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影响力怎么样?为什么太平天国最终会覆灭?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影响力怎么样?为什么太平天国最终会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3/12/15 5:08:45

洪秀全创办了“拜上帝教”,并以此为基础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把宗教组织转型成了农民起义的革命运动,在广西进行金田暴动后,太平天国进行了权力分配。

洪秀全肯定是当仁不让的领导者,这与太平天国的宗教属性分不开,太平天国本就是一个政教一体的农民起义组织,洪秀全的地位不容有任何的动摇,这是基础,也是聚集底层民众的基石。

永安封王都是以洪秀全为核心进行权力分配,但是实施的是政权“总理制”,也就是军师制度,当时的正军师有两人:杨秀清、萧朝贵。很诡异的是,这两个正军师都有部分神权,杨秀清可以天父附身,萧朝贵可以天兄下凡。

也就说在神权上,杨秀清和萧朝贵对洪秀全可以进行节制,永安封王没有多久,萧朝贵就战死了,其他所有的副军师及其他诸王皆受制于正军师杨秀清,包括洪秀全的结拜兄弟韦昌辉冯云山

但是杨秀清还是要受制于洪秀全,毕竟他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力和宗教号召力比杨秀清要强得多。打天下的时候,大家都一条心,洪秀全虽然没有做出实际重大的贡献,但是他对整个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影响不容忽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改变来源于领导阶层的腐化,洪秀全一头扎进了天王府,锦衣玉食的享受生活起来,其他的诸王都忙着占地建王府,抢钱抢女人,洪秀全有88个妃子,其他的王都按自己的行政级别进行配属。

至于政务,那不还有杨秀清吗,他虽然也没少抢女人财物,但他更看重的权力,杨秀清对政务的把控达到了顶峰,反正天王洪秀全也不怎么过问,即使过问,凭洪秀全的那点水平,也就只能给杨秀清签签字,画画押。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政务管理,对抗清廷等等大小事务,基本都是杨秀清说了算,在这个时期内,就是他一直在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军,至于洪秀全,除了重大事务杨秀清进天王府与之商议外,其余事情他一概不过问。

天京事变的爆发是权力争夺的原因,杨秀清看不惯洪秀全空顶着天王的帽子,不干活儿还在地位上高他一头,杨秀清渴望得到与洪秀全等同的地位,洪秀全也不是省油的灯,秘令韦昌辉和秦日纲回京杀了东王杨秀清一系。

杨秀清一死,本来以为可以形成权力真空,韦昌辉、石达开、洪仁轩等人都认为是机会,其实都错了,洪秀全亲自出马了,他废除了永安建制定的“军师制度”,军政大权让他一把重新抓起来了。

洪秀全有那个心,却没那个能力,他不是杨秀清,甚至不如石达开,没有能力,那就简化管理流程和手续——谁打下的地盘谁管理。这就是天平天国后期的“采邑制”,这也是后期太平天国混乱不堪,各地将领不听调度的根源所在。

洪秀全的办法很简单粗暴,却把太平天国运动推向了覆灭的深渊,采邑制最大的弊端在于在太平天国内部形成了地方军阀,各自为各自的地盘作战,丧失了统一作战,调令一致的局面,特别是洪秀全提拔起来的两位青年帅才陈玉成、李秀成就是因为这个问题造成了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

特别是李秀成虽有帅才,却只想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对陈玉成的安庆等地不进行救援,导致了天京的门户被清军攻陷,太平天国最终覆灭。

洪秀全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每个阶段都对太平天国有领导作用,只是由于自己能力和格局有限,难于有更大的作为。至于他找了那么多佳丽,这都是正常现象,毕竟从一个底层民众一跃到了社会顶层,除了权力,就是女人和金钱了,换了谁都一样!

