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统一36年就灭亡,是皇帝太傻?真实原因有三点

西晋统一36年就灭亡,是皇帝太傻?真实原因有三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49 更新时间:2024/2/4 17:20:4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元265年代魏建晋,司马炎开创了一个新的帝国——晋朝,并在15年后借着司马家族打下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但是西晋仅仅在统一后走过了短暂的36年便灭亡了,衰亡的速度让人着实感到吃惊。

古代中国文物

一提到西晋之亡,不少人都会翻个白眼:“还不是因为接手的皇帝智商欠费!”,完全没有那种对亡国的惋惜之情。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呢?难道真的是因为皇帝太白痴吗?

纵观历史的长河,其实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不靠谱的皇帝,一个王朝的崩盘纵然跟统治者的神操作有关系,但是能将一个正在经历治世的晋国迅速搞成“衣冠南渡”的不堪惨状,一个白痴皇帝恐怕没那么容易做到的。

那么西晋之亡,究竟为何呢?

主要是有以下三个原因:

1

上层社会忙于奢糜享受,奢侈之风盛行

都知道司马炎是司马懿孙子司马昭的儿子,晋朝江山之所以得来的如此轻而易举,其实是司马懿了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使司马家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的最大权臣。(曹家子孙自从曹芳(包括曹芳)之后,都成了司马家的傀儡。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哥俩先后继承了司马懿的权力,魏国皇帝的权力被彻底架空。)

司马炎

虽然说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实际上他捡了个落地桃儿,司马炎扮演的,只是那个顺时顺势给了魏国最后一击的角色。

偏偏人的劣根性就在这里:轻易得到的东西都不被珍惜。所以司马炎只是像模像样的“勤勉”了一小阵时间,有了“太康之治”就开始作妖了。

尤其灭吴之后,他把作为开国皇帝“励精图治治国”的人生理想变成了“放飞自我”

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

宫女后妃达到一万人,哪个嫔妃侍寝也有点眼花缭乱,就靠“羊”引路,羊在哪个宫站下了,就在哪个宫睡觉。

所谓“上行下效”,“老大”都是这样的作风,下面的“手下们”(朝廷的官员)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作为丞相的何曾不仅不劝谏皇帝,而是把自己的奢侈安排得明明白白:吃一顿饭,就要花掉一万钱,儿子何劭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顿饭花掉两三万钱,最后吃到不知吃什么了,为如何吃到更好的东西“上愁”。何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相当于一千个平民一个月的花费。

朝廷这边奢侈无度,富商们也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的“时尚”就是追求奢侈豪华,所有的钱都用在追求酒色奢华上。

而当时有名的“中国首富”和外戚王恺斗富的故事就不得不提了: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惘然自失。——《世说新语·汰侈》

石崇、王恺又都是喜欢高调炫富的人,王恺出门用紫丝布做40里步障,石崇便用织锦花锻做上50里;王恺用贵重药材赤石脂代替泥土涂墙,石崇便用皇后住房专用的花椒来涂墙。

不服输的王恺使出杀手锏,将晋武帝送他的一支二尺高的珊瑚树展示给石崇看,谁知石崇随手砸了这件稀世之宝,然后借着“赔偿”的名义,一口气搬出6、7株珊瑚来,随便一个都能完败王恺。

奢靡无度的炫富风引发了腐败等一系列深层问题,出现了“奢侈之弗,甚于天灾”的艰难局面。

2

文人名士忙于清谈,统治者鱼肉百姓埋下祸根

西晋的文人们对当时的奢糜之风极度失望却无力改变,只能靠“清谈”的方式表达志向,不再关心国事的他们喝喝酒,吟吟诗,或者吸吸毒(西晋是毒品“五石散”最兴旺的时期)。

长期吸毒使文人们产生了幻觉,还出现了许多奇葩,有喝酒喝成狂人的,有赤身裸体表演“行为艺术”的···

竹林七贤

而一些“伪文人”对奢糜时尚趋之若鹜。比如“竹林七贤”里的王戎,他当了晋朝的司徒后,贪污勒索,大肆敛财,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跟老婆在屋子里数钱。

这样的文人号称“贤”,着实讽刺,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说明了腐败的程度。

如此风气之下导致了“钱是万能的角色”,有钱就有权的理念大行其道:

《晋书》:“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而不受贿的就是不合群的,会被针对:

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

这样的腐败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没钱了怎么办?——加大赋税征收力度,压榨百姓。

这波神操作,让刚经历三国之乱的百姓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穷人都吃不上饭了,皇帝还傻乎乎问:吃不上饭,为什么不喝肉汤?这样脱离民情的皇帝还配做一个皇帝吗?

西晋的社会风气就这样蔓延着,上层贵族也就一层层盘剥着金字塔的底部,在这种阶级固化的环境下,穷人除了造反,别无选择。

西晋之亡

3

贾南风乱政:压死西晋的最后一根稻草

专政多年的贾南风杀掉了太子司马遹,这个举动让朝廷上下极为不满,“清君侧”由此开始。

毕竟再怎么说,天下还是司马家的。于是赵王司马伦掌握禁军,他联合梁王司马肜、齐王等人,抓住了贾南风,用金屑酒毒死了这个可恶的女人。

如果司马伦就此打住,继续拥立司马衷,形势不会突然变糟,但是怪就怪在司马伦贪念。

他觊觎权势,直接宣布废帝自己坐上了皇位,宫廷政变演变为全国混乱:一个藩王继承大统,怎么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坐拥强兵的诸王发动各种兵变,“八王之乱”进入恶性的天下混战阶段。

贾南风成为了八王之乱的导火索,而利欲熏心的赵王司马伦却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八王世系

