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跳水侍卫纷纷施救,朱元璋:穿戴整齐的升官,脱掉衣服的立斩

太子跳水侍卫纷纷施救,朱元璋:穿戴整齐的升官,脱掉衣服的立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16 更新时间:2024/2/8 13:15:40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朱元璋

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在我国封建王朝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最后逆袭成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这对比皇家制度子承父业,或者是兄终弟及来说,都是励志的存在。

不过,在老朱身上,我们除了看到一个马上打天下拼出一个王朝的气概君主外,他的手段毒辣,疑心重重也让他饱受争议。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最后六年杀了半个朝堂!

太子朱标为救自己的老师,负气之下跳了河。当侍卫们将太子救起时,老朱对那些穿戴整齐的施救者连升三级,对那些脱光衣服的救人侍卫反而临时处死。同样是救人,老朱的做法让人很不解。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放牛娃出身,逆袭成皇帝

元末天下大乱,朝政腐败,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放牛娃出身的朱重八(朱元璋小名),在经历了那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遭际之后,决定出家当一名和尚。其实朱元璋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混一口饭吃。可惜好景不长,朱元璋最后迫不得已云游四海,到处乞讨。

随着各路起义军的彼此杀伐征战,老朱觉得要想在乱世中立足,必须要拿起武器,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盘。就这样,他还是跟着好友汤和参加了红巾军。

常言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老朱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不过他很勤奋。跟着首领郭子兴,学习了打仗的经验,跟着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始终不退缩,苦战阵前。

由于这番表现,郭子兴很欣慰,毕竟他后继有人了。最终,郭子兴跟小张夫人商量,将养女马秀英(后来的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娶了首领的女儿,扛过岳父的大旗,朱元璋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不论是天命有归,还是运气走时,经过16年的攻伐,40岁的朱元璋最终坐上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大宝,并开创了洪武之治。

跟很多帝王一样,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立储也成了当务之急。朱元璋有26个儿子,选谁做太子呢?其实老朱早已有了想法。

为救恩师,太子负气跳湖

历史很玩味,从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朱标跟朱元璋的性格格格不入,相比较而言,北边封地上的燕王朱棣,倒是跟老爹很像。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太子?其实史学家经过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

朱标为“嫡长子”这只是原因之一,此外,老朱打下明朝后,百废待兴,有别于自己戎马一生不同,承平年代根本不再需要打打杀杀,反倒是怀柔的治国施策,才更符合当时的情况。最终,朱元璋选择了朱标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既然作为未来的储君,朱元璋自会下一番功夫在太子身上。为了将权力集中,朱元璋不惜将昔日的开国功臣屠戮殆尽,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替太子朱标扫清障碍。

除了政治上的铺路,老朱同样对太子的教育高看一眼。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大儒,位居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对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元璋曾问宋濂,皇帝应该读什么书,宋濂推荐《大学衍义》。后来朱元璋将这本书的内容刻在墙上。朱元璋也很迷信,他常常问宋濂玄学的事情,但宋濂饱读诗书,他告诉朱元璋: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就这样,宋濂成了帝师,专门负责太子朱标的文化课。

据《明史.懿文皇太子记》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年),宋濂和孙子宋慎结党为逆,最后东窗事发,被朱元璋知道下令抓捕。朱标听说后向父皇求情,说道:

臣愚憨无师,幸陛下哀矜,贷其死。

老朱眼里容不进一粒沙子,尤其是谋逆之罪,在古代是要被株连九族的。朱元璋一怒之下,在处死宋慎等人之后,欲将宋濂一并处死,不过此时的朱标不答应了。

朱标不但据理力争,而且随后做出了一个疯狂举动,因为太子朱标竟然为了自己的老师,跳河相逼朱元璋。朱元璋得到消息后,吓得瘫软在地。

穿戴整齐者连升三级,其他人处斩

宋慎犯事时,爷爷宋濂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即便是有什么谋逆之心,也不可能翻起什么浪花,何况宋濂本不是那样的人。不过朱元璋依旧不依不饶,非要下令处死宋濂。

