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勾践的带领下,称王称霸的越国,为什么没有被列为战国七雄?

在勾践的带领下,称王称霸的越国,为什么没有被列为战国七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06 更新时间:2024/2/21 13:48:29

勾践的带领下,越国以霸主的姿态走进了战国时代。

然后···这个霸主就“隐身”了。

战国时代,这个国土面积仅次于楚的第二大诸侯,其影响力不要说与七雄不能相提并论,就是与宋、中山这种次等强国也相形见绌。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嚣张的开局

前473年,越国灭吴。

一口吞掉一个霸主国,这在整个春秋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越国由此声威大振!

随后,越王勾践挥师北上,直抵淮北,与齐、晋会盟,向周王纳贡。周王也赐勾践“伯”,承认其为天下诸侯的领袖。

由此,越王勾践成了天下霸主。越王勾践觉得还不过瘾,又自称霸王,更把都城迁到了琅琊,大有经略中原的企图。

由于忌惮越国的军力,中原这些老牌诸侯不但不敢谴责、打击越国这种自称霸王的无礼行径,反而纷纷向越示好!

此时,是前473年。而按照最常见的口径,前476年,历史就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

越国,是以霸主的姿态,走进战国时代的。

勾践死后,越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是天下强国。

到了越王朱勾的时代,墨子称:天下好战之国,齐、晋(魏赵韩尚未被承认为诸侯,名义上仍属晋)、楚、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也就是说,到前410年左右时,在勾践去世60年后,越国仍然是天下最强的诸侯之一。

到前404年,朱勾之子越王翳还讨伐齐国,并灭掉了依附于齐的缯国。

可以说,战国开局时,越,是天下超级大国之一。

可是···当战国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列国的纷争进入高潮时,越国却“隐身”了。

而且,越国从超级大国切换到“隐身”模式的过程有点“非主流”。

一般来说,大国的衰落,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是遭受了一场重大失败。

可是,越国却在没有遭受重大失败的情况下,几乎在一瞬间,就退出了超级大国的行列。

这是为什么呢?

盛世危机:外强中干

这一切,还要从勾践时代说起。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举灭吴,堪称奇迹。

可是,吴是前霸主,南方大国,越国要想一口消化是极为困难的。

而且,越灭吴之战,是一场复仇之战。越国对吴的政治中心姑苏等地实行了报复性的屠戮。

因此,越对吴的消化,如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一方面,原吴国的许多发达地区,坚决抵抗越,最终没有被越消化。

“越已吞吴而不能正江、淮北”,结果,当时吴国相对富庶的淮泗地区被楚国占领了。

另一方面,越占领的吴地,也因报复性破坏而残破不堪。

所以,原属吴国的地盘,当时经济凋敝。

越国的老地盘呢?

经过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该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中原。

所以,在越国的巅峰时刻,尽管他的兵甲横行江淮,为天下所惧,但越国的经济基础依然非常脆弱。

同时,战国初年,当列国都开始加强集权时,越国的政治水平却依然非常落后。

由于境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越国实行的是分封制,各地出于半自治状态,难以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吴境内的旧贵族与越人的矛盾依然非常大!

[var1]

越国外强中干,何以持久呢?

霸主的负担

如果越能把握住机遇,以强军夺取富庶地区,仍然是可能把握住历史机遇,改善局面的。

可是,霸主的负担,却使越国在巅峰时刻束手束脚。

要当老大,就要给小弟发红包。

为了获取宋、鲁等国的支持,越王勾践将原吴抢占宋的土地归还给了宋,将泗水以东百里之地给了鲁。

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开发程度是要远远好于南方的。靠近宋、鲁的地区,更是富庶之地。

越经济基础本就不强,在“霸业”逻辑的驱使下,让出了这些地方,使越“外强中干”的问题更加突出了。

很快,越国就付出了代价。

不战而败

[var1]

大凡大国衰落,多有一场里程碑式的败仗。

越没有。

因为:不需要打,他就败了。

原本“外强中干”的越国,发现自己“外”也不强了。

越国之所以能与齐、晋、楚相提并论,是因为传统强国当时正经历着阵痛期。

春秋后期,齐、晋等国卿大夫权力膨胀,他们彼此之间征战不休。

因此,齐、晋虽强,却难以集中力量作战。

不过,随着卿大夫的争斗尘埃落定,大国内部整合完成,“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这些力量集中起来的大国,集权得到加强,动员能力极大提升,动辄可以拿出八万、十万大军作战!

