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程咬金的嫡孙,读了他和李白的典故,让我开始怀疑人生了

程咬金的嫡孙,读了他和李白的典故,让我开始怀疑人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90 更新时间:2024/1/25 8:37:54

唐朝的时候,最高的武职事官,就是十二卫大将军。十二卫大将军跟宰相、御史大夫一样,直属于皇帝。实权的武将到了十二卫大将军,就没有上升空间了。

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浴血奋战,才当上十二卫大将军。程伯献无有战功,为何能做到与乃祖程咬金平起平坐的十二卫大将军职位呢?

程伯献的发迹之路,可以用“不知羞耻,阿谀谄媚”八个大字来形容。他的事迹,被记载在正史《新唐书》和《谭宾录》里面。据这两部古籍记载,程伯献能发迹,全靠谄媚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是武则天喜爱的宦官,因为力大无穷,所以得到高力士的名号。高力士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堪称是宫中的不倒翁。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喜欢的宦官,没有之一。

我给大家讲一个唐玄宗立太子的典故,让大家感受一下高力士的影响力。太子李瑛死后,唐玄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选择困难症。

皇子们也是各树党羽,为太子之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日后的唐肃宗李亨,因为势力单薄,没有参与太子之位的争夺。

唐玄宗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就去问高力士的意见。《新唐书》记载,高力士回答了四个字:“推长而立”。

把高力士的话翻译一下,就是说:“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选年纪大的皇子立为太子。”

李亨虽然排行第三,但是他曾经被废后王皇后收养,所以是嫡子。唐玄宗按照高力士的意见,立三儿子李亨为太子。

李亨原本因为母后被废,不敢有争太子之位的想法,却因为高力士一句话,结果当上了太子。高力士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高力士影响力虽然巨大,但是宦官干政,为儒家文化所不齿。唐朝的士大夫,在对待高力士的问题上分为两派。以程伯献为代表的人,我称之为谄媚派。以李白为代表的人,我称之为不齿派。

《新唐书》和《谭宾录》记载,程伯献身为程咬金的嫡孙,居然跟宦官高力士结拜为兄弟。你没有看错,正史就是这样写的。我且当一回文抄公,把原文摘录过来:“金吾大将军程伯献约力士为兄弟。”

程伯献不顾士大夫的身份,跟宦官结拜为兄弟。如果程咬金泉下有知,肯定会痛骂程伯献。这还不算最无耻的事情,更无耻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高力士的母亲麦氏去世了,程伯献居然以孝子之礼,为她发丧。各路官员人等前去吊唁麦氏,程伯献披麻戴孝,以孝子之礼回礼。

这件事情,引发了朝论喧嚷。《新唐书》把程伯献的这件事情,当朝谄媚无节操的代表,记载下来了:“后麦亡,伯献衰绖受吊。”

堂堂骠骑大将军程咬金的嫡孙,居然给宦官的母亲当孝子,这还不是最过分的事情。更过分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高力士原本姓冯,他被宦官高延福收养。高力士发迹之后,把高延福当亲爹孝敬。高延福死后,高力士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程伯献再次以孝子礼,为高延福披麻戴孝。各路人等来吊唁高延福,程伯献以孝子礼回拜。堂堂的十二卫大将军,竟然给太监当孝子。程家的脸面,都让程伯献丢光了。

程伯献如此谄媚,却步步高升。他跟高力士结拜的时候,还是中级将领。攀上高力士的关系以后,虽然得了谄媚的骂名,但是步步高升,成了与宰相官阶平起平坐的金吾卫大将军。

跟程伯献相比,李白就显得铁骨铮铮了。他对高力士的态度,被《新唐书》记载下来。原文是:“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李白当众让高力士脱靴子,被士大夫认为是铁骨铮铮的代表。李白得了傲骨之名,却赔上了前程。高力士因为这件事情,对李白怀恨在心,就处处打压李白。高力士借助杨贵妃的力量,给李白上眼药,最终把李白赶出了朝廷。

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就如同无根之萍,过上了四处漂泊,到处碰壁的生活。李白还犯了死罪,要不是郭子仪极力营救。一代诗仙,就要问斩西市,成为无头之鬼了。这不是小说段子,而是正史《新唐书.李白传》的记载,原文是:“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郭子仪救李白,李白没过多久,又被抓进大牢。宋若思将军久闻李白大名,把李白释放了,还请李白当参谋。铁骨铮铮的李白,不愿意谄媚宋将军,又把宋将军得罪了。宋将军没有为难李白,而是让他自谋出路。

穷困潦倒的李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投奔族叔当涂令李阳冰。李阳冰对名满天下的侄儿李白不错,给了李白衣食无忧的生活。李白深感抱负无法施展,在当涂醉酒狂歌,最后死于酒精中毒(也有史料说李白是醉酒跌入河中淹死)。

读了《新唐书》记载程伯献和李白典故,笔者开始怀疑人生了:“小时候读书,老师教我们要为人正直,不要谄媚。长大了才发现,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谄媚的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比正直的人活得滋润。我们到底应该坚持正直为人,还是应该向现实低头,放弃骨气谄媚事人呢?”

