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寝宫设密室,睡前进一次,武则天鲜为人知的一面

寝宫设密室,睡前进一次,武则天鲜为人知的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4/2/8 13:14:28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皇帝,作为皇帝的威武霸气自不必说,同时作为女人她也是一个绝色美女。

“色”是她得以入宫伴驾的基础,“才”是她治理天下的根本。一个“才色”兼备又有胆识谋略的女人无疑是会有一番大作为的,武则天身体力行地帮我们验证了这一点。

武则天的称帝之路是非常坎坷的,皇权争斗难免有很多的宫闱秘辛,武则天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是在所难免。

但是她的寝宫之内却有一个奇怪的密室,除了她自己任何人不能进入,这个密室的秘密直到她死后才为人所知。

以貌入宫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唐朝的开国之臣,跟高祖李渊颇有交情,他做木材生意经营有道家殷实,在李渊起兵反隋的过程中,给与过他大量的钱粮支持。唐朝建立后,武士彟的身份无疑是“元从功臣”,被封为“应国公”。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彟的继室,生了武则天姐妹三人,武则天12岁时武士彟去世,母女几人为异母兄长不容,无奈之下去了长安。武则天由于容貌美丽闻名长安,两年之后李世民听说了她仪容秀美,召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武则天在后宫十几年,此时的李世民也步入老年期,因此她并未得宠。倒是在后来和太子李治暗生情愫。李世民驾崩,武则天入感业寺出家,李治即位之后几经周折,把武则天又接回了宫中。

回宫之后深受李治宠爱,但是她懂得韬光养晦,没有恃宠而骄,而是避开王皇后萧淑妃等人的锋芒。等到时机成熟,一举将二人击败,自己登上后位。当然各种传说她扳倒王皇后的手段阴狠,但不管怎样,她最后还是成了后宫之主。

女皇之路

地位稳固,武后不再掩盖自己的才能,高宗身体不好,皇后经常帮助皇帝参看奏章,提出一些自己的政治见解,让高宗李治很是刮目相看。

后来甚至带着皇后临朝听政,当时人称“二圣临朝”,这个过程武则天的政治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高宗后期,风疾严重,虽然太子监国,但是朝政几乎被武后把持,成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

武则天和高宗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作为对付王皇后的武器夭折,因此她格外宠爱小女儿太平公主。她的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但是也是她登基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她跟儿子的关系比较微妙,儿子们很是怕这个母亲。高宗驾崩之后,为了夺位武则天先后杀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这是她的说法,她也是这么做的。

儿子死的死,发配发配,她又通过一系列不能言说的操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皇帝之位,建立大周王朝。

广纳后宫

不管武则天的女皇之路多么的血腥阴暗,但这并不妨碍她在登基之后成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她一方面重用酷吏,排除异己,另一方面又心怀天下,充分发挥她的政治才能,打造一个盛世王朝,国家在她的统治之下可谓是国泰民安。

独霸高处,私下里她也不免孤独寂寞,作为一个极端的“女权主义者”武则天“广纳后宫”,建立“控鹤监”豢养大批“面首”供自己享乐。由最受宠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负责管理控鹤监。

这种行为引起前朝众臣不满,于是狄仁杰出面劝说,他说皇帝志向高远,如此作为有负盛名,严重影响英明伟大的形象。在如此委婉的说辞之下,武皇撤掉“控鹤监”,但是还是留下张氏兄弟以及一部分面首私下玩乐。

密室秘密

不论前朝还是后宫都前呼后拥的女皇,在自己的寝宫里修建了一个秘密宫室,密室修建完工,修建人员全部不知所踪。最开始人们以为是女皇密会面首的场所,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密室除了女皇自己,身边任何人也不得进入。

女皇每天睡前都会去密室里待一会,出来的时候经常满面泪痕,所以密室的存在更加让人怀疑,都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但是密室机关重重,外人根本进不去。曾经有个宫女偷偷跟在女皇身后进去,结果却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女皇的密室,知道她百年之后,才被人打开,但是进去之后却让人大失所望,密室之中干净整洁,既没有人也没有珍宝,装饰非常简单,只有三幅画像挂在墙上,中间一副是佛像,李世民和李治的画像分列两侧。

佛像之前是女皇亲手抄写的经书,原来这件所谓的密室,只是女皇用来缓解疲惫,净化心灵的地方。在人前她是一呼百应的帝王,众人对她都是顺从,尊重甚至惧怕,但是背后她也只是一个女人。

她也许跟普通女人一样,也需要丈夫的安慰扶持,给她提供精神上的支撑,然而她不能把这些暴露在外人面前。在外她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是在这件秘密宫室里,她是一个妻子,是一个需要丈夫温柔对待的女人。

七情六欲每个人都不能逃脱,在武则天的心中可能权利欲望大过一切,但是这并不能就说她没有了别的想法。终究她还是一个女人,脆弱的时候一个人躲在暗室里,仿佛受伤的野兽默默地舔舐自己的伤口。

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却也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家人,是幸运还是悲哀,也许只有女皇自己清楚了。得与失,功与过,就如同她的无字碑一样,任凭后人说了。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

