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惨遭吕后诛杀,死前说的一句话,为何把刘邦吓得直流冷汗?

韩信惨遭吕后诛杀,死前说的一句话,为何把刘邦吓得直流冷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3/12/14 15:32:29

前言

中国有一句古话,相当精确的概括了在封建时代环境之下,主公和功臣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句话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对于封建王朝的君主们来说,功臣在帮他们做事的时候他们表现的也非常好,一旦得到了天下,这些功臣则往往都会被处理。封建王朝的君主们最核心的思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和统治,但凡有任何人影响到自己的权威和统治,不管这些人是君主的亲属或者是得力干将,他们都会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而这些开国功臣们也往往因为功劳过大而被视为眼中钉。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哪怕是在自己死的时候也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刘邦为什么要对自己痛下杀手,韩信为汉朝立下了绝对的汗马功劳,没有韩信这个人的话说不定汉朝都无法建立,而刘邦也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对他手下留情。

刘邦与韩信

在汉朝刚被建立的那样一段时间之内,鉴于韩信确实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劳,所以刘邦也将韩信封为了一个王,而在这段时间之内,也有两个人找到了韩信并且告诉他不要轻易相信刘邦,毕竟两个人一起吃苦很简单,一起分利益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除了上面的这一句话以外,韩信的发小钟离昧甚至直接挑明告诉韩信,如果真的想要保住自己的生命的话,就不应该屈居于刘邦的手下,最起码应该让自己的实力提升到和刘邦一样的水准,这样刘邦才不会轻而易举的动韩信,这句话在现在看来也确实够大胆了。

曾经的韩信是楚王,所以韩信的发小钟离昧也就理所当然的只能一个劲的落荒而逃,生怕被刘邦捉住惩罚,而在加入到了项羽手下的时候,钟离昧也跟随着项羽一起和刘邦作对,刘邦也好几次吃过很大的亏,所以刘邦肯定看他不顺眼。

钟离昧的话语

钟离昧为了自己的安全,就想到了投靠自己的发小韩信,韩信也确实一直都非常照顾他。不过毕竟纸包不住火,刘邦肯定知道了韩信包庇自己的仇人,为了能够处理钟离昧,刘邦还专门借着游玩的名义来了一趟楚国,韩信肯定也害怕事情败露,所以规劝钟离昧自杀。

虽然说平常的关系很好,但是牵扯到这样一种性命攸关的问题之上,韩信也只想着让钟离昧自杀,并且把他的头颅献给刘邦来谢罪。钟离昧也并没有听信韩信的话,他反而对韩信说假如他自己现在死了的话,天下就没刘邦的仇人了,刘邦下一个针对的肯定就是你韩信。

为了能够避免这样一种事情的发生,钟离昧提出了想要和韩信进行合作,二人共同联合军事才能和力量,也拥有了可以和刘邦一战的实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保留一线生机,也不至于被刘邦随便拿捏,可是韩信却对于这样的说法嗤之以鼻。

韩信自认为自己是大汉功臣,刘邦肯定会记得自己的功劳,又怎么可能会轻易诛杀自己呢?一看没什么办法,钟离昧也就只能自杀,而韩信也就把他的头颅送给了刘邦去谢罪,谁知道刘邦根本没领情,甚至直接把韩信的职位给降了,从王变成了侯。

另一位规劝者

我们上门当中也提到过,除了钟离昧劝说过韩信要远离刘邦这样一个人以外,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同样劝说过韩信,而这个人就是蒯通了。大家也都清楚韩信是被吕雉萧何二人给设计安排诛杀掉的,而韩信在自己死的时候,说出的一句肺腑之言便是后悔没听蒯通的话。

那么蒯通又究竟对韩信说了什么话,让韩信如此的后悔呢?其实在韩信被诛杀的那样一个时间,刘邦刚好不在宫中,他正在外面进行平叛作战,而一直等到他事成回来以后,吕雉才告诉了刘邦韩信已经被他和萧何两个人给处理掉了。

而刘邦的反应也相当的暧昧,一方面他感觉到终于除掉了这个自己视为眼中钉的人,另一方面刘邦也觉得有一些叹惋,毕竟一代英才就这么死在了一个女人的计谋之下,实属可惜。后来刘邦又问韩信死后说了什么话,吕雉也如实回答了。

韩信说的话具体就是:“真后悔当时没有听蒯通告诉我的话,要不然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样一个被人暗算的地步了。”刘邦在了解到了韩信说出这样一句话以后,顿时觉得非常后怕,假如当时的韩信听了蒯通的劝说,现在的事情发展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

其实当时在韩信一路征战并且成功击败了齐国以后,蒯通就已经告诉韩信:“如今韩信的手下有四十万士兵,项羽一共十万士兵,刘邦一共也就二十万士兵,如果现在你选择自己单干,那么也是十分有优势的。哪怕不这么选择,看刘邦项羽二者互相争斗两败俱伤,不也很好?”而韩信当时却没有选择听信他的话,蒯通觉得韩信无药可救,直接离

结语

刘邦突然之间就察觉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曾经在那样一个时间段之下,自己的地位竟然是如此的岌岌可危,而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的蒯通肯定也遭到了刘邦的记恨,刘邦恨不得直接要使用汤镬之刑来把蒯通给炖了,而蒯通知道了以后,也向刘邦进行了辩解,他对刘邦说当时自己只是忠于韩信,并不认识刘邦,所以肯定会帮韩信。

而如今的蒯通已经只认刘邦一个主人了,如果刘邦想要这么杀掉一个向主人提出合理建议的人,这种行为肯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刘邦这么做以后也没有人敢再继续忠于他了。刘邦听了半天辩解以后,突然之间感觉蒯通也说的挺有道理,所以气也就消了,蒯通也就这么保下了自己的一条命。

