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的最后岁月,父子间相处的小心翼翼

李渊的最后岁月,父子间相处的小心翼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61 更新时间:2024/2/8 13:16:44

男人的追求无非钱权或者女人而已,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权是没了,李世民和他的关系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小心翼翼。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就提出自己不爱在皇宫里居住,要去弘义宫住,把弘义宫改成了太安宫。

他提出的理由是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弘义宫是哪儿呢?就是原来的秦王府。这里没有啥山林胜景,甚至还有点破败。李渊住了几年后,大臣马周向李世民上奏说太上皇住的地方太破旧了,李世民这才给老爹修了修房子:

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宇宫阙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臣伏以东宫皇太子之宅,犹处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虽太上皇游心道素、志存清俭,陛下重违慈旨、爱惜人力,而蕃夷朝见及四方观听,有不足焉。臣愿营筑雉堞,修起门楼,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矣。

当年为了扶植太子李建成,李渊剪除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把他孤立起来,让李世民坐困秦王府。

如今李世民得势,李渊主动提出来要去弘义宫居住,这也是向李世民释放了一种信号,我从今以后不在过问朝政,我只想有个地方养老就行。

对老爹的“懂事”行为,李世民默许了,李渊搬到弘义宫后,在历史上就失声了,《旧唐书》中,李渊自从搬到弘义宫后就没了消息,再次出现在史书上已经是八年后的贞观八年了。

这八年他干了什么?什么也没干,在弘义宫里闭门谢客,就干一件事,生孩子。

李渊本是个风流倜傥的人,性子豁达,喜欢玩。

《资治通鉴》中记载他每年都要去打猎:

上猎于华山;上校猎于富平;上校猎于华池;上校猎于华阴;上校猎城南,太子、秦、齐王皆从;上校猎于之南山;校猎于甘谷;上校猎于鸣犊泉。

但是玄武门之变后他却把自己关在原来的秦王府中,再不出门,停止了所有的娱乐活动兴趣爱好,大约只有生孩子这件事可做了吧。

耽于声色,这大约也是一种姿态,表示我只喜欢和女孩玩,别的爱好没了。

反正年轻少艾的女子李世民会源源不断的供给他的,反正生孩子后的抚养费教育费结婚的房子车子都归李世民出。

太安宫位于长安城外,地址偏远,是长安的郊区,类似于北京大兴。位置偏远和建筑物老旧,规模甚至不如李渊孙子李承乾的府邸,李渊这位大唐帝国名义上最尊贵的人,住的如此寒酸,但是他却安之若素。

为啥呢?

他只想活下来,安心养老,要想达成这个愿望那就只有消除李世民的戒心。

李渊在太安宫居住,类似于被软禁,或者自愿被软禁。

虽然他退位了,但是他太上皇这个身份还有巨大的能量,如果他像以前一样到处走,打猎游玩接见群臣,会有人自然聚拢在太上皇身边,天长日久会形成一股势力,这股势力一旦形成就会有自己的诉求,一旦势力形成就会威胁李世民的地位,这股势力一旦形成大约不是李渊所能够约束的,而且很可能李渊会被他们裹挟。

李世民对这种事情也很警惕很在意。

李世民每年春天都要去九成宫避暑,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妃子们去避暑,但是从来没带自己的老爹李渊去避过暑。

大约他也怕有人借助李渊的名声形成对抗他的势力。

一直到贞观八年,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才缓和下来,不再互相提防。

这年春天,李渊宴请了西突厥使者,宴席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轮流给李渊敬酒,一派父慈子孝的和谐场面。

这年夏天,李世民第一次邀请李渊和他一起去九成宫避暑:

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

李渊为啥不去呢?

他病了。

大约李世民也知道李渊病了,命不久矣,不再构成威胁,所以这一年对他的监管不再那么严格。

这年秋天李渊中风了,李世民孝心爆棚,鉴于老爹不愿意去九成宫避暑,下旨给老爹营建一座避暑的地方,大明宫。

大名鼎鼎的大明宫,李渊一天也没住过,因为宫殿没有建好李渊就死了。

冬,十月,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未成而上皇寝疾,不果居。

玄武门之变后的几年,是李渊的晚年,最后的岁月里他的生活未必逍遥,但是他很想得开,安心居住在太安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要生孩子,这算是一种隐忍吧。

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他看到儿子李世民把天下治理的海晏河清,连蛮夷外族都纷纷来长安朝见,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大唐江山有了汉末以来未有之盛,他第一次打心里认可了李世民。

他笑着向儿子举起了杯。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52岁爆亡,真的是服食丹药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李世民的死因,长期以来,所听到的都是说吃丹药而死。确实,在皇帝们中间,吃丹药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纵观历史,吃丹药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长生不老。唐代前有秦皇汉武迷恋而不可得,后有山中宰相陶弘景详细介绍了丹药。我相信,到了唐代,不仅是皇帝,连民间也知道丹药的不安全性和风险性。因此,从李世民

