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吉祥物汉献帝如果真的逃到刘备处,刘备会怎么处理?

三国吉祥物汉献帝如果真的逃到刘备处,刘备会怎么处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97 更新时间:2024/2/4 4:58:02

其实刘备是不是汉室宗亲已经不可考证,家谱还是汉献帝给续上的。从一开始起兵抗击黄巾开始,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在在各路诸侯间讨生活。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刘备就已经萌发了独当一面称王称霸的野心,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还是被曹操给打破了。

别看刘备表现出一副仁义的样子,其实心里腹黑着呢。虽然没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动不动就拿衣带诏说事。指责曹操是奸贼,把自己放到道德制高点上。但是自己实力不行,即便是诸葛亮加入也不是对手。所以才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走下口,到赤壁之战后才获得了暂时喘息的机会。

当自己好不容易用半生的心血换来荆、益二州,以及二州的精英为自己所用。此时刘备和荆州、益州利益集团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刘备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个集团中的每个人都期望在新成立的蜀汉中攫取利益,所以除非有带给他们更大利益的人否则别说是带玉玺的汉献帝,就是汉武帝都不好使。

如果汉献帝真的来到了刘备的地盘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无论如何刘备和诸葛亮都不会放权。就是当时坐拥荆襄九郡和益州的近支宗亲刘表刘璋都不会卖汉献帝刘协的面子,更别说刘备了。

汉献帝携玉玺到来的第一种情况:刘备同样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首先我们说到刘备的蜀汉是外来政权,也就是客居在益州派的地盘上。所以蜀汉只是荆州派、益州派以及刘备自己的元老派的利益结合的共同体,所以历史上大家才屡次劝进刘备登基。因为刘备不登基,没有名分大家怎么排排坐、吃果果。

刘备和众人有交情:张松法正等人是刘备入川前的内应,算是患难之交;荆州派和元老派在赤壁之战以及后来的入川作战中有同袍之谊;而这三派在面对曹操得陇望蜀的汉中之战中精诚合作,在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取得了汉中之战的惨胜。刘备治国需要荆州派、益州派的支持;而荆州派、益州派希望在新政权中谋取权益。

三方一拍即合,这样的利益结合才是蜀汉的立国之本。如果此时汉献帝来到蜀汉刘备的地盘,如果他要想掌权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况且无论是刘备的元老派还是荆州派和益州派都不会接受汉献帝的指手画脚,因为利益平衡已经达成了一致没有人想外人来破坏。三派都是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才结成了利益同盟,不可能因为汉献帝的空降就会改变什么。

所以三派最想做的是把汉献帝当作吉祥物给供起来,由刘备执掌大权。这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至于汉献帝的玉玺也仅仅是充当正统的信物丝毫改变不了汉献帝的吉祥物的地位。

汉献帝携玉玺到来的第二种情况:被迫禅位

如果刘备再腹黑一点,那么汉献帝就会出现和历史上同样的命运被迫禅位。因为荆州派和益州派只要拨正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无所谓谁是皇帝。说白了经过四百年的统治,大汉已经失去了公主的时代。礼崩乐坏之下,大家只认利益。所以刘备如果想过皇帝瘾,那么一定会强迫汉献帝刘协交出玉玺禅位。

这样的结果在蜀汉一定是无所谓,至于曹魏和孙吴除了不懂不痒的喊两声也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而无论这两种的哪一种情况出现,刘备都可以凭借玉玺带来的正统身份吊民伐罪不必再拿着衣带诏做幌子。

小结:

三国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气数已尽,礼崩乐坏之下没有人真正的太把汉献帝当回事。除了被当作吉祥物以外,汉献帝即便携带玉玺逃到刘备那里也不会拿到真正的权利。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孙权派遣1万军队登陆台湾岛,是否标志着东吴将台湾纳入了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古时期,大陆沿海一带的百越居民往来于海上,和台湾岛有一定的商贸联系。公元230年,东吴的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去东海寻找夷洲和澶洲。这里的澶洲和夷洲到底是哪里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最终孙吴的军队未能到达澶洲,而是登陆了夷洲,在这里劫掠了几千人而回来。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

  • 曹操到底盗了谁的墓,能一夜暴富养活军队三年?墓主差点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一共盗了多少帝王墓,曹操盗过的最大墓,曹操的盗墓团队盗了哪些墓

