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崛起时如果碰到的不是宋朝而是汉、唐、明朝,谁更强呢?

蒙古崛起时如果碰到的不是宋朝而是汉、唐、明朝,谁更强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1/25 11:45:19

蒙古政权和汉、唐、明三个王朝中,只有和明朝有对峙的机会。而汉朝立国时间早于蒙古千年,即使是唐朝立国时间也早于蒙古六百年。在这千年时光流逝中,漠北草原上的民族更迭如同春风吹又生的草木一样不断兴起又不断消亡。从汉朝时代的匈奴开始,草原上的游牧霸主的称号先后被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先后戴在头上。这既符合民族兴衰的历史周期,也符合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自然规律。

在长达千年的跨越周期中,由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可能导致情况的变化。所以我们只能粗略的、相对客观的对比蒙古和汉唐的实力对比。也许我们不能利用类似穿越的方式进行较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参照物来做间接的对比。其实蒙古和匈奴、突厥相比似乎比较强大,那是因为他们占据的地盘多。所以才容易看成强大。但是匈奴和突厥是因为战力弱而不去占领地盘吗?小编个人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匈奴和突厥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限。所以很多地盘并不富庶,产生不了多少税赋。所以匈奴和突厥没有动力去拓展地盘,蒙古也是因为追击花拉子模的皇帝才抵达西亚的。然后才发现原来这里也很富庶,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两次蒙古西征。

虽然蒙古很强,但是汉唐时期的匈奴、突厥也不逞多让。因为即使被汉朝赶走的北匈奴残部,依然在西迁欧洲的时候吊打欧洲建立起雄霸一时的匈奴阿提拉帝国。被大唐击溃被迫西迁的突厥的一支经过衍变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所以单纯说横扫欧洲大陆,蒙古和北匈奴残部和突厥残部来说都不算什么优势。更别提把他们赶跑的强汉和盛唐了。

蒙古与汉唐、明朝相比,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蒙古和匈奴、突厥前辈都一样,都是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引以为傲的都是精锐的起兵和来去如风的作战风格。相对中原王朝来说,游牧帝国的的机动性大大超越中原王朝。况且游牧战士逐水草而居,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比对三个游牧政权孰强孰弱。那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手实力如何?

汉朝初立的时候,由于常年的战争对经济破坏相当严重。甚至连丞相上朝都乘坐牛车,连马车也凑不齐。经济的破坏加上相对较小人口的基数限制了汉朝军力的发展。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的物质积累,西汉组织起了装备钢刀铁甲、成建制的骑兵军团,开始对匈奴的征缴。为了保持战马的体力除了吃草外还叫喂食小米等细粮,所以汉朝灭匈奴的一系列战争都是以雄厚的国力为基础的。

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汉朝将军们越打越自信,真正做到了北逐大漠,勒石燕然的丰功伟绩。彪悍尚武的民族个性加上对匈奴屡战屡胜的成果让大汉自信爆棚,甚至陈汤就敢矫诏以劣势兵力击杀北匈奴单于。最后喊出了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豪言壮语。可以说大汉和匈奴是针尖对麦芒,顶着鼎盛时期的匈奴生生地打服。匈奴作为游牧政权擅长的骑兵来去如风的战术汉朝也了然于胸,甚至汉朝的起兵团把此项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

匈奴虽然当时没有西征欧洲,那是感觉没有必要和全局视野欠缺的问题。并不是说匈奴没有这个能力,在所认知的范围内基本上也是无敌的。甚至北匈奴被击败被迫西迁的匈奴残部依然可以吊打欧洲,建立起庞大的匈奴帝国。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说,匈奴实力丝毫不亚于蒙古帝国。所以小编认为汉朝即使对上蒙古帝国也可以战而胜之。

我们再来看唐朝: 汉朝70年平定匈奴,大唐平定突厥用了三年。这不能说突厥弱小、匈奴强大,也能能依据此项指标判断汉、唐的实力上的差距。唐朝面对的是东西分裂后的突厥,而且由于唐朝初年保持了较好的经济基础,所以在渭水之盟后迅速恢复实力的唐朝组建了精锐的骑兵和陌刀队。其实突厥此时的实力已经有所下滑,所以可以对东西突厥分而歼灭。

唐朝两百多年的国祚历史,几乎每年都在打仗。随话说百战出精兵,所以唐朝的战力相当强悍。大唐同时抵御来自草原、吐蕃、西南南诏等共同的压力,依然可以保持大部分的胜率。况且唐朝是个开放的王朝,不断吸收国外人才为自己所有。所以在大唐军队中类似高仙芝、顾朴怀恩这样的草原或者国外将领非常多,所以唐军的战法多样。游牧民族的战法对唐军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推测唐朝对战蒙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蒙古对明朝谁强?

