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到底盗了谁的墓,能一夜暴富养活军队三年?墓主差点当上皇帝

曹操到底盗了谁的墓,能一夜暴富养活军队三年?墓主差点当上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3/12/16 13:32:08

说起三国时期的曹操,我们在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奸诈小人,我们的看法主要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虽然这个看法虽然有些不负责任,但是曹操设置摸金校尉盗墓的事情,确实是他本人比较大的一个黑点。

如今的考古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汉墓十室九空”,也有人认为,汉墓的考古,完全是凭运气的事情,从三国以来,到魏晋南北朝的乱世,盗墓活动就屡见不鲜,曹操却成为了官方第一个大规模盗墓的人。

关于其史料,出自于袁绍和曹操开战前陈琳写下的《为袁绍檄豫州》,在里面指出,“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虽然后世有人质疑,此文有着抹黑曹操的嫌疑,但是曹操从未对自己盗墓的行为做出过辩解,此外,害怕自己的墓被盗,曹操墓穴一切从简,都反映出,这段历史资料应该是是具有真实性的。曹操的起家,是在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向曹操归降,包括家属在内共计百万人,其中包括了15万的士卒,从此曹操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

不过当时的乱世,粮草物质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此时的曹操势力范围依然很小,而且刚刚击破黄巾军的他还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军阀混战使得曹军部队并不能等到农民秋收,就要奔向下一处地方,军饷也就成为了叩待解决的问题。曹操驻扎在兖州三年,吃饭成了很大的问题,他究竟是盗取了谁的墓室,能够一夜暴富赡养了自己部队三年呢?

根据资料显示,此人的墓室,多半有可能是被曹操所盗取,这就是刘邦孙子,汉文帝嫡次子,汉梁孝王刘武。《三国志魏书》提到:“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这个梁孝王,可不是普通的王公贵族,在刘邦去世的前后,政局动荡,他一度也是地位最高的王公,甚至有着争夺皇储的机会,然而可惜的是最终还是汉文帝刘笑到了最后。

从公元前168年开始,来那个消亡便从淮阳王迁徙封为了两万,在公元前144年突发疾病去世,在位25年,梁王地大物博,占有泰山以南,开封以东的40多个大县,对于刘武来说,明摆着他在死后,是要完成生前未当上皇帝的遗愿的。为此修筑了700平方米庞大的陵墓,并且建立有一座巍峨的陵寝。《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其未死时,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

可见,这些财富,不少都被梁孝王带下了坟墓,而他的母亲窦太后对于这个儿子也是不特别宠爱,汉景帝因为梁孝王平叛七国之乱立有大功,也是特殊对待,他的葬礼,也应该是更加奢华,因此能够满足曹操的军需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文章

  • “死灰复燃”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竟然跟汉武帝的一个宠臣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死灰复燃典故视频,死灰复燃典故概括50字,汉武帝的典故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两个典故:“游说太后”和“死灰复燃”。这两个典故都发生在韩安国初入政场的时候,韩安国不仅因此而受到重用,还被后人铭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下这两个典故。首先,我们先来讲讲典故一: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极受窦太后宠爱。在梁国,刘武不仅拥有自行选举臣子的权力,而且,出行

  • 另一个版本的大秦,中国古人眼中的罗马帝国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罗马vs大秦,罗马与大秦之战完整版,罗马帝国历史及评价

    罗马距离中国十分遥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料记载最西的国度。但是中国对罗马的记载也非常之多,这些史料主要出现于《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之中。我试着将这些史料进行一番分析。中国人最早了解罗马帝国,是在东汉时期,当时我们将罗马叫做“大秦”或者“犁鞬”。《魏书》说:“

  • 同样是杀异姓王,康熙受到称赞而刘邦遭到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和康熙差了几代,刘邦为何还封同姓王,刘邦诛杀异姓王过程

