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驾崩后,唐朝将它的遗体葬入了乾陵,她生前要求不要留下贵重的东西,只是留下了一块令人匪夷所思的无字碑。对此,后世有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武则天具有远卓的目光和智慧的体现,这个决策也是她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
十分聪明的女皇帝却用皇后的身份给后人写下了一封遗照,因为她心里非常明白,她死后,天下必将恢复李唐江山,李氏重新拿回政权后,可能会对她进行政治清算,尽管新皇帝是她的儿子。
生前如此辉煌,风光无比的女皇帝,肯定不想在死之后被后人破坏名声,以至于授人以口实,落人以把柄。为了以防这样的事情发生,聪明的她放弃了皇帝的称号,而是使用以前皇后的身份,并和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这样可以减少遭到口舌的讨伐。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人要称帝这是绝对不可以被认可的,她既然放弃帝号,自认皇后,等于是向封建社会人们的固有认知妥协,就会减少忠于李唐的臣民说闲话,后代还会祭祀自己,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与此同时,她也害怕后人篡改和抹杀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块无字碑是她自己给自己立下的,意思是说我已经足够伟大,至于后人如何评定自己,那就等千百年后,后人自己来写在这块无字碑上吧。
另外,在由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女皇帝也做出了十分聪明的选择。当时她的选择无外乎有两个:一是还给自己的儿子,李氏;二是传给自己的侄子,武家。其实武则天当皇帝,篡改李唐江山,其本意就是为了传给自己的武家。肥水不流外人田,她自然想把江山牢牢放在姓武的人手里。
但是,最终武则天还是把江山还给了李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她害怕自己被天下人诟病,终于向封建思想做了妥协,撰写诏书也是以皇后的身份,选李家的人为接班人,也全了自己的名声。二是,李唐是天下民心所向,既然有大臣的极力劝谏,那自己就顺着这个梯子往下走好了,所以最终她还是做了十分明智的选择,还政于李唐。这当然还有不得已的原因,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形势也逼迫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她这十分明智的选择下,把唐朝多延续了200年,若非如此,或许李唐天下仅有100多年吧。
唐朝的江山能有将近300年,武则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当时她传位于自己的侄子武氏,必定会造成天下大乱,可能会导致江山崩坏。
传位于侄子留下千古骂名,还不如还位于自己的儿子,毕竟儿子才是血缘上最亲的人,也许还可以给自己留下千古美名。
小编觉得:武则天除了是个女儿身,但是她的手段、智慧、宏图大志都是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