更多文章

  • 邹忌讽齐王纳谏,初始百姓门庭若市,百日后门可罗雀,齐国大治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邹忌讽齐王纳谏节奏划分,邹忌讽齐王纳谏参考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各国态度

    唐山打人事件后,不少群众开始反应自己也遇到的种种问题,唐山方面专门展开展开行动,接受群众来访。没想到,群众突然一窝蜂地到来,出人意料,有的唐山群众排队4个小时未进接待室。现在来看,这么多人排队前来反应问题,说明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很多人开始吐槽早干嘛去了,认为很多案子积攒到现在实属不应该,也有人认为

  • 孔子是文圣,那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人最有资格被称为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被称为至圣还是文圣,孔子为什么称文圣,中国古代文圣孔子

    [var1]孔子的“文圣”之名是毫无悬念的,和他同一时期的孟子虽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最后也只能被冠以“亚圣”的头衔,而且这个“亚圣”还是元朝时期追封的。同样的,在古代多如繁星的武将之中,有三个人也被后世追封为“武圣”。历史上的“武圣”并不是单纯以武力值或者战绩来衡量的,历朝历代对武圣的评定都遵

  • 周武王分封时并没有秦国,那秦国是从哪冒出来的?还成为了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武王简介,周宣王为什么分封秦国,秦国是周王分封的吗

    [var1]但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大概会发现,当初周武王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国的时候,并没有秦国啊。可嬴姓又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在古代能够拥有姓,尤其是带有女字旁的姓,可是身份高贵的象征,那这秦国到底是哪冒出来的?又如何一步步发展成如此大国?[var1]这还得从秦国的国姓说起。秦国国姓为嬴,上面说了,

  •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最顶级的战神之顶级军事家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神吴起简历,为什么叫战神吴起,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var1]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

  • 负荆请罪的廉颇,最后结局可叹,语文教科书不敢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负荆请罪廉颇,廉颇在负荆请罪中有什么样的品质,廉颇负荆请罪主要讲了什么

    [var1]如此一来,廉颇这样一位依靠军功,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自然是十分不满。而面对廉颇的不满,蔺相如则表现非常大度,屡屡退让,更是以赵国大事为重,最终廉颇也被其感动“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于是才有了廉颇负荆请罪,二人结为刎颈之交,辅佐君王的千古美谈。但其实在语文教科书中的这篇

  •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状态,为何还能打得过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战后赵国有多强,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为啥又败了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驱林胡、灭楼烦,拓野千里,加之没有参与中原混战,国力日渐雄厚,一跃成为仅次于南方楚国的中原第一大国。[var1]“胡服骑射”示意图赵武灵王晚年废了长子公子章,却禅位给幼子赵王何,直接导致了日后震惊天下的“沙丘宫变”,赵国宗室的内耗削弱了赵国的国力,也给了相邻的秦国崛起

  • 孟尝君有多狠?因为别人在大街上笑他个子矮,他杀光一县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尝君最终下场,孟尝君个人简介,历史上孟尝君的下场

    [var1]要知道在战乱的年代,能够身居高位的方法,并不是做一名仁德的君子,也不是单单做一名富有学识的读书人。真正能在这个时代获得功名成就的,是懂得变通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拥有过人的战术谋略。所以,有些春秋战国时期出名的人,其行为举止,或许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中的君子所为,而孟尝君就是这典型的代表之一

  • 李信是赵国名将李牧的侄子,为何却甘愿为秦国效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末期秦国李信的好友是谁,秦国将领李信简介,秦国名将李信有打败楚国的能力吗

    [var1]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主要还要从李牧的父亲说起。李牧的父亲在战国末期曾经被封为秦国太傅,并且因为功名显著而为世人熟知。后来,李玑离开了秦国,并开始自己周游列国的人生。而当李玑来到了赵国之时,成为了赵国一位大臣门下的宾客。之后,李玑留在了赵国,娶了两个妻子并且生下了李牧。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

  • 秦灭六国实现大统一后,六国国主分别落得了怎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灭六国六国都输了吗,秦灭六国后谁的下场最惨,秦灭六国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var1]韩王安在战国七雄之中,韩国差不多是最弱,也是最缺乏存在感的一个了。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始,魏、赵先后成为顶流强国,唯独韩国日渐式微。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大手一挥,开始发起了对韩国的灭国之战,羸弱的韩人早已在三年之前便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一年前更是割让了南阳之地,此时又哪里有实力来抵挡

  • 在勾践的带领下,称王称霸的越国,为什么没有被列为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勾践灭吴之后越国怎么样了,越国勾践灭吴后的领土,越王勾践为什么能称霸

    在勾践的带领下,越国以霸主的姿态走进了战国时代。然后···这个霸主就“隐身”了。战国时代,这个国土面积仅次于楚的第二大诸侯,其影响力不要说与七雄不能相提并论,就是与宋、中山这种次等强国也相形见绌。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嚣张的开局前473年,越国灭吴。一口吞掉一个霸主国,这在整个春秋历史上都是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