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其子孙后代的?

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其子孙后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4/1/29 20:54:28

主要背景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福临)因染病天花病死紫禁城。顺治帝的驾崩,是对之后鳌拜专权摄政的首要基础。顺治帝驾崩之前,立下遗诏以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为继承人,另外,顺治帝为更好地替年纪尚小的玄烨保驾护航,便又以“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希望这四位德高望重之满清功臣能够尽心尽德地辅佐年幼的康熙帝,更好地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顺治帝临死前的遗诏,身为帝王的他,只是一心一意想将满清王朝安安全全地托付下去。难以预料的是,“四大臣”的设立却是后来险些扼杀清朝统治的隐患。

公元1667年,“四大臣”之首的索尼因病先逝,鳌拜此时便更加肆无忌惮。但临死之前,索尼的最后一次尽忠实则危及到了此时权力正如日中天的鳌拜的专权。索尼奏请康熙:希望康熙能够顺承顺治帝14岁亲政的先例,为的就是能够遏制权臣鳌拜的气焰。同年七月,康熙帝亲政,但如此举动似乎并未对鳌拜的专权擅政产生过于有效的影响。晚清学者徐珂于《清稗类钞》中记载:“鳌拜当国,权势甚张,以帝幼,肆行无忌。”

面对如此形势,身为“四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及时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如若康熙帝决心采纳实施的话,那么便意味着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这三位辅政大臣的权力即将解除。这一奏疏的请求,可见苏克萨哈的忠心所在。众所周知,苏克萨哈的这一建议势必会触及权臣鳌拜的利益,如若果真卸任,那么鳌拜的如日中天便将不复存在。于是气急败坏的鳌拜便采取了“攘臂上前,强奏累日”的方法来强行逼迫康熙帝处死苏克萨哈。此时的康熙帝虽贵为大清君王,但掌权甚微,最终无奈之下,只得顺从鳌拜的建议,将忠心耿耿的苏克萨哈绞刑处死。此后,鳌拜先后把控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实权,从根本上对康熙帝的统治产生了遏制。

擅权专政太过,康熙智擒鳌拜

鳌拜擅权已到如此严峻之地步,如果康熙帝再不设法以对,恐怕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真的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颠覆。古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恐怕早已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年少的康熙帝能以如此策略智擒鳌拜,实在是令人敬佩!公元1669年,亲政的康熙帝先后将鳌拜的心腹亲信派遣各地,主要就是为了分散鳌拜于京城之中的势力,以便之后将鳌拜伏法作下准备。在此之前,康熙帝遍及朝中满人之中的贵族大臣,从他们那里寻求了几十名身强体壮的八旗贵族子弟,整日同康熙帝滞于宫中,名义上是嘻笑打闹,用来遮掩迷蒙鳌拜的眼睛;实则确实以练习摔跤(布库)为由,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最终能够达到顺利制服鳌拜的目的。

同年五月,康熙帝以商讨边境军事之名急速将鳌拜召见入宫。皇宫重地对于平素来去自如的鳌拜而言,绝非是什么龙潭虎穴,只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康熙帝由此第一步便把握住了鳌拜对其没有提防之心的心理因素。待鳌拜进宫面见康熙之时,康熙帝一声命令,训练数月的群孩便一拥而上,便同鳌拜扭打在了一起。即便鳌拜身经百战,素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誉,但此时的鳌拜毕竟已经年老乏力,身体综合素质早已大不如前。故鳌拜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了众少年的拳脚之下,鳌拜不得不束手就擒。

康熙皇恩浩荡,惠及鳌拜族人

如果真的以“三十大罪”来罪及鳌拜的话,那么鳌拜必然逃脱不掉“革职、立斩”的刑罚。但最终康熙帝却以“康熙诛鳌拜诏:“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的言行对其数三十条罪状一笔带过,只是判处了其免死禁锢的罪刑。公元1669年秋冬季节,仅入狱两月的鳌拜最终垂老病死于牢狱,享年六十岁。

其实我们应该可以从康熙帝对待权臣鳌拜的态度大致推断出康熙帝对于鳌拜族人的态度,康熙帝对于鳌拜一家还是比较仁慈的。

其子纳穆福:纳穆福在鳌拜如日中天之时,也曾一度嚣张跋扈,屡犯圣颜,鳌拜落狱之后,纳穆福随即也被投入牢狱,遭到了几年时间的监禁,之后无罪释放。《清史稿》记载:“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

其孙达福:祖父鳌拜的深重罪孽似乎并未对达福造成太大的影响,康熙晚年,达福承袭了朝廷对鳌拜的爵位追封。雍正五年的时候,雍正帝下令给鳌拜复一等公,并且再次让达福承袭。公元1731年,时任前锋统领的达福命丧征战途中。达福死后,雍正帝又令其子岱屯承袭爵位,岱屯卒后,其子于乾隆时期并未承袭一等公,只是承袭了都尉一职。之后鳌拜的子子孙孙们大都依据恩典,承袭了爵位。

其弟卓布泰、穆里玛:卓布泰于鳌拜得罪之后别夺去世职,数年之后,卓布泰又被康熙帝重新起用并且恢复原职。穆里玛相比于卓越布泰来说,结局就有些凄惨了,鳌拜得罪后,穆里玛受到了牵连坐死的结局。

总而言之,无论是鳌拜本人,还是鳌拜的族人,康熙帝对待他们都曾秉持着“明君仁风”的大度之态,实在是不失为一代仁君啊!