明朝能够击败蒙古的因素有几个:第一是蒙古已经过了自己的巅峰时刻,进入了下半场。中原繁华富庶的生活消磨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意志,军队内部也腐败横行。第二就是明朝科技的发展,火器相当发达。明军精锐的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在历次对战蒙古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虽然明朝推翻大元建立了统一的王朝,但是始终没有能够消灭蒙古或者说把蒙古赶走。甚至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蒙古采取的是防守态势。如果蒙古遇到朱元璋、朱棣时期战力巅峰时刻,有火器的加持应该是明朝占优。如果是明朝中后期面对成吉思汗的蒙古,可能就要吃大亏了。很有可能会步南宋的后尘。

小结:

综上所述崛起的蒙古的实力不如汉唐,但是面对明朝要分两种情况。因为毕竟添加科技的发展,热兵器和冷兵器的较量不好直接进行比对。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后,正值壮年的朱棣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靖难怎么会成功,朱棣为什么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靖难全过程实录

    是朱棣忙到没时间宠幸妃子?答案显然不是,毕竟男人生孩子只需要三两分钟,再怎样忙,这个时间终归是有的。民间倾向于认为:壮年继位的朱棣之所以一直无所出,乃是因为他夺位不正,且继位后干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遭了报应所以无所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里,除了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和侄孙朱文奎弄“失踪”外,还包括:用极其

  • 朱元璋对大臣极其残忍,稍有不满就大开杀戒,对他儿子们怎么样呢?宠上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未杀的四位大臣,朱元璋的铁腕手段,朱元璋对官员犯下的罪行

    朱元璋在当时属于晚婚晚育的群体,到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十八岁时,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到六十八岁为止,四十年的时间里,共收获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合计四十二人,其中第九和第二十六子早夭,第十、第十三女早亡,长大成人的有三十八人。朱元璋对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深为遗憾,很多史书把参加

  • 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真实意图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死后妃子殉葬有多惨,朱元璋为啥要让嫔妃殉葬,朱元璋采取的殉葬制度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洪武十五年八月十一(公元1382年9月18日),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终年51岁,从此以后,朱元璋终身未立新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终年71岁,临终留下一份重要遗诏,其核心内容只有四个字——责殉诸妃!生

  • 宋朝军事力量并不太强,为什么国家还能发展得空前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这些都是汉唐时期的发展成果。纵观中国历史长河中其它朝代的成就,能与汉唐相媲美的当属宋朝了。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与汉唐相比丝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汉唐两朝,堪称中国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成就最大的朝代。此外,论发展环境,宋朝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更加难得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

  • 在你们的眼里,宋朝开创了一个怎样的时代?下面符合认知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整个时代特点,宋朝是怎样一个时代,宋朝在政治上的时代特点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和宽容大度并存的时代。欧阳修有一个偶像叫做杨亿,很早就是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令,杨亿视气节如生命,即使面对宋真宗也是如此。一次,在起草给辽国的诏令中,用了“邻壤交欢”大意上没有什么不妥,可宋真宗认为这个“壤”字别扭,就改成了“邻境交欢”。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到杨亿这可不得了了。他把修

  • 明朝的“南北榜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如何处理这次群体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南北榜之争全过程经典传奇,明朝南北榜之争结果,南北榜事件

    有时候,事情做的太公平也是一种“错”。刘三吾为人慷慨,胸无城府,号称坦坦翁,办事讲究一碗水端平,不给人留下把柄。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看中刘三吾的公平,任其为当年会试主考。科举历来是关系到王朝兴亡的重事,科举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王朝根基稳不稳。身兼重任,刘三吾不敢懈怠。在品评试卷时,他心中只有三件事

  •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见一个7岁马夫后龙颜大悦道:免除劳役赏重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微服私访全过程,朱元璋微服私访遇到的问题,朱元璋微服私访有几个案件

    朱元璋微服私访,7岁马夫说了什么让朱元璋龙颜大悦,立刻免除劳役,重金赏赐?那是因为朱元璋是布衣皇帝,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这个7岁马夫让他想起了自己过去的苦日子,再加上这个孩子对联对得很好说朱元璋是万年天子,江山永固。所以朱元璋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免除劳役,还重金赏赐。这个故事还得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

  • 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母亲让儿子快逃,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剥橘子,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朱元璋给小孩剥桔子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亲手为儿子剥橘子,不过,这幅画面看似有爱,画面中的两人却都各怀心思——一个心有杀意,一个心有感恩,两人迥异的心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1392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去世,时年37岁。朱标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儿子,也是大明帝国未来的掌门人。朱标年纪轻轻就去世,对朱元璋来说,白发人送黑

  • 水浒传这个贪官,纵容小舅子犯罪,被梁山好汉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三大恶霸分别是被谁打死的,水浒传里有哪三大恶霸,水浒传中三个恶霸分别被谁所杀

    梁山好汉,原本没想着招惹高亷。只是高亷的小舅子殷天锡欺男霸女,横行一方,跟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一个德行。后来,殷天锡欺侮到柴进叔叔柴皇城头上,引起梁山好汉的关注。殷天锡看上了柴皇城的后花园,叫柴皇城搬出园子,自己要来住。要知道,柴皇城祖上有让位之功,子孙犯了大罪有豁免的特权。殷天锡连柴皇城都敢欺侮,可

  • 南宋在享乐中灭亡将责任推给西湖更不要脸的怪女人的妆容和衣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女子妆容,南宋社会生活史,南宋西湖照片

    “高宗为康王时,金遣副使王云请王入质。王至磁,竭府君祠,府君欺令磁民杀王云。及二帝北狩,康王南渡,临大江无舟渡,忽一神控白马载渡,曰:‘臣磁州崔府君也。’忽不见。”随着宋高宗赵构渡过长江,“高宗南幸,舟泊岸,执政必登舟朝谒,行于沮洳,则蹑芒鞋,宰相吕元直顾同列戏曰:“草履便将为赤舄。”既而傍舟水深,