更多文章

  • 从盛世到安史之乱,从繁荣昌盛到腐败混乱,大唐为何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衰落与安史之乱,大唐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败的原因

    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顶峰,唐玄宗在位的45年又是唐朝经济发展的顶峰。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给予高度肯定,记录“开元之盛,汉宋莫及”,认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繁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史称“开元之际,几致太平”。所谓的“开元盛世”,确实不虚。然而浩荡的封建雄风,掩盖着的其实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

  • 作为一个二婚皇后,她为何不仿照成为武则天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是二婚吗,武则天杖责皇后,历代皇后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宋真宗还只是太子的时候,他老爹宋太宗赵光义就非常不满意他和刘娥的事情,认为宋真宗一天和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还逼迫宋真宗把刘娥还赶出去,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关于刘娥的“不良记录”都被记载下来。等到赵光义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将刘娥的存在“曝光”出来面向世人。但是在当时的宋真宗后宫里面,并不是只有刘娥

  • 唐朝以胖为美?真不是你以为的胖,看到杨贵妃的体重后,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杨贵妃有多高多胖,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杨贵妃胖到什么程度

    因此,有的“胖女孩”就会经常抱怨:“为什么我没有生活在唐朝,那该多好。”在人们的言语流传中,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唐朝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女孩子越胖越受欢迎,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坊间盛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就是一位胖美人,然而杨贵妃到底有多胖?是否如传闻中的一样?唐朝流行的胖是否就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胖?

  • 大臣写1.7万字奏章,其中1.65万字是废话,朱元璋:拖下去打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奏折大白话,朱元璋一生批了多少奏折,朱元璋怎么处理奏折

    接地气的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是广开言路,要是文武百官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立,尽管写奏章,朱元璋也都会去看。大家也都清楚,武官手拿武器,文官则是手持笔杆子,刷刷一写,引经据典,根本停不下来。朱元璋勤于政事,光是看文官们写的奏章,那都要看到后半夜,十分辛苦,并且朱元璋还发现,明明可以数百字就可以讲明的东西,奏

  • 大明王朝:除严世藩阁员身份,嘉靖帝三点重要指示尽显帝王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严嵩和胡宗宪一大早进宫面圣,嘉靖帝本想“挑拨”严嵩跟胡宗宪的关系,结果并不理想,这里也注定了胡宗宪最终无法入内阁。由于拉拢胡宗宪策略失败,而东南大局又少不了胡宗宪,嘉靖帝也就不得不继续留着严嵩,但需要消减严党的势力,于是颁布圣旨,让小阁老严世藩退阁,与此同时高拱和张居正也退出内阁,那

  • 坐拥八十万禁军,一战不如一战,宋朝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有谁能掌控80万禁军,宋朝禁军多强大,宋朝为什么会有禁军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西夏与宋朝关系彻底破裂,很快陷入战争。从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时间内,双方爆发多次大战,从三川口之战到好水川之战,再到定川寨之战,宋军竟三战三败,伤亡惨重,不得已与西夏达成和议。坐拥八十万禁军的宋朝,为何三战皆墨,“一战不及一战”,被小小西夏吊打

  • 唐朝古书上记载的月球来客,是真的么?明朝那场爆炸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记载月球白衣人,唐朝月球是人造的吗,唐朝时期的月球

    大唐文宗统治时期,书生郑仁本与其表弟王秀才突发兴致去了嵩山旅游,结果这两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当时夜幕快要降临,如果他们两人走不出去就可能要睡山头了。郑仁本与王秀才急得到处乱窜,就在他们到处寻找之际,忽然在草丛里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衣服还睡着了的男人。这两人看到白衣男子后以为遇到了救星,于是使劲喊他。谁想

  • 壬寅宫变:嘉靖朝政的转折点,既体现嘉靖的专横也对朝政产生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壬寅宫变的过程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对于嘉靖帝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他遇到比三年前在卫辉行宫险些葬身火海更可怕的劫难,在这一天他差点被自己的宫女杀死,也因为嘉靖二十一年是农历壬寅年,此宫变因此被称为"壬寅宫变"。寻常情况下,加害明代的皇帝并不是易事。于外而言,紫禁城宫禁严格。于内而言,皇帝那

  • 太子朱标落水,侍卫们跳水救人,朱元璋看看他们的衣服鞋子: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派谁接管五军,朱标朱元璋搞笑对话,历史朱标之死对朱元璋影响

    明朝第一位太子师。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浙江金华),专门拜会了宋濂。后来,朱元璋又邀请宋濂到应天府,不但让其参与机密决策,起草重要文件,还交给他一份责任重大的任务——教导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读书。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称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宋濂为“当今文章第一”,可见宋濂在明初影响力之

  • 在庙号大都稀奇古怪的宋朝,赵构的庙号为何却十分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庙号之争,赵构的庙号有哪些,赵构为什么是高宗庙号

    "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后世对高宗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也是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他在南方延续了宋朝的统治,抵御了挟灭两国之威来袭的金国,有再造乾坤之功。另一方面,他对敌国卑躬屈膝,没有太过强烈的收复中原的愿望,李清照还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讽刺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