更多文章

  • 她被康熙视为玩物,为年老的康熙生下儿子,康熙却不给她任何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最疼爱的二皇子,谁是康熙最想继位的人,康熙51年时康熙有几个孩子

    历史上的康熙虽然文治武功,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但是在对待女人方面,用现在的话来说,康熙着实是一个“渣男”。康熙特别看重妃嫔的身世血统等外在条件,是一个特别有门第之见的帝王,在他的所有妃嫔当中,凡底层出身的妃嫔大部分都难以走到较高的位置,尤其是出身低微的女子,康熙甚至都懒得给她们名分,比如谨嫔色赫图氏,

  • 她侍奉过孝庄,抚养过康熙,为了见她最后一面康熙不允许她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跟孝庄的关系,孝庄皇后死后为何37年才下葬,孝庄37年未下葬完整版

    说起孝庄与康熙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与孝庄以及康熙有很深的关系,她侍奉过孝庄,抚养过康熙,为了孝庄与康熙甚至一生都未婚,她就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与孝庄的情谊要追溯到她们还是姑娘时,孝庄还未出嫁前,苏麻喇姑就已经负责照顾她了,也就是说,苏麻喇姑陪伴着孝庄从少女到年老的每一时期。历史上的苏麻喇姑

  • 乾隆的裹尸布值多少钱,乾隆的裹尸布为什么会值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的老布值多少,乾隆遮尸布图片大全,乾隆缠尸布为什么值钱

    这块乾隆帝的裹尸布叫做陀罗尼经被,是被用来遮盖乾隆遗体的物件。当初它之所以会流落到民间,其罪魁祸首就是喜欢盗墓的军阀孙殿英。不过它能拍出这样惊人的价格,这块陀罗尼经被到底有何神奇特殊之处?其实这跟它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了,其制作工艺和用料也是有过人之处。根据史册的记载叙述,陀罗尼经被

  • 为何把道光称为最“节俭”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衰微的清朝,上进的清宣宗很多人总说,通过一个人的面相就能够看出此人的运气,可如果要将这样的说法放到身为一国之君的道光身上,我们就会发现此话还是有点意思的。大家在看道光画像的时候能够发现,这位皇帝的脸部很是苍老、干瘪以及没有精气神,这样的气质和他的父亲、皇爷爷以及清朝的列祖列宗是没法比的,他们一个是意

  • 他手戴“3亿”祖传扳指,自称是乾隆后裔,专家建议上交却遭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值钱上亿的乾隆扳指,皇室后人戴价值1亿元的扳指,乾隆极品扳指图片

    引言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十二位皇帝的统治后,于1912年迎来了终结。清朝虽然已经消亡了100多年,但是到了现在仍有很多朋友对清朝历史非常好奇,尤其是对王朝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的讨论。到了现代社会,那些前朝的皇室后裔基本上都安分守己不在抛头露面,但是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加上

  • 葡萄牙发现两封密信,揭开大明灭亡原因,崇祯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死后多久大明灭亡,大明暴君崇祯,崇祯16年明朝发生的大事

    由于朱元璋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还有朱棣在海禁期坚持让郑和下西洋的行为,使得明朝早早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景象只是明朝的一个常态,明朝甚至完善了朝贡制度来维持这样一种常态,其中薄来厚往的习惯令不少国家垂青,于是公元1513年葡萄牙国王乐颠颠地派出使团来与明朝进行建交。 到崇祯皇

  • 鲁智深:谁操控了我的一生? 是智真长老,宋江,还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江为啥要害鲁智深,鲁智深与宋江谁地位高,鲁智深与宋江私下关系

    提辖鲁达是个直男!在他的眼里,只有两种简单的人生状态:爽利或不爽利!至于区分标准,则由鲁达说了算。直到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叫金翠莲的女子。鲁达为了替她伸冤,爽利得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灰溜溜地地逃亡。不久后,鲁达在头发和胡须的飘落中 “死”了,一个叫鲁智深的和尚刚睁开双眼,便被一位叫智真长老的人,按住了头

  • 历史上造反王爷那么多,为何只有朱棣成功?皆因有此人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为什么造反能成功,历史上朱棣怎么造反成功的,朱棣是怎么被逼造反的

    关于“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一直以来有许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朱能,也有人认为是张玉。这两人都是朱棣军中的大将,在朱棣起事之初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不是他们二人,朱棣恐怕早死在谢贵和张昺手中了。不过,根据《奉天刑赏录》中的记载,朱棣在登基之后,李景隆却成为了“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得到了朱棣最大的封赏。

  • 他是包拯的首席智囊,为啥最后被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包拯最后的下场,包拯铡人合集,包拯真的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吗

    自古以来断案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侦察人员需要从现场的蛛丝马迹入手,一步步进行推断,最后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每一起案件都需要一个团队来精诚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对于包拯来说同样如此,他也有自己的破案团队,其中就有一名首席智囊,然而这位智囊最后却被包拯推上了虎头铡问斩,原因让许多人无奈,这是怎么

  • 李煜的一幅画让宋太宗睡不着,800年后的欧洲人才解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太宗李煜,唐朝李煜一生简介,宋太宗怎样评价李煜

    在普通人眼中,能够登上王位的人一般都是胆识过人、谋略高深的管理能人,历代君王也都要么是血统高贵,要么双商超群的人中龙凤。但其实做皇帝除了享乐之外,更是件任务极重,压力极大的活儿,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都可能造成亡国灭种的后果,成为被史书记载的千古罪人。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其实在当代学生印象中更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