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历史上最后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鼎盛时管辖的面积有多大?

作为历史上最后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鼎盛时管辖的面积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1/27 16:09:49

第一次巅峰期:1854年2月

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军“专意金陵”,基本上攻下城就走了,连兵都不留,所以,谈不上有什么“疆域”。

夺取天京后,太平军彷徨了一阵子。他们只是攻占了镇江、扬州,以保证在天京站稳脚跟。

随后,太平军发起西征、北伐,开始开疆拓土。

其中,北伐“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活动范围虽大,但也没有控制什么城池。

西征军,则为太平军打下了大片疆域。

由于当时上游清军防御薄弱,湘军还未崛起,太平军一路向西,所向披靡。

到1854年2月时,太平天国的疆域迎来了第一次鼎盛。

当时,从天京到武昌,再到湖南岳阳,长江全线都被太平军控制。

安徽,太平军控制了安庆、庐州(合肥);江西,太平军控制了九江;湖北,太平军夺取武汉三镇,正在经略荆州、襄樊;湖南,太平军兵临长沙。

可以说,此时太平天国的疆域,类似一条长蛇,除皖北外,基本控制的地盘都是长江沿线。

从面积上说,此时的太平天国不是疆域最大的时候,但形势是最好的。

由于太平军控制了长江各处战略要点,大江南北,太平军处于绝对的战略攻势。

当时,清军精锐要么被吸引于天京附近的江南、江北大营,要么被北伐军吸引于河北、山东,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太平军继续开疆拓土了。

同时,石达开安庆改制以来,太平天国在统治区的政策已经相对务实。如左宗棠所叹:江西人心,已“附逆”。

当时,太平天国的形势可以用欣欣向荣来形容。

第二次巅峰期:1856年7月

但是,湘军的意外崛起,打乱了太平天国的发展步伐。

1854年2月,湘潭之战,湘军大败太平军,随后,大举反攻,攻取武汉三镇,兵临九江。

石达开的天才表现,为太平天国逆转了局势,迎来了第二次高峰。

九江-湖口大捷,石达开大败湘军,随后,发起了大反攻。

在这次反攻中,石达开在收复武汉三镇后,没有继续向湖南发展,而是转兵江西。

一时间,江西除南昌、赣州、宁都外,全部被石达开所控制!

比之1854年,太平军丢失了湖南岳阳、安徽庐州,但却控制了大半个江西。

这是公认的“太平天国鼎盛期”。

但是,个人以为,形势已不如1854年。

当时,尽管石达开在江西风驰电掣,但在武汉三镇,湘军始终处于攻势。

由于杨秀清、石达开战略上的失误,没有重建水师,因此,湘军水师依然在长江占据优势。

所以,天京事变前,石达开、韦俊奋力解武昌之围,却连遭挫折。

当然,由于东征的胜利,江南、江北大营已被攻破,天京威胁大减,如果没有内讧,太平军总体上仍然处于战略攻势。

第三次巅峰期:1863年

太平天国疆域的最后一次巅峰期,发生在灭亡前1年。

当时,李秀成东征苏杭,攻取了江苏、浙江大片区域。

江苏战场,自天京以东,太平军已经兵临上海。

浙江战场,除衢州、温州两郡及定海、石浦、龙泉、庆元、泰须五县外,全浙九郡,悉数被攻占。

仅就疆域而言,此时的太平天国,不如鼎盛期。

但就富庶而言,胜过当年。

不过,这只是表面繁荣。

上游,湘军已经攻占安庆,直逼天京。

上游形势已经全部丢失,江浙虽富,不可能保全!

可以说,在战略上,太平天国连守势也谈不上,其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形势优劣,不可以单纯以地盘大小来表示。

1854年时,太平天国控制区,主要是长江沿线。

但是,控制长江的战略态势,务实的施政举措,当时的太平天国处于战略攻势。

1856年时,太平天国控制区,已经包含大半个江西。

但是,由于水师之利的丧失,太平军在关键的武汉战场处于守势,疆域虽大,但其实已陷入战略僵持。

1863年时,太平天国控制区,丢失了上游安徽、江西大部,但却攻取了附属的江苏、浙江。

就疆域而言,不小于当年,就财力而言,胜过当年。

只是,军事上失去上游形势,政治上一盘散沙,不过回光返照罢了!

满清统治已脆弱,所以太平天国能一次次“西方不亮,东方亮”。太平天国的远征部队更能长驱直入,“流串数省”。

如果太平天国科学一些、团结一些,未必无机可趁。

只是,反复的内讧、治理的失败,使他终究难免失败。

更多文章

  • 他是乾隆最悲剧的皇子,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却因母亲25岁就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最有作为的皇子是谁,乾隆皇帝一生的悲惨,乾隆最可惜的太子

    本来在孝贤皇后香消玉殒后乾隆并不着急再挑个人当皇后,但是皇太后却比他焦虑多了,还直接给乾隆推举了一个人选,即当时的娴贵妃辉发那拉氏。乾隆心里本就没有合意的人选,所以于他而言选谁都一样,而辉发那拉氏背后有皇太后支持,乾隆又是个孝顺的皇帝,所以既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又对自己没啥影响,就这样娴贵妃顺其自然