齐国,在完成“田氏代齐”的历史进程后,渡过了阵痛期。

楚国,吴起变法虽然失败,但改革红利依然使楚实力大增。

面对齐楚两位威王,越国拿什么来竞争呢?

同时,吴国旧贵族的活跃,更使越在琅琊与江南之间的运输线变得极不安稳。

越,已经没有参与中原竞争的实力了!

无奈之下,越国被迫退出了中原竞争。

前378年,越国迁都到吴,北方越人大批回到了江南。

[var1]

当战国渐入高潮,逐鹿中原的枪声正式打响时,曾经的霸主越国,一声不响地退群了!

内乱

尽管退出中原角逐,但坐拥吴越之地的越国,其疆域依然仅次于楚,仍是天下大国。

可是,就在魏齐楚秦等国逐鹿中原时,越国却“关起门来内讧”。

越国爆发了持续十余年的“诸咎之乱”。

越国王室不断发生弑父的悲剧。

而原本就尖锐的吴、越矛盾,使这些内讧更为血腥。贵族们反复叛乱、平叛,大打出手。

在贵族们的自相残杀中,越国更加衰落了。

一方面,连续内战,使本就不发达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另一方面,在持续的仇杀中,越国贵族们的凝聚力遭到了严重破坏,新越王在地方的威信严重降低。

由于在吴地的统治越发不稳,越国将都城迁回了故都会稽。

[var1]

在列国纷纷走上正轨,群雄逐鹿如火如荼时,表面疆域辽阔的越国,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盘散沙。

越国,更弱了!

“逞强”而散

在内乱逐渐平息后,越王无疆做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决定:征伐中原。

这次征伐,从头到尾都懵逼。

越国的打击目标,选定了齐国。

此时的齐国,可不是当年的阵痛期的齐国了。他们在几年前,刚刚大败魏国,几乎成为新霸主!

齐王正准备应付楚的挑战,不打算浪费力气,遂派使者前去忽悠。

在齐使的一顿忽悠下,越国调转枪口——伐楚!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跟谁结盟,跟谁开打,越王都是懵逼的。

他的对手却不懵逼。

楚国,早已派昭滑在越5年,行分化、侦察之事。

懵逼的越遇到准备已久的楚,结果不言而喻。

楚大败越,杀死了无疆,并攻取了原先的吴地,“尽取地至浙江”。

[var1]

由于无疆没有指定继承人,越王的几个儿子都占地自立,“越以此散”。

严格的说,越国到这个时候,也不算是灭亡了。

因为,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事情,宣告他的灭亡。钱塘江以东,仍是越人的地盘。

但是,各个分裂的小政权,影响已经极小了。

当初,越王勾践灭吴后,问计于文种大夫。

文种反对穷兵黩武,主张休养生息,深根固本而图后举。

越王勾践未采纳,仍急切地北上争霸。

于是,越霸业虽成但根基不稳。

当列强走出阵痛期,纷纷富国强兵后,越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最终,在内部隐患的不断削弱后,越国以一次不切实际的军事行动,为自己上演了一场稀里糊涂的谢幕演出。

越,以忍辱负重而兴,以盲目逞强而亡。

更多文章

  • 项羽灭掉秦国以后,为什么自己没有称帝,反而要分封十八路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击败秦国了吗,项羽为什么会攻下秦国,项羽如何打败秦国的

    一,从历史看,分封制很辉煌。[var1]站在项羽当年的历史背景看,周朝的分封制很辉煌。周朝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创造过成康盛世。周朝辉煌的历史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项羽同时代的刘邦最早建都洛阳。刘邦之所以建都洛阳,就是羡慕周朝的辉煌,有与周朝比个高低的意思。项羽,刘邦之后的很多帝王,也有项羽、刘邦

  • 战国时期七国皆有攻伐之举,为何独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七雄为啥六打一也打不过秦国,为什么秦国有虎狼之师,秦国虎狼之师简介

    一提起虎狼之师这四个字,人们很容易就能够想到战国之时的大秦铁骑,在那个时候,山东六国的人都将大秦的军队称之为虎狼之师,用此来表示他们对于秦国部队的恐惧以及憎恶。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秦国的军队对六国攻打的次数太多,因此才会被人称之为虎狼之师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每一个诸侯国都对其他的诸侯国有过攻伐的