所谓君子无戏言,眼见自己的老师即将含冤赴死,宅心仁厚的朱标就三番五次跑到朱元璋面前,希望父皇收回成命。朱标对朱元璋说,宋濂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管他是否与胡惟庸案有牵连,他都不可能作出大逆不道之事,何况帝师对王室还是有恩之人,总不能让一个未来的储君背负上忘恩负义之名吧。

马皇后向来心善,她也希望朱元璋法外施恩,饶宋濂不死。但是,在朱元璋眼里,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他根本听不进去大家的劝告,反而还对朱标说:“等你什么时候做皇帝,你再说了算”。

眼看自己救不了老师,心急之下,朱标对朱元璋说,看到自己的老师即将走上黄泉路,而自己爱莫能助,感到非常的痛心。说罢,他夺步跑到湖边,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朱标本不会水,他只求一死换回恩师之命。不过,紧跟太子身后的侍卫可慌了神,太子若是死了,自己还有活路吗?这些侍卫中,有的脱下衣裤纷纷跳下水里救人,还有一些甚至连衣服都没脱直接扎进了湖里。

老朱闻讯赶来,不管怎么说,朱标都是自己的长子,也是未来的皇帝,如果此时死了,不但亲情没了,更重要的是会引起朝堂上的各种利益冲突。老朱被吓得不轻。好在侍卫们及时营救,太子最终无恙。

心疼儿子的朱元璋说:“痴儿,我杀人与你何干,你怎么跳水自杀啊!”随后便答应了朱标,不再追求宋濂罪责。最终父子之间的这场风波得以平息。

朱元璋虽然小心眼,但他赏罚分明。朱元璋随后将那些穿戴整齐跳湖救人者连升三级,同时,将那些脱了衣服跳水施救者当场处决。老朱为什么这么做?

在老朱看来,太子跳湖千钧一发之际,那些忠于太子的人,定会奋不顾身第一时间跳入湖中营救,岂会在意身上的衣物或是财物,他们想的就是保全自己主人的性命。而那些在施救前还脱去衣物的侍卫,肯定没有把太子的安危放在心上,这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

基于上述考虑,老朱果断杀了那些脱去衣服才去湖中救人的侍卫。在老朱眼里,他要的是绝对的心腹和忠臣。不过,很多人觉得老朱这样做太过武断,也非常冷酷无情。都说伴君如伴虎,可见一斑。

本以为这个太子很金贵,定能执掌乾坤到最后,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老朱如此为太子朱标建立人设,然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1392年5月17日,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突患恶风寒疾不治而亡,年仅37岁。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可谓痛心疾首。要知道,此时朱元璋不单单是失去一个儿子,而是失去了大明王朝的未来储君。

朱标一死,老朱要如何抉择,那些被分封的藩王们此时都在虎视眈眈,因为他们都要看父亲要怎样挑选下一个太子?无疑,朱元璋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更多文章

  • 四大汗国奉元朝为正朔,元朝灭亡时他们为何没有出兵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元朝是我国一个统治时间,比较短的大一统王朝。在其统治末期,眼看农民起义越来越壮大,甚至已经成为推翻王朝的决定性力量。为何曾经本为一体的其他四大汗国,会见死不救而坐视元朝灭亡呢?这其中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是元朝这个宗主国没有威慑力?其实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得从汗国的历史传承脉络来说。自蒙古帝国成立,成

  • 地方官考核的两宋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官员考核制度图解,明宋选拔官员的方式,宋官职差遣制度

    5110字 | 阅读需11分钟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有宋一代,官职体系和考核制度均达到了中国古代史的高峰。但细密繁杂、应有尽有的规章制度并不能掩盖其弊端。宋人罗大经于其著《鹤林玉露》载奇事一件:名臣张咏曾在崇阳县(今湖北咸宁)做县令。一日