  • 明朝灭亡前才7千万人口,清朝一百多年就暴增3亿,用了啥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灭亡时有多少人口,明朝灭亡后人口是怎样变化的,明朝灭亡了几十万大军都去哪了

    第一: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无论乱世还是盛世,粮食总是直接跟人口成正比的。中国一直是农耕文明,种植天赋都刻到骨子里了,但以前的主要粮食作物无非是五谷,产量不足以养活大量人口,所以人口数量一直被限制在亿以下。到了明朝中后期,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解除海禁,产自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花生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

  • 康熙后宫唯一有谥号的贵妃,姐姐是皇后,儿子却被康熙与雍正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皇帝所有妃子谥号,康熙的所有皇后和妃嫔,雍正的纯贵妃

    因为《甄嬛传》的关系,钮祜禄氏这个姓氏简直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前面我们说过,谥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有的,钮祜禄氏是清朝唯一一个贵妃级别却得到了谥号的女人,那么她为什么可以享有此殊荣呢?其实这和她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康熙的孝昭仁皇后也是姓钮祜禄氏的,她的父亲遏必隆作为辅政大臣

  • 乾隆宫廷花鸟画——迎合帝王审美,尝试中西合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花鸟画大全,乾隆时期的工笔花鸟画,乾隆盛世画

    在乾隆称帝之后,国富民强,思想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去扶持艺术的发展,在绘画上,他不仅仅收藏名家字画古董,自己舞文弄墨进行创做,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及财力招募优秀的宫廷画师,激励他们的创作。一时间,宫廷画师的人数及作品数量成为中国历代之首。这些画家不仅仅有当时著名画家余省、杨大

  • 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其子孙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和鳌拜真实关系,康熙和鳌拜晚年,鳌拜死时康熙多大

    主要背景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福临)因染病天花病死紫禁城。顺治帝的驾崩,是对之后鳌拜专权摄政的首要基础。顺治帝驾崩之前,立下遗诏以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为继承人,另外,顺治帝为更好地替年纪尚小的玄烨保驾护航,便又以“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希望这四位德高望

  • 她被康熙视为玩物,为年老的康熙生下儿子,康熙却不给她任何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最疼爱的二皇子,谁是康熙最想继位的人,康熙51年时康熙有几个孩子

    历史上的康熙虽然文治武功,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但是在对待女人方面,用现在的话来说,康熙着实是一个“渣男”。康熙特别看重妃嫔的身世血统等外在条件,是一个特别有门第之见的帝王,在他的所有妃嫔当中,凡底层出身的妃嫔大部分都难以走到较高的位置,尤其是出身低微的女子,康熙甚至都懒得给她们名分,比如谨嫔色赫图氏,

  • 她侍奉过孝庄,抚养过康熙,为了见她最后一面康熙不允许她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跟孝庄的关系,孝庄皇后死后为何37年才下葬,孝庄37年未下葬完整版

    说起孝庄与康熙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与孝庄以及康熙有很深的关系,她侍奉过孝庄,抚养过康熙,为了孝庄与康熙甚至一生都未婚,她就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与孝庄的情谊要追溯到她们还是姑娘时,孝庄还未出嫁前,苏麻喇姑就已经负责照顾她了,也就是说,苏麻喇姑陪伴着孝庄从少女到年老的每一时期。历史上的苏麻喇姑

  • 乾隆的裹尸布值多少钱,乾隆的裹尸布为什么会值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的老布值多少,乾隆遮尸布图片大全,乾隆缠尸布为什么值钱

    这块乾隆帝的裹尸布叫做陀罗尼经被,是被用来遮盖乾隆遗体的物件。当初它之所以会流落到民间,其罪魁祸首就是喜欢盗墓的军阀孙殿英。不过它能拍出这样惊人的价格,这块陀罗尼经被到底有何神奇特殊之处?其实这跟它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了,其制作工艺和用料也是有过人之处。根据史册的记载叙述,陀罗尼经被

  • 为何把道光称为最“节俭”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衰微的清朝,上进的清宣宗很多人总说,通过一个人的面相就能够看出此人的运气,可如果要将这样的说法放到身为一国之君的道光身上,我们就会发现此话还是有点意思的。大家在看道光画像的时候能够发现,这位皇帝的脸部很是苍老、干瘪以及没有精气神,这样的气质和他的父亲、皇爷爷以及清朝的列祖列宗是没法比的,他们一个是意

  • 他手戴“3亿”祖传扳指,自称是乾隆后裔,专家建议上交却遭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值钱上亿的乾隆扳指,皇室后人戴价值1亿元的扳指,乾隆极品扳指图片

    引言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十二位皇帝的统治后,于1912年迎来了终结。清朝虽然已经消亡了100多年,但是到了现在仍有很多朋友对清朝历史非常好奇,尤其是对王朝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的讨论。到了现代社会,那些前朝的皇室后裔基本上都安分守己不在抛头露面,但是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