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平生“最”恨的一个姓,下旨: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朱元璋平生“最”恨的一个姓,下旨: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23 更新时间:2023/12/8 5:57:27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他登基后发布了许多政令,其中有一条却比较特别。根据《日知录》记载,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诏宋末蒲寿庚、黄万石子孙不得仕宦。”朱元璋为要发布这样一条政令?在朱元璋执政时期,虽然对于惩治贪官污吏十分严苛,但是他也不会平白无故地严惩别人。而朱元璋如此憎恨蒲氏的原因,还得从八十多年前南宋末年的泉州说起。

泉州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是著名的贸易港口,当时的泉州非常繁荣,与的阿拉伯、波斯和欧洲商人都有大量贸易往来。北宋时期泉州有专门的市舶司来管理各种海外贸易活动,在泉州最为繁华时,人口已经超过20万,在晋江江面和港口内停泊的船只,曾经超过1万艘,可见其商业之发达。到南宋时期,泉州港口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当时东方第一的贸易港口。

01

蒲寿庚,是南宋末年泉州市舶司的官员。但是蒲寿庚其实是西域阿拉伯人的后代,他的祖上来自大食(阿拉伯)。蒲寿庚原本在泉州做生意,由于他为人精明,在各种生意中占尽优势,所以很快便赚了大钱,富甲一方。蒲寿庚被任命为泉州市舶司提举(主管)后,朝廷对他信任有加,一时蒲寿庚在当地名声显赫,拥有极高的地位。

因为蒲寿庚的缘故,所以当时他的家族颇受朝廷的恩惠,过得相当不错。近些年来,网友们常常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观点争论不休,且不论这句话到底是否正确,但看蒲寿庚在南宋穷途末路时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令人心寒。

02

当时元军不断突破防线持续南下,泉州城内外的汉人们纷纷出钱出物支援朝廷和各路义军。直到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占领了南宋都城临安,宋瑞宗赵昰不得不逃往福州称帝。但是他在福州也没能待多久,元军当然不会就此将他放过。

张世杰等人于是带着宋瑞宗来到泉州,他们原本希望重新以泉州为都城,然后以此为据点抗击元军。当年移居泉州的皇室宗亲已经有三千多人了,他们也希望宋瑞宗等人能在泉州东山再起。

可惜,他们都没想到蒲寿庚却早已暗中投敌,在泉州吃了南宋朝廷三十年俸禄,占尽各种便宜的蒲寿庚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自己选了一条光明大道。蒲寿庚提出迎接宋瑞宗进城,但是张世杰却对蒲寿庚心有疑虑,没有同意。他们准备稍作休整后前往潮州。在临行前,张世杰蒲寿庚借出一些船运输粮食,但是蒲寿庚拒绝了,张世杰盛怒之下令人强征蒲家海船,并查抄他的货物财物。

03

蒲寿庚如何肯吃这个亏,立即杀死了泉州城内的三千南宋宗室还以颜色,据《宋史》记载:“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蒲寿庚派人将这些人四肢砍下,残酷虐杀,男女老少无一幸免。蒲寿庚还不解恨,下令将南宋宗室的祖坟掘开。而他这么做,一是为了报复泄愤;二则是想要占有南宋宗室的地产和财产。

但这段历史说法不一,有可能蒲寿庚的确不满,杀人泄愤;也有可能是时人的夸张讹传。直到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蒲寿庚正式向元朝投降,忽必烈许之以高官厚禄,让他继续管辖泉州。此事过后,蒲寿庚在泉州大肆屠杀,上万的汉人都死在蒲寿庚和元军手中。

而泉州的许氏家族由于奋起反抗,几乎被灭族,许汉卿和许夫人的家乡都被元兵放火烧毁。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也对蒲寿庚投降元朝大为不满,蒲寿庚等人领军直冲少林寺,屠杀了一千多名僧人。蒲寿庚用极其残酷的屠杀镇压了反抗力量,最终再次将泉州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蒲寿庚凭借这些大功劳,被元朝廷委以重任,他的后代也在朝中颇为得志。

然而,在朱元璋打败元军夺得天下之后,认为蒲寿庚当年大肆屠杀汉人实在罪大恶极,深为愤恨。所以下令将蒲氏子孙男为奴女为娼,并且世世代代都不准读书做官,其决心便是让蒲氏家族永世不得翻身。

结语

不过在此之前,蒲氏家族就已经被杀得差不多了。在元朝末年,蒲氏后人那兀纳在泉州建立起一个国家,结果被元朝廷剿灭。由于此人统治泉州时极为残暴,滥杀无辜。泉州百姓愤而反抗,杀死了许多蒲氏家族的人,连蒲氏家族的祖坟也同样被挖掘。

参考资料:

《日知录》

《宋史》

更多文章

  • 欧洲人称呼蒙古叫啥?三个字,成吉思汗曾揭露其中秘密,很玄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蒙古为什么崇拜成吉思汗,蒙古历史讲解成吉思汗,蒙古国历史记载了成吉思汗吗

    早在公元7世纪,蒙古族先人便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居住,并先后受过突厥、柔软、鲜卑等少数部族的控制,一直到公元12世纪时,铁木真横空出世,迅速平定了蒙古各部的势力、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召开蒙古各部族大会,被众人尊称为成吉思汗,并建立大蒙古国,而大蒙古国也就是日后蒙古帝国的前身。蒙古帝国的赫赫声威

  • 相传宋徽宗死后尸体被熬成灯油,棺材里放木头,真有这么凄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徽宗为什么死后被熬灯油,宋徽宗和宋钦宗被熬灯油,宋徽宗死后葬哪

    提到宋徽宗,可能有的人不了解,但是说起那句“靖康耻,犹未雪”,许多人应该都会恍然大悟。没错,那场“靖康之变”就是发生在宋徽宗在位期间。也是此次变故之后,宋徽宗遭受了羞辱,还有了关于他死后被做成灯油的说法。这种说法到底可不可信呢?不确定。毕竟正史中没有记载,只是有关他的野史中有这种说法,那么为什么会出

  • 世人皆知杨家将和岳家军,但却不知宋朝的真正王牌,是这两支军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杨家将真正历史,宋朝为什么看不上杨家将,讲解宋朝杨家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破阵子》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篇,脍炙人口,传颂千古,讲的便是将士们的征战之苦。在两宋时期,战火纷起,无数将士纷纷为国捐躯,有的名留青史,有的却不为

  • 他从菲律宾偷回一根藤,养活中国三亿人口,被称为明朝“袁隆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生活在中国的新一代青年,都见证了国家的强大,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中长大,即使不富有,也是衣食无忧。殊不知,这样的盛况在古代却是奢侈的景象,李绅作《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样的景象是当代罕见,却是古时常态。01要知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三国志》中的名言放到

  • 朱元璋钦点的状元,不可能作弊,为何下榜不久就被车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真的杀了状元吗,朱元璋钦点的状元,朱元璋是怎么得到状元的

    本文,纵横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被称为“闽南”十才子的陈安是如何考上状元的?中国从唐朝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在整个科举史上,举人和进士可谓是数以百万计,但是能考取状元的,却是凤毛麟角。整个科举制历史期间,只有大约五百位状元,大明王朝276年间也只出了90名状元,而这位陈安就是其中之一。陈安在明朝

  • 宋朝如何赚取巨额财富?赵匡胤这个方法,时至今日仍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怎么创立的宋朝,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建立宋朝的,赵匡胤创宋朝过程概述

    以北宋为例,作为相对较为统一的王朝,富裕程度是唐之后历代王朝之最。宋粉们常说宋朝当时的经济总量,占据全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当然这里有夸大的成分。据《世界经济千年史》一书的考证,北宋王朝在顶峰时期,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0%左右,即使如此,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数字。其实在宋朝建国之初,国家并

  • 宋朝有人权,他才敢和皇帝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宋朝的一位丞相敢于直言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惜和皇帝动手。古代的皇帝,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几乎没有人敢拂逆他们的言语。但是在宋朝的时候,人们是相当的有人权的,从来没有说是因为言论而治罪的。尤其是有几个皇帝勤政爱民,非常的宽容大度,从而把天下之理得井井有条。他们手下的官员可以直接进

  • 明朝重农抑商,商人却通过一种手段暴富,让众多美女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对明朝的影响,明朝的商人为什么这么多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作为农民、甚至是贫民出身的他,认为天下之乱,源于商人囤货居奇,他们是王朝乱世的根源,因此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的基本国策就是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商人个人财富的聚集。然而对于那些头脑机敏的商人来说,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门发财的生意。原来在大明帝国创建之后,和前代王朝一样,实施的是“食盐

  • 朱元璋杀人从不犹豫,却唯独对两种人客气,一辈子也不敢得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杀人诛心,朱元璋为什么杀人那么多,朱元璋为何杀人成性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兵家宝典,但其不仅适用于打仗还适用于待人接物。在《孙子兵法》中有“利而诱之”和“强而避之”的说法,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可谓是把这两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要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他滥杀无辜的历史形象,一生杀人如麻,凶残至极,即使是功臣也不能幸免。不过据史料记载,有

  • 南宋穷秀才发现一处宝地,自尽后如愿安葬,家族从此富贵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人对风水堪舆之说深信不疑,认为风水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家族的发展。风水宝地对于家族发展极为有利,煞地和凶地则可能给家族招致巨大灾祸。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依旧有相应风俗,在修建房屋和举行葬礼的时候,往往也会特意请人来看。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时,就有这么一个穷秀才,发现一块宝地后甘愿设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