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李渊的小儿子,玄武门政变没被杀死,却将李世民的儿子熬死了

他是李渊的小儿子,玄武门政变没被杀死,却将李世民的儿子熬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4/1/16 9:49:50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被世人记住,那是因为他登上皇位以后,开创了非常出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对后世可以说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这还只是一点,后来李世民又对外不断的开拓疆土,在朝中更是听信大臣们的意见,赢得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好评。李世民的这一系列做法让后来的唐朝更是经历了百年盛世。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今天要讲的主要是李院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的故事。李元婴因为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所以他深受李元喜爱。包括他的哥哥,李世民也非常的宠爱她。李元英因为对朝中大事并不感兴趣,所以李世民与他相交甚好。

按照历代的历史来看。在新皇登基后一般都会伴随着流血和牺牲。而且对有兄弟的皇帝来说,他们为了能够稳定自己的地位,都会将自己的兄弟给杀死。而李世民为了能够当上皇帝更是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自己的兄弟李元吉。但是对于自己最小的弟弟李元婴他却没有痛下杀手,可以说李元婴是非常幸运的,没被李世民杀死,李元英后来在京城中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我见她更是成了一个玩跨子弟,因为他对皇位并没有什么兴趣,所以李世民对他也没有过多的欺压,不过李元婴却胡作非为,他在京城中掠夺百姓财产,霸占当地的美女,甚至连自己兄弟的妻子都不放过,可谓是个十足的恶人了。

百姓对他非常的不满,但是有没法教训他,毕竟他是当今天子的弟弟,谁敢动他,而当时李世民作为皇帝,虽然知道他的这些事,但是却并没有多加管教,毕竟李世民的几个兄弟也就只剩下李元婴一人了,他不能再失去李元婴了,最主要的是李元婴越是这样则越表示他对自己的帝位没有威胁,李世民高兴还来不及了,又怎么会去怪罪他。后来李世民去世以后,李元婴依旧过着幸福的生活,当时举国上下都在为李世民的去世悲伤,李元婴却不为所动,独自一人在家中享福,毕竟李世民可是他的哥哥。

而且当初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也没有将他杀死,即便这样,李元婴没有一点悲伤,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朝中的事情真的是一点都不在乎。除此之外,李元婴的寿命也是非常的长,李世民死后他的儿子李治继承皇位,后来在李治死了的时候,李元婴依旧没死。因为李元婴并没有在皇宫中住,一直是流落民间,所以他也学了不少的手艺,其中画画是他最擅长的。他画的画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在整个京城之中更是排在最前。很多人都对他的画赞不绝口,看到他的画那更是拍手叫好。

甚至在现在的一些博物馆中,都能找到他作的画,并且保存的都非常完整,尤其是他画的蝴蝶,犹如真的一样似乎要从画中飞出来,惟妙惟肖非常逼真,他的画也被现代人称为滕派蝶画,可以说他的画从哪个时候就开始流传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都被很多画家学习。后来李元婴又建造了滕王阁,诗人王勃曾为此做过一首诗,也因此这所建筑被后人知晓。据史料记载,李元婴在很小的时候是生在宫中的,那个时候还是李渊在当政,他因为是皇子所以就经常学习宫中的绘画艺术,最终在书法和绘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也为他后来建造滕王阁打下了基础。

笔者认为纵看李元婴一生,他可以说在李渊四个儿子之中算是最幸福的一个了,首先他没有如哥哥李元吉那样被李世民杀死,其次作为一名皇子虽然他没有当上皇帝,但是却活了很长的寿命,甚至李世民的儿子都没活过他。虽然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嚣张跋扈,但是却并没有因此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在当时其实主要是因为占据了有利的条件,我们都知道当时李世民在杀死自己的两个兄弟后,继承了李渊的位置登上了皇位,后来他在让自己属下写史记的时候还曾将自己的写的一幅很冤枉的样子。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他是不想让后人抓住他把柄说他坏话的。既然如此李世民在当上皇帝以后肯定不会杀自己最小的弟弟,毕竟他没有借口去杀他,当时刚当上皇位,江山还是不稳固的,如果贸然将李元婴杀死,很有可能自己的皇位都做了多久,这一点李世民肯定明白。而李元婴也是幸运在这一点,在当时即便是再嚣张跋扈,没有李世民的命令,试想谁敢对他进行处罚。不过李元婴的绘画能力还是非常的强的,不仅能够得到当时人的称赞,即便是现在的人对此也是赞赏有加。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

更多文章

  • 李白留世900余首诗,为何陆游能留世9千首?看了陆游家族就了然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于李白和陆游的资料,陆游评价李白的诗,陆游流传下来多少首诗

    因为当时人们作诗,尤其像李白这样热爱游山玩水的诗人,往往是游览途中诗兴大发,突然想起了一个好句子,就挥毫泼墨一番。诗写完就写完了,转头就抛到了脑后。不像现代社会,随便网上发表一番,就能保存在网络之中。再加上古时候交通不方便,除非是出版成诗集,否则一首好诗只能是口口相传,不仅字容易误传,就连原作者也会