  • 长平一战,赵军主力已经被秦军消灭,为什么赵国还能坚持40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有没有可能突围,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会被包围,长平之战秦军是怎么包围赵军的

    赵国在当时并非那么的柔弱不堪,不然也不会让秦国耗费那么多的精力才只是打的险胜,而唇亡齿寒的道理其他国家都懂,只要秦国进入赵国,那么诸侯国不会坐视不理的。[var1]秦昭襄王的计划是一举进攻邯郸,拿下赵国后,秦国的东进之路就会畅通很多,这个想法其他国家都明白,因此在秦国兵分三路,让白起带一路进攻邯郸。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反灭吴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王勾践灭吴国过程,越王勾践是怎样灭吴国的,越王勾践为什么能获胜

    春秋后期,列国争霸,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兵圣孙武等人的协助下于栢举之战中大败楚国,楚都寿春被攻破,当时和吴国互为表邻的越国,乘吴国大军伐楚后方空虚奇袭吴国,吴国被迫退兵,致使伐楚功败垂成。越王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兴兵讨伐,勾践元年(496年),越国在檇李之战中大败吴国,吴王阖闾被越大夫灵姑浮射

  •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之战秦国怎么包围的赵国,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没能乘胜追击破灭赵国,这被视为战国末代的一个“遗憾”。可问题来了,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大量赵国精锐主力后,秦国真的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var1]其实长平之战后秦国可以灭掉赵国,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战国末期的天下局势并不是“赵、秦”两国对垒那么简单,还涉及

  • 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那么长信侯嫪毐属于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的嫪毐凭什么封侯,秦朝嫪毐为什么能封侯,秦国嫪毐封侯

    想搞清楚长信侯是什么级别,先要弄明白秦国的爵位。商鞅变法规定,爵位的授予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军功,或者和军功相应的功劳。秦国的爵位一共分20级,最高一级是侯,长信侯就属于这一级。只要被封为侯,就有自己的领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国。[var1]在秦国想封侯是非常难的,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商鞅变法以前

  • 战国时期,中山国可谓是赵国的心腹大患,赵国是如何灭掉它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国被灭后赵国的下场,战国时代赵国实力,战国时期的赵国到底有多强

    中山国可谓赵国的心腹大患。此国不灭,赵国始终不能强大。在消灭这个心腹之患的过程中,赵武灵王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谋略。很难根除的心腹大患中山国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不容小觑。[var1]他的领土嵌入赵国中部,使赵国几乎被分成两半。由于太行山的阻隔,赵国只能依靠壶口和崎岖山路维持南北两部的联系。要致富

  • 原本可以善终的吕不韦,为何最后还是落得饮鸩而亡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何评价吕不韦的一生,吕不韦饮鸩而亡,历史上怎么评价吕不韦的呢

    要知道此时的异人,只不过是一个母亲不受宠爱,更无靠山,排行居中的安国君之子。但作为商人,吕不韦在与父亲的对话之中便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秉性暴露无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耕田能获利十倍,贩卖珠玉可获利百倍,而拥立君王能够获利无数,其实这样的选择在吕不韦看来也便顺利成

  • 韩国作为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什么能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时期韩国最强盛的时候有多强,韩国灭了多久秦国才垮掉的,韩国vs秦国

    [var1]随着秦王扫六合的步伐不断迈进,看似羸弱的韩国却在虎狼之圈中迟迟没有被灭,反而抵挡了秦国的进攻长达二十年之久。这就不禁令人感叹实力弱小的韩国为何能抵抗秦国那么久呢?韩国建国初,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秦、齐、楚、魏四大强国的包围之间,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欲进攻韩国则必先思虑自己后方是否安全,以免其

  • 卫青、李靖、岳飞、戚继光、吴起对比,谁的综合军事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靖和戚继光谁更厉害,吴起和卫青谁厉害,李靖岳飞谁厉害

    [var1]但若是和吴起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吴起要比这几个历史人物都强,都高,都厉害——史上唯有吴起可以和孙子并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军事家,史称孙吴,一个兵圣,一个亚圣,都是军事史上神一般的存在。有孙吴在,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这么说也不是就说卫青几个人弱,他们只是比孙吴弱一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