本文史料来源:《新唐书》《谭宾录》。

更多文章

  • 李渊的最后岁月,父子间相处的小心翼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渊的父子是怎么起兵的,李渊父子,李渊的历史事迹

    男人的追求无非钱权或者女人而已,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权是没了,李世民和他的关系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小心翼翼。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就提出自己不爱在皇宫里居住,要去弘义宫住,把弘义宫改成了太安宫。他提出的理由是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弘义宫是哪儿呢?就是原来的秦王府。这里没有啥山林胜景,甚至还有点破败

  • 李世民为何52岁爆亡,真的是服食丹药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李世民的死因,长期以来,所听到的都是说吃丹药而死。确实,在皇帝们中间,吃丹药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纵观历史,吃丹药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长生不老。唐代前有秦皇汉武迷恋而不可得,后有山中宰相陶弘景详细介绍了丹药。我相信,到了唐代,不仅是皇帝,连民间也知道丹药的不安全性和风险性。因此,从李世民

  • 寝宫设密室,睡前进一次,武则天鲜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的密室到底藏了什么,武则天睡前有个秘密是什么,武则天密室之谜完整版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皇帝,作为皇帝的威武霸气自不必说,同时作为女人她也是一个绝色美女。“色”是她得以入宫伴驾的基础,“才”是她治理天下的根本。一个“才色”兼备又有胆识谋略的女人无疑是会有一番大作为的,武则天身体力行地帮我们验证了这一点。武则天的

  • 从盛世到安史之乱,从繁荣昌盛到腐败混乱,大唐为何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衰落与安史之乱,大唐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败的原因

    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顶峰,唐玄宗在位的45年又是唐朝经济发展的顶峰。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给予高度肯定,记录“开元之盛,汉宋莫及”,认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繁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史称“开元之际,几致太平”。所谓的“开元盛世”,确实不虚。然而浩荡的封建雄风,掩盖着的其实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

  • 作为一个二婚皇后,她为何不仿照成为武则天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是二婚吗,武则天杖责皇后,历代皇后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宋真宗还只是太子的时候,他老爹宋太宗赵光义就非常不满意他和刘娥的事情,认为宋真宗一天和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还逼迫宋真宗把刘娥还赶出去,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关于刘娥的“不良记录”都被记载下来。等到赵光义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将刘娥的存在“曝光”出来面向世人。但是在当时的宋真宗后宫里面,并不是只有刘娥

  • 唐朝以胖为美?真不是你以为的胖,看到杨贵妃的体重后,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杨贵妃有多高多胖,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杨贵妃胖到什么程度

    因此,有的“胖女孩”就会经常抱怨:“为什么我没有生活在唐朝,那该多好。”在人们的言语流传中,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唐朝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女孩子越胖越受欢迎,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坊间盛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就是一位胖美人,然而杨贵妃到底有多胖?是否如传闻中的一样?唐朝流行的胖是否就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胖?

  • 大臣写1.7万字奏章,其中1.65万字是废话,朱元璋:拖下去打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奏折大白话,朱元璋一生批了多少奏折,朱元璋怎么处理奏折

    接地气的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是广开言路,要是文武百官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立,尽管写奏章,朱元璋也都会去看。大家也都清楚,武官手拿武器,文官则是手持笔杆子,刷刷一写,引经据典,根本停不下来。朱元璋勤于政事,光是看文官们写的奏章,那都要看到后半夜,十分辛苦,并且朱元璋还发现,明明可以数百字就可以讲明的东西,奏

  • 大明王朝:除严世藩阁员身份,嘉靖帝三点重要指示尽显帝王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严嵩和胡宗宪一大早进宫面圣,嘉靖帝本想“挑拨”严嵩跟胡宗宪的关系,结果并不理想,这里也注定了胡宗宪最终无法入内阁。由于拉拢胡宗宪策略失败,而东南大局又少不了胡宗宪,嘉靖帝也就不得不继续留着严嵩,但需要消减严党的势力,于是颁布圣旨,让小阁老严世藩退阁,与此同时高拱和张居正也退出内阁,那

  • 坐拥八十万禁军,一战不如一战,宋朝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有谁能掌控80万禁军,宋朝禁军多强大,宋朝为什么会有禁军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西夏与宋朝关系彻底破裂,很快陷入战争。从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时间内,双方爆发多次大战,从三川口之战到好水川之战,再到定川寨之战,宋军竟三战三败,伤亡惨重,不得已与西夏达成和议。坐拥八十万禁军的宋朝,为何三战皆墨,“一战不及一战”,被小小西夏吊打

  • 唐朝古书上记载的月球来客,是真的么?明朝那场爆炸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记载月球白衣人,唐朝月球是人造的吗,唐朝时期的月球

    大唐文宗统治时期,书生郑仁本与其表弟王秀才突发兴致去了嵩山旅游,结果这两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当时夜幕快要降临,如果他们两人走不出去就可能要睡山头了。郑仁本与王秀才急得到处乱窜,就在他们到处寻找之际,忽然在草丛里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衣服还睡着了的男人。这两人看到白衣男子后以为遇到了救星,于是使劲喊他。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