更多文章

  • 刘邦大封功臣,为什么萧何第1,韩信第21名,而张良只排第62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对萧何与韩信最终封赏怎样,刘邦和萧何谁厉害,萧何为什么被刘邦封为第一功臣

    虽然萧何、韩信、张良三人都是刘邦账下不可或缺的人才,但三人所擅长的领域却大不相同,萧何善于管理后勤处理政务,韩信有勇有谋是难得的将才,张良善谋能够运筹帷幄,三人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西汉建立之后,刘邦大封群臣的时候,三人的排名却有很大的差别,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西汉开

  • 纸比钢的强度还大?中国女神教授把纸造的比钢硬7倍,当代蔡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蔡伦造的纸是宣纸吗,蔡伦造纸术过程1分钟的视频,蔡伦造的纸具有什么特点

    留校任教:教育是我挚爱的事业如果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纸和钢谁的强度大?也许会得到一个白眼。但是世上确有比钢还刚的纸,这种纸的强度甚至可以达到钢的6、7倍,这就是“当代蔡伦”的杰作。张美云,1957年出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学在陕西科技大学攻读造纸专业,初入大学校门的她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此

  • 赤壁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曹操那么多谋士都没有看出周瑜的火攻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周瑜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周瑜先后用了什么计,赤壁之战周瑜使用哪些连环计

    曹操惯于以弱胜强,官渡之战靠着不到三万人马,最后击败了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并且曹操靠着官渡之战的余威,一举攻下邺城,收复了整个北方。距离统一天下只有一步之遥。但偏偏就在这绝对优势的时候,曹操带领几十万大军南下,吓得荆州的刘琮马上投降。那么大的荆襄六郡,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入囊

  •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凭什么仍能做近三十年的蜀汉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死后诸葛亮有多厉害,诸葛亮临终嘱托刘禅,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皇帝吗

    诸葛亮被认为是支撑蜀汉政权的人物,甚至不少朋友看到诸葛亮去世就觉得三国后面的历史“没什么意思”了。但实际上,他担任蜀国丞相不过13年(221年-234年),如果从214年刘备统治西川开始,诸葛亮治蜀不过20年,即便从他207年出山算起,也不过活跃了27年。然而,在他去世后,蜀汉政权仍然存在了29年。

  • 唯才是举,以德用才——试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用人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的用人之道,曹操用人之道经典例子,三国演义中曹操重视人才的例子

    在21世纪,最缺少的是什么?是人才。这是一句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话语,我想要是曹操听到了,这个公元2世纪的北方霸主一定是不能再同意了。建安十五年,曹操便发布了自己的求贤令,令中也没啥废话,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句“唯才是举,看得而用之”,通俗点来讲就是,我只凭才学选拔人才,你有才学就能被重用。这句话为什么有划

  • 刘邦和朱元璋手下名人很多,为什么感觉李自成没有出名的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与李自成,历史上的李自成和朱元璋,李自成和刘邦的差距

    为什么大家感觉没有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李自成没能坐稳龙庭。如果他像刘邦、朱元璋一样坐稳了,他的手下也就出名了。刘邦有张良、陈平、萧何、韩信,朱元璋有常遇春、徐达、李善长等等,要谋略有谋略,要战力有战力,人才济济。神奇的是,刘邦和朱元璋的心腹干将几乎都是他们的老乡,这让人不得不问一句,莫非李自成的家

  • 为什么刘备非要入蜀,为什么不像刘表一样占领荆襄九郡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为什么打荆襄九郡,荆襄九郡与荆州,蜀汉不丢荆襄九郡能统一大业吗

    在这里先说明一下,赤壁之战前荆州只有7郡,9郡是后来曹孙刘瓜分荆州时形成的。其实,刘备接管荆襄九郡并没有想想象中那么容易。刘备说是在荆州客居,但一直呆在新野。荆州最重要的核心城市是江陵和襄阳,刘备在这两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势力可言,襄阳的豪强氏族蔡氏原本就不喜欢刘备。没有势力,没有足够的军队,刘备拿

  • 深受秦始皇宠爱的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为何考古现场一片哗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女儿嬴阴嫚的墓在哪里,嬴阴嫚真有这个女儿吗,嬴阴嫚身世

    引言秦始皇嬴政,他横扫诸国结束了长达两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这离不开秦国几代君主的努力,大秦男儿不忘东出,终在嬴政这一辈功成圆满。即位后秦始皇设立郡县废除了有分裂国家风险的分封制,全国上下使用统一的文字货币,车同轨书同文,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曾经有外国学者不明白为什么欧洲历

  • 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兵败了,为什么刘备不去相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攻打襄樊刘备干什么去了,关羽襄樊作战为什么刘备不救,关羽拿下襄樊刘备兵力会增加多少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一度逼得曹操想要迁都,真正的威震华夏。但是,在襄樊之战后期,关羽却在曹魏和江东的前后夹击中,不得不败走麦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那么,关羽北上攻打樊城,刘备到底知不知晓?而在其兵败之时,刘备又为何不派兵援救呢?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远在汉中的刘备等人应当是知晓的。在公元218年的

  • “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和颜良正常打,究竟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颜良和关羽谁强,关羽单挑颜良能打过吗,关羽为什么一招之间就能杀颜良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号称河北四庭柱,颜良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在四人中排名第一,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上将华雄连斩俞涉,潘凤等诸侯上将,杀得诸侯联军“众皆失色。”袁绍说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当时颜良已经是上将了,关羽还是被人瞧不起马弓手。颜良能够有这么大的名气,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