4

总结

有人会说:怪就怪晋惠帝这个白痴皇帝,假如换成一位权谋老道的皇帝来当政,贾南风绝没有机会干政,也就不会有亡国的事。

其实在晋惠帝接手西晋这个摊子的时候,西晋已经处于“被掏空”的状态了,就算他不是白痴,诸葛亮来了,依然是无力回天。

只是刚好命运并不眷顾西晋王朝,让一个白痴皇帝接了盘,成为了帝国崩盘的催化剂。

但亡国之恨的根本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END--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死后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唐?200年后才发现她有多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死后的唐朝历史,武则天具体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为什么武则天登位唐朝就灭亡了呢

    女皇武则天驾崩后,唐朝将它的遗体葬入了乾陵,她生前要求不要留下贵重的东西,只是留下了一块令人匪夷所思的无字碑。对此,后世有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武则天具有远卓的目光和智慧的体现,这个决策也是她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十分聪明的女皇帝却用皇后的身份给后人写下了一封遗照,因为她心里非常明白,她死后,天下必将恢

  • 他是李渊的小儿子,玄武门政变没被杀死,却将李世民的儿子熬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后活了多少年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被世人记住,那是因为他登上皇位以后,开创了非常出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对后世可以说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这还只是一点,后来李世民又对外不断的开拓疆土,在朝中更是听信大臣们的意见,赢得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好评。李世民的这一系列做法让后来的唐朝更是经历了百年盛世。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李世民的

  • 李白留世900余首诗,为何陆游能留世9千首?看了陆游家族就了然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于李白和陆游的资料,陆游评价李白的诗,陆游流传下来多少首诗

    因为当时人们作诗,尤其像李白这样热爱游山玩水的诗人,往往是游览途中诗兴大发,突然想起了一个好句子,就挥毫泼墨一番。诗写完就写完了,转头就抛到了脑后。不像现代社会,随便网上发表一番,就能保存在网络之中。再加上古时候交通不方便,除非是出版成诗集,否则一首好诗只能是口口相传,不仅字容易误传,就连原作者也会

  • 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安禄山起兵后怎样了,安史之乱第几年安禄山死的,安禄山安史之乱时有多少兵

    图-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位置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动的叛乱,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后期奸臣当道,奸相李林甫、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等人轮流把持朝政,培植党羽,排斥异己,循私误国。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而交恶,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公元755年12

  • 宋朝在唐朝的刑部基础上,在元丰改制后,做出了哪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丰改制后的宋朝有哪些地方,北宋元丰改制的背景,宋朝元丰当皇帝了吗

    龚延明先生在《宋代官制总论》中概述道:“宋承唐制,此唐制,实则为后唐之制。”宋朝建立以后,在许多制度上都承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旧制,官制亦是如此。唐末五代时期的官制体制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有宋一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充,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官制变得更为复杂。唐末五代及宋初的刑部建制五代至北宋初期

  • 契丹如何在唐朝的复杂关系中,获得雄踞塞北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契丹为何不在唐朝时就崛起,契丹与唐朝,契丹是如何在唐朝崛起的

    契丹的族名,最早文献记载是《魏书·契丹传》:“契丹在库莫奚以东,同类异种,窜于松漠之间”。公元4世纪前后,早期契丹人的生活方式是随着水草牧场的迁徙而变化的。在民族不断迁徙过程中,契丹生产力逐步提高,形成了最早的部落联盟。这一时期,关于契丹民族活动的区域,《新唐书》记载:“东距西奚,高丽,南营州,北室

  • 隋唐史料中最厉害的两杆枪:一杆枪头重七十斤,一杆几十人拔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十大用枪高手,隋唐最牛的十大神兵,隋唐时期最霸气的兵器

    我们看描写历朝历代的演义小说,也会发现隋唐时期武将的兵器都比别的朝代重很多,比如李元霸的一对大锤居然重达八百斤,几乎是关羽青龙偃月刀的十倍。这可能是受唐朝尚武精神的影响,大家都对武将兵器津津乐道,说书艺人耳濡目染,也受到了影响和启发。当然,正史中李渊那个叫“李玄霸”的儿子并没有上过战场,在大业十年(

  • 武则天坐拥4大男宠,为何他们没有让武则天诞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的独宠是谁,武则天的四大宠男下场,史料记载的武则天的四大宠男

    那时的女人地位也是非常低的。但是中国历史上却诞生了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而身为女人的她,在当时已经不需要依靠任何男人了,反而是男人依附于她,因为武则天也有“后宫”。武则天有四位在历史上留名的男宠,但是武则天却没有生下一个皇子。首先是武则天不想,虽然唐朝比较开放,虽然武则天贵

  • 东汉灭亡得的是“癌症”,崇祯时期,明朝怎么1场“感冒”就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天启皇帝是死于尿毒症吗,明朝皇帝遗传疾病,东汉灭亡的预兆

    崇祯有人说,崇祯时期,大明王朝得了癌症,就像东汉献帝时期一样,当时的大明王朝早就无药可救,崇祯也没有办法,所以崇祯不该为大明王朝的灭亡负责,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实际上,东汉灭亡得的是“癌症”,明朝并没有得“癌症”,而是1场“感冒”就亡了。崇祯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崇祯年间

  •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好,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表格,史记和资治通鉴有啥区别

    其二,个人写作风格不同。司马迁崇尚英雄,对于贩车引浆者流也不吝惜笔墨,对于他们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比较赞扬,除了有司马迁个人的性格特点之外,还有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有人说《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还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这是《史记》的魅力所在。而《资治通鉴》的风格就比较死板了,读起来冷冰冰,没有生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