  • 在明朝当官或者做一个农民是什么体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开始,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了维护皇权的极致,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统治。任何伤害皇权甚至皇族的事情,朱明都是不允许的。明朝“官不聊生”朱元璋维护皇权第一步,就是取消宰相职位。你看清宫影视剧里面,皇帝每天五更天就早朝,这就是朱元璋造成的。本来这都是宰相的工作,但是朱元璋担心宰相权力太重篡夺了天下,就取消了

  • 大明风华:“好圣孙”朱瞻基去世后,朱祁镇为何不能续写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想立朱祁镇为太子,朱瞻基朱祁镇父子,朱瞻基仁宣之治

    可以说,明朝国运正是在他治下由盛转衰。但作为他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虽然即位时间不长,只有十年但就在这十年里,他继承明仁宗的仁政措施,开拓进取,终于造就了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实现了王朝的盛世。那么又是何种原因造成朱祁镇就不能续写仁宣之治的呢?好圣孙朱瞻基VS好儿子朱祁镇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因

  • 大明王朝,究竟有没有过“宦官专权“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专权形成原因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下的伴随品。在中国 ,皇帝将自身的权利分一部分给自己的奴仆——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这样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一般情况下,产生这样的现象,会有两个原因:第一,皇帝因为外朝中文官集团的威胁;第二,则是皇帝和文官集团、相权的权利发生拉锯战。但是,因为官宦身份特殊,

  • 在仁宗的治下,为何北宋还会接连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仁宗时期,北宋败亡的真实原因,宋仁宗在北宋什么地位

    "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他自己就是武将篡权,因此也自然的认为其他武将都有谋反之心。设立了严格的祖宗家法,并且一直提倡着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论是真宗还是仁宗,都是些守成之君。他们丝毫不敢忤逆祖宗的规矩,按照这个重文抑武的思路持续的走下去

  • 外蒙古的教科书是怎么写历史的?尤其是元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外蒙古历史教科书,蒙古国怎么记录元朝历史,蒙古与元朝

    虽然历史没有态度,但编写历史教材的人却有自己的立场。比如说朝鲜战争,对我们而言,这是抗美援朝之战。对朝鲜而言,这是保家卫国之战,但对美国而言,这是捍卫“民主”之战,各人有各人的说法。那么,隔壁的蒙古国,他们的历史教材是怎么写的呢?蒙古教材概述这是蒙古国在2018年左右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此时的外蒙古尚

  • 大明风华:张太后这事儿做得够绝,朱高炽这一生算栽在她身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高炽经典语录,大明风华朱高炽跟朱棣说想回北平,大明风华朱高炽霸气片段

    行天下路,观天下事,我是民工小河,今天为大家分享一则趣闻趣事最近由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等主演的《大明风华》正在热播,该剧改编自莲静竹衣的小说《六朝纪事》,张太后其实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看她一直把持着太子府财政大权就知道了!在东宫住的只有她和嫡子朱瞻基,别的后妃和儿子都在老家顺天,明仁宗史书上的

  • 大将中箭将死,成吉思汗说赶紧把他塞到牛肚子里,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医疗水平十分不发达,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受伤的士兵只能挤在一个帐篷里,环境恶劣,他们的伤口很容易被感染,死亡率会很高。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军营里的大夫技术差,而是医疗条件实在太恶劣。当时的将士们只能眼看着自己受伤的同伴慢慢地死去。但是曾经有一位将军在战场上被敌人的箭射中,眼看就要流血过多而亡,这时

  • 大明风华:朱祁钰设宴立太子,皇后带儿子自杀,孙若微露出微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风华朱祁钰最霸气的片段,大明风华朱祁钰在第几集死的,大明风华朱祁钰怎么成了长子了

    朱祁钰本来对当皇帝也没什么野心,在国家危险当头,孙太后立他为帝,他也算是临危待命,等真正当上皇帝后,他也享受了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权力和欲望,所以千方百计不想哥哥回来,但朱祁镇就是命大死不了。徐滨为了将朱祁镇接回京,特地从瓦剌那里带回朱祁镇的禅位诏书,他说天命已归,无复多言,催促朱祁钰尽快立太子,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