议,对他有意见的,他一群打一个,也就不再有那么多意见了。项羽表面上对自己人非常仁慈,但是涉及到加官进爵、真金白银的赏赐方面是非常吝啬的,这一点不止韩信,所有人

  • 为何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为什么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忍受过胯下之辱吗,如何看待韩信的胯下之辱

    从这些成语典故中就能够看到韩信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有多重要。可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不好,他以谋反的罪名,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让人们对他的印象有些不好。就连说“胯下之辱”这个成语时,就会想到韩信是一个连尊严都可以放弃的人,这就是说放弃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他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个胆小鬼,这也是他这个人做事没有底线的

  • 为啥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比一比才知道汉寿亭侯到底有多金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和汉寿亭侯哪个好,关羽为何看重汉寿亭侯,汉寿亭侯关羽怎么样了

    受封时间: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受封这汉寿亭侯爵位是大致是在建安五年,200年。这一年,曹操东征刘备,俘虏了关羽。在三国演义上表现为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虽然说关羽降汉不降曹,但关羽身在曹营,为受封创造了条件。受封原因:诛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建安五年,在袁绍和曹操之间发生了

  • 五子良将之首张辽,曹操和曹丕对他的态度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辽的个人资料,张辽曹操,张辽和曹操有哪些故事

    曹洪曾经是曹操的心腹爱将,曾经救过曹操一命,是曹家的大恩人。而曹丕仅仅是因为私人恩怨,就差点杀死了这个自己家的恩人;夏侯尚是曹丕的铁哥们儿,本身也是相当有实力的人,曹丕为了宗室女子出气,杀死了夏侯尚的爱妾,最终导致夏侯尚郁郁而终;张绣在曹操麾下下时立下很多功劳,却被曹丕吓到自尽而亡,更有于禁辛辛苦苦

  • 为何蜀国在诸葛亮历史之后又存活了29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小编觉得任何成功的现象都是有着一定的因素的,总体来讲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六个字去形容,那么蜀国在本来大家认为失去了这么多顶梁柱绝对会垮去的时候,却毅然决然的又挺立了起来,且存活了这么久,真的让人无限佩服。那么这么多让人心系的故去英雄们都是谁呢?小编在这里可以帮助大家回味一下,无疑就是刘备,关

  • 为蜀汉奉献了一生的姜维算不算忠心赤胆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姜维地位有多高,蜀汉后期姜维近况,蜀汉最强大将姜维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太守马遵疑之可以分析出姜维衷心的是汉室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兵出祁山的时候,作为官拜中郎,天水郡参军的姜维和当时的天水太守马遵一起在各地巡查途中,得到蜀军前来攻打的消息,太守马遵不是赶紧阻止力量防御,反而是先怀疑上了和自已一起巡查的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有疑心,扔下

  • 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堪比周瑜,终被权利引火烧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逊与周瑜,吴国重臣陆逊有多厉害,陆逊对东吴的贡献

    但是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得到他们称赞的就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诸葛亮。最后这一位想必大家心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人选。这个人绝对是你们所想不到的,他就是陆逊。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够在其中的就只有他们两个了。就孔明来说,他在蜀国

  • 为何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刘禅不听话,便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原话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当然有权术成分,主要是打感情牌,指望用道德约束诸葛亮走到篡逆这一步。从另一方面看,人死如灯灭,刘备其实也管不了身后事,于是他退而求其次,说这话留一个因果:假如事态真发展到那一步,诸葛亮可以摆明说先帝有言在先,这样大家对夺位的反弹会小一些,诸葛

  • 他是刘备手下谋士,劝降马超,计平南中,儿媳更是为关羽最爱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是刘备手下的谋士,马超能打过关羽吗,刘备与马超故事

    李恢公元214年(夏),因为马超的勇武镇守,刘备与张飞久攻不下雒城,诸葛亮来了之后,便巧施反间计,顺利的让城主与马超互相产生了矛盾,马超见大势已去,便悄悄写信向刘备投降。收到信封的刘备并不是太相信马超的投降,但又十分渴望得到马超这一员猛将,于是便派遣李恢前往马超处劝降。刘备大军劝降的过程中,李恢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