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0年陕西工人发现窑藏:一件唐代玛瑙杯,02年列入永不出国文物

1970年陕西工人发现窑藏:一件唐代玛瑙杯,02年列入永不出国文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69 更新时间:2023/12/12 7:07:21

当天,工人挖出了一个陶瓮,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发现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立即报组织。10月11日,考古人员在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又发现了一个大类似的陶瓮,瓮上面盖有一层银渣,其内也装满了金银玉器。,在陶瓮的旁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银罐内装有一件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

这次家村唐代窖藏发现,共出土物1000多件,包括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宝玉珍饰贵重药材。

其中,在此次发现的文物中,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舞衔杯纹仿皮囊银壶、鎏金鹦鹉纹提银罐共三件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镶金兽首玛瑙杯,俏色罕见,造型独特做工精湛,状兽首形,成海内孤品永不出国。

材料罕见

兽首玛瑙杯是已发现的唯一一件唐代的俏色玉雕。

玛瑙杯选用了世界上最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且这块以深红色和淡红色为调的红玛瑙中间竟然夹有一层淡白,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鲜润泽,如此奇的自然变,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

造型独特

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画细微精确。

其杯口近圆形,口沿外有两条圆凸弦;下部为兽首形,兽首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面部却更像是牛的面部,所以不能认为造型完全出自写实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感。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首的口鼻处为用黄金制作的帽塞,帽塞可以卸下来,帽塞卸下为流,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整个酒杯将成漏斗状。

做工精湛

唐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

玉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兽首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头的两耳高高竖起,微微内收,仿佛聆听世间的声音。整个兽首上下的肌肉,仅寥寥数刀,却已入骨三分,生动传神。

玉师又巧妙用俏色技巧,将兽眼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

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是要依料取题,因材施艺。琢玉高手往往能根据玉料的原型取势造型,依形布局,依色取巧,随形变化,对原料进行巧妙的雕琢。这件玛瑙杯,匠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睢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

文物价值高

从玛瑙的材质、造型等方面,还能找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缠丝玛瑙多产自西域,类似这样造型的器皿,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较为见。另在《旧唐书》中有“开元十六年大康国献兽首玛瑙杯”的记载。从这些现象分析,这件珍贵的玛瑙杯很可能是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西域来到中国的,但也不除这是出自居住在长安的中亚或西亚的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的杰作。

这件国之瑰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它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

正是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已发现的唯一一件唐代的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加之其文物价值高,所以堪称海内孤品。此杯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在2002年被国家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更多文章

  • “最幸运”陪嫁丫头,熬死小姐当上开国皇后,差点成第2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经典历史故事武则天,武则天身边最有名的侍女,讲解历史人物故事武则天

    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和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女子一旦嫁人之后就必须得在家里相夫教子,也要遵从三从四德,不能和其他男人有太多的话语和接触,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说不检点,甚至还有浸猪笼的危险,她们的生命10分的卑贱,就像是在社会最底层生活一般,也有很多女子的遭遇令人十分的痛惜,不过却反映了古代

  • 杨玉环的娘家权倾天下,是她之过还是唐玄宗之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玉环为啥嫁给唐玄宗,杨玉环的家史,杨玉环与玄宗的关系

    (妖猫传,杨贵妃)千百年来,杨玉环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她香艳的宫廷生活、死后又留下谜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更是把她与唐玄宗的爱情,演绎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凄绝爱情,更加引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杨玉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人称“羞花”,是人们很熟悉的历史人物了,被父子

  • 程咬金的嫡孙,读了他和李白的典故,让我开始怀疑人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程咬金有几个孙子,李白和程咬金的故事,正史上程咬金的后代子孙

    唐朝的时候,最高的武职事官,就是十二卫大将军。十二卫大将军跟宰相、御史大夫一样,直属于皇帝。实权的武将到了十二卫大将军,就没有上升空间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程咬金浴血奋战,才当上十二卫大将军。程伯献无有战功,为何能做到与乃祖程咬金平起平坐的十二卫大将军职位呢?程伯献的发迹之路,可以用“不知羞耻,阿谀谄

  • 李渊的最后岁月,父子间相处的小心翼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渊的父子是怎么起兵的,李渊父子,李渊的历史事迹

    男人的追求无非钱权或者女人而已,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权是没了,李世民和他的关系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小心翼翼。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就提出自己不爱在皇宫里居住,要去弘义宫住,把弘义宫改成了太安宫。他提出的理由是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弘义宫是哪儿呢?就是原来的秦王府。这里没有啥山林胜景,甚至还有点破败

  • 李世民为何52岁爆亡,真的是服食丹药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李世民的死因,长期以来,所听到的都是说吃丹药而死。确实,在皇帝们中间,吃丹药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纵观历史,吃丹药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长生不老。唐代前有秦皇汉武迷恋而不可得,后有山中宰相陶弘景详细介绍了丹药。我相信,到了唐代,不仅是皇帝,连民间也知道丹药的不安全性和风险性。因此,从李世民

  • 寝宫设密室,睡前进一次,武则天鲜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的密室到底藏了什么,武则天睡前有个秘密是什么,武则天密室之谜完整版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皇帝,作为皇帝的威武霸气自不必说,同时作为女人她也是一个绝色美女。“色”是她得以入宫伴驾的基础,“才”是她治理天下的根本。一个“才色”兼备又有胆识谋略的女人无疑是会有一番大作为的,武则天身体力行地帮我们验证了这一点。武则天的

  • 从盛世到安史之乱,从繁荣昌盛到腐败混乱,大唐为何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衰落与安史之乱,大唐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败的原因

    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顶峰,唐玄宗在位的45年又是唐朝经济发展的顶峰。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给予高度肯定,记录“开元之盛,汉宋莫及”,认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繁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史称“开元之际,几致太平”。所谓的“开元盛世”,确实不虚。然而浩荡的封建雄风,掩盖着的其实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

  • 作为一个二婚皇后,她为何不仿照成为武则天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是二婚吗,武则天杖责皇后,历代皇后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宋真宗还只是太子的时候,他老爹宋太宗赵光义就非常不满意他和刘娥的事情,认为宋真宗一天和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还逼迫宋真宗把刘娥还赶出去,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关于刘娥的“不良记录”都被记载下来。等到赵光义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将刘娥的存在“曝光”出来面向世人。但是在当时的宋真宗后宫里面,并不是只有刘娥

  • 唐朝以胖为美?真不是你以为的胖,看到杨贵妃的体重后,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杨贵妃有多高多胖,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杨贵妃胖到什么程度

    因此,有的“胖女孩”就会经常抱怨:“为什么我没有生活在唐朝,那该多好。”在人们的言语流传中,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唐朝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女孩子越胖越受欢迎,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坊间盛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就是一位胖美人,然而杨贵妃到底有多胖?是否如传闻中的一样?唐朝流行的胖是否就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胖?

  • 大臣写1.7万字奏章,其中1.65万字是废话,朱元璋:拖下去打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奏折大白话,朱元璋一生批了多少奏折,朱元璋怎么处理奏折

    接地气的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是广开言路,要是文武百官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立,尽管写奏章,朱元璋也都会去看。大家也都清楚,武官手拿武器,文官则是手持笔杆子,刷刷一写,引经据典,根本停不下来。朱元璋勤于政事,光是看文官们写的奏章,那都要看到后半夜,十分辛苦,并且朱元璋还发现,明明可以数百字就可以讲明的东西,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