  • 寝宫设密室,睡前进一次,武则天鲜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的密室到底藏了什么,武则天睡前有个秘密是什么,武则天密室之谜完整版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皇帝,作为皇帝的威武霸气自不必说,同时作为女人她也是一个绝色美女。“色”是她得以入宫伴驾的基础,“才”是她治理天下的根本。一个“才色”兼备又有胆识谋略的女人无疑是会有一番大作为的,武则天身体力行地帮我们验证了这一点。武则天的

  • 从盛世到安史之乱,从繁荣昌盛到腐败混乱,大唐为何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衰落与安史之乱,大唐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败的原因

    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顶峰,唐玄宗在位的45年又是唐朝经济发展的顶峰。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给予高度肯定,记录“开元之盛,汉宋莫及”,认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繁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史称“开元之际,几致太平”。所谓的“开元盛世”,确实不虚。然而浩荡的封建雄风,掩盖着的其实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

  • 作为一个二婚皇后,她为何不仿照成为武则天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是二婚吗,武则天杖责皇后,历代皇后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宋真宗还只是太子的时候,他老爹宋太宗赵光义就非常不满意他和刘娥的事情,认为宋真宗一天和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还逼迫宋真宗把刘娥还赶出去,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关于刘娥的“不良记录”都被记载下来。等到赵光义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将刘娥的存在“曝光”出来面向世人。但是在当时的宋真宗后宫里面,并不是只有刘娥

  • 唐朝以胖为美?真不是你以为的胖,看到杨贵妃的体重后,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杨贵妃有多高多胖,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杨贵妃胖到什么程度

    因此,有的“胖女孩”就会经常抱怨:“为什么我没有生活在唐朝,那该多好。”在人们的言语流传中,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唐朝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女孩子越胖越受欢迎,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坊间盛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就是一位胖美人,然而杨贵妃到底有多胖?是否如传闻中的一样?唐朝流行的胖是否就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胖?

  • 大臣写1.7万字奏章,其中1.65万字是废话,朱元璋:拖下去打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奏折大白话,朱元璋一生批了多少奏折,朱元璋怎么处理奏折

    接地气的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是广开言路,要是文武百官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立,尽管写奏章,朱元璋也都会去看。大家也都清楚,武官手拿武器,文官则是手持笔杆子,刷刷一写,引经据典,根本停不下来。朱元璋勤于政事,光是看文官们写的奏章,那都要看到后半夜,十分辛苦,并且朱元璋还发现,明明可以数百字就可以讲明的东西,奏

  • 大明王朝:除严世藩阁员身份,嘉靖帝三点重要指示尽显帝王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严嵩和胡宗宪一大早进宫面圣,嘉靖帝本想“挑拨”严嵩跟胡宗宪的关系,结果并不理想,这里也注定了胡宗宪最终无法入内阁。由于拉拢胡宗宪策略失败,而东南大局又少不了胡宗宪,嘉靖帝也就不得不继续留着严嵩,但需要消减严党的势力,于是颁布圣旨,让小阁老严世藩退阁,与此同时高拱和张居正也退出内阁,那

  • 坐拥八十万禁军,一战不如一战,宋朝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有谁能掌控80万禁军,宋朝禁军多强大,宋朝为什么会有禁军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西夏与宋朝关系彻底破裂,很快陷入战争。从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时间内,双方爆发多次大战,从三川口之战到好水川之战,再到定川寨之战,宋军竟三战三败,伤亡惨重,不得已与西夏达成和议。坐拥八十万禁军的宋朝,为何三战皆墨,“一战不及一战”,被小小西夏吊打

  • 唐朝古书上记载的月球来客,是真的么?明朝那场爆炸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记载月球白衣人,唐朝月球是人造的吗,唐朝时期的月球

    大唐文宗统治时期,书生郑仁本与其表弟王秀才突发兴致去了嵩山旅游,结果这两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当时夜幕快要降临,如果他们两人走不出去就可能要睡山头了。郑仁本与王秀才急得到处乱窜,就在他们到处寻找之际,忽然在草丛里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衣服还睡着了的男人。这两人看到白衣男子后以为遇到了救星,于是使劲喊他。谁想

  • 壬寅宫变:嘉靖朝政的转折点,既体现嘉靖的专横也对朝政产生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壬寅宫变的过程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对于嘉靖帝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他遇到比三年前在卫辉行宫险些葬身火海更可怕的劫难,在这一天他差点被自己的宫女杀死,也因为嘉靖二十一年是农历壬寅年,此宫变因此被称为"壬寅宫变"。寻常情况下,加害明代的皇帝并不是易事。于外而言,紫禁城宫禁严格。于内而言,皇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