  • 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安禄山起兵后怎样了,安史之乱第几年安禄山死的,安禄山安史之乱时有多少兵

    图-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位置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动的叛乱,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后期奸臣当道,奸相李林甫、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等人轮流把持朝政,培植党羽,排斥异己,循私误国。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而交恶,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公元755年12

  • 宋朝在唐朝的刑部基础上,在元丰改制后,做出了哪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丰改制后的宋朝有哪些地方,北宋元丰改制的背景,宋朝元丰当皇帝了吗

    龚延明先生在《宋代官制总论》中概述道:“宋承唐制,此唐制,实则为后唐之制。”宋朝建立以后,在许多制度上都承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旧制,官制亦是如此。唐末五代时期的官制体制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有宋一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充,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官制变得更为复杂。唐末五代及宋初的刑部建制五代至北宋初期

  • 契丹如何在唐朝的复杂关系中,获得雄踞塞北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契丹为何不在唐朝时就崛起,契丹与唐朝,契丹是如何在唐朝崛起的

    契丹的族名,最早文献记载是《魏书·契丹传》:“契丹在库莫奚以东,同类异种,窜于松漠之间”。公元4世纪前后,早期契丹人的生活方式是随着水草牧场的迁徙而变化的。在民族不断迁徙过程中,契丹生产力逐步提高,形成了最早的部落联盟。这一时期,关于契丹民族活动的区域,《新唐书》记载:“东距西奚,高丽,南营州,北室

  • 隋唐史料中最厉害的两杆枪:一杆枪头重七十斤,一杆几十人拔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十大用枪高手,隋唐最牛的十大神兵,隋唐时期最霸气的兵器

    我们看描写历朝历代的演义小说,也会发现隋唐时期武将的兵器都比别的朝代重很多,比如李元霸的一对大锤居然重达八百斤,几乎是关羽青龙偃月刀的十倍。这可能是受唐朝尚武精神的影响,大家都对武将兵器津津乐道,说书艺人耳濡目染,也受到了影响和启发。当然,正史中李渊那个叫“李玄霸”的儿子并没有上过战场,在大业十年(

  • 武则天坐拥4大男宠,为何他们没有让武则天诞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的独宠是谁,武则天的四大宠男下场,史料记载的武则天的四大宠男

    那时的女人地位也是非常低的。但是中国历史上却诞生了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而身为女人的她,在当时已经不需要依靠任何男人了,反而是男人依附于她,因为武则天也有“后宫”。武则天有四位在历史上留名的男宠,但是武则天却没有生下一个皇子。首先是武则天不想,虽然唐朝比较开放,虽然武则天贵

  • 东汉灭亡得的是“癌症”,崇祯时期,明朝怎么1场“感冒”就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天启皇帝是死于尿毒症吗,明朝皇帝遗传疾病,东汉灭亡的预兆

    崇祯有人说,崇祯时期,大明王朝得了癌症,就像东汉献帝时期一样,当时的大明王朝早就无药可救,崇祯也没有办法,所以崇祯不该为大明王朝的灭亡负责,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实际上,东汉灭亡得的是“癌症”,明朝并没有得“癌症”,而是1场“感冒”就亡了。崇祯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崇祯年间

  •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好,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表格,史记和资治通鉴有啥区别

    其二,个人写作风格不同。司马迁崇尚英雄,对于贩车引浆者流也不吝惜笔墨,对于他们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比较赞扬,除了有司马迁个人的性格特点之外,还有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有人说《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还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这是《史记》的魅力所在。而《资治通鉴》的风格就比较死板了,读起来冷冰冰,没有生气。正

  • 洗白秦桧,否定岳飞民族英雄,扭曲教科书,是谁吹起这股妖风?秋后算账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桧临死前在狱中说岳飞的秘密,秦桧杀岳飞原因,岳飞与秦桧的神话传说故事

    人教版小学教材插画问题的处理结果来了,人教社多达27人遭到问责处理。对插图作者以及相关设计人员也作了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封面设计吕旻、吕敬人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最新通报分割线……近几年,有些人博取眼球,制造噱头,往往会放下操守写出许多所谓的“翻案文章”美其名曰标新立异

  • 如果魏忠贤没有被诛杀,明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延续吗,明朝没有杀魏忠贤的吗,魏忠贤为什么不死明朝就不会死了

    一天有4个人在密室中喝酒,其中一个人喝醉了骂的魏忠贤,其他三个人被吓得魂飞魄散。很快就有东厂的人把4个人押到了魏忠贤那里,那个骂魏忠贤的人立刻被斩杀,而其他三个人却得到了重金奖赏,这虽然是一个夸张的故事,这也说明但也说明了当时魏忠贤是如何权倾天下的,只要是有人说他坏话就会被他知道。这样一个宦官显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