    康熙平定三藩的正确性首先我们得说康熙平定三藩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平民都是正确的。因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都是为自己一己之私造反的。清朝可给了三位撤藩的条件了,是真心以富贵换地盘和兵权。这个另一个版本的杯酒释兵权了,和宋太祖赵匡胤的手段如出一辙。其实这个对开国君主来说就不容易了。以下

  • 曹操最聪明选择,把3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个人,足以体现他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为啥把七个闺女嫁一个人,曹操最要好的两个兄弟,曹操三个儿子谁最聪明

    能够让曹丞相嫁女的,只有当朝天子汉献帝,人们都知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为何曹操会做出如此举动呢?我们可以看下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几年,汉献帝都干了什么事情。曹操执掌了朝中大权,汉献帝虽然是迫于无奈,但肯定是心有不甘的,无论是他,还是旧朝的那一帮人,肯定都是心有不甘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想

  • 夷陵之战还没有开打,孙权为什么就赶紧求和退还土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夷陵之战孙权还了多少兵马,夷陵之战前孙权议和的条件是什么,夷陵之战中为什么孙权赢了

    北面,孙权一度重新进驻了曹丕放弃的襄阳;西面,孙权把刘璋搬了出来,表为益州牧,进入秭归,做出一副觊觎益州的姿态。不过,当刘备真的要东征时,原本嚣张的孙权却急忙求和!刘备的反应也十分奇怪。一方面,刘备言辞拒绝了孙权、诸葛瑾求和的请求,另一方面,又在攻占秭归后延迟了5个月才发兵西进。这是怎么回事呢?突然

  • “凤雏”庞统不死落凤坡,蜀国会不会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凤雏庞统之死全集,凤雏庞统结局凄惨,凤雏庞统是否死于落凤坡

    都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到了也没得到天下。因为争夺天下最终凭借的是人才、粮饷、平民的拥护程度、政权是否富庶等综合力量的较量。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蜀汉之所以没能取得天下第一是丢掉了荆州:关羽北伐丢失了北出宛、洛的重要通道-荆州,关羽也因此兵败身死。刘备尽起全国之兵,没带

  • 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郡县制的秦朝很快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条件,秦朝郡县制推行的情况,秦朝的郡县制有什么影响

    有人说分封制稳定容易产生国祚较长的政权,周朝、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早期的奥斯曼帝国等等。纵横并不这么认为,虽然这么政权最少的也有五百年的但是质量着实不怎么样。到后期简单维持着类似吉祥物的共主有什么质量可言,真正实行郡县制的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才是形成民族、文化、文明的等构成超强凝聚力因素的大一统传统。而欧

  •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在其死后却臭名远扬?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昭为什么路人皆知,司马昭死后葬在哪里,司马昭因何而死

    司马昭是权臣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自从曹氏家族的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他就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元元年(254年),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将皇帝曹芳废掉,改立年仅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曹髦尚且年幼,国家大事都只能听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的。在哥哥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更是以大将军的名义独揽朝政,将曹氏皇族踩

  • 诸葛亮流传千古的一句话,李嘉诚视为座右铭,迷茫人的一盏心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100句经典语录,诸葛亮最经典的座右铭,诸葛亮励志语录

    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和小说之中的角色有些出入,鲁迅先生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留下的《诫子书》却表达了他心中的志气和对人生的理解,其中更是有八个字画龙点睛。“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看起来轻轻巧巧,真正理解确是不易。在古文中的原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汉武大帝:只因动了窦太主一个马夫,刘彻痛失一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大帝刘彻杀窦太主,窦太主刘彻,窦太主与刘彻的关系图

    与此同时,刘彻还开展了一项违制车辆专项打击行动,专门针对王公贵族违反车制的行为,用现在的话说叫整治公车违规,是刘彻打击贵族的突破口。专项行动的具体实施者是中尉宁成,接替郅都的又一个酷吏。宁成雷厉风行,在道路上设置关卡,很快查获了一大批违制的车辆,并整理了车主的名单。看罢名单,刘彻很生气,当即让宁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