    说起三国时期的曹操,我们在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奸诈小人,我们的看法主要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虽然这个看法虽然有些不负责任,但是曹操设置摸金校尉盗墓的事情,确实是他本人比较大的一个黑点。如今的考古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汉墓十室九空”,也有人认为,汉墓的考古,完全是凭运气的事情,从三国以来,

  • “死灰复燃”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竟然跟汉武帝的一个宠臣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死灰复燃典故视频,死灰复燃典故概括50字,汉武帝的典故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两个典故:“游说太后”和“死灰复燃”。这两个典故都发生在韩安国初入政场的时候,韩安国不仅因此而受到重用,还被后人铭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下这两个典故。首先,我们先来讲讲典故一: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极受窦太后宠爱。在梁国,刘武不仅拥有自行选举臣子的权力,而且,出行

  • 另一个版本的大秦,中国古人眼中的罗马帝国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罗马vs大秦,罗马与大秦之战完整版,罗马帝国历史及评价

    罗马距离中国十分遥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料记载最西的国度。但是中国对罗马的记载也非常之多,这些史料主要出现于《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之中。我试着将这些史料进行一番分析。中国人最早了解罗马帝国,是在东汉时期,当时我们将罗马叫做“大秦”或者“犁鞬”。《魏书》说:“

  • 同样是杀异姓王,康熙受到称赞而刘邦遭到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和康熙差了几代,刘邦为何还封同姓王,刘邦诛杀异姓王过程

    康熙平定三藩的正确性首先我们得说康熙平定三藩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平民都是正确的。因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都是为自己一己之私造反的。清朝可给了三位撤藩的条件了,是真心以富贵换地盘和兵权。这个另一个版本的杯酒释兵权了,和宋太祖赵匡胤的手段如出一辙。其实这个对开国君主来说就不容易了。以下

  • 曹操最聪明选择,把3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个人,足以体现他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为啥把七个闺女嫁一个人,曹操最要好的两个兄弟,曹操三个儿子谁最聪明

    能够让曹丞相嫁女的,只有当朝天子汉献帝,人们都知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为何曹操会做出如此举动呢?我们可以看下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几年,汉献帝都干了什么事情。曹操执掌了朝中大权,汉献帝虽然是迫于无奈,但肯定是心有不甘的,无论是他,还是旧朝的那一帮人,肯定都是心有不甘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想

  • 夷陵之战还没有开打,孙权为什么就赶紧求和退还土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夷陵之战孙权还了多少兵马,夷陵之战前孙权议和的条件是什么,夷陵之战中为什么孙权赢了

    北面,孙权一度重新进驻了曹丕放弃的襄阳;西面,孙权把刘璋搬了出来,表为益州牧,进入秭归,做出一副觊觎益州的姿态。不过,当刘备真的要东征时,原本嚣张的孙权却急忙求和!刘备的反应也十分奇怪。一方面,刘备言辞拒绝了孙权、诸葛瑾求和的请求,另一方面,又在攻占秭归后延迟了5个月才发兵西进。这是怎么回事呢?突然

  • “凤雏”庞统不死落凤坡,蜀国会不会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凤雏庞统之死全集,凤雏庞统结局凄惨,凤雏庞统是否死于落凤坡

    都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到了也没得到天下。因为争夺天下最终凭借的是人才、粮饷、平民的拥护程度、政权是否富庶等综合力量的较量。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蜀汉之所以没能取得天下第一是丢掉了荆州:关羽北伐丢失了北出宛、洛的重要通道-荆州,关羽也因此兵败身死。刘备尽起全国之兵,没带

  • 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郡县制的秦朝很快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条件,秦朝郡县制推行的情况,秦朝的郡县制有什么影响

    有人说分封制稳定容易产生国祚较长的政权,周朝、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早期的奥斯曼帝国等等。纵横并不这么认为,虽然这么政权最少的也有五百年的但是质量着实不怎么样。到后期简单维持着类似吉祥物的共主有什么质量可言,真正实行郡县制的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才是形成民族、文化、文明的等构成超强凝聚力因素的大一统传统。而欧

  •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在其死后却臭名远扬?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昭为什么路人皆知,司马昭死后葬在哪里,司马昭因何而死

    司马昭是权臣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自从曹氏家族的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他就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元元年(254年),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将皇帝曹芳废掉,改立年仅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曹髦尚且年幼,国家大事都只能听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的。在哥哥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更是以大将军的名义独揽朝政,将曹氏皇族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